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戰隊對李奇微不滿?
恐怕有點聳人聽聞,不過在朝鮮戰場上的確有過此事,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朋友都知道在1950年年末的第二次戰役期間,志願軍和美國陸戰一師在長津湖地區交過手,經過殘酷的戰鬥後這支美國的精銳部隊從興南海港登船撤回到韓國南部。於是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這支部隊仿佛徹底的銷聲匿跡,沒有出現在和志願軍交手的聯軍部隊名單中,那這支部隊到底去哪裡了呢,又和李奇微有什麼關係呢?
精銳部隊——海軍陸戰一師
不可否認美國的陸戰隊的確是精銳中的精銳、王牌中的王牌,是在二戰太平洋戰場上和日本血戰過的,擁有極高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但也正是這樣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部隊,卻在長津湖大撤退以後被李奇微派了一個讓陸戰一師很沒有面子的任務,這讓官兵們對李奇微很不滿意。
不過與其說是對司令官不滿意,倒不如說是對這個任務不滿意,那第八集團軍的掌舵人李奇微到底給精銳部隊派的是什麼任務呢?能讓官兵們如此沒有面子!
這就是去山裡討伐——遊擊隊!
看到這個命令後您會作何感想?
是否有一種大材小用、大炮打蚊子的感覺。
的確,讓陸戰一師這樣的精銳部隊來討伐韓國境內山區中的北方遊擊隊,的確是有一點大材小用。不過消滅遊擊隊也並不是什麼簡單的活,因為這些人總是神出鬼沒、行蹤飄忽,在連綿起伏的山脈中很難找到他們的準確蹤跡。
而且陸戰隊的士兵們也總是被遊擊隊搞得疲於奔命,不是要拯救被包圍的韓國部隊,就是要快速的去掩護被襲擊的運輸車隊。
但這些遊擊隊員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只要美國人一撤離他們就出現,一驅趕就逃得無影無蹤,「深得我國抗戰時期遊擊戰的精髓。」
驅趕蒼蠅的陸戰一師
因此這些在大雪封山環境下追擊遊擊隊的士兵們感到非常的厭煩,他們說:「驅趕蒼蠅不是陸戰師的任務」!那當時的李奇微為何要讓他們執行這樣的任務呢?
首先,當時的遊擊隊的確比較難纏、不好對付,時常騷擾韓國腹地,搞得人心不安,需要有人來剿滅。其次,李奇微認為陸戰一師在長津湖地區遭遇了損失,需要休整,雖然他們陣亡的人數不多,但因傷病和非戰鬥減員的人數卻非常多,「把他們調到後方也算是休養生息,順便執行一些比較簡單的任務。」
相比和志願軍作戰這個任務看著比較簡單,但要是真的做起來也並不容易,只不過讓他們剿滅遊擊隊的任務也很快就到頭了……
1951年2月下旬這支「沒有面子」的部隊重新回到了一線戰場,叫他們回來的同樣是李奇微,因為此時聯軍正準備執行「屠夫作戰」計劃,為了緩解兵力不足,也為了防止志願軍尋找空隙穿插到自身的後方,李奇微把陸戰一師重新投入到戰場上。就這樣這支捲土重來的精銳部隊,也即將在戰場上和志願軍再次交手了……
為了頂住李奇微的「屠夫作戰」,僅鷹峰阻擊戰就打了16天,太難了
德國人的嚴謹讓人髮指,看看這些,就知道他們為啥能打遍全歐洲
志願軍百戰百勝嗎?答案讓人揪心!從何時起他們開始遭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