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霸一時,幾種二戰日本著名艦載機

2021-01-09 戰爭事典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母水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而二戰時期的日本戰機也曾一度稱霸長空,特別是二戰前期的零式確實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成為現在不少人吹噓的資本。

三菱零式艦上戰鬥機(A6M1-A6M8)

日本海軍1937年「十二試艦上戰鬥機」 項目要求設計世界最高水準的戰鬥機,由於其性能要求過於嚴苛,中島公司中途退出競爭,僅剩下三菱公司的設計團隊在堀越二郎的率領下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海軍要求,使用諸如特殊硬鋁材料(由住友金屬公司研發)、恆定轉速螺旋槳、網孔型翼梁結構、完全流線型機身、水滴型座艙蓋等新技術,並在軍方默認之下取消了防彈鋼板和自封油箱等防護設備。經過一系列試航改進後零式艦戰11 型於1940年7月開始服役。

三菱為零式增加了艦載設備,並改進部分機翼使其可以摺疊,得到了零式最主要的改型即21艦載型,至1944年5月生產2821架。採用榮式21型發動機的零式32型生產了343架,在其基礎上增設機翼油箱得到的零式22型生產了560架。

零式戰機機動性高、火力兇猛,續航航程更是遠得超乎對手想像,在太平洋戰爭之初所取得的大量輝煌戰績對西方國家軍隊乃至西方人傳統思維觀念造成的衝擊可謂眾所周知。日本海軍戰鬥機王牌飛行員名列前茅者,如巖本徹三、杉田莊一、西澤廣義、福本繁夫、坂井三郎、奧村武雄等等,根本不用詢問他們的戰績大多是靠什麼戰機取得的。美軍即使在中途島戰役後獲得了完整的零式戰機,分析了其結構數據,也只能令F4F野貓戰機以空中合作戰術(「薩奇剪戰術」)應對,後來服役的F6F地獄貓戰機才在大部分性能指標上勝了零戰一籌。而美軍戰機在性能上全面勝出要等到F4U海盜、P51野馬(從硫磺島、衝繩起飛)投入戰場,才完全暴露出零式戰機缺乏防護的弱點。

為了應對美軍新型戰機,1943年初至1944年初三菱公司相繼推出零戰52、52甲、52乙,該系列生產總數達3207 架,主要提升了俯衝速度、增加了防護設備、增強了火力。其後零戰還有一些改型,但產量甚少,無關緊要。戰爭中期以後零式的前期型號很多被改造成所謂的「戰爆機」,攜帶炸彈充當俯衝轟炸機,到戰爭末期更是大量淪為自殺特攻用飛機。

「永遠的零」迄今仍然是航空史上唯一由非歐美國家設計製造的世界著名戰機。

零式艦上戰鬥機52型主要性能數據:

尺寸:全長9.12米,翼展11米,高3.51 米。主翼面積:21.3平方米。動力裝置:中島榮式21型1130馬力發動機1臺。最高速度:565 公裡/時(288節)。續航距離:2560公裡。實用升限:11740米。空重/全重:1876千克/2733 千克。武器:7.7毫米機槍2挺(機首),20毫米機炮2門(機翼內),可攜帶60千克或30千克炸彈2枚。乘員:1人。

愛知九九式艦上爆擊機(D3A1-D3A2)

由愛知公司設計技師五明得一郎所率領的團隊根據日本海軍1936年「十一試艦上爆擊機」項目要求設計的全金屬雙座下單翼攻擊機,採用固定式起落架。

九九式艦爆採用了沉頭鉚釘、恆速螺旋槳等新技術,結構堅固,俯衝穩定性較強,機動性也不錯,緊急情況下可作為戰鬥機使用。少量九九式艦爆11型參加了侵華戰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成為軍艦殺手,航母赤城的艦爆隊長江草隆繁駕駛九九式艦爆贏得了「艦爆之神」的名號。特別是在印度洋海戰中,九九式艦爆機隊的投彈命中率竟然高達恐怖的70%—90%。即使是在中途島戰役中只剩下一艘航母飛龍投入作戰的情況下,以及南太平洋海戰翔鶴、瑞鶴的攻擊作戰中,倖存下來的「海鷲」爆擊老手駕駛九九式艦爆所取得的命中率仍然大大高於美國對手SBD。

