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地空飛彈那麼先進,種類眾多,為什麼部隊還保留高射炮?

2021-01-16 V武研社

自從作戰飛機誕生以來,地面部隊和海上艦艇部隊一時間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隨之,就產生了防空炮,這些防空炮一代比一代強,從最開始的手動裝填到自動射擊的防空炮,比如在二戰期間誕生了大量的高炮,大口徑的和小口徑的都有,並且創造了很大的戰果。尤其是二戰德國的知名的88炮,能打飛機還能反坦克,並且戰果輝煌,是盟軍地面部隊和轟炸機部隊最恐懼的武器之一。

二戰之後,防空炮發展很快,有了雷達和更先進的火控系統,打的更準了,反應更快了。後來,出現了比火炮威力還大,反應速度更快的武器,那就是防空飛彈,防空飛彈的出現,一下就把高炮比下去了,打得更遠,射程動不動1-200公裡,打得也準,能夠實現追著戰機滿天跑,還有就是威力大,一發足以重創或者幹掉作戰飛機,轟炸機和運輸機也不例外,有人說,防空飛彈基本上可以代替防空火炮了。

地空飛彈可謂是飛機的新時代殺手

隨著現代飛彈技術的不斷進步,不管是多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或者巡航飛彈等,想攻破對手的防空系統,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尤其是在防空系統中的防空飛彈所展示的攔截能力,讓攻擊方難以突破。不過,另一款防空系統高射炮,雖然相對比較老,也沒有精確打擊能力,但是卻依然在能夠長期保持存在,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蘇聯時代的ZSU-23-4,可是戰機的知名殺手之一)

第一、防空飛彈不是萬能的,並不會百分百全部擊中目標,難免有漏網之魚。

防空飛彈現在的精確制導能力令人咋舌,射程動不動達到幾十公裡到上百公裡以上。但是,再完美的防空系統終究有漏網之魚。如果在防空飛彈防不住的情況下,尤其是戰機或者巡航飛彈近在咫尺時,高射炮馬上就能展示出其強大的威力了。因為高射炮沒有精確命中的要求,它在發揮作用時只需要集中向某一個高度或者某一片空域大量發射,這樣形成的彈幕,就可以攔截距離較近的攻擊者。

俄羅斯2S38 57毫米自行高炮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高射炮不僅沒有失去作用,反而成為現代防空飛彈的有效補充。所以,這才是高射炮隊伍一直保持存在,並不斷發展的最重要原因。尤其是現在陸軍裝備的大部分現代化高炮,口徑統一為30~57毫米,重量也相對比較合適,體積和彈藥尺寸相對比較集中。因此,再加上有履帶式,牽引式以及輪式高炮,能夠充分滿足各軍種對於各種地域環境的適應性,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來進行配置,戰術機動性非常靈活。尤其是在配合空運進行戰術機動的情況下,比如現代主流的35毫米高炮的優勢,其實還是非常強大的。

(德國獵豹自行防空炮,正在發射35毫米炮彈)

第二、隨著時代的進步,高射炮本身也更加先進,威力也很大,打得也很準。

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讓高炮的整體技術得到了質的發展。高炮不僅僅是機動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且在火控系統,狀態監控,精確起爆甚至在先進的信息化體系方面,高射炮已經可以隨意應對在低空飛行的超音速戰鬥機,甚至能夠對付隱身目標。

(瑞典厄利空「天空盾牌」35毫米可編程彈藥,針對飛彈等小型和高速威脅的最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了隱身戰機,配合現代反隱身戰機雷達,在預定空域進行大量的高射炮攻擊,一樣可以讓它們灰飛煙滅。因為高射炮的攻擊並不是為了精準打擊,而是像漁網一樣的大面積攻擊,這樣擊中對手的概率更高。因此,在並不能精確鎖定對手的情況下,高射炮確實是一個有效的防空手段之一,填補飛彈空缺必不可少,成為現代防空系統關鍵一環,強大作用不可小覷。

