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火炮支柱,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沒想到還有德國血統

2021-01-17 網易新聞

二戰美軍運用較多的支援型榴彈炮就是M2式105毫米榴彈炮,戰後更名為M101式。這款火炮的服役時間跨度相當大,它的研製可以追述到一戰時期,至今仍在部分國家或地區服役,是不折不扣的老爺級裝備。

105毫米榴彈炮

來自德國的血統

早在一戰時期,德軍就曾大量使用M1909式105毫米榴彈炮,一戰結束時美軍獲得了為數不少的這型火炮,這批火炮優秀的性能讓美軍將軍們喜愛,紛紛要求國內進行仿製。不過因為一戰後沒有相關的軍事需求,仿製工作進行得很慢。

因為M1909是騾馬拖曳式的,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需求,經過一些修改,在1931年定型了一款可由汽車高速拖曳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被命名為M1式。

M101榴彈炮

1940年,二戰歐洲戰場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美國繼續對M1榴彈炮改進,定型後被稱為M2,也就是戰後更名為M101的型號。

二戰美軍步兵的主力支援火炮

M2在二戰中總共生產了8000多門,是美軍步兵的重要火力支援,還被援助給部分盟友使用,加上戰後生產的,總共有約1萬輛的產量。

該炮屬於拖曳式中口徑榴彈炮,口徑105毫米,火炮全重2030千克。炮架採用焊接鋼、開式結構,內有加強筋加固;炮管採用高強度鋼,使用壽命在5000~7500發之間。

105毫米榴彈炮

配備的彈種較多,除了常用的榴彈,還有破甲彈、碎甲彈、火箭增程彈、發煙彈等。另外還有化學彈和箭震彈,化學彈分為芥子氣和沙林毒氣兩種;箭震彈主要針對人員,一枚重17.3千克的M546式箭震彈,內部有8000枚小鋼箭,爆炸時向四周擴散,對人員集結點有著驚人的殺傷力。

M2炮口初速度472米每秒,最大射程11千米,最大射速16發每分鐘,持續射擊射速要降低。

105毫米榴彈炮

在二戰中,M2榴彈炮的戰術性能不錯,被當成美軍步兵師的主力支援火力,一般一個步兵師下轄3個炮兵營,總共裝備54門M2,另外還有配套的拖曳汽車,彈藥運輸車等。因為火炮輕便可靠,製造相對簡單,因此備受美軍的喜愛。

不僅如此,美軍在自行火炮上也將M2作為主炮,著名的有M7「牧師」自行火炮,總共生產了3000多輛, 是美軍二戰中最重要的自行火炮。

拖曳榴彈炮

戰後繼續發威

二戰後美國將M2更名為M101,並繼續對M2榴彈炮進行升級,主要有M101A1和M102式。M101A1式的改進不多,主要是改進了炮管和炮盾結構,性能基本沒什麼變化。

M102式的變動較多,首先就是大量採用鋁合金結構,將火炮重量從2噸降低到1.49噸,對火炮的戰略機動性提升不少,也為直升機吊運打下了基礎。另外還增加了圓形炮座,火炮布置好之後能夠實現360°射擊,這對於部署在前哨基地內的火炮來說很實用,不用每次都人力拖著火炮調整射擊方向。

M7牧師自行火炮

戰後西德也獲得了一些M2火炮,並換裝了更長的炮管,增加一個單室炮口制退器,最大射擊距離提升到14公裡。

二戰後M2系列火炮先後參與了多場戰鬥,包括50年代初的韓戰,以及之後爆發的越南戰爭。正是越戰期間,可用直升機吊運的輕型榴彈炮受到重視,M102在這場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火力支援作用,成為後世輕型榴彈炮的設計標本,可用直升機吊運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

越戰期間美軍榴彈炮開火

越戰後火炮技術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大量的155毫米自行火炮炮擊距離都已經達到了30~50公裡,M2系列火炮10公裡出頭的射程實在是有點不夠看,已經落後於新時代的型號。

上世紀90年代,該炮開始退出美國陸軍,由M119榴彈炮替代,不過仍有改進型在繼續使用,這就是AC-130空中炮艇。另外除了美國之外,原本世界範圍內60多個使用國或地區中,仍有大量在服役,例如巴西、泰國和菲律賓等,而且新的底排彈也提升了射程,雖然威力更小了,但是射程卻達到了17公裡。

