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2021-01-1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國際湃 ,作者英特納雄耐爾湃

國際湃

提供國際政治事件與趨勢的專業分析,剖析世界多元格局下的中國立場,釋放國際新聞「高冷」背後的熱忱和無限可能。

文丨王若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湃」(ID:pengpainews907),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原標題為《軍勢2020:世界陸戰武器發展,新坦克、超級火炮成新寵》,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2020年世界陸戰武器裝備發展相比往年呈現出更多新的趨勢和特徵:美國以及歐洲國家開始將陸戰武器裝備發展重心轉移到主戰坦克上,以應對俄羅斯以T-14「阿瑪塔」坦克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甲裝備的挑戰;30噸級的中型/輕型坦克開始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型號層出不窮;新一代步兵戰車幾乎全部實現重型化,普遍達到30噸以上。

在火炮方面,大口徑身管火炮從52倍口徑開始向58倍口徑拓展,美國陸軍更是提出了震驚世界的1000海裡戰略火炮。美國陸軍還全面啟動了新一代無人戰車家族的研發,多年的技術積累終於結出果實,採用各種殺傷以及幹擾體制的反無人機系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裝甲戰車上。

俄羅斯T-14坦克的出現刺激了西方國家。

1

歐美競相研發新一代主戰坦克

歐美國家長期以來一直以改進現役第三代主戰坦克為主,遲遲沒有啟動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發計劃。而這一情況在近年來得到了徹底改觀:2020年4月,德、法兩國國防部長正式籤署了共同研發MGCS 2030+第四代主戰坦克的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德、法兩國將各承擔50%的資金和相關風險,新一代坦克將於2035年左右開始服役,取代現役的「豹」2系列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而兩國首先要完成的就是概念開發和初步設計,將分別出資1.5億歐元,之後再各投資2.5億歐元進行方案設計,預計在2027年之前生產出第一輛原型車。

而準備配裝在MGCS 2030+第四代主戰坦克上的新一代130毫米大威力高壓滑膛炮,已經率先安裝在德國萊茵金屬防務公司與英國BAE系統公司合作的「挑戰者」2改進型主戰坦克樣車上進行測試。

繼德、法之後,美國媒體也在2020年11月公開了美國陸軍設想中的三種第四代主戰坦克概念方案。這三種概念方案被統稱為「可選載人坦克」(OMT),意味著也有可能發展成為無人坦克使用,這一理念與美國空軍下一代戰機採用有人/無人駕駛方案是一致的。

而且,三種概念方案在炮塔、主炮以及車體布局設計上差別還是很大的,戰鬥全重也不同,但是都比美國陸軍最新的M1A2C主戰坦克更輕。

在第四代坦克研製成功之前,美國一直對M1A2坦克家族進行升級改造。

除了重型主戰坦克,世界各國在30噸級中型/輕型坦克的發展上也開始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部分型號已經批量裝備部隊。

比如,今年裝備高原部隊的 15式輕型坦克多次公開訓練演習視頻。而美國陸軍機動防護火力項目也取得了新進展,參與競標的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和BAE系統公司分別完成了各自的新一代輕型坦克樣車。

前者在「埃阿斯」履帶式底盤上採用了大量M1A2C主戰坦克的技術,配備1門120毫米滑膛炮,車組成員4人;後者基於M8裝甲炮系統設計,採用1門配備自動裝彈機的105毫米線膛炮,車組成員為3人。

此外,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為了競標菲律賓陸軍採購項目,也推出了一款名為Sabrah的輕型坦克,其對手是韓國韓華系統公司的K21-105輕型坦克以及土耳其FNSS 公司與印度尼西亞聯合研製的「卡普蘭」輕型坦克。

而印度陸軍為了高原山地地區應急作戰的需要,也向俄羅斯緊急求購一批2S25「章魚」SDM1型125毫米履帶式自行反坦克炮,作為輕型坦克使用。

2

新一代步兵戰車浮出水面

自德國「美洲獅」和俄羅斯T-15「阿瑪塔」之後,世界新一代步兵戰車發展掀起了一陣重型化的風潮。以往,各國研發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大多在25噸以內,如果是輪式步兵戰車則還會更輕一些。

但是,隨著各國陸軍對於步兵戰車防護性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其戰鬥全重也隨之水漲船高了。

韓國韓華公司研發的新一代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在2020年進入到澳大利亞陸軍「陸地400」第三階段項目,與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KF41「山貓」步兵戰車爭奪最後的勝利。

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就高達42噸,幾乎與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相當。而該型步兵戰車的改進原型——K21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只有26噸,改進中增加的相當一部分重量都用於加強裝甲防護了。

