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2021-01-17 史海看浮沉

二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91式105毫米榴彈炮大約1100門,隨著日軍的侵略的步伐,這種榴彈炮的身影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的戰場,但是對於91式榴彈炮的記錄卻不多,通過對全網的搜索,本文對日軍91式榴彈炮的情況進行整理。

從戰爭中看到了火炮的威力,求購於法國。

一戰中,日本雖然作為戰勝國,奪取了德國在中國和東南亞的一些殖民地,但是在戰爭中嘗到「甜頭」的日本並不滿意,而是發現了陸戰中,自身火力的不足。在1920年,日本陸軍提出了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需求。

博物館中的91式榴彈炮

通過4年之久的論證與醞釀,最終日軍選擇了法國的施耐德公司提供新榴彈炮。1930年施耐德完成樣炮生產,年末陸續有5門新炮運抵日本,等急的陸軍立刻進行各自測試,測試結果對此炮各項性能表示滿意,1931年,日本陸軍正式將這種105毫米的榴彈炮定型,並且從施耐德公司訂購300門。(這一年是日本天皇紀元2591 年,所以稱91式榴彈炮)

1933年,日本在法國的幫助下,開始國產化生產91式105毫米榴彈炮。這項任務主要由日本陸軍大阪造兵廠承接。大阪造兵廠是日本唯一具備生產大口徑火炮的工廠。由於擁有最先進的鑄造、金屬加工技術,除了軍需品,也接受民間訂製鑄鐵管、橋梁等。整個二戰期間,大阪造兵廠生產了大約700門的91式榴彈炮。今天算來,年產量不過幾十門,可見日本的資源還是很有限的。

炮身印有大阪造兵廠字樣

91式榴彈炮性能不俗,日軍卻用得不太順手。

首先,說一說91式榴彈炮的威力。作為一款輕型的榴彈炮,其威力大於山炮和迫擊炮是毫無懸戀的。配備91式榴彈(彈丸重量16公斤裝藥2.52公斤,殺傷半徑31米),91式尖頭彈(彈丸重量15.7公斤,裝藥2.27公斤,殺傷半徑28米),91式破甲彈(彈丸重量10.91公斤),穿甲彈,100米距離可以擊穿8500米距離擊穿76毫米,1000米擊穿70毫米,1500米可以擊穿63毫米。

91式榴彈炮

105毫米榴彈炮的威力,在電視劇中也有展現。例如在《雪豹》裡面,張楚用105榴彈炮炮彈製作的爆炸裝置炸毀了日軍四輛坦克以及戰車。雖然有點誇張,但是炸毀個2輛日軍坦克完全不成問題。《中國遠徵軍》裡面仁安羌一役113團用迫擊炮轟擊日軍陣地時只能震動一下工事,而日軍的105開火時,架設防線的士兵連同機槍沙袋全部被炸飛。

一款武器的研發,是需要考慮使用者的舒適性和可操作性的。但是法國人在研製該105毫米榴彈炮時,沒有考慮到日軍的體格,而是按照法國人的身高標準設計的,雖然榴彈炮的各項性能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對於日軍而言,因為全盤引進法國設計,未做任何修改,對於日軍的體格而言,這種火炮的使用舒適性比較差。

二戰德軍用馬牽引的榴彈炮

日軍也考慮了改進型號的研製,1933年日軍開始91式榴彈炮汽車牽引型的研製,1935年完成91式機動榴彈炮的設計定型,因為摩託化炮兵聯隊編成的延遲,生產一直拖到1941年才開始,只生產了一百門。

1936年91式開始裝備部隊,成為師炮兵火力核心,尤其是1940年以後,大力壓縮了野山炮的生產,集中力量生產91式榴彈炮,打算仿效德軍的編制,師炮兵將以91式榴彈炮和96式15釐榴彈炮構成,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成為泡影。

側面圖

為我所用,我軍繳獲的91式榴彈炮。

91式榴彈炮主要作為師炮兵火力,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在東北戰場繳獲了一部分91式榴彈炮,在解放戰爭和朝鮮戰場發揮重要作用。1948年,解放四平的戰役中,炮兵某連用這門炮準確射擊,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禦工事,為步兵開闢了衝鋒道路,該連榮立集體一等功,該炮獲得「功臣炮」稱號,並在開國大典上受閱。

