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各國預備役部隊直接參戰嗎?方先覺「預備第10師」是特例

2020-11-29 騰訊網

抗日名將方先覺的起家部隊「預備第10師」,其實就是妥妥的預備役部隊,它是南京軍政部於1937年9月下令組建的十個預備師之一,以浙江一個較弱的保安團和大批福建新兵組成。

預備師的原任務是訓練新兵、補充前線部隊和維持地方治安,大多建於戰火尚未波及的後方。

方先覺劇照

然而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極其慘重,許多陸軍師已被徹底打殘,失去了補充的必要,所以才有了「新編師」和「暫編師」的番號,而預備師作為建制還算完整的部隊,終於在1939年被推上了前線。

預備役師按說不應該這麼使用,但是中國當時情況特殊,缺乏現代兵員補充制度,真心沒有辦法,注意這個時候黃埔三期的方先覺實際是預備第10師少將副師長(師長蔣超雄)。

預10師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南昌會戰第二階段,奉命策應主力部隊反攻南昌,對一個預備師來說,其實打得算不錯了,這與方先覺的履歷和作風有關,在升任預10師副師長之前,他曾經是李玉堂第3師的補充團長,練兵很有一套辦法,性格外斂內剛,治軍極嚴。

因此預10師上了前線並未草雞,打得有模有樣,番號也因此在抗戰期間被保留了下來(預備師番號抗戰結束後全部取消)。

李玉堂與方先覺

1939年底在「冬季攻勢」中,該師在安徽青陽與日軍遭遇,由於師長蔣超雄指揮失當,預10師首次受挫,而方先覺率一團兵力死抗五晝夜傷亡過半,因此戰後蔣師長超雄被撤職查辦,方先覺擢升師長。

次年5月,第八軍和第十軍重組新的第十軍,考慮到方先覺和李玉堂的老上下級關係,預備第10師轉隸第十軍指揮,因方先覺時刻不忘練兵,該師戰力提升很快。

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本人就吃了預10師番號的虧,在李玉堂第十軍的作戰序列下共有三個師:第3師、第190師和預備第10師,其中方先覺預10師負責守備長沙城南方向。

日本人一掃聽,認為這個預備師一定是該軍最弱的部隊,遂將主攻方向選定為城南。結果一打起來才發現上當,預10師防守極為頑強,硬抗日軍精銳第3師團兩晝夜,期間不停實施反突擊,終致長沙大捷,方先覺因功直接晉升第十軍代理軍長。

長沙保衛戰劇照

而當時日本陸軍的動員順序,則為現役人員、預備役人員、後備役人員、第一補充兵、第二補充兵共五大類,前線部隊出現戰損或缺額、以及擴建新部隊時,就按照這個順序進行。

它在1937年戰爭爆發時只有17個師團51萬現役部隊,而到了1938年底已經有了34個師團和一幫獨立混成旅團100萬以上的部隊,除去死傷的,這麼大的增額哪裡來的?當然就是預備役士兵的補充,甚至都開始徵召後備役士兵了。

到1938年下半年,由於戰場傷亡和擴建新師團,侵華日軍各師團的現役士兵僅佔11.3%,而預備役士兵達到了22.6%,後備役士兵佔45.2%,已經開始徵召到補充役了(第一補充兵和第二補充兵),約佔20.9%。這已經是非常畸形的兵員結構,使其戰鬥力逐漸下降。

長沙保衛戰劇照

所以應該注意,一旦作戰單位的現役士兵消耗殆盡,再補充新兵就沒有「以老帶新」的作用了,所以絕不可能等到所謂正規軍打光了再徵召預備役,而是「即損即補」,當然,這些補充兵渡海前來送死,再分配到前線各部隊,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日軍在1937年動員的幾個「特設師團」,比如什麼101、106師團,都是由少量現役軍官(大隊長以上)和預備役士兵組成的,儘管編制跟常設師團大同小異,但是武器裝備、作戰經驗尤其是下級軍官的指揮能力,則遠遜於常設師團。

薛嶽能夠取得德安大捷(萬家嶺戰役),與當面之敵第106師團的戰力較差很有關係,預備役的鬼子兵戰場形勢不妙時,強悍的勁頭還是差點意思。

長沙保衛戰劇照

其實第106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並不是菜鳥,他在之前曾經擔任過日軍精銳第10師團長,後來才轉為預備役,戰爭爆發後重新出山,但是手下的預備役官兵實在不爭氣,尤其是直接掌握部隊的大隊長以下軍官。

作戰經驗少得可憐,一旦遭遇中國軍隊的強勁攻擊,多少有點懵比。氣的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給熊本知事寫信罵娘,稱第6師團戰鬥力第一,而同一兵源地的106師團簡直是垃圾。