德國KF41「山貓」重型步兵戰車。

2020年初,新加坡陸軍裝甲部隊開始正式列裝新一代「獵人」重型步兵戰車,其戰鬥全重也達到了30噸,配備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的Samson30頂置無人遙控炮塔,武器包括1門美國ATK公司Mk44型30毫米鏈式炮(備彈230發)、1挺7.62毫米機槍(備彈500發),以及可升降的雙聯裝「長釘」LR反坦克飛彈發射器。該型戰車也號稱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全數位化裝甲戰車。

由以色列軍方的戰車和裝甲車輛管理局主抓、以色列宇航工業公司(IAI)、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和拉斐爾公司(Rafael)聯合研發的「埃坦」8×8輪式裝甲戰車在2020年正式投入量產。

該型戰車雖然屬於輪式戰車,但是戰鬥全重卻達到了35噸,比其他國家的履帶式步兵戰車甚至輕型坦克都要重。

當然,該車的重量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增強防護性能上:整車全向可防蘇制14.5毫米穿甲彈的打擊,車體底部採用V型防護設計,防爆能力達到了10公斤TNT當量,而且還裝備有「鐵拳」輕型主動防護系統,形成了完備的遠中近防禦體系。

除了各國新研發的步兵戰車,歐美各國也在繼續改進現役型號。2020年,美國國防部與BAE系統公司籤訂了一份改裝升級159輛最新型M2A4「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合同。

該型戰車保留了原有的武器系統,新增加的設備包括:最新的數位化車載電子設備,用於最佳態勢感知、網絡連接和通信;新型滅火裝置和簡易爆炸物幹擾系統;全新升級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任務命令套件,以及旨在提高駕駛員態勢感知能力的熱成像觀察系統等,其戰鬥全重也達到了36.3噸。

目前,首批M2A4「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已經交付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第3裝甲旅戰鬥隊進行測試。

此外,俄羅斯陸軍在2020年12月也接收了首批BMPT「終結者」-3坦克支援戰車。這也標誌著這款磨礪了數十年、早已經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全能戰車」,終於在本國「修成了正果」。

3

身管火炮更加全能化

美國陸軍在155毫米榴彈炮發展上,長期堅持採用39倍口徑身管。直到發展其射程已經大大落後於其他國家的同類火炮後,美國陸軍才幡然猛醒,在M109A7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基礎上研製了採用58倍口徑超長身管的XM1299增程火炮。

2020年3月,由BAE系統公司改裝的XM1299增程火炮樣炮進行了發射M982「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和新一代XM1113型火箭增程炮彈的測試。在測試中,XM1299增程火炮發射M982「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的射程達到了65公裡。

而使用39倍口徑的155毫米榴彈炮發射該型炮彈,則最大射程也只能達到40公裡,更長身管的增程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XM1299自行火炮試射。

除了更遠的射程,美國陸軍也在想方設法拓展155毫米榴彈炮的全功能化和多用途性能。2020年9月,美國陸軍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以1門M109A6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為平臺發射超高速炮彈(HVP),將模擬巡航飛彈目標的BQM-167靶機擊落。

將大口徑榴彈炮用於反巡航飛彈,這也只能是美軍在擁有一定技術基礎之後才能夠付諸實施的創意之舉,同時也給了其他國家一定的發展啟示。

同樣是在2020年,美國陸軍神秘的戰略遠程加農炮(SLRC)項目,在一次活動中不經意間就「曝光」了。

當時,美國陸軍在馬裡蘭州阿伯丁試驗場舉辦了一次名為「美英現代化示範」的活動。

在活動中,美國陸軍展示了戰略遠程加農炮(SLRC)項目的PPT展板以及小比例模型,結果被某人拍攝並發布到網絡上。由此,外界才第一次看到了這種號稱射程達到1600公裡的「超級大炮」的真容。

