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不過十幾年時間,當時我國的空軍力量還沒有形成規模,地面防空能力也十分薄弱。反觀美國,已經能研製出各種各樣的超級武器,比如U2偵察機,這種高空偵察機能夠在兩萬米以上的高空進行偵查任務,以當時的技術而已,攔截擊落這款偵察機簡直是天方夜譚,美國也對外宣稱,這款偵察機是無法被擊落的。既然FLAG已經立下來了,就總得有人去打美國的臉。於是我國就用實際行動給了美國一記響亮的耳光——僅憑四個防空飛彈營,以「帶著飛彈打遊擊」的戰略戰術將其擊毀。
U2高空偵察機是由著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誕生於1955年,其性能放在現在都可以用優異來形容 。飛行高度上限24384米,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810千米/小時,航程為5700公裡,最高偵查高度15000米。它的成名之戰是在當時蘇聯空軍與防空覆蓋區域偵查其所有的戰略空軍力量,並且全身而退,也是這一戰後,U2不可戰勝,不可擊落的名號就開始在世界上流傳開來。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U2明目張胆在中國領空偵查,這一舉動無疑激怒了當時我國的軍方高層,空軍首長下令克服一切困難,誓要擊落U2,打擊美國的囂張氣焰。由於我國當時防空能力貧瘠,所以再三考慮之後決定找蘇聯進口了5套薩姆-2防空飛彈,蘇聯為此還派遣了專業的技術人員到我國進培訓,不過奈何蘇聯人員說的是俄語,當時的官兵幾乎聽不懂,經過艱苦的三個月訓練,我國的官兵還是熟練掌握了使用薩姆-2的方法。
掌握武器之後,要做的就是盤算著如何打敵人了,我國官兵在仔細研究後,找到了U2的行動路線,在U2必經之路設下了埋伏,最終飛彈二營帶著自己的團隊成功擊落了第一架U2,不過飛行員由於搶救無效死亡。在之後的時間裡,我國陸續擊毀了5架U2偵察機。
在整個擊落U2的過程中,無數官兵在背後默默付出,老兵吳洪甫就是當時飛彈二營的一員,被稱為「飛彈上的眼睛」。 就是因為他的精密測算才能使得二營擊落美國U2創造了神話。退役後,營長對所有人警告,不洩露任何機密,只要上面不安排,任何人不準鬧情緒。於是以吳洪甫為首的老兵,退役後保守了37年的秘密,甚至家人都不曾知曉。
直到如今,事情別揭秘,還拍成了電視劇《絕密543》,這件事情才廣為人知,吳洪甫也在今年閱兵參加了彩車致敬方陣,共迎中國70年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