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之錘,前蘇聯B-4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二戰最奇特的大炮

2021-01-17 戰史

"炮兵是戰爭之神"這句話是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的名言,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的炮兵確實是令德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從各種自行式和牽引式火炮,再到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紅軍的炮兵部隊幾乎是戰神的化身,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能以猛烈的炮火,化解納粹德國的進攻。

參考消息近日報導稱,俄羅斯南部軍區近日銷毀了一枚203毫米炮彈。根據俄軍新聞處的消息表示,這枚炮彈是在當今的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市(二戰時期的史達林格勒)被發現的,因此推測是二戰時期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時遺留的蘇制B-4型重型榴彈炮的炮彈,而B-4型榴彈炮是二戰時期蘇軍最為強大的牽引式榴彈炮,沒有之一。

B-4型M1931式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可以說是蘇聯紅軍使用過的外形最為怪異的一種重型火炮。該炮於1926年開始研製,1931年6月正式定型並量產裝備蘇軍,由位於列寧格勒的波爾舍維克兵工廠製造。在二戰期間,B-4型榴彈炮在對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爾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但澤以及進攻柏林的途中,蘇軍一直都裝備著該炮。

B-4榴彈炮總重達15.8噸。由於炮身重量太大,設計人員為它配裝了履帶式炮架,而該炮的炮架就重11噸。此炮架採用的是"共產國際"重型履帶式拖拉機的底盤,因此B-4榴彈炮也被稱為"裝在拖拉機上的怪物"。B-4榴彈炮炮架尾部裝有輔助輪用於牽引,牽引速度大約為15千米/小時,而且由於本身為拖拉機改裝,所以B-4型牽引榴彈炮也有著有限的自行能力。由於蘇聯的國土大多位於高緯度地區,冬季大地封凍堅硬如鐵,但是夏季時土地化凍,會導致嚴重的地面"翻漿"。這對大重量的火炮機動非常不利,但是由於B-4型榴彈炮採用了拖拉機的履帶底盤,因此其機動性明顯好於使用輪式底盤的其他牽引式火炮,這也是B-4型重型榴彈炮的一個重要特點。

B-4火炮的炮管長5087毫米,帶膛線部分身管長3981毫米,內膛膛線數達到64條,炮管重量達5.2噸。蘇聯人為B-4榴彈炮準備了一系列彈藥,包括混凝土穿透彈和特殊的尾翼穩定炮彈等,後者的彈頭以鉻釩合金製造,長度達1米左右,由於它的材質密度非常高,能加大彈頭的貫穿力。根據測算,這種專門生產的尾翼穩定炮彈最大可貫穿4米厚的強化混凝土工事,所以B-4型榴彈炮也被稱為"史達林之錘",因為它的任務就是摧毀德軍的堅固工事和碉堡。B-4的炮彈為分裝式彈藥,炮架左側裝有一小型起重機用於裝填彈藥,炮彈發射速率為前2分鐘1發,以後是1分鐘1發。B-4型榴彈炮最大射程為17.5千米,炮口初速607米/秒,炮組成員15人。

不過,蘇軍的B-4榴彈炮第一次經受戰火考驗其實是在1939~1940年蘇芬戰爭中。當時蘇聯紅軍主力從卡累利阿地峽方向殺進芬蘭,結果在芬軍預先修築的"曼納海姆防線"上吃了大虧。由於蘇軍過於輕敵,因此只攜帶有152毫米以下口徑火炮為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這讓蘇軍難以摧毀用高標號水泥修築的芬軍火力點。情急之下,蘇聯第二任西北方面軍司令員鐵木辛哥元帥向史達林申請調用B-4榴彈炮,並獲得批准。1939年12月21日拂曉,蘇軍一個4門制的B-4炮兵連開始向芬蘭陣地猛烈射擊,由於該炮巨大的爆炸聲,很多蘇軍炮手被震得口鼻流血,有些人甚至當場失聰。不過僅僅一個小時的急促射就全面摧毀了芬蘭軍隊的碉堡群和陣地,蘇軍裝甲部隊得以快速突進芬軍陣地,並從側後包圍芬軍。芬軍"曼納海姆防線"隨即崩潰。