原標題:《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最強主戰坦克
    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研製的最新型「豹」2A7主戰坦克,該坦克採用所有可能升級,戰鬥全重達67噸,適於傳統軍事作戰和城區作戰。美國陸軍現階段最終的目標是將所有的M1系列坦克改進成為M1A2SEP型。 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在火力方面在火炮防盾上加裝了1挺12.7毫米機槍,配備M829E3加強型穿甲彈,主要武器為120毫米滑膛炮,最大速度68公裡/小時。
  • 世界十大主戰坦克最新排名,中國成最大贏家!
    通常坦克一般裝備數挺防空(高射)或同軸(並列)機槍和一門中或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防空飛彈),是憑以火力進行作戰的經典體現。坦克大多使用旋轉式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瞄準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式車體等系統組成。
  • 步坦殺手鐧 《行星邊際2》主戰坦克電磁騎士
    在多場戰役中瓦努主權國的主戰坦克——「電磁騎士」在其中提供了持續打擊的強大火力支援,對整個戰勢的走向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下瓦努主權國的主戰坦克——「電磁騎士」所獨有的強大武器系統。
  • 土耳其霸主夢想的有力支柱,帶著韓國血統的阿爾泰主戰坦克
    不過要「搞事情」,沒有點實力可不行,土耳其近年來一直在努力發展國防科技,阿爾泰主戰坦克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問題是誰會願意與土耳其合作呢?放眼世界,具備自主設計生產主戰坦克的國家並不多,有些國家出於利益關係,更希望賣出成品給土耳其,而不是合作,有些國家則不想介入中東地區的紛爭,或者不能滿足土耳其的要求。最終韓國現代公司憑藉生產了號稱亞洲最強坦克K2的經驗,與土耳其奧託卡公司展開合作。
  • 無法參加法德四代坦克項目,波蘭升級主戰坦克,要採購800輛K-2
    MGCS項目中的輕量化方案,頗為科幻 據外媒報導,生產"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的法國MGCS是德國和法國聯合研製的下一代地面作戰系統,將用來取代"豹2"主戰坦克與"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可以說MGCS是"豹2"與"勒克萊爾"共同的接班人。為了研製MGCS,德法兩國將建新的聯合公司,據悉MGCS項目可能會在2035年完成。 但是法德拒絕了波蘭人的加入,因為法德不信任波蘭。一方面波蘭在法德眼裡不算"歐洲人",它是斯拉夫人。
  • 德國豹2的私生子:西班牙猞猁主戰坦克
    坦克是一場戰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軍事武器。坦克誕生到現在也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在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坦克也是一步步在改進。但是有別於二戰時期各異的個性外觀,現在的坦克外形是日漸一體化,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套路。今天就來介紹一款外觀非常個性的坦克——西班牙猞猁主戰坦克。
  • 讓坦克瞄的準,中國走出了自己的路
    儘管「上反」的上部鏡頭面積較大容易受損,但是瑕不掩瑜,它仍然是目前各種「先進火控」瞄準鏡主要應用的類型,譬如豹2、M1A2、勒克萊爾、挑戰者2等世界聞名的西方主戰坦克。除了我國是否還有其他國家的坦克火控存在「上反」和「下反」之分?可能會有人說國產火控瞄準鏡師從俄羅斯或者南斯拉夫的坦克瞄準鏡——有關火控的話題上往往是蘇式坦克躺槍次數最多。可能誰也沒想到其實從蘇聯第一臺穩像瞄準鏡出現到現在的俄羅斯T-14上的觀瞄設備,就從來沒有過什麼所謂的「下反」。
  • 圖文:俄羅斯T-95主戰坦克採用無人炮塔
    圖文:俄羅斯T-95主戰坦克採用無人炮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23:44 來源: 來源:艦船知識網絡版軍備動態
  • 跟隨俄腳步搞第四代主戰坦克,美國罕見被帶節奏,M1A2不香了
    不久之前,美國軍方高層在底特律阿森納的美國陸軍地面車輛系統中心,開一場研討會,討論下一代主戰坦克研發設計方向,還做出了三張CG效果圖發布出來。按照美國軍方規劃,2030年美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將接過M1A2主戰坦克的槍,成為美國陸軍新的主戰裝備。看似很遙遠實際就是10年之後,可謂時間不等人,只爭朝夕。然而,美國軍方的未雨綢繆,在許多軍迷和專家看來,卻是不折不扣的亂花錢。
  • 跨時代黑鷹T-95,碾壓北約坦克,最終忍痛終止項目
    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重啟前蘇聯時代的"T-95黑鷹主戰坦克研發項目",擁有152毫米口徑火炮的T-95甚至還首次採用了炮彈自動裝填系統、新式火控系統、紅外探測系統及新式車載雷達等各種科技裝備,其技術參數足以領先西方主戰坦克一代。然而,受制於國家經濟狀況的影響,這款跨時代的主戰坦克最終於2011年左右終止了項目。