戰車牽引的榴彈炮

1950年,在朝鮮戰場,志願軍也使用91式榴彈炮回擊美軍。其中一份《中國人民志願軍初期炮兵實力統計》中,就記載了志願軍的炮兵武器。

39軍有38式野炮13門,95式野炮3門,90野炮8門。

40軍有38式野炮32門。

42軍有38式野炮44門,改38式野炮5門,95式野炮1門,90野炮9門,91式榴彈炮8門。

相關焦點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一美軍步兵師內,通常有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負責為3個步兵團直接提供火力支援。每個炮兵營有3個火力連和1個炮兵勤務連,每個火力連有4門M2A1火炮。與之相比,75毫米榴彈炮營(通常裝備M1A1式75毫米榴彈炮)只有2個火力連。可見,M2A1榴彈炮是美軍炮兵火力的中堅力量。一戰結束至二戰爆發前,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建立新的炮兵裝備體系,提高野戰火炮口徑。
  • 二戰美軍火炮支柱,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沒想到還有德國血統
    二戰美軍運用較多的支援型榴彈炮就是M2式105毫米榴彈炮,戰後更名為M101式。這款火炮的服役時間跨度相當大,它的研製可以追述到一戰時期,至今仍在部分國家或地區服役,是不折不扣的老爺級裝備。
  • 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榴彈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等相繼投入戰爭,也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其中就有許多國家競相裝備和使用榴彈炮,使榴彈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它身管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於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之一,而今天兵哥要講的是M101式105MM榴彈炮,它從一戰到二戰被廣泛使用,就算是現在也深受很多國家喜愛。M101式105MM榴彈炮是美國生產的一種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也是世界上一種十分有名的輕型野戰牽引火炮。
  • 105毫米榴彈炮發展的過往和春天
    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作為目前各國壓制火炮中堅的155毫米榴彈炮,一直沒有忘記「下放」統一身管壓制火炮口徑的終極目標。而被155毫米榴彈炮光芒遮蔽的105毫米榴彈炮卻並沒有放棄努力,阻止被155毫米榴彈炮兼併的命運。
  • 史達林之錘,前蘇聯B-4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二戰最奇特的大炮
    根據俄軍新聞處的消息表示,這枚炮彈是在當今的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市(二戰時期的史達林格勒)被發現的,因此推測是二戰時期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時遺留的蘇制B-4型重型榴彈炮的炮彈,而B-4型榴彈炮是二戰時期蘇軍最為強大的牽引式榴彈炮,沒有之一。B-4型M1931式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可以說是蘇聯紅軍使用過的外形最為怪異的一種重型火炮。
  • 全球最輕的105毫米榴彈炮:居然能裝在悍馬越野車上!
    近日,隸屬美國陸軍82空降師第一旅級戰鬥隊的空降野戰炮兵團收到了一件新奇的炮兵武器:安裝在悍馬越野車上的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鷹眼"。雖然名為"超輕型"火炮,但實際上"鷹眼"火炮的各項火力指標都達到,甚至是超過了美軍步兵輕裝部隊先前服役的M119型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的水平,較後者而言"鷹眼"發射常規彈藥時的射程並沒有減少,都為11.5千米。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
    1951年10月,在938.2高地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某部4連3班使用這門炮,以單炮支援步兵,用84發炮彈,擊潰美軍2個營以上兵力的3次衝鋒,殲滅美軍500餘人,同時壓制2個火力點、1個迫擊炮群。為此,全班榮立一等功,並榮獲「二級英雄炮愈戰愈強」錦旗一面。
  • 引進的榴彈炮,卻成為了制式武裝
    美國陸軍M119式105毫米榴彈炮是由英制L119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改進而成的,從1989年12月開始正式裝備美國陸軍輕型師,用於取代輕型步兵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中直接支援炮兵營裝備的M101A1式和M102式105毫米榴彈炮。截至2013年,M119式105毫米榴彈炮已逐步發展了A1、A2、A3型。
  • 重裝歸來:再度興起的105mm火炮(全文)