在二戰早期,由於蘇聯猝不及防,在邊境作戰中被德軍裝甲部隊分割包圍,並損失了大批部隊,其中也包括B-4型榴彈炮。德軍在繳獲此炮後,還給其貼上了"20.3cm H503(r)"的標籤,將其收為己用。而在1943年以後蘇軍的反擊作戰中,B-4型火炮始終扮演了工事摧毀者的角色,是蘇軍在攻堅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火力輸出裝備。

儘管戰爭已經結束70多年,但是在俄羅斯大地上依然時不時能夠發現當年殘留的槍炮彈藥、甚至是飛機坦克。這些鏽跡斑斑的武器依然在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歷史……

相關焦點

  • 二戰十大坦克之十,炮口即正義的「史達林」—IS系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全面入侵昔日的「盟友(兩家在打劫波蘭時)」蘇聯,二戰在歐洲戰場全面爆發到達頂峰。德軍精心準備之下的「巴巴羅薩計劃」在開戰之初進行的異常順利,猝不及防的蘇軍在三個被攻擊方向慘敗,在先後進行的明斯克戰役以及基輔兩場大規模戰役中蘇軍損失慘重幾乎是一敗塗地。
  • 名氣完全被「IS-2」掩蓋,蘇聯坦克重要的裡程碑「IS-1」
    提起二戰時期蘇聯的重型坦克,相信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KV2和IS-2史達林了,這兩款重型坦克,在戰爭初期和末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德國人都非常忌憚。但在重型坦克的研發過程中,有一款坦克卻不得不提,它就是IS-2之前的型號IS-1,這款坦克卻往往因為IS-2而被人們所遺忘。
  • 射程最遠!最大射程100公裡 05A:155榴彈炮裡我打得最遠
    二戰時期英美兩國的榴彈炮口徑還沒有那麼大,美國用的M7牧師裝備的是105mm M1/M2榴彈炮,到了後期才換上大口逕自行火炮。而英國呢?英國無論是坦克還是火炮都頗愛小口徑,從QF17磅炮到QF25磅炮,甚至都沒有超過90mm的,火炮射程甚至只有10公裡,看來優雅的英倫紳士們並不喜歡硝煙更甚的大口徑火炮啊。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儘管當時美軍高層在「未來戰爭是否會演變成高機動性的機械化戰爭」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但該委員會仍極富前瞻地提出:將美軍師屬火炮口徑由75毫米級升級到105毫米,師支援火力則定位在155毫米級別。這一決定,為美軍現代炮兵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定下了基調。安裝在M1型炮架上的M2A1型榴彈炮在進行測試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師屬105毫米榴彈炮成為美軍新炮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7張圖再看蘇聯暴力美學,飛機降落像拍電影
    那是你沒看過米-12直升機眾所周知,出自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的米-26是全球現役最大、最重的直升機,它擁有讓任何直升機都相形見絀的體型和「萬物皆可吊」的巨大載重量。美蘇冷戰時期,為對標美國280mm口徑的M65型核大炮,蘇聯想出了坦克底盤+艦炮的神奇組合——2A3自行火炮。2A3自行火炮的炮管口徑為406mm,堪比當時蘇聯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戰場上靠炮管捅人說不定真行得通。
  • 二戰美國「平流層大炮」,120毫米口徑的M1重型高射炮
    二戰初期大口徑高射炮並不多,普遍為3英寸高射炮或者75毫米口徑高射炮,法蘭西戰役期間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表現突出,對空能驅逐轟炸機,對地能反坦克,一時之間激起了各國研究大口徑高射炮的興趣。美國在1938年就提出了現代防空解決方案,旨在尋找一種大口徑的高射炮,這個計劃隨後發展成了M1式4.7英寸(120毫米)重型高射炮。M1式120毫米高射炮是美國在二戰中製造的最大口徑防空炮,並且在美國正式參戰前就開始部署,在二戰中屬於先進的高射炮系統。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二戰中蘇聯的王者重坦——IS-2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陸軍是唯一能夠和納粹德軍鐵騎相互抗衡而不落下風的軍隊,這完全得益於蘇聯紅軍那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及蘇聯陸軍中強悍的坦克部隊,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戰蘇聯坦克部隊中的一款主力坦克——IS-2重型坦克。
  • 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二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91式105毫米榴彈炮大約1100門,隨著日軍的侵略的步伐,這種榴彈炮的身影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的戰場,但是對於91式榴彈炮的記錄卻不多,通過對全網的搜索,本文對日軍91式榴彈炮的情況進行整理。從戰爭中看到了火炮的威力,求購於法國。
