威力一次性增強10倍!美軍為戰車研發50毫米機炮

2020-11-23 網易新聞

從上至下:25毫米口徑「大毒蛇1」、30毫米口徑「大毒蛇2」、35毫米口徑「大毒蛇3」、40毫米口徑埋頭彈機關炮、50毫米口徑「增強型大毒蛇3」和30毫米口徑XM813機關炮的尺寸對比

美國軌道ATK公司是一家業務範圍廣泛的企業,它不僅從事航天發射任務,為NASA發射衛星為國際空間站發射飛船,在軍火製造方面也獨樹一幟,涵蓋了火炮、彈藥和飛彈等領域,尤其ATK公司製造的「大毒蛇」鏈式機炮,更是名聞遐邇。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M230型30毫米機炮,M2步兵戰車的M242型25毫米機炮都是ATK生產的,美軍幾乎所有戰鬥載具和艦船上的小口徑機炮都用的這家公司的產品。

日前,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美國陸軍研究發展中心開始測試其最新的增強型50毫米口徑火炮的原型炮,該炮將成為未來美軍步兵戰車上安裝的主力武器。

最近,ATK公司的「增強型大毒蛇」3再次曝光,引發熱議。這是一門50毫米的機炮,口徑在整個「大毒蛇」系列中名列第一,和25毫米口徑的機炮相比,50毫米炮彈重量是其6倍,爆炸威力卻是其10倍。發射的脫殼穿甲彈有效射程可達5300米,發射可編程空爆彈的有效射程為3200米。最高射速每分鐘200發,堪稱步戰專用大殺器。

其實這門炮在2017年就已經達到技術成熟度第六級,也就是原型機進行過實際驗證,最近流傳出的相關照片和視頻顯示,它在靶場已經能夠連發射擊。雖然是一門新炮,不過它使用的50×228毫米炮彈的彈殼尺寸與35毫米炮幾乎一致,只要更換炮管和後座裝置,35毫米炮就可以直接升級為50毫米炮,並且彈藥量也不變。

圖為不同口徑炮彈以及結構圖

大口徑的優勢十分明顯,首先就是威力增大,口徑增加幾毫米,無論是穿甲威力還是爆炸威力都有極大提升,拿大毒蛇機炮舉例,25毫米炮在1000米距離對均質裝甲穿深大概50毫米左右,30毫米炮就暴增到100毫米。尤其隨著可編程彈藥的普遍應用,小口徑炮彈對於步兵的殺傷力得到恐怖的提升。

2018年ATK公司就做過一次MK44?30毫米機炮的實彈射擊演示,分別射擊了磚牆、鋼板、戰壕等目標。其發射的可編程彈藥可以設定炮彈的啟爆方式和爆炸的精確距離。

「增強型大毒蛇3」機關炮發射的是彈頭直徑為50毫米、彈頭長度為228毫米的50X228炮彈,彈頭重量是25毫米口徑炮彈的六倍,殺傷力是十倍。

在射擊磚牆時,炮彈在牆體內爆炸,幾發就把磚牆炸塌。射擊鋼板時,炮彈穿透鋼板後爆炸,模擬擊穿敵方裝甲車的效果。最壯觀的是攻擊敵方陣地,炮彈在模擬目標正前方空中爆炸,彈片橫掃敵軍陣地,一個連發過去,基本上敵人陣地每一米的地面都被彈片覆蓋,戰壕和工事完全失去作用。

相對於30毫米口徑炮彈,50毫米炮的殺傷力範圍會加大很多,所以無論對付硬目標還是軟目標,大口徑機炮的優勢都十分明顯。

在2018年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會上,美國通用動力地面系統(GDLS)公司展示的」格裡芬3「(Griffin III)技術演示車,該車裝備一門軌道ATK公司的50毫米口徑的「增強型大毒蛇3」型機關炮。

自從步兵戰車問世以來,它的重量與火炮口徑都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早期的步兵戰車重量基本在30噸以下,機炮大多是20毫米口徑,除了蘇系BMP系列步戰走薄皮大餡的路線,用了低膛壓的滑膛炮。

而現在的步兵戰車都是全身重甲,重量不少和中型坦克相當,比如德國的「美洲獅」在C級防護時,全重達到43噸,更不要說以色列的「雌虎」這種步戰界的怪胎,62噸比坦克還要重!