AC-130空中炮艇

結語

在二戰中,雖然英軍和蘇軍都有和M2火炮類似的武器裝備,但是因為戰事膠著無暇他顧,反倒是美軍進入戰場後,M2火炮不僅滿足了美軍自身的作戰需求,也大量提供給盟友,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例如我國遠徵軍就曾獲得了一定數量的火炮,為打擊日寇做出了貢獻,而後來炮擊英軍戰艦也有它的功勞。


丹麥炮兵使用105榴彈炮

總的來說這款美制105毫米榴彈炮是一款性能均衡的優秀火炮,是一個工業大國的標誌,它的成功不僅是戰爭帶來的契機,更是自身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必然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榴彈炮!
    其中就有許多國家競相裝備和使用榴彈炮,使榴彈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它身管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於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之一,而今天兵哥要講的是M101式105MM榴彈炮,它從一戰到二戰被廣泛使用,就算是現在也深受很多國家喜愛。M101式105MM榴彈炮是美國生產的一種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也是世界上一種十分有名的輕型野戰牽引火炮。
  • 美國M101式105MM榴彈炮
    M101式105mm榴彈炮是世界上一種非常有名的輕型野戰牽引火炮。該炮於本世紀40年代初裝備美軍部隊,是為步兵師、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等部隊提供直接支援的炮兵骨幹,是美國陸軍的寵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和格瑞那達戰爭中, M101式榴彈炮曾為美軍士兵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火力支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美軍要求,新型105毫米榴彈炮的射程不低於11千米,高低射界範圍為負5度至65度,炮身能360度迴旋,炮架要與當時正在研製的75毫米榴彈炮(之前介紹的MIA1式榴彈炮)通用。最終,美軍確定由巖島兵工廠負責新型火炮的研製,具體研發工作在1920年前後展開。不過,由於當時正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和平時期,美軍對新火炮的需求並不強烈,同時,由於戰爭結束後軍費大幅削減,老式火炮的更新換代計劃也就擱置了下來。
  • 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二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91式105毫米榴彈炮大約1100門,隨著日軍的侵略的步伐,這種榴彈炮的身影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的戰場,但是對於91式榴彈炮的記錄卻不多,通過對全網的搜索,本文對日軍91式榴彈炮的情況進行整理。從戰爭中看到了火炮的威力,求購於法國。
  • 重裝歸來:再度興起的105mm火炮(全文)
    美軍M101榴彈炮正是由於這種靈活性,使它在二戰結束後發展到了高潮。例如,美國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了M101牽引式榴彈炮,50年代中期發展了M52自行榴彈炮,60年代初又開發了M102、M119牽引式榴彈炮和M108自行榴彈炮。
  • 全球最輕的105毫米榴彈炮:居然能裝在悍馬越野車上!
    近日,隸屬美國陸軍82空降師第一旅級戰鬥隊的空降野戰炮兵團收到了一件新奇的炮兵武器:安裝在悍馬越野車上的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鷹眼"。據悉,若"鷹眼"超輕型自行榴彈炮在82空降師內的小規模試點足夠順利,該炮很有可能被推廣至所有的美國輕裝部隊單位(IBCT),以應對美軍日益增長的炮兵火力需求。圖為正在接受美軍試用的"鷹眼"超輕型自行榴彈炮。
  • 最未來戰爭作準備,美軍檢驗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技術獨特
    「布魯圖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與裝備輕型步兵部隊和空中突擊部隊的「鷹眼」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不同,「布魯圖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尤其適合美軍「斯特瑞克」裝甲旅戰鬥隊和步兵旅戰鬥隊,將大幅度提高中型旅的火力支援強度和機動性
  • 105毫米榴彈炮發展的過往和春天
    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作為目前各國壓制火炮中堅的155毫米榴彈炮,一直沒有忘記「下放」統一身管壓制火炮口徑的終極目標。而被155毫米榴彈炮光芒遮蔽的105毫米榴彈炮卻並沒有放棄努力,阻止被155毫米榴彈炮兼併的命運。
  • 「灰燼戰線」從M7牧師到M40GMC,二戰美軍自行火炮發展史
    這種被命名為105毫米自行榴彈炮(howitzer motor carriage,HMC)T32的自行火炮裝備了一門標準的M2A1型105毫米榴彈炮,這是美國陸軍的師屬標準支援火炮,這門榴彈炮安裝在頂部開放式車體戰鬥室的右側。在阿伯丁試驗場,T32原型1號車的尾部被切開了一個門,方便廢藥筒的拋出清理以及補充彈藥。
  • 二戰德國RSO自行火炮,卡車加大炮等於自行火炮
