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21陸攻九七式重轟炸機

2020-12-05 騰訊網

三菱Ki-21(陸航九七式重轟炸機)是針對日本陸軍航空兵1936年2月15日公布的技術指標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生產型為三菱Ki-21-1a。由於生產能力不足直到1939年Ki-21-1a才開始裝備駐防中國的第60航空團。中國戰場的經驗表明該機火力和防護均不足,Ki-21-1b和Ki-21-1c增強了裝甲防護,加裝7.7毫米89式機槍,可裝載更多的燃油,機身彈艙更大,發動機為850馬力中島Ha-5 KAI星型活塞發動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a、b、c三種改型均已退出一線作戰部隊轉入二線部隊,或當作教練機使用。而一線戰隊開始裝備動力更強勁的Ki-21-II型1500馬力三菱Ha-101發動機。1941年生產的主要機型是Ki-21-IIa型和Ki-21-IIb型,它們均配備了踏板擊發的機背12.7毫米1式重機槍槍塔。

日本進攻東南亞地區時在本土、朝鮮和滿洲保留了三個Ki-21-II戰隊。當時日本駐臺灣的第5航空團負責菲律賓戰役,下轄第14和第62大隊。1941年12月8日空襲了阿帕裡、土格加勞、美岸和呂宋島上的一些目標。裝備有三菱Ki-21的第3航空團以法屬印度支那為基地,則轟炸了泰國的暹羅和馬來亞。這些三菱Ki-21在中島Ki-27和Ki-43戰鬥機的護航下基本消滅了英國皇家空軍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設於亞羅士打、巴特沃斯等地的軍事設施。1941年到1942年日軍捷報頻傳,三菱Ki-21(也被盟軍稱為「Sally」)表現出色。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的仰光戰役中Ki-21損失慘重。Ki-21-IIb是最後服役型號,幾乎參加了太平洋到遠東的所有戰鬥。Ki-21系列共製造2064架。

參數:

