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17,中國第一款無人靶機,實彈測試中61枚飛彈擊落7架

2020-12-07 北雁自南歸

無人駕駛遙控飛機,其實早在一戰期間就已經出現,不過受限於當時落後的控制及導航技術,相對來說發展還比較原始也不成熟。無人遙控飛機初始主要應用於打靶,不像今天的無人機主要用於偵察、攻擊,在二戰期間隨著戰場需求以及無線電技術更加成熟,各國都有對應無人機問世。

下圖是二戰美軍訓練轟炸機機組成員射擊方式,訓練手段確實相對原始。

美軍訓練轟炸機機組成員

到了噴氣時代原有的一切都改變了,包括戰鬥機、高射炮、高射機槍等,都需要更加快速且實用的高速靶機。同時有人駕駛偵察機在越發先進的防空飛彈面前生存率極低,這也帶來無人偵察機的需求,於是蘇聯開始了第一代無人靶機/偵察機的研製——拉-17。

1950年,蘇聯拉沃契金飛機設計局開始研製無人靶機,代號「拉-7」,主要用於空軍訓練。1954年該機試驗定型,翼展7.5米,機長8.15米,最大起飛重量3.1噸,載重495千克,採用一臺РД-900亞音速衝壓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905千米/小時,巡航速度8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900千米,載機平臺是仿自美國B-29的圖-4戰略轟炸機。

拉-17無人靶機

可以外掛兩枚大型飛彈的圖-4轟炸機,作為戰略轟炸機,可以改進平臺很多,帶兩架拉-7無人靶機毫無壓力。1959年之後,蘇聯研製出從地面發射裝置,長期以來作為蘇聯空軍及國土防空軍的主力靶機。比如用於空空、地空飛彈武器研製試驗和鑑定,也可以用於部長常規打靶。

圖-4轟炸機

我國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引進,作為無線電遙控中、高空兩用高亞音速靶機,拉-7採用正常氣動布局,由於機體反射面積較大,可以模擬戰鬥機、轟炸機。機上還裝備了路尼伯格透鏡,曳光管,脫靶距離指示器和紅外拖靶裝置等。拉-7由圖-4帶到高空投放,然後初始階段依靠機上發動機作有動力飛行,燃油耗盡後改為滑翔飛行。

拉-17無線電靶機

1959年4月19日,大家很熟悉的地空飛彈二營,進行了我軍史上首次地空飛彈實彈射擊,目標靶機就是進口的拉-17。1959年11月16日,空軍米格-19戰鬥機及配套K-5M空空飛彈,同樣進行了空軍史上首次空空飛彈實彈射擊訓練。先後有16名飛行員發射61枚K-5M,擊落7架拉-7無線電靶機(實際投放8架),這個命中率就現在來說有點差,考慮到當時的空空飛彈水平這結果已經相當不錯。

由於拉-7還不具備地面發射能力,因此在空軍就多了這麼一個神奇組合,圖-4(美國B-29技術)加拉-7高空投放。

圖-4攜帶拉-17K無線電靶機

到了60年代,由於蘇聯技術、顧問全面撤出,為使部隊不至於陷入無機可用的尷尬,我國航空業開始自行研製同類機型。1968年4月3日,由南京航空學院進行測繪仿製拉-7,當時給出的型號是CK-1(長空一號)。1969年12月22日,長空一號首飛,1977年10月25日,長空一號設計定型,改為無人駕駛-5甲型飛機(無-5甲)。

長空一號無人靶機
拉-17無線電靶機 三視圖

長空一號採用一臺WP-6發動機,採用固體燃料推進器發射,依靠降落傘回收,1966年裝備部隊。長空一號成為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款多用途噴氣式無人機,先後有多款改型包括:CK-1中高空靶機、CK-1A核武器試驗取樣機、CK-1B低空靶機(供低空防空武器系統鑑定用)、CK-1C高機動型(供空對空飛彈和戰鬥機鑑定試驗用)。

