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日本川崎Ki-48輕轟炸機

2020-12-06 騰訊網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日本人驚訝的發現,SB-2的最大飛行速度極高,日本戰鬥機甚至無法攔截。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樣機裝兩臺川崎Ha-25星型活塞發動機,發動機安裝在機翼前緣的短艙中,機身可容納4名機組成員,四人為駕駛員、投彈手,導航員和無線電員兼射手,機身內有炸彈艙。

Ki-48於1940年夏季服役,當年秋季參戰。在中國戰場上,該機的高速令對手戰鬥機對它無計可施,但當後來在太平洋戰場與美軍戰鬥機對陣後,其優異性能的幻象被擊碎。盟軍稱其為Lily,用於不同作戰任務時暴露了不同的缺陷,不過還好其改進工作已經開始,這就是Ki-48-II,它將早期型號的機身加長,加強了對油箱和機組的裝甲保護,增加了載彈量和換裝功率更大的川崎Ha-115發動機。

不過Ki-48-II服役後,其速度仍太低,防護性能偏弱,而加強裝甲又降低了飛行速度和操縱性,到1944年夏季情況很清楚,它的巔峰時刻已逝,10月該機開始退出現役。

參數:

型號:川崎Ki-48-IIb

類型:四座輕型俯衝轟炸機

動力:兩臺1150馬力川崎Ha-115星型活塞發動機

性能:5600米最大平飛速度505公裡/小時,實用升限10100米,最大航程2400公裡

重量:空重45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6750公斤

尺度:翼展17.45米,長12.75米,高3.80米,翼面積40.00平米

武器:三挺7.7毫米機頭、機背、機腹機槍,可掛800公斤炸彈

相關焦點

  • 川崎Ki-91,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
    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在二戰期間除了航母戰術應用相當熟練超前外,在空中戰機打造方面也很有一套以經典的零式戰鬥機為例,一度成為盟軍避之唯恐不及的殺手鐧,而在大型轟炸機領域做事向來有預謀、有計劃的日本一樣沒有落下。戰前國際環境比德國好,較早就開始策劃研製遠程重型轟炸機,目的就一個能夠前出部署空襲美國本土。1941年起陸續研製了中島 G5N「深山」(航程4260千米)、川崎Ki-85重型遠程轟炸機(資料不詳),兩個機型最後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正式服役。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Ki-2和川崎Ki-3轟炸機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技術要求。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21陸攻九七式重轟炸機
    三菱Ki-21(陸航九七式重轟炸機)是針對日本陸軍航空兵1936 日本進攻東南亞地區時在本土、朝鮮和滿洲保留了三個Ki-21-II戰隊。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中島Ki-49「怒龍」中型轟炸機
    中島Ki-49「怒龍」於1938年設計完成,用於取代日本陸航中頗為成功的 Helen轟炸機還裝備了駐防蘇門答臘沙班和棉蘭的第12戰隊,參加了對緬甸、和東印度的作戰,還與Ki-21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馬丁187「巴爾的摩」輕轟炸機
    馬丁187「巴爾的摩」是由馬丁「馬裡蘭」輕轟炸機發展而來,根據英國訂貨生產,1941年10月50架「巴爾的摩」Mk I(AG685)裝船運往英國的利物浦的伯頓伍德進行測試。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51俯衝轟炸機
    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1937年12月公開了對新一代對地攻擊機的技術要求 該機被盟軍稱為Sonia,最早用於日本侵華戰爭
  • 「抄」來的模樣,逞兇一時又迅速過時,日本99式雙發輕型轟炸機
    ,並於次日出動9架SB-2轟炸機成功轟炸了日本佔領的上海機場,炸毀了數架日軍飛機,並利用轟炸機上的自衛火力擊落3架前來攔截的日本戰鬥機。 川崎公司收到技術規範書後,立即開始了飛機的設計和製造工作,委派上井武夫擔任設計師。上井武夫為該機選配了兩臺950馬力的ha-25空冷星形發動機,不過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ki-48改進型換用了功率更大的ha-115的發動機。
