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曾被廣泛部署在洛陽各大廠礦 如今成為人工增雨主力軍

2020-11-30 騰訊網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拖民兵高炮連女子高炮班訓練場景 (記者翻拍)

近日抗美援朝主題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影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高射炮引發不少讀者回憶。20世紀70年代,我市各大廠礦均部署有民兵高炮部隊。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先進的防空武器已經取代高射炮成為主要防空力量,但部署在各大廠礦的民兵高炮部隊並沒有全部退出歷史舞臺。此外,在人工增雨領域,高射炮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類似用高射炮打落飛機的事兒,洛陽籍抗美援朝老兵也幹過

高射炮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戰爭史上掀開了防空作戰的新篇章。

電影《金剛川》中的高射炮為37毫米口徑的單管半自動高射炮,主要用於對付敵軍戰機,為野戰部隊提供低空掩護,是重要的低空防禦武器之一。

這種高射炮的優點是機動靈活、抗電子幹擾能力強、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缺點是命中精準度不高。因此,單門高射炮威力有限,兩門或多門高射炮從不同的方向對敵機進行打擊威力才大,影片中提到的「打交叉」戰術就是這個意思。

在影片一開始,由張譯扮演的高炮班班長關磊僅用幾發炮彈就打落敵軍飛機的情節,在現實中不僅有真實案例,還有更誇張的。比如,洛陽籍抗美援朝老兵孫永粉,曾用步槍打落敵機。

孫永粉今年89歲,洛寧人,原部隊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獨立高炮32營。有一次,孫永粉在巡邏完畢後,看到多架敵機在部隊上空盤旋示威,就去找排長匯報,得到「能打」的命令後,他拿起一支蘇式步槍,來到一處高地,瞄準敵機駕駛艙扣動了扳機,一連幾發子彈後,敵機一個跟頭栽在了不遠處的步兵營裡。

當時,孫永粉還不敢確定是他打下來的,軍醫驗了敵機飛行員的傷口後,從子彈射擊的角度判定是孫永粉打中的,他因此獲得二等功。

高射炮曾被廣泛部署在我市各大廠礦,目前仍有3家廠礦有民兵高炮連

如果您是一拖、軸承廠、礦山廠、玻璃廠等國有廠礦的老職工,應該對電影中的高射炮不陌生,因為20世紀70年代,我市各大國有廠礦均部署有民兵高炮部隊。

洛陽軍分區戰備建設處處長姜佔旭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我市開始組建民兵高炮部隊,因為高炮部隊對士兵素質、訓練場地等有較高要求,所以高炮部隊大多部署在當時人才濟濟、實力雄厚的我市各大國有廠礦內。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武裝保衛部軍事人防科科長楊軍武介紹,中國一拖的民兵高炮連主要由退伍軍人組成,連隊配有6門37毫米口徑的雙管高射炮。平時,高射炮都停放在一拖民兵訓練基地的炮庫裡,並由專人看管,演練或者訓練時拉出來。

「20世紀末,廠裡的高炮連經常搞演習、訓練、表演,多次受到嘉獎。」楊軍武說,當時,該廠的民兵高炮連包含兩個男民兵班、兩個女民兵班及原礦山廠的兩個男民兵班,1975年至1978年,該連先後3次為22個國家的駐華武官進行過高炮實彈射擊表演,受到稱讚。1988年,該連首發命中轟5飛機拖靶,受到省軍區通令嘉獎,榮立集體三等功。2011年9月,該連在確山進行高炮實彈射擊,炮響靶落,被評為「高炮實彈射擊優勝單位」。

記者從洛陽軍分區了解到,目前,我市依然有民兵高炮連的廠礦有3家,存放有高射炮的廠礦有5家,它們共同構成了一支防空作戰有生力量,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高射炮成為我市人工增雨主力軍,迎來職業生涯「第二春」

高射炮雖然已經不是現代防空作戰的主要力量,但在人工增雨領域,高射炮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牛一鳴告訴記者,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市開始使用高射炮進行人工增雨,截至目前,各縣(市)區部署有「雙37」高射炮28門,主要分布在山區,已成為我市人工增雨的主力軍。

牛一鳴介紹,我市人工增雨的主要方式是用高射炮等向雲層發射人工增雨防雹彈,這種炮彈包含碘化銀、乾冰等催化劑,炮彈在雲層中爆炸後,衝擊波會把催化劑播撒到雲層中,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水滴,從而形成降水。(記者 劉嘉儀 實習生 尚淵椋 文/圖)

