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50毫米機關炮,稱最強中口徑火炮,能掃天犁地

2021-01-14 國際裝備瓶子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美國陸軍協會交流會(AUSA)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首次公開展示了XM913型50毫米「大毒蛇」鏈式機關炮,該炮正處在研發階段,是為美國陸軍下一代步兵戰車設計的中口徑火炮系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由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武器系統合作設計,已經在今年進行了實彈射擊。

XM913型50毫米「大毒蛇」鏈式機關炮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體積緊湊,可以集成到各類新型裝甲車上,與先進的火控系統、自動瞄準系統、觀瞄系統、下一代彈藥、新的計算機融合到一起,成為威力巨大的火力系統。正在競爭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的通用陸地系統公司「格裡芬」3步兵戰車樣車已經裝備了50毫米XM913型機關炮,這也是美軍下一大步兵戰車火力的硬性要求之一。諾格公司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有效射程超過4公裡,是目前「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M242型25毫米機關炮的兩倍,而當前世界上各國的步兵戰車主流配備的都是20毫米至30毫米機關炮,所以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將使得美軍步兵戰車能夠取得射程優勢。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體積緊湊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性能猜測

根據之前公布的資料,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炮管長度為117.6英寸(2.987米),相當於60口徑的長度,所以推測其炮口速度類似於62倍徑的76毫米Mk75火炮的炮口速度,其發射榴彈時,炮口初速約為914至925米/秒,XM913可能會略低。儘管諾格公司宣稱的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有效射程為4千米,估計該射程是對敵方裝甲車輛直射的有效射程,其最大射程還要更大,美國海軍廣泛裝備的MK110型57毫米機關炮,最大射程達到了17公裡,蘇聯的78倍徑45毫米高炮,最大彈道射程達到了11.1公裡,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性能肯定超出老式機關炮,所以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可達10千米以上。

試射中的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

目前,已知的是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將配備高爆榴彈、可編程空爆彈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口徑增加使得彈藥的發射藥和彈頭的空間和質量進一步增加,除了射程的增加還有威力的增加,發展智能彈藥。XM913 50毫米機關炮採用外能源動力,射速從每分鐘600到200發,可以對敵人目標造成更高的精確度和更強的的破壞。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說明

可編程曳光空爆彈可以有效殺傷在掩體、戰壕、工事後面的敵方士兵和軟目標,在戰場幾乎無處可躲,還能有效摧毀無人機等小型低空慢速飛行目標。尾翼穩定脫殼曳光穿甲彈是對付裝甲車、坦克等裝甲目標的利器,之前諾格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威力是M242型25毫米機關炮的10倍,估計說就是穿甲能力,M242發射曳光脫殼穿甲彈炮口初速1 345米/秒,可在13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水平傾角30度的25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那麼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可達250毫米左右,也就是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前裝甲的水平。

XM913 50毫米機關炮防空能力不錯

魚和熊掌如何兼得

火炮口徑的大幅度增加,除了威力和射程上的大幅度增加,帶來的負面效應也非常顯著,除了火炮體積之外就是彈藥攜帶量的大幅度降低。隨著火炮口徑的增加,炮彈長度和體積增加的更加顯著,步兵戰車因為攜帶步兵衝擊是主要作戰使命,所以最大的空間是留給步兵的,並不能向坦克那樣一昧追求威力,例如瑞典的CV9040型步兵戰車,配備博福斯公司40/70B型40毫米機關炮,其彈藥攜帶量只有可憐的24發。

大毒蛇50毫米機關炮與30毫米對比

這也是英法等過研發「埋頭彈」的一個原因,可以將火炮威力和炮彈的體積較好的均衡,適應裝甲車狹小的空間。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使用的是50x318毫米炮彈,由常規炮彈發展而來,炮彈長度有所減少,所以其體積並不是很大。美國國內也有人質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埋頭彈技術已經逐漸成熟,英、法、中國都有相應的型號推出並且已經開始列裝,而美軍繼續使用老舊概念技術的火炮,未來戰場將會處在落後的地位,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行為。

三種口徑的大毒蛇和CT40埋頭彈火炮對比
CT40埋頭彈的彈藥和威力測試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號稱是有史以來為裝甲車研製的威力最為強大的中口徑武器系統之一,它的出現不僅僅預示著射程和威力的提升,也是促使美軍作戰樣式的變化。火炮超遠的射程使得交戰距離大幅度增加,這必然要求更加先進的探測瞄準設備,準確獲取敵方目標,對信息交流要求能力更高。同時步兵戰車的機關炮能夠有效摧毀敵方工事、裝甲目標,殺傷威力更加強大,同時使得掩體、戰壕等傳統工事不再安全,在城市作戰中對目標的殺傷威力也更強。另外,大口徑機關炮帶來的防空能力,讓戰場上無處不在的低空小型無人機遭到了嚴重威脅,不再使得地面部隊束手無策。