長空一號無人靶機
長空一號無人靶機

相關焦點

  • 印度飛機想越界,沒門:中國地空飛彈高海拔地區實彈射擊
    自6月中旬中印洞朗地區對峙以來,印度不僅邊支帳篷邊建補給線,還從錫金增兵數千人,並依靠幾十年來修築的工事,意欲與中國打持久戰。不僅如此,印度在1962年戰敗後總結教訓,認為之所以戰敗,最重要的一條是沒有使用空軍,因此,估計再爆發中印戰爭的話,印度會堅決使用空軍。
  • 我軍新型飛彈擊中萬米高空超音速目標 5秒鎖定目標 (組圖:
    核心提示: 演練中,一種新型防空飛彈面對的目標是模擬巡航飛彈的高速靶彈,這是新飛彈首次對這種目標進行實彈射擊,與以往相比,這種靶彈可在萬米高空超音速飛行,這對雷達操作手和飛彈射手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當年我軍擊落5架U2 既靠技術更靠戰術
    8月25日,美軍U2飛機擅自闖入我軍北部戰區正在實彈演習禁飛區上空,偷窺我軍演練,為此中方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最近幾天,網上關於U2的信息有很多,這U2究竟是何方神仙。而U2自打問世幾十年來,被敵方用飛彈擊落的也只有7架,其中蘇聯一架,古巴一架,其餘5架都是中國擊落的,但使用的武器,6架為蘇制薩姆2地對空飛彈,1架為中國薩姆2的仿製品——紅旗2型地對空飛彈。首開紀錄 擊落RB57D型偵察機薩姆2地對空飛彈進入中國不久,即首開紀錄,取得了第一個實戰成果。
  • 痛打U-2偵察機,紅旗2飛彈服役53年,生產數萬枚,至今寶刀未老
    紅旗2地空飛彈系統在1967年6月27日定型並緊急裝備部隊,三個月後就取得首次擊墜戰績。1967年9月8日,我空軍在浙江嘉興,在強電子幹擾的背景下,首次使用紅旗-2地空飛彈擊落了一架來犯的美制U-2高空偵察機。隨後紅旗-2飛彈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在此後的國土防空作戰中,紅旗-2地空飛彈擊落過3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和1架越軍的米格-21戰鬥機。
  • 9月24日金門炮戰中空空飛彈首次參戰:1958年我軍戰機被飛彈擊落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9月24日金門炮戰中空空飛彈首次參戰:1958年我軍戰機被飛彈擊落歷史上的今天,1958年9月24日金門炮戰中空空飛彈首次參戰。美軍為了保證國軍空中的優勢,將最先進的AIM-9響尾蛇飛彈出售了40枚。這是最高機密,除了裝備飛彈的國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以外,沒有人知道這件事。甚至同一個大隊的飛行員,也不允許打聽飛彈的事情,即便閒聊也不得涉及。24日,國軍出動18架F86戰鬥機,其中4架攜帶AIM-9。
  • 蘇-25攻擊機竟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轟炸機
    據《thedrive》網站報導,俄羅斯紅星電視臺軍事頻道最近在YouTube 網站上發布了一段令人驚異的視頻,顯示一架蘇-25攻擊機用一枚「旋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一架圖-16轟炸機。「旋風」飛彈一般用來攻擊坦克或其他地面目標,並不是空對空飛彈,因此這段視頻非常難得。
  • 中國超級無人機「金雕」問世 帶8枚飛彈堪比武直,可進行蜂群戰術
    我國一款新型無人直升機採用雙旋翼共軸反槳無尾布局,代號「金雕」裝備光電傳感器,內部有一部紅外攝像系統,一部紅外夜視系統,一部雷射測距系統和一部火控照射系統,可以靈活轉動來搜索目標。除了可以擔負隱蔽偵察的任務外,金雕CR500無人機的兩側掛架最多可以攜帶8枚藍劍9型空地飛彈,其火力不亞於一架武裝直升機。而且金雕無人機也能接入數據鏈進行聯網,很適合剛剛興起的「蜂群」戰術。
  • 第一架軍用無人機:「長空」一號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 題:第一架軍用無人機:「長空」一號  新華社記者於曉泉、解放軍報記者張磊峰  作為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趙煦紮根邊陲半個世紀,從燒鍋爐做起,不斷學習鑽研,逐漸成長為我國無人機領域的權威專家,主導研製了我國第一架無人靶機
  • 天空一聲巨響,中國飛彈擊落一架米格-21,這次不是印度
    據調查,這一次這一架米格-21是利比亞國民軍的飛機,當時的它正在執行任務可是卻被地面上的防空飛彈所擊中,雖然飛機沒有了,但是值得高興的是飛行員跳了傘活了下來,在事情發生之後國民軍對現場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這一次的飛彈是我國生產的飛弩-6單兵防空飛彈。而襲擊飛機的自然也就是政府軍的人了。
  • 中國首款「太空無人機」:代號無偵8,能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