1942年愛知公司為九九式艦爆換裝金星54型發動機,憑藉這款戰時日本實用航空發動機中上乘產品的幫助,九九式艦爆22型性能進一步提升,但在美軍的龐大機群、防空火力網面前生存概率卻越來越小。該機總產量1515架。日本海軍打算從1943年起用彗星艦爆取代其位置,但同樣因為產量所限,直到機動艦隊覆亡之時,日本航母上仍然混編著九九式與彗星兩種艦爆機。

九九式艦上爆擊機22型主要性能數據:

尺寸:全長10.19米,翼展14.36米,高3.35 米。主翼面積:34.97平方米。動力裝置:三菱金星54型1300馬力發動機1臺。最高速度:428 公裡/時(232節)。續航距離:1050公裡。實用升限:10500米。空重/全重:2618千克/3800 千克。武器:250千克炸彈1枚或60千克炸彈2 枚,7.7毫米機槍3挺(兩挺機首固定,另一挺後座轉動)。乘員:2人。

中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B5N1-B5N2)

由中島公司設計技師中村勝治所率領的團隊根據日本海軍1935年「十試艦上攻擊機」項目要求設計的全金屬三座下單翼攻擊機。該機還擁有進一步降低阻力的可收放式起落架。在全金屬單翼戰鬥機方面已取得領先的三菱公司也推出了競爭作品,但仍然採用了固定式起落架,與中島公司的作品相比稍顯遜色。對可收放式起落架還不放心的日本海軍同時採用了兩個公司的產品,但三菱的九七式艦攻(B5M1)服役後不久就退居二線,中島九七式艦攻成為主力,因此只要不加特別說明,九七式艦攻就等於中島機。

九七式艦攻機翼可以摺疊,並最早採用了開縫式襟翼、三葉恆速可變距螺旋槳等新技術,同時也是第一種擁有全封閉座艙的艦攻機。該機可掛載威力十足的九一式航空魚雷執行反艦任務,也可掛載從250千克到60千克的各種炸彈執行轟炸任務,戰術選擇餘地頗大,不過福兮禍所伏,南雲機動艦隊在中途島海戰關鍵時刻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針對的機種就是九七式艦攻。九七式三號艦攻換裝了榮式11型發動機,加大功率的同時還降低了阻力、提高了航速,1939年進入量產。

九七式艦攻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戰功赫赫,從珍珠港行動擊沉多艘戰列艦,到珊瑚海海戰擊沉航母列剋星敦、中途島海戰擊沉航母約克城、南太平洋海戰擊沉航母大黃蜂,它都是攻擊主力。在戰爭前期不太重視空中索敵的機動艦隊也主要將九七式艦攻當作偵察機使用,如此一來,儘可能多地保留攻擊機準備投入作戰和儘可能嚴密地實施空中索敵以防止遺漏敵軍蹤跡,這兩項任務就成了一對矛盾,在中途島海戰中牽一髮而動全身,最終導致機動艦隊慘敗。

雖然九七式艦攻在1943年後預定由更先進的中島天山艦攻取代,但由於後者產量不足,直到機動艦隊覆亡之時,日本航母上仍然混編著九七式與天山兩種艦攻機。該機總產量約1250架。

九七式艦上攻擊機三號主要性能數據:

尺寸:全長10.3米,翼展15.52米,高3.7 米。主翼面積:37.7平方米。動力裝置:中島榮式11型970馬力發動機1臺。最高速度:378 公裡/時(204節)。續航距離:1992公裡。實用升限:7640米。空重/全重:2279千克/3800 千克。武器:魚雷1枚或800千克炸彈1枚或250 千克炸彈3枚或60千克炸彈6枚,7.7毫米機槍1 挺(後座轉動)。乘員:3人。

中島天山艦上攻擊機(B6N1-B6N3)

日本海軍航空兵開戰之初的三大機型中,九七式艦攻是最早研發成功裝備部隊的, 1939年其後續機型「十四試艦上攻擊機」計劃便已提出,仍然交與中島公司研發。但中島公司執拗於其正在研製中的護式發動機(1800 以上馬力),結果由於該發動機問題不斷,新艦攻的首架原型機在1941年3月才首飛,1943 年中期才開始服役,發動機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只好更換為競爭對手三菱的火星25型發動機,得到其量產型號天山12型,此時已經是1944年3月。

天山艦攻機身修長洗鍊,首次採用四葉螺旋槳以及層流機翼,其性能可列入世界一流艦攻行列,滿載著日本海軍上下的熱切期待,剛出工廠便飛往第一機動艦隊的航母甲板上降落,卻在馬裡亞納海戰中由菜鳥飛行員們駕駛著飛蛾撲火,幾近全滅,其後也只能轉戰於陸上基地,大量充作自殺特攻機。總產量1268架。

