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師差在哪裡?火力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2020-12-11 騰訊網

一個近幾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所謂的抗戰國軍德械師,一度在網上廣泛地被批為徒有其表的「德盔師」。批判與評價國軍德械師的標準有很多,今天不妨與德械師的老師——正規德軍步兵師來加以比較,看看這些德械師是徒有其表的「德盔師」,還是精簡版卻功能齊全的精銳。

除去空中支援因素(抗戰時期我國步兵的空中支援幾乎為零),我們不妨將兩支軍隊的編制逐級拆開,簡單介紹一下正規德軍師和德械師從下到上火力配置的比較,看看兩者差距到底有多大。抗戰爆發時,德式師的編制中滿編狀態最為理想的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除此之外的二等德械師就是淞滬抗戰中負責對上海市內租界區攻堅的36/87/88三個步兵師,這三個師可謂是中央軍精華。在此我們就用國軍中的中央軍典範——88師,來與德軍正規39年步兵師加以比較。

班排連級火力比較:

1.班級:典型德軍步兵師的班組由10人組成,戰術核心是通用機槍。在此我們用來比較的德軍模板是1939年戰爭爆發前的德軍步兵師編制。德軍最基層戰術單位步兵班的編制為10人,其中一名士官(班長)和9名士兵,班長標準武器自1941年後是一把MP38/40衝鋒鎗。德軍步兵班戰術核心是機槍,每班都會配有一個3人組成的機槍組(裝備MG34或MG42通用機槍)。除去機槍手和班長,一個步兵班有6人是步兵,裝備98K步槍和手榴彈等單兵裝備。

德械師步兵班配屬一挺捷克造輕機槍,由於輕機槍火力持續性差等因素,僅充當支援角色。紙面火力比較而言,國軍德械師的班級火力可以說是略遜一籌。德械師全班共有12人,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配2名射手,包括班長在內的10人配有中正式步槍(98K的仿品),輕機槍可以說是步兵班的支援火力而非主要火力,德械師班級火力主體是步槍,並且沒有裝備衝鋒鎗,而裝備有數目較多的衝鋒手槍。(我們常說的駁殼槍)。

2.排級:德軍步兵班是最基本戰術單位,向上推是步兵排,下轄四個步兵班、迫炮組和駕駛兵,也就是說一個步兵排有5支衝鋒鎗(排部一支),4支通用機槍,34支步槍,排一級的支援火力是一個3人迫擊炮組,裝備一門50mm迫擊炮。德軍50mm迫擊炮由於精度差、成本高、威力不足,在41年後被75mm迫擊炮替代。(手槍在此不加以統計)。

而國軍德械師每排下轄3個班,加排部40人,3支捷克式輕機槍,中正式步槍30支,無衝鋒鎗。支援火力是連屬的3個19人的機炮排,裝備2挺民二四機槍。德械師重機槍手,武器是中國仿馬克沁的民國二十四年式重機槍。也就是說從排一級的火力對比來說,雙方差距仍然不是很大。

3.連級:連一級的作戰單位比較,德軍滿編的39年標準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一個反坦克炮組和2支補給縱隊。以此來計算,一個連就是12個步兵班,加上連部和排部裝備的武器,步兵連總計16支衝鋒鎗,12挺機槍,130支步槍和3門迫擊炮。連一級加強的火力是反坦克槍組(41年之後逐漸淘汰反坦克槍換為反坦克炮)。

而德械師的連同樣是三排制,每連140人,捷克式輕機槍9挺,中正式步槍90支,直屬支援武器是8人直屬迫炮班,裝備民二〇迫炮2門。相比較而言縮水程度不是很大。那麼連排一級作戰單位比較來看,國軍德械師在紙面火力,雖然可能略遜於德軍步兵師標準,但是還算是同一級別的東西,那麼到底我們的德械師差在哪裡了?那就是營一級的作戰單位之後的火力比較了。

營級以上火力:相差懸殊

國軍德械師和正規德軍師在營級以上的火力配置上出現了巨大的差距。德軍150毫米和75毫米步兵炮配屬到步兵營一級,在這一點上國軍無法比擬。以步兵營編成為例,德軍一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之外,會下轄一個機槍連和1個步兵炮連。這一營級火力配置讓一個營的德軍擁有了12挺通用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機槍連)2門150毫米步兵炮和8門75毫米步兵炮。

