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邊這個動圖是HBO劇太平洋戰爭中的情節,陸戰隊員們偷陸軍物資時撬開了箱子,看到片嶄新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然後他們想著自己還拿著爺爺輩的M1903春田大栓,不經開始吐槽。所以當時的馬潤裝備和編制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這篇狗子也和大家聊聊二戰早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連級配置。
首先得說,海軍陸戰隊在二戰開打那會兒確實還在用M1903,換裝M1加蘭德的時間節點是1942年7月,而劇中的瓜島戰役是1942年8月開打,按理來說此時的馬潤們在紙面上已經加蘭德化了,但由於陸戰一師在5月份就送去了紐西蘭,所以沒趕上發槍,因此在瓜島期間他們用的還是M1903大栓。
而陸軍早在1940年10月的編制中就已經加蘭德化,所以馬潤=四等人這個鍋是甩不掉的。
我們還是從編制去看,在194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連的單位分成連部、步兵排X3、機槍排X1,這也是瓜島期間陸戰一師的主流配置。
連部:
連部總共24人,分別是
連長+連副(M1911),連軍士(M1911)、補給軍士、軍械士、信號士、木匠、文員、軍樂手X2(M1911)、跑腿X2、後勤負責、物資負責、廚子X3、理髮師、補鞋匠、駕駛員、衛生員X4(理論上無武裝)。以上除了標註的M1911之外,其他都是M1903大栓。
當然,我知道各位對連部沒啥興趣,所以進入戰鬥單位。
步槍排:
每個步槍排自然也有個排部,總共7人,其中排長(1911)、排軍士(1911)、排副、排跑腿X3、還有個持BAR自動步槍的火力強化單位。
每個排下轄三個步兵班+一個BAR班
9人的步兵班的配置如圖,但這個是1942年以後了,班裡有一支雷興衝鋒鎗,但在1941年還沒發,用的只是M1903。另外每個班都有一支BAR自動步槍和一具帶VB榴彈發射器的M1903.
BAR班8人,分成兩個BAR自動步槍小隊,其餘人均持M1903(兼彈藥手)。
武器排:
其實你也可以叫他火力排,它分成一個排部、一個重機槍分隊和一個迫擊炮分隊
武器排部人員比步兵排少,只有排長+排軍士(均持1911)+排跑腿X2
重機槍分隊分成一個隊部,但圖片中它顯示隊部也有1軍官(officer),1士官(NCO),2士兵(EM),但正式資料中並不是這樣的,隊部就一個隊長,無論是機槍隊還是迫擊炮隊都這樣,所以這個制表是錯的。
咱們還是回到主題,每個重機槍分隊是一個隊長+兩個班,每個班6人,持一挺M1919A4(太平洋劇中出現了M1917重機槍,水冷的那種,不過這種重機槍是發在營級下屬的武器連中的),每個機槍班又有一個班長、機槍手(1911)、副射手(1911)、三彈藥手。
1919A4和1919↑
迫擊炮分隊同樣是一個隊長帶兩個班,每個班5人,持一門60mm,M2迫擊炮。其中炮手和副炮手持M1911,兩個彈藥手和班長持M1903。
總的算下來,1941年的海軍陸戰隊步兵連總共178人,18支BAR自動步槍、兩挺M1917A4機槍、兩門60mm迫擊炮,如果光看重武器的話和當時陸軍步兵連差不多,但陸軍已經是M1加蘭德了...所以這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