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日本人驚訝的發現,SB-2的最大飛行速度極高,日本戰鬥機甚至無法攔截。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樣機裝兩臺川崎Ha-25星型活塞發動機,發動機安裝在機翼前緣的短艙中,機身可容納4名機組成員,四人為駕駛員、投彈手,導航員和無線電員兼射手,機身內有炸彈艙。
Ki-48於1940年夏季服役,當年秋季參戰。在中國戰場上,該機的高速令對手戰鬥機對它無計可施,但當後來在太平洋戰場與美軍戰鬥機對陣後,其優異性能的幻象被擊碎。盟軍稱其為Lily,用於不同作戰任務時暴露了不同的缺陷,不過還好其改進工作已經開始,這就是Ki-48-II,它將早期型號的機身加長,加強了對油箱和機組的裝甲保護,增加了載彈量和換裝功率更大的川崎Ha-115發動機。
不過Ki-48-II服役後,其速度仍太低,防護性能偏弱,而加強裝甲又降低了飛行速度和操縱性,到1944年夏季情況很清楚,它的巔峰時刻已逝,10月該機開始退出現役。
參數:
型號:川崎Ki-48-IIb
類型:四座輕型俯衝轟炸機
動力:兩臺1150馬力川崎Ha-115星型活塞發動機
性能:5600米最大平飛速度505公裡/小時,實用升限10100米,最大航程2400公裡
重量:空重45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6750公斤
尺度:翼展17.45米,長12.75米,高3.80米,翼面積40.00平米
武器:三挺7.7毫米機頭、機背、機腹機槍,可掛800公斤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