天山艦上攻擊機12型主要性能數據:

尺寸:全長10.86米,翼展14.89米,高3.8 米。主翼面積:37.2平方米。動力裝置:三菱火星25型1850馬力發動機1臺。最高速度:482 公裡/時(260節)。續航距離:1750公裡。實用升限:9040米。空重/全重:3010千克/5200 千克。武器:魚雷1枚或800千克炸彈1枚或250 千克炸彈3枚,7.7毫米機槍2挺(轉動)。乘員:3人。

本文摘自《日本航空母艦全史》

相關焦點

  • 二戰著名的「野貓」艦載機竟是這樣打包運往英國的 很有趣
    畫面中的一排排碼放整齊的物體,是二戰早期著名的美式艦載戰鬥機---F4F「野貓」。這場景是1941年期間,一批碼放整齊的F4F「野貓」正在打包裝運去英國。F4F「野貓」艦載機由美國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於1940年底正式交付。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英國海軍沒有航空兵管轄權,這就造成二戰爆發的時候,英國艦載機是當時三個航母大國中最不起眼的。機型老舊、數量少並且設計思路和性能都有問題。二戰中後期一些高性能機型加入航母部隊服役,但數量仍舊不足,艦隊中大量充斥引進的美式艦載機。所以英國艦載機在戰爭中沒有像美國和日本的機型那樣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二戰時美軍最傑出的艦載機:火力強大,被日軍稱為「死亡口哨」
    二戰期間,由於航空技術的發展,戰鬥機的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到了二戰末期,幾乎將活塞螺旋槳飛機發展到了極致,德國更是率先將噴氣式飛機投入到了實戰之中。P51野馬歸屬於美國陸軍航空隊,二戰期間主要負責給轟炸機護航。那麼,在海上美國海軍中最優秀的戰鬥機是哪個呢?這就要從二戰時美國海軍裝備的戰鬥機說起。
  • 僅生產600架,卻獨佔二戰時英國海空軍三分之一戰果
    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稱霸世界兩百多年,巔峰時期美日也要避其鋒芒。英國之所以能稱霸海外,全憑著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直到二戰前期英國依舊擁有唯一可以把海軍和部隊部署到全球各地的海軍力量,也離不開各類先進的軍事裝備。據統計,1940年開始服務於英國海軍的「管鼻鸌」戰鬥機,短短五年間就佔據英國艦隊的航空兵在二戰中三分之一的擊落戰果,史無前例。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二戰時美國有多強大?一組老照片給出答案,我們的未來任重道遠
    眾所周知,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靠著一戰大發戰爭財,靠著二戰的勝利,以及後來二戰戰後秩序的劃分,才能夠成為這個星球如今唯一的超級大國。因此,二戰是美國整個國運轉折點,美國在二戰中,在被日本偷襲之後依然能迅速的將法西斯按倒在地胖揍,拳頭的力量可見一斑。
  • 二戰時的英國海軍是否浪得虛名?其實放到太平洋比日本還猛
    二戰中,由於英國海軍表現比較平庸,不像日本那樣搶眼,加上其Z艦隊在馬來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消滅,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英國不是日本的對手,英國海軍完全是浪得虛名。那麼實際真是如此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如果把英國海軍放到太平洋可能比日本還要猛。作為世界老牌海軍強國、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的家底是非常雄厚的,特別是在海軍方面。
  • 獨挑大梁:二戰前期的皇家海軍管鼻燕戰鬥機傳奇
    管鼻燕的外形更像是轟炸機而非戰鬥機但正是其貌不揚的管鼻燕飛機,成為了二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英軍艦載機。二戰爆發後加入現役的光輝級艦隊航母相比在太平洋地區堆砌艦載機數量的美國和日本,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總是顯得中規中矩。
  • 蘇33,殲15和超級大黃蜂,誰才是艦載機之王?實戰經驗差距很大
    艦載戰鬥機,是一種可以在航母上完成起降工作並執行任務的戰鬥機,在二戰期間航母出現後,艦載機隨即誕生,但隨著艦載機進入新的發展時代,目前世界上排得上號的艦載機也就那麼幾種。蘇霍伊設計局的蘇-33戰機,我們的殲15飛鯊戰機,以及超級大黃蜂F/A-18戰鬥機。
  • 艦載機的前世今生
    航母與艦載機的關係,並不像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那麼複雜。可以說,艦載機早就有了,航母也早就有了,只不過,當飛機在艦上起飛,她就立刻擁有了艦載機的美麗稱呼。初期的艦載機,十分輕盈,既不需要彈射起飛,也沒有很大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只要艦船夠大,就可以改裝成航母。
  • 超音速「騎士」:美軍F7U「彎刀」與F-8「十字軍」艦載機