相關焦點

  • 美軍為戰車研發50毫米機炮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M230型30毫米機炮,M2步兵戰車的M242型25毫米機炮都是ATK生產的,美軍幾乎所有戰鬥載具和艦船上的小口徑機炮都用的這家公司的產品。日前,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美國陸軍研究發展中心開始測試其最新的增強型50毫米口徑火炮的原型炮,該炮將成為未來美軍步兵戰車上安裝的主力武器。
  • 關於步戰車:能防禦大口徑機槍打擊,也能抵禦小口徑機關炮打擊
    原因除了步戰車擁有比裝甲輸送車更強的防護裝甲,擁有一定的自衛甚至是主動進攻能力,比如蘇俄裝備的BMP-3步戰車,車載武器就有1門2A70型100mm火炮、1門2A72型30mm雙鏈供彈機關炮,以及3挺7.62mm有效射程1500米的機槍,堪稱「超豪華」的武器系統配置。
  • 紅背蜘蛛:韓國新步兵戰車與德國車同臺競爭,競標澳洲150億大單
    圖片:AS21步兵戰車採用澳大利亞的T2000模塊化炮塔武器系統。T2000炮塔的主要武器可以選擇從25毫米到50毫米的主炮,還有一挺7.62或5.56毫米同軸機槍。從防務展的介紹看,展出的AS21步兵戰車使用的是MK44S型機關炮,這是一種40倍徑的30毫米機關炮,未來還可以換成MK3型50倍徑35毫米機關炮。炮塔右側有一個模塊化shock-isolated飛彈發射器,可以裝填1枚「標槍」反坦克飛彈或2枚「長釘」LR2反坦克飛彈。
  • 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訓練中的CM-34】所謂CM-34,是臺灣「雲豹」8X8輪式戰車家族的步兵戰車型。這個家族中的另一個型號是CM-32裝甲輸送車,"雲豹"也是臺灣方面「自行研製先進武器」的代表作之一,一度被大肆吹噓。只有縱深較大的戰場上才能為這兩種戰車提供分工合作的機會。以臺灣的短淺戰略縱深,只要頂不住解放軍的第一波攻勢就滿盤皆輸,哪有機會搞分工?因此,臺灣方面還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在CM-32基礎上搞真正的步兵戰車。但十多年過去了,臺灣自行研製小口徑機關炮和炮塔武器系統的努力終究沒有成功。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新戰車由烏拉爾重型車輛廠研製生產,換裝一套AU-220M型57毫米自動炮的新型無人炮塔,代替了以前的100+30毫米主炮配置。俄軍的新型57毫米戰車炮由4發彈夾供彈改為使用彈鏈供彈,這可能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使用彈鏈供彈的中口徑火炮。
  • 最未來戰爭作準備,美軍檢驗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技術獨特
    「布魯圖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與裝備輕型步兵部隊和空中突擊部隊的「鷹眼」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不同,「布魯圖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尤其適合美軍「斯特瑞克」裝甲旅戰鬥隊和步兵旅戰鬥隊,將大幅度提高中型旅的火力支援強度和機動性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在火炮方面,大口徑身管火炮從52倍口徑開始向58倍口徑拓展,美國陸軍更是提出了震驚世界的1000海裡戰略火炮。美國陸軍還全面啟動了新一代無人戰車家族的研發,多年的技術積累終於結出果實,採用各種殺傷以及幹擾體制的反無人機系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裝甲戰車上。
  • 二戰美軍火炮支柱,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沒想到還有德國血統
    早在一戰時期,德軍就曾大量使用M1909式105毫米榴彈炮,一戰結束時美軍獲得了為數不少的這型火炮,這批火炮優秀的性能讓美軍將軍們喜愛,紛紛要求國內進行仿製。二戰美軍步兵的主力支援火炮M2在二戰中總共生產了8000多門,是美軍步兵的重要火力支援,還被援助給部分盟友使用,加上戰後生產的,總共有約1萬輛的產量。該炮屬於拖曳式中口徑榴彈炮,口徑105毫米,火炮全重2030千克。炮架採用焊接鋼、開式結構,內有加強筋加固;炮管採用高強度鋼,使用壽命在5000~7500發之間。
  • 被大陸零件「坑」後臺「雲豹」戰車再投產