來源:洛陽網-洛陽晚報

相關焦點

  • 長沙"久旱盼甘露"四猜想 今起最大強度人工增雨
    所幸,颱風「尤特」就要來了,受其外圍雲系的影響,長沙各增雨設備待命,將捕捉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 張頤佳 實習生 全超  「衡陽下雨了!還颳起了大風!」  「郴州也變天了!」  「永州正在打雷!」  8月13日下午,飽受酷熱煎熬的三湘大地再次迎來了幸福的雨滴。
  • 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省政府昨天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防禦高溫抗旱和部署人工增雨等相關舉措。省委省政府要求氣象部門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省人工降雨辦公室負責人說,7月28日-29日,上虞、奉化、寧海、餘姚等地已開展10場次的增雨作業,共發射火箭彈88枚。目前,全省各地40支人工增雨作業隊伍、380名有資質技術人員準備就緒,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河南:開展人工增雨有效緩和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愛春 通訊員卜曉娜報導  6月8日至9日,河南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組織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全省普降喜雨。  當前河南正值夏播夏種,但5月以來河南持續高溫少雨,氣象乾旱發展迅速,對農業生產等造成一定影響。河南省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準確預報此次天氣過程,要求各地積極做好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工作,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作業。從8日夜間到9日夜間,各地氣象部門作業人員搶抓時機連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人工增雨得看老天「臉色」萬事俱備只欠「天氣條件」
    但是,我市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高溫熱浪少雨天氣,這已經成為事實。即便高溫不走極端了,可晴熱天氣仍然不肯「收手」,抗旱形勢依舊嚴峻,所以我們嘉興也要利用高科技,向老天爺要水「解渴」了。  昨天,嘉興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向市民告知了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等。從今天開始到本月31日,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了,嘉興歷史上人工增雨的第一炮就將打響。
  • 保障人工增雨作業飛行24架次,懷化圓滿完成保障人工增雨任務
    9月21日上午,當增雨作業的運(Y-7)飛機從懷化芷江機場轉場起飛,標誌著懷化機場圓滿完成2020年人工增雨飛行保障任務。懷化機場作為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第二基地,飛機飛行的增雨作業影響範圍廣,此次作業有效解決了湘西部、湘南部局部地區的旱情,帶來了有效降雨,消除霧霾,淨化了當地的空氣,對於湖南省內重點乾旱地區及乾旱時段、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時段、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區枯水季節和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
  • 泰順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圖)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0日上午,泰順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組織人員到泗溪鎮進行人工增雨作業。「5、4、3、2、1,發射。」當日早上8點,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手中發射器,點火後人工增雨火箭瞬間竄向高空雲層。
  • 廣西開展人工增雨促進冬季農業生產
    1月7—8日,廣西出現一次明顯降水天氣過程,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提前安排部署,組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開展聯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全力為冬季生產、水庫蓄水、工農業用水和森林防火提供保障。
  • 國產新舟60+北鬥導航:人工增雨性能強悍
    這個季節,雨水格外重要,但光靠老天爺下雨遠遠不夠,人工增雨是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有效手段。去年年底,一架印有「中國氣象」的「新舟」60增雨飛機落戶長春,這是國內首架高性能增雨飛機,添載了最全面的催化劑裝載設備和先進的探測設備。昨天它正式「上崗」,實現首飛,與其他兩架增雨飛機聯機作戰,圓滿完成了人工增雨任務。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舉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
  • 人工增雨怎麼來的?看磐安縣氣象局人員現場作業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3日下午,磐安縣氣象局組織人員到白雲山、谷將山作業點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我區開展人工增雨促進冬季農業生產
    本報南寧訊 1月7—8日,我區出現一次明顯降水天氣過程,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提前安排部署,組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開展聯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全力為冬季生產、水庫蓄水、工農業用水和森林防火提供保障。
  • 人工增雨工作原理
    火箭人工增雨現場人工增雨是採用人為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有人把雲中的水比喻為一座水庫中的水,閘門開啟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雲中播撒適量的催化劑,使「小水庫」的閘門開大一點,以便讓水多流出來一些,增大雲的降水效率。此外,雲中的水汽變成水或冰時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轉換,1g水汽凝結成水約釋放出600cal(1J=4.18cal,下同)熱量,1g水凍結成冰約釋放出80cal熱量。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昨日下午,在瀋陽桃仙機場,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飛機從跑道上起飛。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