  • 105毫米榴彈大炮上飛機:成了地面步兵的噩夢,會飛行的坦克殺手
    炮艇機被普遍認為是美國陸軍最需要的武器,其搭載的大口徑火炮,和近距離盤旋持續火力攻擊的能力,為陸軍帶來了超強的火力支援,被譽為是空中的坦克,可以摧毀一切地面目標。原本主戰坦克的防護能力幾乎是地表無「車」能及的,特別是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極大,防護能力非常出色。
  • 「宇宙第一主戰坦克」被迫擱淺,土耳其軍工一夜回到解放前
    炮彈都造不了,造坦克對土耳其來說,似乎就更加困難了。但歷史上,土耳其也並非沒有努力過。在21世紀初,土耳其也曾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出一臺主戰坦克,但最後這款主戰坦克卻沒能造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土耳其沒能完工的主戰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勒泰主戰坦克。之所以號稱大名鼎鼎,是因為土耳其對這款坦克的「營銷」非常到位。
  • 奇葩印度坦克史:指揮官坐沙髮帶涼棚,坦克秒變大象,咖喱味十足
    圖片:在坦克上加涼棚和沙發,坐著坦克就像是騎大象!圖片:印度大象。印度陸軍高度重視裝甲兵的建設,從1947年第一次與巴基斯坦懟上,就知道了坦克的重要性!印度戰後的第一種坦克是美國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這種裝有76毫米火炮和400馬力發動機的坦克一直在印度軍隊中服役到了1964年。
  • 中國59坦克曾換120毫米滑膛炮,打穿印度T-90S坦克毫無壓力
    軍迷暱稱神奇五對輪的59坦克,它採用1門100毫米線膛炮上世紀90年代3代主戰坦克開始向國際市場擴散,但是3代主戰坦克價格比較昂貴,許多國家難以大量採購替代現有第1、2代主戰坦克,因此他們需要對現有主戰坦克進行升級,讓這些坦克具備對抗3代主戰坦克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保持後勤保障系統通用性,以便節省成本和費用,所以各坦克廠商瞅準這個商機紛紛推出早期坦克升級套件,相關單位也針對這個市場
  • 99A主戰坦克到底有多牛?看完無比自豪
    那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的是99A主戰坦克,它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坦克,通過信息化實現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的倍增,應用了我國陸軍裝備信息採集傳輸等系統,實現戰場態勢共享,協同作戰等功能。   火力方面   99A坦克仍然採用125毫米主炮,但性能有了大幅提升,不僅威力強大,而且精度高,還能發射更多彈種,威力非常強大,還能快速校準炮口誤差,增加射擊準確性
  • 韓媒:韓國「火炮殺手」飛彈將量產,可精準打擊地下炮兵基地
    KTSSM毀傷效果綜合韓聯社和簡氏防務網站報導,韓國政府已經批准批量生產戰術地對地飛彈(KTSSM),這款飛彈主要被設計用於摧毀敵方地下火炮基地。DAPA指出,開展該項目的目的是摧毀隱藏在地下隧道中的遠程火炮,以便在最短時間內解除敵人的襲擊。KTSSMKTSSM被稱為「火炮殺手」,射程大約為120公裡,彈體外觀和尺寸與美國陸軍的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類似,每枚飛彈都擁有一個穿甲彈頭,裡面裝有高爆或溫壓炸藥,旨在攻擊受保護的地下火炮。
  • 講武談兵|德國展示130毫米坦克炮,四代坦克火力現雛形
    因此,對於坦克主炮極致火力的追求,也一直是推動著坦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的發展開始,主炮口徑就一直保持著持續增大的趨勢:從蘇聯T-54/55主戰坦克的100毫米線膛炮到T-62主戰坦克的115毫米滑膛炮、M60主戰坦克的105毫米線膛炮,再到「豹」2主戰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和T-64主戰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
  • VT-4坦克泰國狂飆 看了這幾張圖就知道為何泰國會拋棄烏克蘭坦克
    1月24日,泰國媒體公布了2輛從中國進口的VT-4主戰坦克,在其國內某靶場進行訓練彩排的視頻。這兩輛VT-4主戰坦克將參加在26日舉行的泰國陸軍開放日。性能強悍的VT-4主戰坦克,讓泰國陸軍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先進主戰坦克。同時,也讓泰國曾經引進的烏克蘭T-84「堡壘」坦克無地自容。
  • 阿爾泰坦克:韓國血統的突厥鐵騎,卡達慷慨解囊買下首批
    最終一直在向土耳其積極推銷武器裝備的韓國獲得了訂單,從2005年土耳其正式開始國產坦克之路,基於韓國K-2主戰坦克的技術改進生產自己的阿爾泰主戰坦克。經過了6年時間,並花費了高達5億美元,阿爾泰主戰坦克終於在2011年研製完成。
  • 中國曝光磁化等離子體火炮黑科技
    再通過磁場,將發射藥爆燃產生的氣體電離形成的等離子體約束成一個包裹炮管的鞘層,將高溫高壓氣體與火炮身管隔開,降低火炮徑向力(也就是火炮身管的受到的壓力)的同時,提高火炮軸向力(也就是氣體對炮彈的推力)並降低火藥對炮管的燒蝕,從而實現炮管壽命的大幅度提高和炮彈初速的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