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平流層大炮」,120毫米口徑的M1重型高射炮

2020-12-05 丹書戰史

二戰初期大口徑高射炮並不多,普遍為3英寸高射炮或者75毫米口徑高射炮,法蘭西戰役期間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表現突出,對空能驅逐轟炸機,對地能反坦克,一時之間激起了各國研究大口徑高射炮的興趣。美國在1938年就提出了現代防空解決方案,旨在尋找一種大口徑的高射炮,這個計劃隨後發展成了M1式4.7英寸(120毫米)重型高射炮。

M1式120毫米高射炮是美國在二戰中製造的最大口徑防空炮,並且在美國正式參戰前就開始部署,在二戰中屬於先進的高射炮系統。

該炮口徑120毫米,採用60倍徑身管,無炮口制退器,立楔式炮閂,發射分裝式彈藥,彈頭有破片彈和榴彈兩種,重約50磅(約22.7千克)。火炮放在一個帶有3支可摺疊液壓支架的輪式炮架上,部署的時候液壓支架展開並撐起炮架,將炮輪升離地面,火炮後方有兩個摺疊平臺,作戰時放開供炮手操作。

火炮可360度調整方向角,最大仰角80°,標準的最大射速為10發每分鐘,實際上在訓練有素的炮兵手中能超過12發每分鐘,對於一款二戰時期的大口徑高射炮而言實屬優秀。火炮炮口初速度945米每秒,最大射程將近25000米,最大射高約17500米,炮彈擁有最長30秒的延時引信。

對於二戰期間的高射炮而言,該炮的射擊高度讓其他同類火炮「望塵莫及」,甚至遠超當時飛機的實用升限,因此該炮得到了「平流層大炮」的綽號。

M1高射炮性能雖好,火炮本身也足夠笨重,裝在八輪式炮架上重約31噸,只能用重型拖車以5~20英裡的速度拖行,操作這門火炮需要一個13人組成的作戰小組,其中包括1名軍官、1名槍炮指揮官、1名炮兵中士、一名彈藥中士以及另外7名負責裝彈、方向調整的士兵。

通常情況下將4門M1高射炮集中部署,以形成一定密度的防護區域,由SCR-268雷達系統判斷敵機方位,另外配以大功率探照燈。當雷達系統捕獲目標後,操作人員通過三角測量法計算出具體數據,然後再得出高射炮射擊參數。雖然這套設備在今天看來沉重且操作繁瑣,但在當時卻是實實在在的「黑科技」。

與其他高射炮不同,M1雖然趕在二戰中服役,但卻從沒有真正走上一線去戰鬥,一方面是因為前線敵人沒有戰略轟炸機部隊,使用90毫米高射炮就已經能夠應對高空中的轟炸機了,另一方面當然就是火炮笨重,在太平洋的跳島戰術中用不上,在海上運送這麼個31噸的火炮也是不小的負擔,歐洲地區倒是有點用,有少部分被用來保衛倫敦等地免遭V1飛彈的攻擊,然而它們抵達的時間太晚,壓根就沒有實戰。