  • 二戰日本Ki-45川崎屠龍雙發戰鬥機珍貴資料
    內容摘要 二式復座戰鬥機「屠龍」是川崎航空機研發的雙發動機重型戰鬥機,能作長程護航
  • 二戰日本空艦飛彈夢碎:1944年就拿出樣品,卻鬥不過瘋狂的櫻花彈
    人類最早的飛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開發的,其中包括了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空艦飛彈、反坦克飛彈、地空飛彈等等,但鮮為人知的是,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在二戰中也研製過飛彈。日本為了挽救敗局,在新式武器研製方面不遺餘力,不僅自行探討一些新技術,也積極參考和吸收納粹德國的新武器技術。
  • 美軍俘獲的日本Ki-45川崎屠龍戰鬥機
    美軍俘獲的日本Ki-45川崎屠龍戰鬥機 2020-01-02 11:47
  • 長谷川1/48 日本九七式戰鬥機Ki-27
    Ki-27俗稱九七式戰,是戰爭前期日本陸軍裝備的標準戰鬥機。1943年後不能和盟軍戰機匹敵多改為自殺式飛機。 製作/攝影:鍾志毅1935 年,日本陸軍要求三菱、川崎、中島公司競爭設計一種先進戰鬥機。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從日本東京直飛柏林~立川Ki-74 高空偵察轟炸機
    日本帝國投降後,這支部隊於8月23日解散。美國人開始時誤以為這是一架重型戰鬥機,為其命名為「Pat」,但日本投降之後,美國人才發現他的真正用途,於是將其代號改為「Patsy」。還有一個方案是在機身兩側安裝類似德國Me210轟炸機的遙控機槍塔。該項目1945年初開始,直至日本投降時才完成木質模型,沒有實機。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侵華戰爭開始後,在戰局的不斷推進下,日本開始憑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對我國內陸城市開展無差別轟炸;在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援華抗日空軍聯隊的攔截下,日軍的轟炸機編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日本陸軍開始尋求一款可以為轟炸機遠程護航,為轟炸我國內陸地區的轟炸機提供制空保護的遠程高速戰鬥機;同時尋找比即將服役的Ki-46偵察機性能更好的替代品。
  • 萬能博士,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之一,容克斯Ju88轟炸機
    眾所周知,轟炸機是空中的堡壘,能夠攜帶大量的飛彈對地實行轟炸,同時也可以攜帶反艦飛彈、魚雷等對敵方軍艦進行轟炸。轟炸機從一次世界大戰問世之後,一直發展到現在,經歷了百年左右的時間,依舊是空軍當中的重要的一支進攻力量。其實轟炸機進入黃金時期時是在二戰爆發期間,戰爭的需求問世了一大批先進的轟炸機出現在了戰場當中。
  • 二戰木質輕型轟炸機---英國「蚊式」偵察轟炸機
    蚊式轟炸機,是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二戰爆發之初設計製造的木質輕型轟炸機,被視為英國航空史上的創新之作,也是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木質軍用飛機之一
  • 二戰時的轟炸機竟然是木頭做的!
    木製轟炸機二戰時期,傳統飛機的鋁可能會匱乏,故用木材代替鋁材,製造出身輕如燕的作戰飛機。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生產的DH98「蚊」式戰鬥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一度被譽為「木頭奇蹟」。這是木材成功應用在飛機上的最早案例。被用來製造「蚊」式戰鬥轟炸機的木材就是世界上最輕的木頭——巴沙木。
  • 日本電影裡的「ki mo chi」 / 「ki mo ji」到底是鬼?
    在日本很多電視劇或者日本電影中,「ki mo chi」 這個詞經常被聽到到。又由於很多小夥伴們有很多小夥伴並沒有學習過日語,所以,他們也經常把這個詞說成了「ki mo ji」 那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