    在入侵朝鮮期間,美軍為了坦克防空作戰和支援步兵地面攻擊,曾利用坦克底盤大量生產了各種履帶式自行火炮,其中就包括以M26「潘興」坦克底盤為基礎生產的M45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等。而英國則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發展了「阿伯特」和L118式105毫米榴彈炮。法國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了MK61自行榴彈炮。
  • 帕拉丁戰神:M109榴彈炮家族
    射擊中的M109A6M109自行榴彈炮是幾十年來美軍的主要陸地火力支援武器和北約組織炮兵部隊的標準化裝備,它不僅是現代機械化炮兵的先驅,也是二戰後生產數量最多、裝備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服役時間最長的自行火炮。
  • 二戰時美軍最傑出的艦載機:火力強大,被日軍稱為「死亡口哨」
    P-51野馬戰鬥機在這些強大的戰鬥機中,美國的P51野馬無疑是名氣最大的一個,有人甚至將它稱為「殲擊機之王」,航空史學界對這一機型有很高的評價,認為P-51戰鬥機到達了活塞式飛機的最完美境界,其飛機機體和發動機都是最成功的
  • 105毫米榴彈大炮上飛機:成了地面步兵的噩夢,會飛行的坦克殺手
    AC-130「空中炮艇」機上最強大的武器當屬它搭載的那門M102型105毫米榴彈炮,將陸軍的105毫米榴彈炮搬到空軍的中型運輸機上作為火力支援武器,美帝的喪心病狂也可見一斑了。最新型的AC130J改進型炮艇機,可以攜帶美軍的GBU39小直徑炸彈以及AGM144地獄火空對地飛彈。後者作為美軍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主力,其坦克殺手的名頭早已經名聲在外。
  • 名副其實的釣魚竿,二戰德國105倍徑的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雖然二戰德國在火炮數量上與盟軍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質量上卻明顯技高一籌,尤其是以克虜伯、萊茵金屬為代表的幾家軍工企業,在相關領域確有不少優秀作品,戰爭中火炮身管倍徑越做越大,彈藥殺傷力越來越高。儘管當時德國研製了身管倍徑達100倍的75毫米炮,不過這並不是德國的極限,德國還有105倍徑的PAW 1000式81毫米反坦克炮。
  • 美軍火力很強悍:兩人消滅日軍一個班,火力對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很害怕美國大兵?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美軍的火力真的太強了,其強悍到什麼程度呢:2個美國大兵依靠火力優勢就能輕鬆地消滅日軍一個班。美日兩軍的火力對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
  • 美國M101式105MM榴彈炮
    M101式105mm榴彈炮是世界上一種非常有名的輕型野戰牽引火炮。該炮於本世紀40年代初裝備美軍部隊,是為步兵師、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等部隊提供直接支援的炮兵骨幹,是美國陸軍的寵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和格瑞那達戰爭中, M101式榴彈炮曾為美軍士兵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火力支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開罐神器——記抗日戰爭中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
    儘管國軍兵力上佔據著優勢,重火力家底也拉了出來,但進攻過程卻不輕鬆,並且在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面前,國軍根本沒有重火力優勢。單是「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就擁有四門203毫米艦炮、14門152毫米艦炮和12門76毫米速射艦炮,另外四艘輕巡洋艦上的140毫米艦炮就有二十多門!隨著後續日本海軍更多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抵達了上海周邊水域,日軍的重火力優勢被進一步擴大。
  • 火力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德軍150毫米和75毫米步兵炮配屬到步兵營一級,在這一點上國軍無法比擬。以步兵營編成為例,德軍一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之外,會下轄一個機槍連和1個步兵炮連。這一營級火力配置讓一個營的德軍擁有了12挺通用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機槍連)2門150毫米步兵炮和8門75毫米步兵炮。
  • 92式重機槍射速偏慢,比馬克沁笨重,二戰時日軍為何堅持裝備它?
    馬克沁機槍是自打它問世以來全世界殺人最多的一把機槍,而92式重機槍在他面前連提鞋的資格都不夠,既然如此,為何二戰中的日軍還要堅持使用92式重機槍?日軍曾仿照著英國版馬克沁機槍的樣子設計了一款機槍——98式重機槍,使用30發保彈版和彈鏈供彈,但因為只生產了1500挺,所以只存在於東北的永備工事之中。但是這樣的機槍也只是達到了550發每分鐘的射速,遠遠比不了馬克沁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