德軍炮兵圖裝備的150mm重型榴彈炮。

德械師營級單位支援武器仍然僅有重機槍和迫擊炮。反觀國軍德械師,營下轄3個連,但是配屬的支援單位卻僅僅是1個機炮連,下轄6挺重機槍,2門民二O型82毫米迫擊炮。這樣同正規德軍師營級單位比較而言,不僅自動火力上大打折扣,並且營級單位沒有配屬步兵炮之類的重火器,迫擊炮數量也遠遠無法達到德軍步兵師的編制。在營級火力上,德械師完敗。

團級編制上,德軍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排、1個騎兵排和一個通訊排。可見德軍步兵師步兵團直屬部隊多為輔助部隊,並無加強火力。那是為什麼呢?實際上,步兵師師級單位不僅下轄三個步兵團,還配屬有一個單獨的炮兵團。這個炮兵團除了直屬通信分隊之外,就是三個輕型炮兵營和1個重型火炮營,全團配屬有12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和12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團級火力對比上,國軍除了迫擊炮重機槍這類「輕」火力之外,僅增強了20毫米防空炮。國軍德械師在這一級火力上處在了無地自容的境地。國軍德械師為4團,每2團編為一個旅。每個團下轄3個營,加強火力僅有1個迫擊炮連、1個小炮連通訊連和特務連。這些附屬部隊的重火器包括6門82毫米迫擊炮和6門20毫米機關炮,可以說這些技術裝備僅僅是德軍步兵師的一個零頭。

至於德械師重型火力,直到師一級才裝備有12門75毫米榴彈炮,而這在德軍編制裡營一級就配備。那麼國軍德械師炮兵單位從何而來?那就得一直數到師級單位。直到師級單位,德械師才配屬一個炮兵營。這個炮兵營擁有12門75毫米山炮(3個榴彈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戰防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高射炮連)。另有工兵營、通訊營等其他輔助部隊。實際上國軍也曾經購買過德制150毫米重型榴彈炮,但是僅僅裝備於獨立的炮兵團,在淞滬會戰中曾參加過炮擊日租界的作戰。

綜上所述,橫向比較下來,德械師在單兵輕武器和輕型支援火力上並不輸於德軍,但是在營一級武器上,可以說民國時期確確實實吃了沒能完成工業化的大虧。即便是一個紙面上的「德械師」,火炮數量僅相當於德軍的一個營。連排級提供的支援火力除了迫擊炮、重機槍就是更多的迫擊炮重機槍。並且更為要命的是,即便師一級的重火力也往往除了中央軍校教導隊之外幾乎無法保證,這更加劇了重火力短缺的情況。要知道二戰時期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堅戰還是防守,火炮才是戰爭之王。