(現代的高射炮也可以攔截飛彈等目標)

當然現代的高炮也變得非常先進了,比如號稱比坦克還貴的35毫米防空炮,裝備脈衝都卜勒搜索雷達和火控跟蹤雷達,相對獨立的光電系統,有雷射測距儀、紅外紅外測角儀、熱像跟蹤儀,彈藥也非常先進,除了正常的穿甲彈和高爆彈之外,還有智能時間引信預製破片榴彈,也就是說彈丸追蹤目標的時間都能控制,具備相當高的打擊水平,可以攔截高速來襲的飛彈等小目標。作戰效能也非常高,這類防空炮代表的有我國的PGZ 09式35毫米自行高炮,德國獵豹自行防空高炮,日本的87式自行高炮等。

典型的殺手:ZU-23-3雙聯高射炮

第三、一炮多用,高射炮本身就是個多面手

高射炮除了能夠在防空系統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外,它同樣能夠對付地面目標。舉個例子,在俄羅斯拍攝一部短的電視劇,裡面有一個情節,俄軍搜索敵人時候,遇到了狙擊手,但是己方沒有狙擊手反擊,自己步兵的步槍還打不到,後來一個士兵架起防空炮,朝著對面山林裡面可疑狙擊手藏匿的地方,一陣掃射,後來埋伏在樹上的狙擊手被防空炮擊中了,俄軍消除了隱患。

比如35毫米高炮一旦轉化為平射模式,可以馬上大片伏擊正在進攻的坦克陣,徹底摧毀對手的陣地進攻。坦克都承受不了高射炮平射時的巨大威力,更何況是步兵戰車、其他軍用車輛等防護性能更低一個檔次的武器裝備。當然現在防空炮還可以和防空飛彈集成在一個系統裡面,比如俄羅斯的「鎧甲S1」近程防空系統,有高炮又有飛彈,彈炮合一的獨立作戰的防空武器,配備相控陣雷達,用於目標獲取與跟蹤,防空飛彈和高射炮兩種武器集成在一具雷達控制上。鎧甲S1在敘利亞已經實戰,在俄羅斯的機場擊落了多架來襲的無人機,彈炮合一是一個發展的方向。

所以,高射炮不僅不會消失,防空飛彈再先進,有高炮作為搭檔,才能保證守護的天空能夠萬無一失,而且它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還會發展更多的先進型號,各種口徑都會有,都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相關焦點

