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51俯衝轟炸機

2020-12-05 騰訊網

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1937年12月公開了對新一代對地攻擊機的技術要求,三菱公司製造了兩架Ki-51樣機,外觀上與Ki-30差別不大,但要小些。九九式的座艙技術更先進,布置更緊湊,兩名飛行員之間更緊密。由於不需要炸彈艙,機翼改為下單翼布局,裝一臺三菱Ha-26-II星型活塞發動機。

1939年夏,兩架樣機和11架預生產型進行了測試,年底前測試結束。這11架預生產型與2架樣機有許多不同,最大改進在於加裝了固定式前緣縫翼以改善低速操縱性,還為發動機艙和駕駛員座艙加裝了裝甲板。除了正式生產型,還嘗試以此為基本型發展出專用的偵察機,初期在一架有尾艙的Ki-51預生產型上加裝了照相機,這架飛機代號改為Ki-51a,而且這種改動也在生產線上得以實現。隨後,以三架Ki-51型為基礎發展出Ki-71戰術偵察機樣機。該機裝一臺1500馬力三菱Ha-112-11發動機,可收放起落架,每側機翼裝一門20毫米航炮,還有其他一些改進,不過未能最終投產。

該機被盟軍稱為Sonia,最早用於日本侵華戰爭,後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都用於與盟軍作戰。在一線戰區,該機極易遭到盟軍戰鬥機的獵殺,但在二線戰區,由於它可以在條件簡陋的短距野戰機場起降,因此無數次執行了對地攻擊的任務,在戰爭末期參加了「神風」特攻作戰。

參數:

型號:三菱Ki-51

類型:雙座對地攻擊/偵察機

動力:一臺940馬力三菱Ha-26-II星型活塞發動機

性能:3000米高度最大平飛速度425公裡/小時,實用升限8270米,航程1060公裡

重量:空重1873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920公斤

尺度:翼展12.10米,長9.20米,高2.73米,翼面積24.02平米

武器:兩挺7.7毫米機翼機槍(早期生產型),或兩挺12.7毫米機翼機槍,尾艙裝一挺7.7毫米訓練用機槍,執行「神風」作戰任務時可加掛200~250公斤炸彈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21陸攻九七式重轟炸機
    三菱Ki-21(陸航九七式重轟炸機)是針對日本陸軍航空兵1936年2月15日公布的技術指標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生產型為三菱Ki-21-1a。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Ki-2和川崎Ki-3轟炸機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技術要求。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川崎Ki-48輕轟炸機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日本人驚訝的發現,SB-2的最大飛行速度極高,日本戰鬥機甚至無法攔截。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侵華戰爭開始後,在戰局的不斷推進下,日本開始憑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對我國內陸城市開展無差別轟炸;在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援華抗日空軍聯隊的攔截下,日軍的轟炸機編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日本陸軍開始尋求一款可以為轟炸機遠程護航,為轟炸我國內陸地區的轟炸機提供制空保護的遠程高速戰鬥機;同時尋找比即將服役的Ki-46偵察機性能更好的替代品。
  • 川崎Ki-91,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
    在轟炸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日本人明顯比德國上心,二戰德軍由於歷史原因在《凡爾賽條約》限制下,所有軍備研製都是偷偷摸摸進行。1935年元首重建三軍時才慢慢進入正軌,但時間有限而且在閃電戰的理念下,空軍成了前線戰術支援工具,對於打造戰略空軍基本是後期用於翻盤的賭徒心態。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中島Ki-49「怒龍」中型轟炸機
    中島Ki-49「怒龍」於1938年設計完成,用於取代日本陸航中頗為成功的 Helen轟炸機還裝備了駐防蘇門答臘沙班和棉蘭的第12戰隊,參加了對緬甸、和東印度的作戰,還與Ki-21
  • 從日本東京直飛柏林~立川Ki-74 高空偵察轟炸機
    但是Ha-211-1和Ha-211-1 RU發動機的功率不足,它們經常過熱並且經常出故障,由於發動機的問題嚴重,決定用功率較小但性能可靠的2000 hp三菱Ha-104 Ru來替換它們。直飛德國的計劃Ki-74的第4架原型機進行了特殊改裝,以便能完成從日本直飛德國本土的特殊任務。
  • 呼嘯而下的東瀛海東青,讓美國膽寒的愛知D3A1俯衝轟炸機
    對於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而言,99艦爆是她最得心應手的艦載俯衝轟炸機。九九艦爆之後有能夠當偵察機用的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但是彗星著陸速度太快,菜鳥飛行員根本無法適應彗星的降落速度,99艦爆之前也有94艦爆,96艦爆,但是之前的艦載俯衝轟炸機全部是雙翼機,性能不堪入目。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萬能博士,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之一,容克斯Ju88轟炸機
    這些轟炸機更是成為了對德國、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作為二戰的發起國家的德國,更是出現了一些優異的轟炸機,並且在戰場上發揮了不錯的性能。在二戰期間德國更是列裝了一款「萬能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就是Ju-88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了解下Ju-88轟炸機的歷史。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兵器丨日本零戰是怎樣被打趴下的?
    但在天空上,年輕的中國空軍與日本展開激烈廝殺,並給予日本海陸軍航空兵極大的殺傷,尤其是日軍各型遠程轟炸機。 1940年9月13日,中國空軍第三、第四大隊的25架伊-15和9架伊-16攔截日本轟炸機返航時,與日軍零式戰機機隊遭遇。在後來被稱為璧山空戰的戰鬥中,中國空軍共有13架飛機被擊落、11架被擊傷,10名飛行員犧牲,8人負傷,戰況可謂慘烈。 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被迫消極避戰,以保存本就不多的飛機,直到陳納德飛虎隊的P40到來,這一局面才有所改觀。
  • 稱霸一時,幾種二戰日本著名艦載機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母水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而二戰時期的日本戰機也曾一度稱霸長空,特別是二戰前期的零式確實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成為現在不少人吹噓的資本。
  • Ki-109 - Ki-109戰鬥機簡介-使用情況武器裝備介紹_飛行器-中華軍事
    Ki-109日本舊日本陸軍X系列秘密戰機,Ki67是舊日本陸軍二戰期間性能最好的中型轟炸機,Ki67的性能很令日軍滿意,於是就在Ki67的基礎上改裝了一種重型攔截機Ki109,Ki109的空戰性能對比野馬等美軍新式戰機並不強,但Ki109裝有一種日軍二戰時期最機密的對空武器,所以Ki109就成了嚴格保密的秘密戰機,Ki109裝的秘密武器是1門從陸軍
  • 二戰日本空艦飛彈夢碎:1944年就拿出樣品,卻鬥不過瘋狂的櫻花彈
    人類最早的飛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開發的,其中包括了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空艦飛彈、反坦克飛彈、地空飛彈等等,但鮮為人知的是,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在二戰中也研製過飛彈。日本為了挽救敗局,在新式武器研製方面不遺餘力,不僅自行探討一些新技術,也積極參考和吸收納粹德國的新武器技術。
  • 《戰機世界》雷霆戰鬥機 P-51電影級紀錄片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美國二戰名機P-51是第一種能為B-17「空中堡壘」全程護航的戰鬥機,並被後世史學家譽為「最優秀戰鬥機」。P-51戰鬥機的出現終結了美軍轟炸機的「黑色星期四」,並讓「轟炸機的保護神」之名隨之響徹空中戰場。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馬丁187「巴爾的摩」輕轟炸機
    馬丁187「巴爾的摩」是由馬丁「馬裡蘭」輕轟炸機發展而來,根據英國訂貨生產,1941年10月50架「巴爾的摩」Mk I(AG685)裝船運往英國的利物浦的伯頓伍德進行測試。
  • 「抄」來的模樣,逞兇一時又迅速過時,日本99式雙發輕型轟炸機
    ,並於次日出動9架SB-2轟炸機成功轟炸了日本佔領的上海機場,炸毀了數架日軍飛機,並利用轟炸機上的自衛火力擊落3架前來攔截的日本戰鬥機。 面對突然殺出來的SB-2,日本人被炸的暈頭轉向,由於SB-2轟炸機速度極快、自衛火力兇猛,日本的95式艦戰乃至96式艦戰升空後,往往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攔截。因此日本軍方對這款性能優越的雙發輕型轟炸機印象極為深刻,不僅要求國內迅速研發針對性的高速攔截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海軍雷電、陸軍鍾馗戰鬥機,而且要求按照SB-2轟炸機的設計思路仿製一款日本的雙發輕型高速轟炸機。
  • 活塞式戰鬥機的巔峰之作——P-51「野馬」,日本零式終結者!
    詹姆斯金德伯格P-51機頭纖細,機身線條流暢簡潔,有效減小了飛行阻力,其尺寸與德國的Me-109、英國的「噴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相似,但合理的氣動布局使載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過1000千米。因此非常適於為遠程轟炸機進行護航,突破了長距離空襲安全性方面的瓶頸。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隨後二戰軍工狂魔身份曝光的美國,打造出無數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兩國展開戰略轟炸,前期由B-17、B-24等充當主力,後期由更先進載彈量更大的B-29接手。在美國長時間戰略轟炸下德國、日本叫苦不迭,雖然兩國都有意報復轟炸美國本土,但現實情況是前者和美國遠隔大西洋,後者和美國中間擺了個大平洋,想炸也是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