圖為不同口徑「大毒蛇」炮彈

而步戰的機關炮也從20毫米到25毫米30毫米一路往上走,40毫米埋頭彈剛剛成氣候,這邊50毫米炮就緊鑼密鼓地造勢了,說起來50毫米炮使用的都是成熟技術,比起全新的40毫米埋頭彈,風險上還是要小很多。

另外,也不是說簡單把火炮口徑加大就能獲得更大的威力,當年日本自研120毫米滑膛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把105毫米坦克炮擴膛,換上120毫米炮管,炮彈初速、膛壓都和德國造120炮差不多,但是穿甲深度缺和原版炮天差地遠,還有炮管壽命也差很多,所以最後只能老老實實去買德國的炮。

ATK公司研製的50毫米口徑的「增強型大毒蛇3」型機關炮尾部的發射和裝填機構,和30毫米XM813"大毒蛇"機關炮一樣採用雙路無彈鏈供彈系統。

而「增強型大毒蛇」3是在整個大毒蛇機炮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其適用性無疑比悶頭瞎搞高得不是一星半點,這裡又要提一下最近俄羅斯在戰車上搞的57毫米炮,這門炮口徑更大,看上去更猛。但是它卻是新瓶裝老酒,將過去的57毫米高射炮改頭換面,給裝到步兵戰車上,基本上沒有做改進。

在穿甲威力上,1000米可以穿透130毫米厚均質裝甲,比不上40毫米埋頭彈,射速為每分鐘120發。此外它也沒有開發步戰專用的可編程彈藥,用的還是過去那些庫存貨,所以它在軍事展覽上的高調亮相就有些令人生疑,帶貨的嫌疑太大,至於俄軍目前還沒聽說有裝備的意向。

圖為美國未來步兵戰車裝備增強型50毫米口徑火炮效果圖

但是美國這門50毫米炮是否能順利列裝也還是充滿變數,雖然它的許多部件可以和35毫米炮互換,但是炮彈還是要單獨生產,列裝成本還是很大,目前美國已經裝備了25毫米、30毫米、35毫米等口徑的機炮,有些彈藥還互不通用,彈藥體系已經相當龐雜,再增加一種50毫米口徑的炮彈,真的有必要嗎?

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結束啦,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您喜歡本期節目,記得點個讚,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朋友看到哦。