    同時,臺灣陸軍決定先行量產一些雲豹「30鏈炮」甲車(裝備美制MK-44型30毫米機炮的步兵戰車型號,觀察者網注)。早在雲豹甲車研發之處,臺軍就決定研製可以快速裝備的裝甲運輸車(APC)型雲豹甲車和步兵戰車型雲豹甲車,但是由於步戰型雲豹需要大口徑機炮,缺乏機炮的臺軍就計劃直接引進美制「大毒蛇」25毫米機關炮炮塔,但美方報價為一座炮塔130萬美元(約和4000萬新臺幣),和裝甲車車體價格幾乎相等。
  • 韓「紅背蜘蛛」步兵戰車出口
    韓國韓華公司(Hanwha Systems)日前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的「2018年陸上裝備展」上展示了他們所研發的AS21「紅背蜘蛛」(Redback)步兵戰車。據悉,澳大利亞已決定購入,以取代使用多年的美制M113步兵戰車。
  • 如果用穿甲彈,加特林機炮能打穿坦克嗎?你需要正確的姿勢
    在許多對地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上裝備的大口徑機關炮可用對輕型的裝甲目標造成嚴重殺傷,美國的A-10甚至能在攻擊通道和角度良好的時候打穿坦克的頂裝甲。那麼使用加特林原理的近防炮系統能否依靠射速這個特點打穿坦克呢?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CM32裝甲車的研製工作於2001年正式開始立項,牽頭單位為臺灣軍方的"聯勤兵整中心",簡稱"兵整中心"。2005年1月11日,兵整中心在臺灣中部的南投縣的集集召開了CM32輪式裝甲車命名大會, "雲豹"裝甲車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
  • 美軍新機槍要換口徑:比5.56毫米更大 我們要不要跟進?
    美國目前陸軍所使用的班組支援武器為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M249輕機槍,這種輕機槍採用通用的5.56毫米子彈。而連排級通用機槍則使用M240b通用機槍,使用7.62毫米口徑子彈。美軍下一代步兵輕武器將採用全新的6.8毫米口徑,這個消息早在多年前就已有提出。而美軍的步兵支援武器也一直隨著時代而變化。由於原來使用5.56毫米和7.62毫米口徑,步兵實驗化部隊採用的多為諸如MK48和MG5之類的支援機槍。而隨著美軍確定新一代6.8毫米口徑,列裝並使用一款6.8毫米機槍已經是美軍擺在案頭上的要事。
  • 重裝歸來:再度興起的105mm火炮(全文)
    起起落落從口徑上來看,有人將105毫米火炮歸為中口火炮,因此在作戰使用上也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可臨時充當重型火炮進行遠程火力支援,也可與其它特殊用途的火炮一起完成臨時任務。 輝煌的時代105毫米火炮在二戰時期曾發揮了重要作用。
  • 「鳥槍換炮」的時代,7.62毫米機槍威力不足,換裝新型20毫米機炮
    和02式高射機槍主要是對空,用於在高原環境下對可攜式防空飛彈的盲區進行補盲的主對空定位不同,新型20毫米機關炮主要對地,壓制敵方輕裝甲/軟目標,同時兼顧對空。一般認為造型和02式高射機槍差不多,整槍拆散了可以由步兵班攜行。
  • 冪談臺灣武器之陸上武器:實力不俗的雲豹戰車
    雲豹"戰車採用的是3加6乘員配置制,步兵艙內的步兵均擁有個人座椅,而不像美軍「斯特賴克」戰車採用的長條型座椅設計。  發展歷史  臺灣軍方比較重視輪式裝甲車的發展。1970年代末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成為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個大買主。
  • 美國GCV步戰車發動機遇難題尋求幫助,德國:現在技術最好是中國
    美軍的所有重型作戰車輛如M1主戰坦克、M2主力戰車都是使用汽油動力,所以在全球裝甲戰車中留下了缺油的致命弱點,其主要原因就是使用汽油同距離行駛是柴油消耗量的一倍多,同時在輸出功率沒有柴油動力強,汽油的燃點低於柴油,所以被擊中後容易燃燒。而優點就是變速快,行駛速度快。
  • 美軍下一代子彈比我軍粗1毫米,這1毫米意義重大
    近日,美國陸軍確認開發下一代6.8毫米彈藥系統。此前,美國國防部已開始6.8毫米槍械的研發,以便替換現有5.56毫米槍械繫統。這標誌著美軍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應用的,至今還在北約通用的5.56毫米彈藥系統將被取代。
  • 中國陸軍列裝新型100毫米輪式突擊炮
    突擊炮,一個久違了的兵器名詞,那是上世紀30年代德軍發明的一種自行火炮。由於當時德國國力有限,坦克部隊只能集中到裝甲師,而成本較低的突擊炮則以營為單位專門配備給步兵師,歸炮兵管轄,作為步兵師最主要的裝甲突擊力量及反坦克火力。 二戰結束後,由於步兵火力不斷增強、步兵戰車的出現、對反坦克飛彈的迷信等原因,突擊炮逐漸變成歷史名詞,在戰場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