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與75毫米Ho-501航炮

2020-12-05 SkyCaptain

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

1943年11月,日本陸航嘗試使用四式重爆「飛龍"的機體搭載大口徑航炮用來攔截盟軍重型轟炸機。測試原型機命名為Ki-109甲與Ki-109乙。

Ho-204型37毫米斜射航炮

甲型原計劃裝備2門Ho-204型37毫米斜射航炮,主要用來攔截盟軍重型轟炸機。

乙型定位為夜間搜索偵察型,裝備40釐米探照燈和無線電定位機,在用探照燈捕捉目標之後,呼喚甲型前來攻擊。

此後,根據酒本少佐的意見,三菱公司改為使用Ki-67 「飛龍」 轟炸機搭載一門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可以在盟軍重型轟炸機防禦炮火射程之外發起攻擊。

1944年1月,由小澤久之丞設計師負責開發,陸軍第一技術研究所的牧浦少佐負責協助,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項目開始研發。

Ho-501航炮的研發

1944年3月6日,大阪兵工廠開始將製造編號為3582、3583的兩門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改裝為航炮的工作。這項工作是一邊改裝一邊研發同時進行的。

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
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

陸軍第一技術研究所通過計算,為了達到72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需要用1.39公斤的發射藥。3月20日,陸軍第一技術研究所完成設計圖紙,大阪兵工廠撤除原有的高射炮架和俯仰機構,為其安裝了重新製作的炮架,新炮架採用鉻鉬鋼,預計能承受5.31噸的後坐力。

4月下旬,Ho-501航炮在大阪陸軍軍械庫和大津川靶場完成了射擊測試,沒有出現問題。

5月2日,第一技術研究所提交了有關「 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航炮完成測試的報告。

Ho-501航炮,口徑75毫米,全長3.3米,總質量740公斤(不含彈藥),加上備彈總重量876公斤,發射時後坐行程1.32米,後座力高達4.8噸。彈殼自動拋出,但需要手動再次裝填。

炮彈初速720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理論射速每分鐘20發,但是手動裝填全重8.7公斤的炮彈,實際很難達到這個理論射速。發射方式改為電擊發(也保留了原來的手動擊發方式)。

首架Ki-109原型機於1944年8月完成改裝。第1號原型機為了增加爬升速度,在機腹下安裝了特呂型過氧化氫火箭助推器。第2號原型機,安裝了廢氣渦輪增壓裝置以提升高空性能。

9月,陸軍航空審查部對Ki-109原型機展開測試,9月8日到10日,在福生射擊場進行地面射擊測試,在24發地面射擊測試中,炮彈發射裝藥逐漸從1.1公斤增加到1.46公斤,沒有出現問題。

9月11日到16日,開始在水戶射擊場進行空中射擊測試,炮彈發射裝藥逐漸從1.1公斤增加到1.46公斤,共進行39次試射沒有出現問題。

1944年10月,盟軍反攻菲律賓,日本陸航迫不及待的向三菱公司下了44架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的生產訂單。

主要性能

長17.95米,寬22.5米,高5.8米,主翼面積65.85平方米,總重量7424公斤。

乘員4人,裝備2臺1900馬力三菱Ha-104型發動機,使用直徑3.6米的4葉螺旋槳。

最大速度550公裡每小時,續航力2200公裡,飛行5.5小時。

主要武器為陸軍Ho-501型(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75毫米航炮一門,備彈15發。

尾部防衛用Ho-103型12.7毫米機槍一挺。

Ki-109的兩架試做原型機與量產型的主要區別在於,機體兩側有無突出於機體外側的氣泡型觀察窗。機體頂部有無半球型機槍塔。

Ki-109原型機模型,注意與兩側氣泡型觀察窗、背部半圓形的機槍塔是與量產機的主要區別

Ki-109量產型,兩側沒有氣泡型觀察窗,背部沒有半圓形的機槍塔

實戰表現

從1944年8月至1945年3月,Ki-109特殊防空戰鬥機總產量僅有22機,裝備陸航第107飛行戰隊

1944年底,Ki-109型在實戰中僅能飛抵8000~10000米高度,因飛行速度下降,無法有效攔截B-29轟炸機。

1945年6月,唯一裝備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第107飛行戰隊移駐朝鮮大邱,在朝鮮海峽上空釜山至關門海峽擔任運輸船的防空任務。