  • 印度飛機想越界,沒門:中國地空飛彈高海拔地區實彈射擊
    自6月中旬中印洞朗地區對峙以來,印度不僅邊支帳篷邊建補給線,還從錫金增兵數千人,並依靠幾十年來修築的工事,意欲與中國打持久戰。不僅如此,印度在1962年戰敗後總結教訓,認為之所以戰敗,最重要的一條是沒有使用空軍,因此,估計再爆發中印戰爭的話,印度會堅決使用空軍。
  • 小口徑高射炮:成對付武直和無人機,最為銳利的防空武器
    戰爭題材的影片《男人的大和號》中,面對美海軍艦載戰鬥機、魚雷機、俯衝轟炸機的狂轟濫炸,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王牌主力戰艦大和號上的上百門三聯和單聯裝25mm高射炮、127mm副炮等,對空進行了猛烈的射擊。
  • 拉-17,中國第一款無人靶機,實彈測試中61枚飛彈擊落7架
    同時有人駕駛偵察機在越發先進的防空飛彈面前生存率極低,這也帶來無人偵察機的需求,於是蘇聯開始了第一代無人靶機/偵察機的研製——拉-17。1950年,蘇聯拉沃契金飛機設計局開始研製無人靶機,代號「拉-7」,主要用於空軍訓練。1954年該機試驗定型,翼展7.5米,機長8.15米,最大起飛重量3.1噸,載重495千克,採用一臺РД-900亞音速衝壓發動機。
  • 彈片切碎跳傘飛行員,世界首次地空飛彈實戰記錄
    主要用於攔截敵轟炸機執行要地防空,取代了130毫米與100毫米高炮。 每個發射營裝備六枚發射架成六邊形布置。飛彈為兩級發動機,第一級固體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彈徑0.645米;第二級發煙硝酸-煤油液體發動機工作22秒,彈徑0.5米,推力2650千克。發射營的火控系統站能跟蹤一個目標,利用三個信道同時制導三枚飛彈攔截目標。
  • 二戰美國「平流層大炮」,120毫米口徑的M1重型高射炮
    二戰初期大口徑高射炮並不多,普遍為3英寸高射炮或者75毫米口徑高射炮,法蘭西戰役期間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表現突出,對空能驅逐轟炸機,對地能反坦克,一時之間激起了各國研究大口徑高射炮的興趣。美國在1938年就提出了現代防空解決方案,旨在尋找一種大口徑的高射炮,這個計劃隨後發展成了M1式4.7英寸(120毫米)重型高射炮。M1式120毫米高射炮是美國在二戰中製造的最大口徑防空炮,並且在美國正式參戰前就開始部署,在二戰中屬於先進的高射炮系統。
  • 「新春走基層」我想為你唱首歌——空軍某地空飛彈營官兵的新年心語
    中部戰區空軍某地空飛彈營駐守在燕山深處,是常年擔負防空任務的拳頭部隊,曾被空軍授予「神威飛彈營」榮譽稱號。去年,他們長時間在外駐訓,圓滿完成多個大項任務。「全力奔跑的間隙,也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李明輝對記者解釋,「平時許多來不及說、不好意思說的話,趁此機會傾訴傾訴。」
  • 北空飛彈某團夜間訓練剪影
    5月上旬某日凌晨,一發紅色信號彈劃破寂靜的陣地,在此遂行實彈打靶任務的北空飛彈某團官兵全副武裝奔赴戰位,兵器撤收、飛彈吊裝、編隊行軍……一場全員全裝實戰背景下的夜間緊急機動演練拉開帷幕。「迅速佔領陣地,做好戰鬥準備!」數十臺車輛趁著夜色潛入陣地,車輛定位後,官兵攜帶野戰裝備,鋪設電纜、架設兵器,陣地上飛彈上架、雷達飛轉,野戰指揮方艙內,戰勤人員緊盯屏幕,密切注視著戰場態勢。
  • 直20再傳好消息,掛載空對地飛彈化身「武直」,綜合戰鬥力引熱議
    近段時間,疑似我國直-20直升機掛載空對地飛彈圖片在網上流傳,直20化身「武直」,它的綜合戰鬥力也再次引發大規模的討論。早在去年11月,央視就公開了直20在雪域高原試飛的照片,12月3號,中國軍網公開了陸軍在所屬空中的演習畫面,其中顯示作戰人員是從直20上進行機降,從而引發了各界關注。
  • 中國艦空飛彈精英——「飛蠓」FM90N探秘(圖)
    FM-90N發射瞬間  在歷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多次展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飛蠓」(FM)系列地空/艦空飛彈系統。在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飛蠓」系列不斷發展壯大,作戰效能不斷提高。
  • 40個飛彈旅隨叫隨到,擁有世界頂尖實力
    此時的「二炮」進展到火箭軍,不僅表明了「二炮」上升為獨立兵種,還擁有了不低於海、陸、空三軍軍種的重要性,凸顯了我國把核武器發展放在了舉案齊眉的首要地位,核實力也在不斷提升。 戰略飛彈部隊主要是以攜帶核彈頭的戰略飛彈為載體,迅速便精準打擊千裡以外的目標,大多數射程都在一千公裡以上。