    二戰德國的裝甲武器數量一直都緊巴巴的,儘管德國已經搜集一切可用的裝備進行改裝,但是缺口仍然很大,這種問題在德軍由高機動作戰轉入陣地廝殺之後變得越來越嚴重,哪怕1943年德國裝甲武器產量走上頂峰,寬廣的前線平攤下來裝備密度卻低得讓人擔心,一場庫爾斯克大會戰就讓德國幾乎失去了戰役級的裝甲調動能力,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
    1951年10月,在938.2高地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某部4連3班使用這門炮,以單炮支援步兵,用84發炮彈,擊潰美軍2個營以上兵力的3次衝鋒,殲滅美軍500餘人,同時壓制2個火力點、1個迫擊炮群。為此,全班榮立一等功,並榮獲「二級英雄炮愈戰愈強」錦旗一面。
  • 史達林之錘,前蘇聯B-4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二戰最奇特的大炮
    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的炮兵確實是令德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從各種自行式和牽引式火炮,再到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紅軍的炮兵部隊幾乎是戰神的化身,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能以猛烈的炮火,化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參考消息近日報導稱,俄羅斯南部軍區近日銷毀了一枚203毫米炮彈。
  • 帕拉丁戰神:M109榴彈炮家族
    研製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機械化炮兵的標準裝備是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另外還有少量M37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戰後,美軍裝甲師的指揮官們覺得有必要裝備更大口徑的155毫米自行火炮作為105毫米火炮的強有力補充,因而在1945年,M41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M4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裝備美國陸軍。
  • 引進的榴彈炮,卻成為了制式武裝
    美國陸軍M119式105毫米榴彈炮是由英制L119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改進而成的,從1989年12月開始正式裝備美國陸軍輕型師,用於取代輕型步兵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中直接支援炮兵營裝備的M101A1式和M102式105毫米榴彈炮。截至2013年,M119式105毫米榴彈炮已逐步發展了A1、A2、A3型。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二戰國軍中央軍德械師的使用德國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名副其實的釣魚竿,二戰德國105倍徑的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雖然二戰德國在火炮數量上與盟軍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質量上卻明顯技高一籌,尤其是以克虜伯、萊茵金屬為代表的幾家軍工企業,在相關領域確有不少優秀作品,戰爭中火炮身管倍徑越做越大,彈藥殺傷力越來越高。儘管當時德國研製了身管倍徑達100倍的75毫米炮,不過這並不是德國的極限,德國還有105倍徑的PAW 1000式81毫米反坦克炮。
  • 105毫米榴彈大炮上飛機:成了地面步兵的噩夢,會飛行的坦克殺手
    AC-130「空中炮艇」機上最強大的武器當屬它搭載的那門M102型105毫米榴彈炮,將陸軍的105毫米榴彈炮搬到空軍的中型運輸機上作為火力支援武器,美帝的喪心病狂也可見一斑了。最新型的AC130J改進型炮艇機,可以攜帶美軍的GBU39小直徑炸彈以及AGM144地獄火空對地飛彈。後者作為美軍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主力,其坦克殺手的名頭早已經名聲在外。
  • 美軍M119A3輕型榴彈炮射擊訓練 從英國製造如何變成美國特色?
    6月10日,美軍在夏威夷瓦胡島XV炮兵訓練場,對M119A3輕型榴彈炮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參加測試的是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第2旅戰鬥隊第11團第2營B連的士兵,他們將在這裡進行訓練,提高掌握這種火炮的水平。
  • 從2磅火炮到5.5英寸火炮,二戰時的英國火炮如何碾壓敵國?
    這種火炮列裝於英國1型坦克,該坦克型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坦克。該炮的研製廠商為英國的維克斯公司。這種2磅反坦克炮,是由海軍用的3磅火炮(口徑為47毫米)改裝設計而成。因為早期的坦克裝甲很薄,長身管的2磅反坦克炮的威力已經足夠。 同時維克斯為這種步兵用的2磅火炮設計了炮架、防盾等,1936年交付英國陸軍使用。這是一種牽引式三腳架式結構。
  • 美國推出完美型榴彈炮,但韓國表示他們才是世界第一巨炮!
    跟中國05式,俄國聯盟-SV,德國PZH2000、韓國K9、南非G6-52L等火炮相比,M109A6射程不是最遠、射速不是最快、裝甲防護不是最強、機動性也不是最高,但M109A6最能滿足美軍需要。在戰場上,起關鍵作用的是火炮的指控系統和先進彈藥,主要對抗指標是火炮的指揮自動化水平、反應能力、彈丸投射量和精確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