在即將到來的本土決戰中,日軍準備將Ki-109用於低空炮擊盟軍登陸艦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投降,Ki-109隨後被美軍俘獲。

~(完)~

大炮鳥系列文章:

鍾馗2型乙與40毫米Ho-301機炮

14英寸大炮有沒有可能搬上飛機?德國人嘗試了~蒙克豪森男爵計劃

大英帝國失敗的P級航炮

蚊子扛大炮~「採採蠅」的莫林斯57毫米6磅炮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收藏和關注~

相關焦點

  • Ki-109 - Ki-109戰鬥機簡介-使用情況武器裝備介紹_飛行器-中華軍事
    Ki-109日本舊日本陸軍X系列秘密戰機,Ki67是舊日本陸軍二戰期間性能最好的中型轟炸機,Ki67的性能很令日軍滿意,於是就在Ki67的基礎上改裝了一種重型攔截機Ki109,Ki109的空戰性能對比野馬等美軍新式戰機並不強,但Ki109裝有一種日軍二戰時期最機密的對空武器,所以Ki109就成了嚴格保密的秘密戰機,Ki109裝的秘密武器是1門從陸軍
  • 二戰最強戰鬥機的最狠火力?MK 108航炮,30毫米口徑只能打轟炸機
    ME262戰鬥機裝備的是萊茵公司生產的MK 108 30毫米炮,在諸多方面這款航炮被認為是武器工程的傑作,因為它有緊湊尺寸,易於製造、節約成本和攻擊力高等優點。MK 108航炮全身雖然它最初是由萊茵公司在1940年作為一家私人企業設計,但設計最終在1942年完成。
  • 鍾馗2型乙與40毫米Ho-301機炮
    日本帝國的Ho-301型40毫米航炮是日本帝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一種獨闢蹊徑的產物。介紹這門航炮首先要從它使用的特殊彈藥說起,它發射特殊的40毫米火箭彈,其結構類似於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八九式榴彈(50毫米口徑)的縮小版本。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51俯衝轟炸機
    由於不需要炸彈艙,機翼改為下單翼布局,裝一臺三菱Ha-26-II星型活塞發動機。 1939年夏,兩架樣機和11架預生產型進行了測試,年底前測試結束。這11架預生產型與2架樣機有許多不同,最大改進在於加裝了固定式前緣縫翼以改善低速操縱性,還為發動機艙和駕駛員座艙加裝了裝甲板。
  • 裝神弄鬼也回天乏術的日本中島2式「鍾馗」戰鬥機
    與一式「隼」戰鬥機相同,日本中島2式「鍾馗」(Nakajima Ki-44 Shoki)戰鬥機採用了空戰襟翼(manoeuvring flaps),不同的是,「鍾馗」戰鬥機配備了2挺7.7毫米和2挺12.7毫米機槍。
  • 日本四式戰鬥機疾風(圖)
    1941 年底珍珠港事件後不久,以日本國產第一種 2,000 馬力級空冷發動機ハ45 「譽」 式(ハ45 讀作「ha-45」)的問世為楔機,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相當於空軍)當即要求中島飛機廠研製一種以此為動力裝置、在綜合性能上希望能體現「脫胎換骨」的防空專用戰鬥機,並籍以作為前線「隼」式(キ-43)和「鍾馗」式(キ-44)戰鬥機的補充和替代。
  • 浴血長空BF-109K即將登場 D系BZ戰術王者
    梅塞施密特 Bf 109 是納粹德國空軍於 1930 和 40 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是納粹德國空軍二戰時期的主力戰鬥機。 而這架傳奇戰機還有一個傳奇的型號,搭載了30MM航炮的「K」型: K 系列是戰鬥機監察部另一次企圖規範化 Bf 109 生產的成果,之前由於 DB 605D 發動機交付的延遲,對 G-10 和 G-14 的改進是同時進行的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1941年五月,日本三菱公司正式接到陸軍航空司令部的命令,拿出一款雙座、可攜帶20mm機炮、650km/h的遠程戰鬥機。經日寇無差別轟炸後的重慶街道三菱受命三菱公司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久保富男設計團隊,這個人自1973年擔任了六年的三菱公司總裁;1941年時,33歲的久保富男已經是在三菱公司成功設計了Ki-46偵察機的設計師;久保富男首先拿出一個單發重型戰鬥機的設計Ki-73,基於研發中的24缸三菱Ha