  • 《閃電戰》獵空電球:二戰德軍「球形閃電」自行高射炮簡史
    在二戰時期,空地支援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作戰形式,諸如Ju 87、伊爾-2等對地攻擊機型的出現在加強地面部隊戰鬥力的同時,也將野戰防空的嚴峻課題擺在各國陸軍面前。作為空地支援作戰的先行者,德國陸軍早在戰前就在作戰部隊中編入防空單位,執行野戰防空任務,它們最初使用牽引式輕型高射炮,後來又將高炮安裝在各種機動載具上,研發了型號繁多的自行高射炮。
  • 印度試射新型國產地空飛彈,原型彈前不久剛做「布朗運動」
    剛拋棄著名的不靠譜國產地空飛彈「阿卡什」不久,印度陸軍又在嘗試獲得國產地空飛彈,加強自身野戰防空能力。(QRSAM飛彈類似我國用於出口的天龍-50飛彈,但射程只有一半)為印度陸軍研製的QRSAM飛彈,飛彈採用固體推進劑推進,有效打擊半徑為25~30千米,經安裝在卡車上的發射箱發射,這一距離也和原先印度陸軍準備採用的阿卡什地空飛彈類似。QRSAM飛彈雖是全新研製的,但是基於印度國產「阿斯特拉」(Astra)中距空空飛彈基礎上研製的。
  • 將響尾蛇飛彈變更用途,不十幾多先進只求更便宜
    伊朗早已不滿足於對其進行簡單的性能升級,打算將響尾蛇飛彈變更用途,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現在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發展出幾個衍生的型號,大體可以說。上天參與空戰,下地可充當反坦克武器。掛上無人機響尾蛇飛彈本身為空對空飛彈。將其發展為地空飛彈不是算什麼難事,於是伊朗在多年以前就對於響尾蛇飛彈進行地空,是改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推出了有關的型號,從展示的情況來說。
  • 踢館:中東戰場無人機鋪天蓋地,調高炮來打會不會比飛彈省點錢?
    畢竟防空飛彈太貴了,讓窮國也用得起專門針對無人機的價廉、消耗得起的高射炮防空系統。想聽堂主高見。 大口徑高射炮?美國人用AIM-120空空飛彈改裝的AMRAAM-ER地空飛彈,最大射擊高度約25公裡,最大射程50公裡,比高射炮又輕便多了。
  • 高射炮曾被廣泛部署在洛陽各大廠礦 如今成為人工增雨主力軍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拖民兵高炮連女子高炮班訓練場景 (記者翻拍)近日抗美援朝主題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影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高射炮引發不少讀者回憶。20世紀70年代,我市各大廠礦均部署有民兵高炮部隊。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先進的防空武器已經取代高射炮成為主要防空力量,但部署在各大廠礦的民兵高炮部隊並沒有全部退出歷史舞臺。
  • 中國航空工業展示的飛彈是一坑四嗎?為什麼摩洛哥軍隊先用上了?
    近日,一張航空工業洛陽空導院的視頻截圖引發網友熱議,尤其是截圖中作為各位科技工作者「背景板」的兩枚地對空、空對空飛彈,更是引起了各路軍迷的極大興趣。兩型飛彈的來路首先咱們來說一下飛彈的型號,擺在右側的那枚空對空飛彈不用說了,眾所周知這是目前依然作為「兩航」部隊主戰裝備存在的PL-12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當然,現在已經碼能拿出來兩型比它更好的同類產品。
  • 紅9飛彈出口北非,速度6馬赫,射程200公裡,一個旅保衛全國領空
    而中國紅旗-9系列地空飛彈,也被稱為繼美國愛國者2/3以及俄羅斯S-300/400防空飛彈之後,世界第三大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現在,紅9系列飛彈實現了第三次出口的突破,遠銷北非國家。按照紅旗9的作戰能力,只需要一個飛彈旅,就能保衛一個小型國家的全部領空。
  • 飛蠓進化論:中國FM90防空飛彈分析
    在不久前結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展出了新一代FM-90防空飛彈系統。網易軍事曾在航展時對該系統進行過專門報導,並認為該系統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那麼FM-90防空飛彈究竟採用了哪些新技術?這些技術又對中國防空飛彈有何影響?網易軍事下面將進行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