    在閱兵式上,無偵-8出現在無人機第一方隊,這足以顯示該機的重要地位,同時官方對其解說為"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而"無偵-8"是環球網在後來的介紹中公開的飛機型號。同時無人機沒有駕駛員,即使被擊落,也不會出現類似於"鮑爾斯事件"那樣的國際糾紛,因此即使在間諜衛星已經滿天飛的今天,高空無人偵察機依然是世界主要大國獲取對手情報的重要依據。在數十年的共和國防空作戰中,我國防空部隊擊落過不止1架外軍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並且還在被擊落的敵方無人機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我們自己的無人機裝備,將敵人的武器為我所用。
  • 天空傳來一聲巨響,又一架美制飛機被飛彈擊落,殘骸透露敏感信息
    ,最近利比亞的天空傳來一聲巨響,又有一架美制MQ9無人機被飛彈擊落,看來又有一個西方大國介入利比亞這個中東亂局,不過這架無人機的殘骸透露出了敏感信息,這架飛機不是俄國也不是美國派出的,而是義大利,看來這個國家還沒開戰就損失了上億。
  • 沙特一天之內被擊落3架無人機,葉門胡塞武裝幹的,戰果前所未有
    當地時間1月2日,葉門胡塞武裝公開宣布,他們短短24小時內在葉門與沙特吉贊省邊界地區擊落了三架飛機。雖然還未有現場殘骸照曝出,但有信息稱這三架飛機都是沙特空軍的無人機。目前,沙特未對胡塞擊落三架無人機發表評論,而且胡塞尚未提供足夠證據來證明這前所未有的戰果。圖為胡塞擊落無人機資料照非官方消息來源稱,胡塞武裝使用了伊朗雷達探測無人飛機,並從地面發射了R-27T空空飛彈改裝的地空飛彈;這款飛彈採用被動紅外製導,有很高的鎖定目標能力。
  • 中國唯一用戰利品研製的飛彈:因爭奪響尾蛇與蘇聯鬧翻!
    1958年9月24日溫州以東空戰(史稱「九二四溫州灣空戰」),中國空軍殲5戰機編隊與臺軍的24架F-86戰鬥機編隊在浙江溫州地區上空遭遇,發生了大規模空戰,我空軍飛行員王自重戰機掉隊,追趕編隊,單機被敵12架F-86圍困,王自重臨危不懼,入敵方機群,近戰格鬥5分鐘,單機擊落敵兩架F-86後,被F-86攜帶的AIM-9B「響尾蛇」飛彈擊中,壯烈犧牲,被追記一等功。
  • 咆哮鯊讓反艦飛彈耳聾眼瞎 美軍4架轟炸機摧毀中國航母成笑話
    LRASM是一種亞音速飛彈,採用了隱身設計,最遠射程可達一千公裡。由於LRASM體積比較小,1架B1B轟炸機可以攜帶24枚飛彈,4架B1B轟炸機就能向敵方艦隊投射96枚飛彈發動超飽和攻擊。正是基於這一點所以美國人自以為「B1B+LRASM」組合可以戰無不勝。
  • 人民空軍的新戰力—中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當時由於蘇聯取消援助、撤離專家,中國空軍試驗用的拉-17無人靶機嚴重缺失。所以我國不得不下決心自己研發無人靶機,從而促生了長空一號(CK-1)高速無人靶機的誕生。 為了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的需要,1969年國家下達研製高空無人駕駛照相偵察機的任務,研製工作由北京航空學院承擔,這就是無偵5型無人機。1964-1970年間,我國共擊落19架美國BQM-147H無人偵察機,該無人偵察機可以通過火箭發射或者大型運輸機進行投放,完成高空拍照偵察任務後,通過降落傘進行回收。
  • 傳奇「夜鷹」的隕落:塞爾維亞如何擊落隱形戰機F117
    洛克希德F117,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隱形的戰術攻擊機。自1983年正式服役以來,在戰爭中表現極其優秀,在海灣戰爭及科索沃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但號稱不敗「夜鷹」的F117,因為它唯一的一次擊落,導致了它被全部退役的命運。  塞爾維亞是唯一擊落F-117的國家。因為其殘骸墜落在南聯盟腹地布達諾維奇(Bu?anovci)村附近,導致美軍無法回收或摧毀飛機的機密部件,其殘骸最終被南聯盟方面所捕獲。
  • 全球鷹無人機造價高達2億,能探測大半中國,伊朗用什麼擊落的?
    6月20日,伊朗宣稱擊落一架美國的大型無人機,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熱議,雖然美軍第一時間否認,但是最後迫於伊朗證據確鑿,不得不承認無人機被擊落的事實。據了解,伊朗擊落的是美國最新款的RQ-4N全球鷹無人機。該款無人機號稱是美國最強的一款無人機,全身盡顯美國黑科技。
  • 中國老兵保守秘密37年!美國偵察機飛行高度2萬米,卻被擊落5架
    反觀美國,已經能研製出各種各樣的超級武器,比如U2偵察機,這種高空偵察機能夠在兩萬米以上的高空進行偵查任務,以當時的技術而已,攔截擊落這款偵察機簡直是天方夜譚,美國也對外宣稱,這款偵察機是無法被擊落的。既然FLAG已經立下來了,就總得有人去打美國的臉。於是我國就用實際行動給了美國一記響亮的耳光——僅憑四個防空飛彈營,以「帶著飛彈打遊擊」的戰略戰術將其擊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