二戰後M1跟隨美軍參與了韓戰,並在那裡對一部分螺旋槳飛機造成了殺傷,不過在面對噴氣式飛機的時候反應笨拙,已經落後於時代,之後被防空飛彈取代。在它十多年的服役中沒有什麼表現亮點,總共生產了約550門。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安裝一門57毫米大炮、高效且通用,該炮也將安裝在T-15「阿瑪塔」步戰車上,並參加今年5月9號的勝利日閱兵。新戰車由烏拉爾重型車輛廠研製生產,換裝一套AU-220M型57毫米自動炮的新型無人炮塔,代替了以前的100+30毫米主炮配置。俄軍的新型57毫米戰車炮由4發彈夾供彈改為使用彈鏈供彈,這可能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使用彈鏈供彈的中口徑火炮。
  • 二戰德軍主力反坦克炮:穿甲180毫米口徑不大,卻被士兵嫌棄
    二戰德軍主力反坦克炮:穿甲180毫米口徑不大,卻被士兵嫌棄說到二戰中德軍發坦克火炮,88毫米炮會映入多數人的腦海,最為二戰中最成功的火炮系統之一,88毫米高射炮在打坦克方面,也曾經大顯身手,不過這種身形巨大重量也有些「超標」的火炮,並不是德軍步兵單位反坦克的主力,二戰爆發初期,德軍使用的是一種小口徑的反坦克炮。
  • 史達林之錘,前蘇聯B-4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二戰最奇特的大炮
    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的炮兵確實是令德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從各種自行式和牽引式火炮,再到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紅軍的炮兵部隊幾乎是戰神的化身,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能以猛烈的炮火,化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參考消息近日報導稱,俄羅斯南部軍區近日銷毀了一枚203毫米炮彈。
  • 二戰義大利布雷達37/54高射炮,性能平平卻很好用的防空武器
    二戰時的義大利不管表現如何,他都是一支無法忽視的軍事力量,在武器裝備上也自成體系,擁有比較全面的軍工產業,由此也創造了不少意系風格的武器裝備,布雷達37/54高射炮就是其中一種。
  • 《閃電戰》獵空電球:二戰德軍「球形閃電」自行高射炮簡史
    「東風」裝備的是單裝Flak 43型37毫米高射炮,而「旋風」裝備了四聯裝Flakvierling 38型20毫米高射炮,前者具有較大的射程和威力,後者擁有射速和火力密度上的優勢,兩者可以分別負責中空和低空的防空任務,組成多層次的防空圈,堪稱是二戰時期最佳的野戰防空組合。
  • 安裝120毫米反潛大炮的97式,二戰日本海軍的陸上突擊炮
    在二戰後期,日本海軍部門研發了一種97式變形車,它被稱為SNLF 120mm Shinhoto Chi-ha,我們就暫時稱它120毫米97式吧。
  • 俄國12.7毫米大炮步槍:口徑同巴雷特,卻只能打200米?
    2011年是美國「9·11」事件10周年,雖然美國擊斃賓·拉登成為反恐鬥爭以來取得的最大戰果之一,但恐怖襲擊卻是愈演愈烈。▲同志請開下門,查水錶圖拉設計局在2002年就研發過大口徑重型無託結構的VKS微聲狙擊步槍,特別是它使用的12.7口徑狙擊步槍使用的STs-130PT12.7×54mm亞音速彈比較符合設計要求
  • 巨型怪獸,盤點二戰中那些恐怖的武器
    到達陣地後,先用2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1名少將指揮1400餘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實戰中,指揮、操作、警衛、後勤運輸這門巨炮的總人數接近4000人,它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推進火藥在1.8噸到2噸之間。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因此,各國普遍重視炮兵建設,尤其是大口徑的重型火炮,然而機動性強、攻堅效果相對較差的中口徑野戰火炮卻不太受重視。以至於,一戰結束後,各國的師屬野戰炮,仍停留在75毫米口徑這個級別上。美國也未能例外。一戰的時候,美軍師屬火炮,是大名鼎鼎的法制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隨著時間推移,該炮越發難以勝任未來高強度戰爭的需求。
  • 二戰初期蘇德戰場中流砥柱,傳奇的KV重坦,一輛抵擋一個師