  • 二戰蘇聯IS-4重型坦克,真實存在的強者,德國虎王幾乎打不穿它
    二戰蘇聯在坦克設計方面可謂是世界首屈一指,在坦克結構方面的造詣連德軍都羨慕,也正是如此,蘇聯在二戰期間展開了多個坦克項目,在輕、中、重三個方面全面發展。早在開戰之初,蘇軍就從KV-1坦克身上意識到了重型坦克在戰鬥中的優勢,此後更是加緊研發更強的重型坦克。
  • 二戰美軍火炮支柱,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沒想到還有德國血統
    二戰美軍運用較多的支援型榴彈炮就是M2式105毫米榴彈炮,戰後更名為M101式。這款火炮的服役時間跨度相當大,它的研製可以追述到一戰時期,至今仍在部分國家或地區服役,是不折不扣的老爺級裝備。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
  • 有史以來唯一量產的五炮塔重坦,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車體全長9.72米、寬3.2米、高3.43米、戰鬥全重50噸。在當時而言,是蘇聯製造工藝最為複雜的重型坦克,可以說是代表了蘇聯強大的坦克研發生產能力。車體採用焊接和鉚接工藝組裝,在防禦方面,50多噸的重量分配到裝甲上其實並沒有多少,因為5個炮塔已經分配了相當多重量,所以裝甲並沒有多厚,車體裝甲最厚的部分只有30毫米,而炮塔裝甲厚度也只有20毫米,為了使得重量均衡,全車裝甲最薄的地方只有10毫米。
  • 巨型怪獸,盤點二戰中那些恐怖的武器
    火炮自從發明以來就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武器,曾經被稱為「戰爭之神」。影視劇中火炮集群射擊的場景刺激著人們的視覺神經。真實戰爭場景中,每次進攻前的炮火覆蓋幾乎是必經程序,集群炮火覆蓋是造成敵人傷亡的重要原因。
  • 遲來的虎式坦克殺手:蘇聯IS-3重型坦克
    蘇聯一貫重視坦克力量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對重型坦克有著濃厚興趣,並且進行了很多嘗試。二戰中,蘇德雙方的殘酷坦克搏殺,更激起蘇聯研製重型坦克的決心。二戰末期蘇聯研製的IS-3重型坦克,其火力打擊、防護能力之強,達到了蘇聯戰時坦克的巔峰。
  • 全球最輕的105毫米榴彈炮:居然能裝在悍馬越野車上!
    近日,隸屬美國陸軍82空降師第一旅級戰鬥隊的空降野戰炮兵團收到了一件新奇的炮兵武器:安裝在悍馬越野車上的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鷹眼"。雖然名為"超輕型"火炮,但實際上"鷹眼"火炮的各項火力指標都達到,甚至是超過了美軍步兵輕裝部隊先前服役的M119型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的水平,較後者而言"鷹眼"發射常規彈藥時的射程並沒有減少,都為11.5千米。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以1930年到1933年為例,這4年蘇聯從德國進口的總值分別為4.31億馬克、7.6億馬克、6.26億馬克和2.82億馬克。通過合作,蘇聯在先進武器設計製造和軍事人員培訓等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蘇聯潛艇部隊。
  • 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榴彈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等相繼投入戰爭,也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其中就有許多國家競相裝備和使用榴彈炮,使榴彈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它身管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於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之一,而今天兵哥要講的是M101式105MM榴彈炮,它從一戰到二戰被廣泛使用,就算是現在也深受很多國家喜愛。M101式105MM榴彈炮是美國生產的一種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也是世界上一種十分有名的輕型野戰牽引火炮。
  • 《戰地 5》的魔幻二戰:早已在《戰地 1942》出現
    Hs-129B3,二戰中期登場的對地攻擊機,其機首安裝了一門75毫米的大口徑反坦克炮,其產生的後坐力會導致飛機暫時失去控制,由於種種問題,該機只生產了25架FHSW的另一個焦點是蘇聯,其新增的載具數量不亞於德國,它們都鮮明體現了史達林時代的暴力美學。
  • 被稱為一戰英國最精準的火炮,BL9.2英寸重型榴彈炮
    2020-12-12 13:31:15 來源: 丹書戰史 舉報   一戰前的英國雖然是首屈一指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