型號:Mitsubishi Ki-21-IIb

類型:五座中型轟炸機

動力:兩臺1500馬力三菱Ha-101星型活塞發動機

性能:4720米高度最大平飛時速486公裡,巡航時速380公裡,爬升至6000米需13分13秒,實用升限10000米,最大航程2700公裡

重量:空重607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0610公斤

尺度:翼展22.50米,長16.00米,高4.85米,翼面積69.60平米

武器:五挺單管手動7.7毫米89式機槍(機頭、機尾、機腹和兩側),機背一挺12.7毫米一式機槍,最大可掛1000公斤炸彈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門別類系統查詢,可關注同帳戶名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Ki-2和川崎Ki-3轟炸機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技術要求。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51俯衝轟炸機
    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1937年12月公開了對新一代對地攻擊機的技術要求,三菱公司製造了兩架Ki-51樣機,外觀上與Ki-30差別不大,但要小些。
  • 稱霸一時,幾種二戰日本著名艦載機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母水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而二戰時期的日本戰機也曾一度稱霸長空,特別是二戰前期的零式確實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成為現在不少人吹噓的資本。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中島Ki-49「怒龍」中型轟炸機
    中島Ki-49「怒龍」於1938年設計完成,用於取代日本陸航中頗為成功的Ki-21重轟炸機,Ki-21主要裝備駐防滿洲和中國的航空戰隊。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川崎Ki-48輕轟炸機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日本人驚訝的發現,SB-2的最大飛行速度極高,日本戰鬥機甚至無法攔截。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
  • 川崎Ki-91,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
    在轟炸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日本人明顯比德國上心,二戰德軍由於歷史原因在《凡爾賽條約》限制下,所有軍備研製都是偷偷摸摸進行。1935年元首重建三軍時才慢慢進入正軌,但時間有限而且在閃電戰的理念下,空軍成了前線戰術支援工具,對於打造戰略空軍基本是後期用於翻盤的賭徒心態。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長谷川1/48 日本九七式戰鬥機Ki-27
    Ki-27俗稱九七式戰,是戰爭前期日本陸軍裝備的標準戰鬥機。1943年後不能和盟軍戰機匹敵多改為自殺式飛機。 製作/攝影:鍾志毅1935 年,日本陸軍要求三菱、川崎、中島公司競爭設計一種先進戰鬥機。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侵華戰爭開始後,在戰局的不斷推進下,日本開始憑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對我國內陸城市開展無差別轟炸;在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援華抗日空軍聯隊的攔截下,日軍的轟炸機編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日本陸軍開始尋求一款可以為轟炸機遠程護航,為轟炸我國內陸地區的轟炸機提供制空保護的遠程高速戰鬥機;同時尋找比即將服役的Ki-46偵察機性能更好的替代品。
  • 從日本東京直飛柏林~立川Ki-74 高空偵察轟炸機
    1944年3月,第一架Ki-74原型機完成,隨後兩架原型機也準備就緒,它們與第一架Ki-74的區別僅在於它們配備了渦輪增壓器的三菱 Ha-21 II Ru發動機。1944年5月25日,Ki-74原型機完成了首次試飛。
  • Ki-109 - Ki-109戰鬥機簡介-使用情況武器裝備介紹_飛行器-中華軍事
    Ki-109日本舊日本陸軍X系列秘密戰機,Ki67是舊日本陸軍二戰期間性能最好的中型轟炸機,Ki67的性能很令日軍滿意,於是就在Ki67的基礎上改裝了一種重型攔截機Ki109,Ki109的空戰性能對比野馬等美軍新式戰機並不強,但Ki109裝有一種日軍二戰時期最機密的對空武器,所以Ki109就成了嚴格保密的秘密戰機,Ki109裝的秘密武器是1門從陸軍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日軍陸攻機撞向美航母,小鬍子操機槍掃射救大家,但結局讓人悲哀
    沒錯就是那個當日本轟炸機撞向美國航母,自己跳到航母甲板上的俯衝轟炸機,操起機槍掃射日機將其擊落,救了全船人,自己卻險些被日本飛機削死的那個小鬍子。而更讓大家對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最後作戰中被日軍俘虜,臨死不屈後被殘殺。這是多麼戲劇性的故事啊?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馬丁187「巴爾的摩」輕轟炸機
    馬丁187「巴爾的摩」是由馬丁「馬裡蘭」輕轟炸機發展而來,根據英國訂貨生產,1941年10月50架「巴爾的摩」Mk I(AG685)裝船運往英國的利物浦的伯頓伍德進行測試。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他寫了一份長篇文章《必勝戰策》,計劃以4000架Z轟炸機,2000架Z掃射機,5000架Z運輸機,分批次空降300萬陸軍攻佔美國。這個想法過於誇張大家就呵呵帶過,我們還是了解該計劃中的遠程Z轟炸機,作為航空後起之秀二戰日本在大型轟炸機上還是頗有建樹。
  • 「抄」來的模樣,逞兇一時又迅速過時,日本99式雙發輕型轟炸機
    ,並於次日出動9架SB-2轟炸機成功轟炸了日本佔領的上海機場,炸毀了數架日軍飛機,並利用轟炸機上的自衛火力擊落3架前來攔截的日本戰鬥機。 面對突然殺出來的SB-2,日本人被炸的暈頭轉向,由於SB-2轟炸機速度極快、自衛火力兇猛,日本的95式艦戰乃至96式艦戰升空後,往往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攔截。因此日本軍方對這款性能優越的雙發輕型轟炸機印象極為深刻,不僅要求國內迅速研發針對性的高速攔截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海軍雷電、陸軍鍾馗戰鬥機,而且要求按照SB-2轟炸機的設計思路仿製一款日本的雙發輕型高速轟炸機。
  • 二戰木質輕型轟炸機---英國「蚊式」偵察轟炸機
    蚊式轟炸機,是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二戰爆發之初設計製造的木質輕型轟炸機,被視為英國航空史上的創新之作,也是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木質軍用飛機之一
  • 二戰日本研發出一種「智能」炸彈,比現在的彈道飛彈還精準
    這一自殺式特攻部隊,以13世紀中國元軍徵日時遭遇的颱風為典故,命名為「神風特攻隊」,意思希望神風再次天助,幫助保護日本本土。自殺式神風特攻隊沒有保護住日本,但日本不放棄,很快研發出來了自殺機換代產品——一種效率更高、更快、更小、更節能的特效自殺式武器——櫻花特攻機。
  • 二戰日本空艦飛彈夢碎:1944年就拿出樣品,卻鬥不過瘋狂的櫻花彈
    人類最早的飛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開發的,其中包括了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空艦飛彈、反坦克飛彈、地空飛彈等等,但鮮為人知的是,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在二戰中也研製過飛彈。日本為了挽救敗局,在新式武器研製方面不遺餘力,不僅自行探討一些新技術,也積極參考和吸收納粹德國的新武器技術。
  • 兵器丨日本零戰是怎樣被打趴下的?
    但在天空上,年輕的中國空軍與日本展開激烈廝殺,並給予日本海陸軍航空兵極大的殺傷,尤其是日軍各型遠程轟炸機。 1937年10月,日本海軍首先招標,向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製造公司兩家公司提交了性能要求說明書: 4500米高度上最大平飛速度超過500km/h,以最快速度可連續航行1.5小時;以巡航速度航行6-8小時(總航程大於3000公裡),3.5分鐘內可爬升3000米;裝備2門20mm機炮和兩挺7.7mm機槍且空戰性能不低於96式艦載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