    圖為在航母甲板上墜毀的F7U「彎刀」但是,和很多早期的美國著名飛機製造公司一樣,沃特公司也並沒有堅持到最後。隨著美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原本很多擁有很強飛機製造能力的公司,比如共和公司,北美公司,麥道公司等等,也都相繼被兼併或者消失,而沃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作為美國早期噴氣式艦載機發展最主要推動者,沃特公司還是在美國艦載機發展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 二戰美國血洗「日本珍珠港」:摧毀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心臟
    到了二戰時期,特魯克環礁裡面能夠能夠提供足夠容納全部聯合艦隊及其支援船隻的錨地。於是,特魯克島不僅成為成為日本在南太平洋「內防衛圈」的心臟,而且還是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所以,日本和美國都將此地視為「日本的珍珠港」,「日本的直布羅陀」。
  • 萬能的零式戰鬥機,在二戰算什麼水平?美軍:火雞一樣,一打就落
    在前些年,日本國內有一部戰爭電影《永遠的零》上映,引起了整個東亞的爭議。這部電影以現代人視角重看二戰,主要講的是一名現代的日本青年,在了解到自己的祖父居然是「神風特工隊」一員後,四處尋訪當年的倖存者,並在調查尋訪中了解到二戰那段慘痛的歷史。
  • 二戰英國集民間科技,研發出著名的噴火戰鬥機
    動力方面,噴火戰鬥機研發的時候,剛好趕上羅爾斯羅伊斯在1934年推出了新的P.V.12液冷式發動機,這款引擎能輸出1000匹以上的馬力,所以就計劃使用這款引擎,這款引擎就是後來著名的梅林系列發動機,配備這系列引擎的噴火戰鬥機能實現563千米的最大速度。
  • 二戰十大名將:第一名堪稱二戰的救世主,四大著名戰役的締造者
    第10名:鐵木辛哥,二戰蘇聯元帥,曾指揮北高加索戰役,而一戰成名。後來還在解放烏克蘭和柏林戰役屢建奇功!第九名:巴頓,二戰美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巴頓以作戰勇猛,快速進攻聞名,曾在北非戰場和法國盟軍西線戰場上獲得過對德軍的重大勝利。
  • 盤點二戰十大著名間諜
    盤點二戰十大著名間諜若你覺得史上最強的間諜是007詹姆士邦德,那你可能錯了。至少,你得先知道以下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理察·佐爾格博士間諜1924年蘇聯情報部門將佐爾格收為特工。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前,佐爾格曾向蘇聯政府報告這一消息,卻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 盤點二戰後美國海軍歷代艦載戰鬥機:F7U外形激進
    美國海軍是全球首批裝備航空母艦的海上武裝力量之一,早在一戰結束之後沒幾年,美國海軍就擁有了第一艘航母「蘭利」號,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海軍已經坐擁7艘航母,是當時西半球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海軍,僅次於日本海軍。
  • 【兵器說】「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圖為三種艦載機起飛方式對比中國網新聞8月2日訊 2016年4月27日海軍少校張超在駕駛艦載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在推桿無效後被迫跳傘,墜地受傷,經搶救無效犧牲。沉痛的消息令國人揪心不已,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艦載機起降訓練如此危險?本期【兵器說】帶您一探究竟,一起走近「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 二戰十大致命武器排行榜,第一名當仁不讓最威武!
    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國一架B-29型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將廣島夷為平地,約8萬人死亡。3天後,第二顆原子彈投向日本長崎,又造成7萬多人死亡。在核武器的強大威懾力之下,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二戰德軍航空母艦師從日本,技術落後載機量少,最後被蘇軍擊沉
    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海軍戰略家認為航空母艦在未來的巡洋作戰中將為遠洋襲擊艦提供空中掩護和偵察支援,同時運用艦載機對運輸船隊實施遠程打擊。1934年4月,德國海軍開始研究航母的設計問題,《英德海軍協定》允許德國建造38500噸的航空母艦。由於全無經驗,德國海軍在1935年秋向日本派出技術代表團,獲取相關資料,並參觀了正在接受改裝的「赤城」號航空母艦,此外還通過各種渠道得到了英國航母的技術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