本文來源:網易談兵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美俄主流武直都用30毫米機炮,為何武直10不換30毫米機炮?
    將30毫米機炮更換成更小口徑的機炮/機槍的例子在解放軍三大軍種中例子都不罕見:在研製強-5時,原型機上的2門30毫米機炮便被更換成2門23毫米機炮;海軍在056上拆除了H/PJ-17 30毫米機炮;就連陸軍,也沒在武直-10上使用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而是選擇了23毫米機炮。
  • 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50毫米機關炮,稱最強中口徑火炮,能掃天犁地
    正在競爭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的通用陸地系統公司「格裡芬」3步兵戰車樣車已經裝備了50毫米XM913型機關炮,這也是美軍下一大步兵戰車火力的硬性要求之一。諾格公司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有效射程超過4公裡,是目前「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M242型25毫米機關炮的兩倍,而當前世界上各國的步兵戰車主流配備的都是20毫米至30毫米機關炮,所以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將使得美軍步兵戰車能夠取得射程優勢。
  • 武直10武裝直升機的機炮威力不夠強大,23毫米機炮能否換成30毫米
    10的縱列座艙設計與A129武裝直升機類似,前座為駕駛席,後座為武器操作員,兩艙各自獨立,使其遭敵火命中時,不容易同時波及兩個座艙; 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中國軍方公開宣稱武直-10具有防彈鋼板,正面能承受12.7mm機槍子彈射擊。 一直以來,有部分人認為我國武直10武裝直升機的機炮威力不夠強大,23毫米的機炮是否可以換成30毫米的機炮,就像目前美俄的主流武裝直升機安裝的都是30毫米機炮。
  • 「鳥槍換炮」的時代,7.62毫米機槍威力不足,換裝新型20毫米機炮
    近兩年超清新20毫米機關炮開始流行了起來,比如負責德國聯邦國防軍裝備採購的聯邦辦公室(BAAINBw),在今年早些時候與法國籤訂了一份採購7套Nexter P20機炮系統的合同。  Nexter P20機炮口徑20×102mm,主要用於安裝在輕型多用途車輛上。
  • A-10飛行員得睪丸癌機率很大?機炮:為什麼都要我負責
    原來,其主火力武器30毫米GAU-8"復仇者"機炮正是安裝在了座艙下面,其攜帶的貧鈾穿甲彈則有不可避免的輻射危害。因此,A-10飛行員容易得睪丸癌的說法也不脛而走。事實上,經過軍事專家的闢謠,貧鈾穿甲彈所使用的鈾材料並非用於製作核武器的鈾235,僅僅可以歸納為核廢料的一種,並不存在輻射危害。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例如國產的89式12.7毫米重機槍,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但戰鬥射速則降為80發/分鐘。中口徑火炮的彈丸裝藥量較小,沒有100毫米以上大口徑火炮的威力大,但是中口徑具有初速大、射速較高的優勢,單位時間的彈藥投射量與大口徑火炮不相上下。俄軍認為這門速射炮穿甲如泥,讓敵軍命如紙薄。
  • 被大陸零件「坑」後臺「雲豹」戰車再投產
    臺灣「國防部」3月1日上午證實,「軍備局」已在本月將耗資45億7000萬元(合人民幣約10億元),就採購案後續所需280套動力底盤系統進行重新招標,並由「公共工程委員會」指導,用限制性招標,來獲得價格、品質均符合規範的產品,以增強臺軍戰力。這是臺灣陸軍出身的「國防部長」嚴德發上任後,「國防部」首度就臺灣陸軍的大型軍備進行的招標案。
  • 國產05式多性能「吊打」美軍ACV,美軍新式戰車究竟差在哪?
    圖為兩棲登陸作戰 據《環球時報》11月10日援引美國《防務博客》網站的報導稱,早在11月4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接收了由英國和義大利公司聯合打造的兩棲裝甲車(ACV),美國海軍陸戰隊新一代裝甲車的出現將替換已在美海軍服役近
  • 美軍又一個噩夢!世界威力最大武器即將服役,比原子彈強500倍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最強洲際飛彈「薩爾馬特」即將在2021年服役,目前其研發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在進行幾次試射後,將全面交付俄軍。「薩爾馬特」洲際飛彈自研發初始就備受關注,美軍更是將它視為最大的威脅,以此為由拒絕與俄羅斯續約《新削減武器條例》,現在「薩爾馬特」即將服役,它究竟有多強?