我們拋開那個時代的限制,平行比較德械師與德軍師之間的武器差距,不難看出除了訓練與軍事素質之外,德械師在裝備上只是有著幾件數量不多的重武器「充門面」。而這樣與真正德軍師的橫向對比,更加真實的看出德械師「徒有其表」的真相,可以說,所謂的德械師,可能人員選拔和素質上來說具有著較高水平,但是武器裝備來說,可以基本算是「德盔」師了。但是即使這樣已經是精銳之師了,就是靠這些,我們的先輩們靠血肉之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在這裡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國軍「德械師」典型標誌:M35鋼盔!抗戰中一共裝備了多少?
    而這些鋼盔主要裝備給了中央軍精銳的調整師,在民間也俗稱這些部隊為「德械師」。為什麼一定要給「德械師」加引號,且強調是民間說法呢?因為這種說法在國軍中不存在,而且主要是近年來網絡上的一種稱謂。嚴格來說,即便是當時教導總隊的裝備都不能算是所謂的德械師,更別說其他接裝程度不一的部隊了。
  • 震撼了德軍的無敵KV!蘇德戰爭初期的KV系列重型坦克戰史
    一、初遇KV 最先遇到蘇聯KV系列重型坦克的是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裝甲集群,該裝甲集群軍兵力強大,在東線德軍的戰鬥序列裡也是不容小視。不過他們的對手西北方面軍也不是什麼菜鳥,西北方面軍司令不過蘇聯的費奧多爾·庫茲涅佐夫將軍並不是一個菜鳥,他命令第3、第12機械化軍做好反擊準備,併集結於拉塞尼艾附近。
  • 義大利戰役第三階段卡西諾戰役德國第一傘兵師山林的綠色惡魔
    當時位於卡西諾防線的山頭還是第一傘兵團機槍營和第三傘兵團一個步兵營據守, 舒爾茨德軍傘兵上校指揮官, 舒爾茨是德國後期的一位名將,出生於1907年4月30日,1939年獲2級和1級鐵十字勳章。 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法、比、荷等國家。對上述幾國境內的72個機場及縱深目標實施空中突擊。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甲乙丙3種師有何區別?八路軍3個師是哪種師?
    老蔣的師級數量多不算,待遇也是各軍閥裡面最好的,因為師分三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應的武器裝備和待遇。最強的屬甲種師,下面3個步兵旅,步兵旅下面3個步兵團,全師共有9個步兵團,因為是師級老大,甲種師還有直屬部隊,這裡面又分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騎兵連,通信連,特務連。這可是當時中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德械師就是這樣來配備的。
  • 火力強勁可以點名,防護卻奇差:德軍靠蘇軍反坦克炮打穿蘇軍戰車
    「黃鼠狼」來到前線。根據1942年初的編制計劃,德軍師屬3連制反坦克炮營將有一個連換裝「黃鼠狼」坦克殲擊車。但在1943年2-3月的突尼西亞戰役中,防護脆弱的「黃鼠狼」被拿來與坦克協同發起反擊,很快在敵軍炮火和地雷面前損失慘重,1943年5月,該營在自毀殘存重裝備後投降。(二)東線在東線平原上,「黃鼠狼」的強悍火力更是得到了充分施展。作為德軍裝甲兵老牌部隊的第1裝甲師在1942年5月接收了6輛「黃鼠狼」。
  • 方先覺「預備第10師」是特例
    ,它是南京軍政部於1937年9月下令組建的十個預備師之一,以浙江一個較弱的保安團和大批福建新兵組成。 預10師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南昌會戰第二階段,奉命策應主力部隊反攻南昌,對一個預備師來說,其實打得算不錯了,這與方先覺的履歷和作風有關,在升任預10師副師長之前,他曾經是李玉堂第3師的補充團長,練兵很有一套辦法,性格外斂內剛,治軍極嚴。
  • 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兵的夢魘,讓德軍上下束手無策的KV系列重型坦克
    一、初遇KV最先遇到蘇聯KV系列重型坦克的是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裝甲集群,該裝甲集群軍兵力強大,在東線德軍的戰鬥序列裡也是不容小視。不過他們的對手西北方面軍也不是什麼菜鳥,西北方面軍司令不過蘇聯的費奧多爾·庫茲涅佐夫將軍並不是一個菜鳥,他命令第3、第12機械化軍做好反擊準備,併集結於拉塞尼艾附近。
  • 淞滬會戰慘烈到什麼程度,一天和日軍拼光一個師,鮮血染紅黃浦江
    整個淞滬會戰期間,蔣介石一共投入148個師和62個旅共80多萬人的兵力。當時全國的兵力也不過200萬人,去掉一些連槍都沒有摸過的三流部隊和一些吃空餉的部隊,能拉出來打仗的也就100萬人,可以說這些部隊是當時中國的幾乎全部精銳部隊。 淞滬會戰打的十分慘烈,用馮玉祥的話說淞滬會戰就是一場大熔爐,平均一天能打光一個師的兵力。