二戰德軍也很早建立了「預備役部隊」的體系,前線每一個德軍現役步兵團,都在國內後方配有一個相同番號的預備役營,類同於師管區的性質,從而保證該團官兵一直都是同鄉,方便形成合力。

但是1938年底猛烈擴軍時,每個預備營就要負責向兩個前線步兵團供給補充兵員了,而到了1940年全面動員時,「同鄉預備役」這個體系完全被破壞了。

長沙保衛戰劇照

蘇德戰爭進行到1942年10月時,德軍再次調整預備役制度,將所有的預備營一分為二變成兩種部隊:在國內駐紮負責徵兵和治安的後備擲彈兵營〔Grenadier Ersatz Bataillon〕、在戰場二線或者三線進行實戰訓練的預備役營〔Reserve Bataillon〕。

再後來預備役營在德軍佔領區合編起來以師級形式存在,擔任維持治安和鎮壓遊擊隊的任務,通常各集團軍群司令部直轄的「警備師」就是這路貨色,一方面起到練兵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隨時補充前線野戰師。

而到了戰爭末期,德軍不僅前線野戰師的兵員構成非常糟糕,有經驗的老兵消耗的差不多了,部隊裡充斥著預備役和後備役士兵,包括第四波動員的新建步兵師成分比例也非常難堪:現役士兵不足1% ,第一預備役12%, 第二預備役46%, 後備軍42%,因此戰鬥力的直線下降已不可避免。