  • 最快的日本戰鬥機,中島4式「疾風」戰鬥轟炸機
    1941年,日本生產出第一種2000馬力空冷發動機,日本陸航要求中島工廠採用這款發動機研發一架專用防空戰鬥機,替代「隼」式戰鬥機。 1943年4月,原型機首飛成功,8月開始小批量生產。
  • 最後的局地戰--震電史話|戰鬥機|轟炸機|原型機|飛機|b-29_網易訂閱
    在這輪對鴨式布局的探索中,英、美、德、意、日這五個國家分別設計出了第一代鴨式布局的戰鬥機:美國的XP-55、德國的亨舍爾HsP.75、英國的「邁克斯」M.35/M.39、義大利的安布羅西尼S.S.4和日本的J7W1「震電」,這五種飛機被航空史學家稱為「鴨翼前五傑」
  • 紅色戰鷹,從拉格-1到拉-7戰鬥機,淺談二戰拉沃切金系列戰鬥機
    而未來的戰爭很有可能是大規模的消耗戰,如果戰鬥機採用全金屬設計,那麼蘇聯空軍很可能在戰爭中很快會面臨無戰鬥機可用的尷尬局面。而經過特殊處理的木材不僅數量源源不絕,而且抗擊打性也還不錯。在他的堅持下,I-301原型機使用了經過特殊處理的木材作為機身建造材料。
  • 川崎Ki-91,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
    以經典的零式戰鬥機為例,一度成為盟軍避之唯恐不及的殺手鐧,而在大型轟炸機領域做事向來有預謀、有計劃的日本一樣沒有落下。戰前國際環境比德國好,較早就開始策劃研製遠程重型轟炸機,目的就一個能夠前出部署空襲美國本土。1941年起陸續研製了中島 G5N「深山」(航程4260千米)、川崎Ki-85重型遠程轟炸機(資料不詳),兩個機型最後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正式服役。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21陸攻九七式重轟炸機
    年2月15日公布的技術指標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生產型為三菱Ki-21-1a。中國戰場的經驗表明該機火力和防護均不足,Ki-21-1b和Ki-21-1c增強了裝甲防護,加裝7.7毫米89式機槍,可裝載更多的燃油,機身彈艙更大,發動機為850馬力中島Ha-5 KAI星型活塞發動機。
  • 二戰日本Ki-87高空戰鬥機簡史
    特別是曾經在人們眼中十分笨重,四四方方,行動遲緩的轟炸機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而又迅猛的空中堡壘,那些老式的木質戰鬥機只能被他們甩在身後。不久,這些只靠布制蒙皮和粗劣的木料製成的戰鬥機也升級成了閃亮的鋁製機身,並在速度上再次超越這些轟炸機。然而,轟炸機仍然有著他們的生存之道,那就是:高度。
  • 「英國的救星」——皇家空軍「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前夕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按照英國皇家空軍技戰術標準設計的一款戰鬥機,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在二戰中始終處於先進戰鬥機的行列,曾被稱為「空中的虎式坦克」,噴火及其各種改型戰鬥機總計生產了約23000架,今天城南哨站就帶大家了解這款「英國的救星」。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二戰空戰王牌,德國戰機的剋星: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英國一型活塞式戰鬥機,也是歐洲戰場最優秀的戰機之一,其綜合性能在整個二戰期間始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是英國二戰期間生產和裝備最多的戰機,為英國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扭轉歐洲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