    所以,從整體上說,二戰整個德國裝甲部隊的裝備無論是和美國還是蘇聯相比,其實都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1941年納粹突襲進攻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剛剛爆發之時,蘇聯當時的坦克就在時不時的給德軍以沉重的打擊。而當時,蘇軍最為倚重的重型坦克,就是著名的KV重型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飛行大炮
    當然,至少是30毫米以上的。美國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守規矩,空戰武器無非是機槍加20毫米炮。貝爾FM-1貝爾FM-1是五座重型戰鬥機,機體內包括駕駛員、副駕駛、無線電員兼炮手,兩個發動機艙內各安裝一門37毫米M4型航炮,各有一名炮手操縱。
  • 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與75毫米Ho-501航炮
    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1943年11月,日本陸航嘗試使用四式重爆「飛龍"的機體搭載大口徑航炮用來攔截盟軍重型轟炸機。測試原型機命名為Ki-109甲與Ki-109乙。此後,根據酒本少佐的意見,三菱公司改為使用Ki-67 「飛龍」 轟炸機搭載一門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可以在盟軍重型轟炸機防禦炮火射程之外發起攻擊。
  • 二戰十大坦克之十,炮口即正義的「史達林」—IS系列
    1943年2月,蘇聯軍工部門在KV-13型重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了火力升級,其中安裝一門76.2毫米火炮的坦克;另一種是安裝了還在測試中的122毫米口徑的坦克榴彈炮型坦克。蘇聯軍工部門隨即對85毫米高射炮進行了車載化的改進使其具備在坦克上安裝的可能,這就是後來T-34大量換裝的85毫米炮的原型火炮,尚在實驗階段的IS系列也被要求在原型車安裝S-31型與D-5T型炮85毫米的火炮進行測試。
  • 小口逕自動反坦克炮?俄羅斯開發新式火炮,1500M擊穿200mm裝甲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此前展示的配備了新型57毫米"高膛壓"自動炮的早期版"貝加爾"遙控無人武器站,此時的新型57毫米"高膛壓"自動炮的炮管設計與該門炮的後期版本存在一定不同(圖片來源於:網絡)前蘇聯時期研發的S-60高射炮可謂是一門非常著名的中口徑高炮了,由於其射程遠、威力大,且不僅可以用來打擊各種空中目標,甚至也能用來對付地面上的各類坦克裝甲車輛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
  • 現在地空飛彈那麼先進,種類眾多,為什麼部隊還保留高射炮?
    自從作戰飛機誕生以來,地面部隊和海上艦艇部隊一時間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隨之,就產生了防空炮,這些防空炮一代比一代強,從最開始的手動裝填到自動射擊的防空炮,比如在二戰期間誕生了大量的高炮,大口徑的和小口徑的都有,並且創造了很大的戰果。尤其是二戰德國的知名的88炮,能打飛機還能反坦克,並且戰果輝煌,是盟軍地面部隊和轟炸機部隊最恐懼的武器之一。
  • 飛行的槍炮,從MG15到MK108,淺談二戰德國空軍中小口徑航空槍炮
    對於喜歡螺旋槳戰鬥機的讀者朋友來說,二戰期間的航空槍炮是二戰空軍戰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二戰時期各國戰鬥機正是依靠各種性能不一、口徑不同的航空槍炮在空中展開激烈的空中搏鬥。為了讓讀者朋友對螺旋槳戰機時代的航空槍炮有更清晰的理解,本文將選取其中部分典型型號進行大致介紹。
  • 戰爭雷霆T34重型坦克開發日誌 T34重型坦克火力及性能介紹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全新的重型坦克:美國的T34.  T34重型坦克也是編號「34」大家族裡的一員。可是,這位新成員不是一輛來自蘇聯的靈敏中型坦克,而是美國土生土長的重量級選手。巨型坦克炮,厚重的裝甲,以及整整「一個師」的成員讓這輛重坦成為了當之無愧巨無霸。它,不需要任何開場白。有請來自美利堅的T34重型坦克!
  • 美國也有T34坦克?設計還很像T29?其實是美國人自己研製的
    但是你知道嘛,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也有一款坦克,也叫t34。不過與蘇聯的中型的t34比,他的塊頭就大了太多太多,達到了兩倍以上的程度,是美國人自己研製的一輛重型戰車。而有些人也知道,美國在二戰期間也研製過一輛叫T29的重型坦克,那它和T34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