長沙保衛戰劇照

二戰德軍戰鬥力下降的節點在哪?擴軍200萬,步兵連定員反而減少

二戰期間日本比德國的兵力還捉襟見肘?對陣數字足以說明德國更慘

相關焦點

  • 你了解我軍預備役部隊嗎?
    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基幹民兵組織的人員。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18周歲至35周歲,根據需要可適當延長。
  • 我軍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你了解多少?
    那麼,關於我軍預備役部隊,你了解多少:預備役部隊算解放軍嗎?預備役部隊穿軍服嗎?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本文就幫你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我國最早於1955年開始建立預備役部隊。按照國防部發布的《關於組織預備役師的命令》,先後在成都、武漢、昆明、蘭州等軍區組建了一批預備役部隊,接受預編了十幾萬名預備役士兵。1956年4月開始訓練,歷時一年半。1958年3月,奉國防部命令,預備役師機構集體轉業,預備役師取消。
  • 我國預備役部隊重大改革,網友表示這是要開戰了嗎?
    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是否會被其他國家欺負。而軍事力量以及國防力量都需要軍隊的支撐,而除了我們眾所周知的海、陸、空三軍部隊之外,還有一隻部隊在我國的國防力量中也佔據很大的位置,那就是預備役部隊,但究竟什麼是預備役呢?預備役又有何作用呢?
  • 黨中央、中央軍委對預備役部隊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是否意味著預備役...
    吳謙: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記者:為什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
  • 7月1日起預備役部隊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意味著什麼?
    6月28日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印發《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決定》表示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預備役部隊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 什麼是預備役部隊(國防知識)
    原標題:什麼是預備役部隊(國防知識)   預備役部隊是以現役軍人為骨幹、預備役官兵為基礎,按照軍隊統一的體制編制組成的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是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實行軍隊與地方黨委、政府雙重領導制度。預備役部隊平時按照規定進行訓練,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戰時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轉為現役部隊。
  • 改革的下一站,解放軍預備役部隊!
    這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跨軍地改革後,又一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的武裝力量。什麼是預備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一支重要力量。
  • 預備役調整領導體制後是否為獨立兵種部隊?國防部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今天(7月1日)就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調整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他介紹,此次調整還將完善預備役部隊的軍兵種比例,推動軍兵種比例更加協調。黨中央、中央軍委對預備役部隊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是否意味著預備役部隊的職責使命發生了變化?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的關係是什麼?是不是一支獨立的兵種部隊?
  • 北京某預備役團要求編兵企業隨時保證部隊用兵
    4月上旬,北京某預備役團召開軍事訓練工作部署協調會,編兵企業負責人與該團團營連三級主官一起,協商安排今年第二季度預備役官兵教育訓練計劃。軍地達成一致意見後,該團與各編兵企業分頭籤訂預備役營連軍事訓練計劃書;北京市某區政府領導作為監督落實的第三方,也在計劃書上簽字。該計劃書的附加協議規定,該團安排時間長、參訓人員多的訓練活動時,力求不影響企業生產;但是,部隊遇有應急應戰任務,編兵企業必須隨時保證部隊用兵。  這份計劃書源自該團的組訓探索。
  • 中國1000萬預備役的「歸隊」,有什麼大動作嗎?國民很是興奮
    引言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突然對預備役部隊做出改變,由之前的預備役部隊由當地和軍隊的雙重管理改為了直接單獨由軍隊指揮,這次的改變,很多人也稱為「歸隊」,中國現有的預備役部隊超過了1000萬人,這次的改變,難道又有什麼大動作嗎?
  • 預備役部隊:編兵專業性要求高,如何破?
    我們堅持以問題為牽引,堅決糾治整組工作中與戰鬥力標準相悖的問題,在問題倒逼中鞏固部隊組織,提高建設質量,增強了部隊戰鬥力。」該師領導向筆者介紹。    「退伍戰士劉磊曾在某現役部隊通信團服役,編入通信分隊比編入高炮分隊能更好地發揮作用……」3月15日,該師督導組到所屬某團檢查時,發現該團整組存在人員專業錯位,當即對其進行了調整。
  • 編組編出戰鬥力 湖南某預備役師紮實開展編兵整組
    編者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民兵預備役體制改革」,預備役部隊建設調整改革是當前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標準高、困難多、要求嚴。要求我們多想實招、多出實力、多見實效。既不能因為任務重急於求成,也不能因為困難多就玩虛功。
  • 面臨軍改大考預備役部隊基層建設到底怎麼抓?"四個規範"給出明確答案
    (中國國防報報導)規範基本建設,規範戰備訓練,規範教育管理,規範工作運行……面臨改革大考,預備役部隊基層建設到底怎麼抓?山東省軍區針對一些同志中存在的「不願抓」、「不會抓」兩個關鍵問題,用「四個規範」給出明確回答,確保預備役基層營連形散神不散,上場能打仗。
  • 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 軍報頭版發聲
    預備役部隊是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自組建以來其作為武裝力量的屬性、建制部隊的定位始終沒有變過。預備役部隊現行的體系架構是上世紀80年代確立起來的,對推動預備役部隊建設發展、保證各項重大任務完成發揮了積極作用。
  • 軍報解析07式預備役軍服與現役軍服四大區別
    答:這次換發07式預備役軍服的對象,主要包括兩部分人員:一是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官兵;二是預編到現役部隊專業技術崗位的預備役官兵。上述兩部分人員自1983年開始,集中活動期間一直按規定穿著軍服。  考慮到寒區預備役部隊冬季開展軍事訓練和遂行應急任務需要,師、旅、獨立團集中存放部分公用冬季作訓服和作訓大衣。同時,總部儲備部分作訓服,用於補充預備役部隊開展軍事訓練和遂行應急任務需要。  問:與現役軍服相比,07式預備役軍服的特點是什麼?  答:07式預備役軍服的款式、顏色、布料與現役軍服相一致,主要區別體現在標誌服飾上。
  • 俄媒:俄將組建預備集團軍 或無緣高技術兵種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弗蘭茨·克林採維奇對《消息報》說,俄羅斯國防部正在制定建立若干個預備集團軍的草案。俄羅斯《消息報》10月13日發表題為《俄羅斯將出現預備集團軍》的報導稱,克林採維奇說:這支部隊的人員仍在各自的單位上班,定期參加軍事訓練,每月領取一定的預備隊員補貼。他們隨時準備前往召集站,領到武器,並加入先前編組好的部隊。俄羅斯《消息報》獲悉,在《國防法》的新修正案中可能會出現預備集團軍,並規定出組建原則。
  • 沒有立場也不穩:二戰時期的那些中立國,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整個二戰期間,瑞士擊落過30架主動或誤入其領空的軸心國飛機和數量不明的盟國飛機,另有多達150架盟軍飛機被瑞士空軍迫降並扣押。1939年9月,瑞士邊防部隊人員在邊境安裝鐵絲網加強防護構成瑞士國防主力的是民兵,瑞士法律規定所有男孩小學期間必須學會使用步槍,軍訓貫穿男孩整個學業。
  • 中國出兵入朝參戰,老大哥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沒有出兵?
    即便是麥克阿瑟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參戰,也沒有多少起色,在戰局最精彩的時候,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上92%的土地和90%以上的人口。 美國和韓國軍隊的10餘萬人馬,被擠壓在釜山周圍不足1萬平方公裡的地區內,眼看就是上演「英國敦刻爾克的翻版。」就在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上演了險中求勝的仁川登陸戰,7萬多美國軍隊登陸。隨後,戰爭局勢開始迅速逆轉,並且逐步惡化。
  • 二戰期間的美國高校
    1939年10月份當納粹入侵波蘭時,普林斯頓大學有一個入學新生班竟然將希特勒評選為「最偉大的人」。一年後,下一屆新生也同意了這一稱呼。這反映出在美國參戰之前,美國人普遍對納粹的威脅漠不關心。二、珍珠港事件之後的美國高校1941年12月7日,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的珍珠港遭遇日本海軍航母艦載機的偷襲,史稱「珍珠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