  • 陸戰一師官兵:驅趕蒼蠅不是我們的活!
    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朋友都知道在1950年年末的第二次戰役期間,志願軍和美國陸戰一師在長津湖地區交過手,經過殘酷的戰鬥後這支美國的精銳部隊從興南海港登船撤回到韓國南部。於是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這支部隊仿佛徹底的銷聲匿跡,沒有出現在和志願軍交手的聯軍部隊名單中,那這支部隊到底去哪裡了呢,又和李奇微有什麼關係呢?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因為一個甲級師團下轄步兵聯隊的兵力,大約在3500人到3800人之間,再加上一些旅團直屬小部隊,一個旅團的兵力確實達到了8000人,可能還要多一點。日本軍隊非常注重各個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規模比較大的戰役中,可以出動一個師團或者兩三個師團。但如果是小規模戰役,出動一個旅團就可以了。認真的說,在抗戰時期,即便是南京方面的德械師,一個德械師很難正面硬抗一個旅團。
  • 二戰德日兩國的王牌第一軍團其中一支差點改變歷史
    說到各國二戰王牌第一編號的部隊,可以說每一支部隊都是代表當時一個國家軍容軍表的標榜部隊,比如二戰時期的日軍近衛師團,美國大紅一師,法國第一胸甲騎兵團和後來改編成第一龍騎兵機械部隊等,這些軍隊在二戰時期都有象徵意義。當然論戰果和戰功,這幾支部隊在二戰時期也有非常不俗的戰鬥表現。
  • 影視劇裡的國軍和真實的國軍 差了10086個楚雲飛
    看一下二戰時期美軍女兵的照片你就明白了:這不是個例,這些年影視劇裡國軍女兵普遍美軍化。而國軍普通士兵近年來的形象是普遍「德軍化」。說實話,德械德軍的確很帥,希特勒為了吸引德國人參軍,在軍服設計之初就說了要往高顏值設計,讓大家為了穿帥氣的軍服也要參軍。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二戰國軍中央軍德械師的使用德國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但說到德軍的88毫米54倍徑的高射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謝爾曼坦克就像紙糊的一樣,歐洲戰場和太平洋的戰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謝爾曼坦克在亞洲就如同虎式坦克一樣堅不可摧,在歐洲戰場德軍任何坦克都具備遠距離擊穿炸毀謝爾曼坦克的能力,特別是德軍88毫米54倍徑坦克炮據說能夠在2000米距離內擊毀二戰所有中型坦克。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但其戰場上的瘋狂卻更高一籌,其成員也往往是被納粹洗腦更重的一群軍人:特別是在東線,很多黨衛軍師爆發出了讓蘇軍膽寒的戰鬥力,其中又以「帝國」師、「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
  • 1945年,奄奄一息的德軍莫名其妙地奮起,作最後一次返場加演
    經過一個月激烈的冬季戰鬥,「北風行動」重創了美國的一個野戰集團軍,差點打得它徹底崩潰。看似奄奄一息的德國軍隊莫名其妙地再次奮起,作了最後一次遲來的返場加演。對美軍來說,這個地段是屬於雅各布·德弗斯將軍的第6 集團軍群的,該部在1944 年夏末和秋季從裡維埃拉一路打到了萊茵河。德弗斯最先到達萊茵河德國段,但在那之後他體會到的只有挫折。
  • 《群星》《鋼鐵之師》內容繼續擴充 P社優惠上線最低4折起
    Paradox旗下兩款策略遊戲《群星》和《鋼鐵之師:諾曼第44》在今天同時發售了新的DLC,進一步擴充了遊戲內容。而兩款遊戲本體和此前發售的DLC內容,搶先在杉果上線了優惠活動,Steam方面則會在今天稍晚時候跟上,一起來了解一下。
  • 抗美援朝時,美軍一個師兵力就超2萬人,那我們每個軍有多少人?
    那麼僅以規模而論,當時美軍的步兵師和我軍的步兵軍都有多少兵力呢?本文就來探究下。 這兩個軍本不是主力作戰部隊,其兵力數字分別為36688人和41246人。在兵力數少於前幾個軍的同時,這兩個軍的裝備也差些,因此在最初參戰時作為輔助戰線部隊。
  • 二戰初期蘇德戰場中流砥柱,傳奇的KV重坦,一輛抵擋一個師
    在二戰初期,KV重型坦克幾乎是德國根本無法仰望的存在。KV重型坦克是蘇聯重型坦克經驗教訓的集大成者。蘇聯重型坦克的發展,主要是開始於1930年代,在當時蘇聯派出相當數量的部隊和裝備,並組織國際縱隊參與支持西班牙內戰中的共和國政府,以對抗佛朗哥的軍隊。在當時,蘇軍的主要裝備為T-26輕型坦克和BT-5快速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