  • 美軍下一代子彈比我軍粗1毫米,這1毫米意義重大
    近日,美國陸軍確認開發下一代6.8毫米彈藥系統。此前,美國國防部已開始6.8毫米槍械的研發,以便替換現有5.56毫米槍械繫統。這標誌著美軍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應用的,至今還在北約通用的5.56毫米彈藥系統將被取代。
  • 韓「紅背蜘蛛」步兵戰車出口
    韓國韓華公司(Hanwha Systems)日前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的「2018年陸上裝備展」上展示了他們所研發的AS21「紅背蜘蛛」(Redback)步兵戰車。據悉,澳大利亞已決定購入,以取代使用多年的美制M113步兵戰車。
  • 如果用穿甲彈,加特林機炮能打穿坦克嗎?你需要正確的姿勢
    其實使用加特林原理的不只有轉輪機槍,還有轉輪機炮。比如「陸盾-2000」這樣可以直接用卡車運載的火炮系統,擁有7根30毫米口徑的炮管,其分射速可以達到1萬發/分鐘。如果用這種武器來對付裝甲目標,得先看這種武器的造成毀傷的途徑。
  • 鍾馗2型乙與40毫米Ho-301機炮
    日本帝國的Ho-301型40毫米航炮是日本帝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一種獨闢蹊徑的產物。介紹這門航炮首先要從它使用的特殊彈藥說起,它發射特殊的40毫米火箭彈,其結構類似於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八九式榴彈(50毫米口徑)的縮小版本。
  • 美軍兩棲裝甲車換裝新炮塔,30mm火炮能比得上中國05兩棲戰車嗎
    不過,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目前麾下的兩棲攻擊艦、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以及各類軍用直升機的性能都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然而其目前裝備的AAV7兩棲履帶式裝甲車卻在性能上遠遠落後於世界同類裝備,雖然美國此前也研發過AAAV/EFV兩棲履帶式遠徵戰車,但終因技術複雜,價格較高等因素導致其未能如約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序列裡。
  • 美國紅脖子痴迷大口徑,為何二戰放棄20mm機炮,反選12.7mm機槍
    其實若按現代槍炮口徑標準,胖老哥已經算是炮了,不過設計者瓊斯還是將它歸類為步槍一類,所以它也就成為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栓動步槍。可是紅脖子就喜歡這種感覺,他們甚至以擁有胖老哥步槍為榮。
  • 冪談臺灣武器之陸上武器:實力不俗的雲豹戰車
    雲豹"戰車採用的是3加6乘員配置制,步兵艙內的步兵均擁有個人座椅,而不像美軍「斯特賴克」戰車採用的長條型座椅設計。  發展歷史  臺灣軍方比較重視輪式裝甲車的發展。1970年代末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成為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個大買主。
  • 世界十大戰鬥力最強武裝直升機排行榜 TOP 10
    中國的武直-10表明了中國在武裝直升機方面取得了令人吃驚的巨大進步,這是一架雙座串聯裝甲座艙、配備武器短翼和20毫米機鼻機炮的專用攻擊直升機。而為了參與這個項目,2012年美國政府不顧國際武器貿易協議的限制促成了美國聯邦技術公司向中方出口了用於武直-10的一些軟體。原型機搭配的是P&W PT6渦輪軸發動機,而量產型換裝成國產發動機,該發動機的排氣口向上偏轉,以減小紅外特徵增強隱身性。中國的航空技術人員還針對雷達反射截面特徵對飛機內外部進行了仔細匹配,武直-10成為一款十分高效的輕型攻擊直升機。
  • 美軍很鬱悶:中科院這項新技術要廢掉美潛艇?
    驗收會現場我們來挖一挖,「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是什麼?這項科技有什麼用?簡單說,這科技在民用方面,可用於資源探測、工程考古。如用於國防方面,對探測深海靜默的潛艇有很大幫助。有網友戲稱,中國在廢掉隱身戰機之後,又要廢掉深海潛艇,步步廢的是美軍領先的優勢,求對方心理陰影面積……繼續來看,那些厲害了的技術!
  • 原子彈身為核武器小老弟,為什麼威力永遠超不過50萬噸TNT當量?
    它最出名的就是裝備在戴維克羅克特系列武器系統之上,這一系統分為M28型120毫米無後坐力炮和M29型155毫米榴彈炮,M–388核炮彈的威力約為10噸TNT當量,衝擊波和高溫輻射的絕對致死半徑約為100米,核輻射致死半徑約為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