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2020-11-30 騰訊大浙網

工作人員在餘杭鸕鳥鎮發射人工增雨火箭彈 記者 周濤 攝

工作人員在臨安市嶺發射人工增雨火箭彈 照片由臨安市氣象局提供

乾旱、熱浪,全浙江都在等這一場酣暢淋漓的雨。省政府昨天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防禦高溫抗旱和部署人工增雨等相關舉措。省委省政府要求氣象部門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省人工降雨辦公室負責人說,7月28日-29日,上虞、奉化、寧海、餘姚等地已開展10場次的增雨作業,共發射火箭彈88枚。目前,全省各地40支人工增雨作業隊伍、380名有資質技術人員準備就緒,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同樣是在昨天下午,餘杭、臨安順利實施人工增雨,杭州昨天傍晚下的雨,多少和它們的催化有點關係。

寧波市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在寧海黃壇、餘姚上王崗和慈谿橫河等地成功實施了4批次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效果明顯,寧海黃壇降水55.5毫米,餘姚沿溪降水11.1毫米,慈谿達蓬山降水31.6毫米。

人工增雨前已經有點飄雨

這時再發射火箭彈

是為了讓雨下得更大更快

今年7月截止到前天,臨安累計降雨5.5毫米,而根據歷史數據,臨安7月的月平均降雨量為201.7毫米,今年幾乎只有往年的一個零頭。現在正是臨安山核桃結果的關鍵時刻,山核桃最怕旱,臨安農戶們一個接一個給氣象臺打電話問,什麼時候能下雨。最後,根據實際的天氣條件,人工增雨的時間定在昨天下午。

昨天中午12點多,本報一路記者趕到時,臨安市氣象局副局長、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夏建林,臨安市氣象臺臺長孫小平,正頭碰頭趴在氣象臺預報室電腦前研究氣象雲圖。孫小平說,原本計劃下午在龍崗、島石一帶實施人工增雨,但云不夠多,所以決定改到臨安和安吉交界的市嶺實施人工增雨。

找雲對人工增雨來說,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並不是所有的雲都適合人工增雨的,昨天,孫小平指著窗外一朵朵飄浮著像棉花糖一樣的雲朵說,你看,這些淡積雲就不適合,這種雲裡的水汽含量太少,很難變成雨落下來。夏天想人工增雨,至少要找到濃積雲或積雨雲。

挑好了雲朵之後,我們出發趕往市嶺。這將是臨安歷史上第二次人工增雨。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湍口一帶因為撲滅森林火災實施過一次人工增雨。

等到兩點多,山頂的天空裡雲積得越來越多,漸漸遮擋住了小半個天空,隱隱還有雷聲傳來,雨滴也開始飄下來。夏建林下令準備發射。載著火箭彈的皮卡車調整好位置,把火箭彈筒對準那朵可以下雨的雲。這種火箭彈最遠的射程是十公裡,最高可以射到高空9000米左右。

後來據臨安市氣象臺統計,發射4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後,市嶺共出現2.2毫米,安吉的大溪、羅村、上墅、天荒坪分別出現3-8毫米的陣雨。

發射增雨火箭彈前,已經有些下雨了,為什麼還要人工增雨?夏建林說,人工增雨就是幫助那些會下雨的雲,更多、更快、也儘可能最大面積地把雨落下來,有一種「推一把」的意思,而不是憑空隨便對著某朵雲發射炮彈就能下雨,所以確切地應該叫「人工增雨」,而不是「人工降雨」。

鸕鳥發射人工增雨火箭彈

百丈最先下起了雨

昨天下午3點多,本報另一路記者和餘杭氣象局人工增雨作業車,一起趕到餘杭鸕鳥鎮仙佰坑水庫大壩附近路邊。這裡海拔145米。當時水庫周邊烏雲密布,感覺馬上就要下雨了。

餘杭氣象局的程建新局長說,餘杭共有8個人工增雨作業點,都選擇相對山區(火箭彈會有彈殼降落,可能會傷到人,居民密集區不適合)、車子能開到(便於運送火箭彈)、海拔較高,並且靠近水庫(下雨後容易蓄水)的地方。

跟空管確認後,最後發射時間為下午3點半。時間一到,「砰、砰、砰、砰」四聲響,四枚火箭彈陸續射向天空。可惜天空中最厚,看起來最像要下雨的那塊烏雲卻漸漸東移,我們所在的發射地一下子豔陽高照,是不是人工增雨失敗了?

「人工增雨是雨似下非下的時候促進它下,雨小的時候增加雨量。作業點不一定下雨,人工增雨的影響範圍有5到10公裡」。工作人員非常淡定。果然不一會兒,東邊傳來雷聲。氣象局工作人員聯繫了一陣後說,離鸕鳥不遠的百丈鎮下雨了。

作業車又開到離水庫約2公裡的仙佰坑村,再次發射了三枚人工增雨火箭彈。這次效果更明顯了,徑山、黃湖、百丈等地都下了雨,餘杭街道的下陡門村,近10分鐘的降雨量達到3.4毫米。

下午四點,增雨作業結束。餘杭氣象局施鋒科長說,明後天根據天氣條件,還會進行增雨作業。

從鸕鳥上杭長高速回杭,到了瓶窯一帶,大雨滂沱,汽車溫度計顯示從39℃降到了29℃。

晚上,餘杭氣象局發來通稿說:這是餘杭歷史以來首次火箭人工增雨試作業。據餘杭中尺度氣象自動站監測顯示,15時30分到17時,百丈、徑山、下陡門、瓶窯、良渚等地出現了短時明顯降雨,其中下陡門7.3毫米,瓶窯3.6毫米,上述地區氣溫出現了7℃到13℃的明顯下降。

人工增雨並不神秘

1.人工增雨需要經過一個怎麼樣的審批過程?

氣象臺根據未來天氣的形勢做出判斷,決定第二天要實施人工增雨後,前一天的下午3點前,向空域管制部門提出申請,獲得批准。同時,還要向實施人工增雨區域的居民公示人工增雨作業的時間、地點等信息。

實施人工增雨前,還必須向空管部門電話報告情況,作業期間,電話必須不能掛斷,實時保持聯繫。

2.杭州人工增雨配備哪些裝備?

目前各地人工增雨裝備均為車載火箭彈。杭州除了主城區和蕭山外,其餘每個縣(市)都配備了一輛。

餘杭、富陽使用自爆式火箭彈,火箭發射完成後,彈殼會自動爆炸成細小的碎片跌落下來;其他縣(市)用彈殼降落性火箭彈,發射完成後,彈殼會整個用降落傘的形式降落。兩種火箭彈長度都為1.5米左右。

這些裝備都不算特別先進,而且因為沒有固定作業點和作業基地,各地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大多是「遊擊戰」。這也是杭州人工增雨的不足條件。

3.車載火箭彈平時儲備在哪裡?

這是秘密,不宜公開。

昨天杭州下了7月以來最大一場雨

和周邊人工降雨多少有點關係

那麼,杭州主城區昨天的那場雨,跟周邊人工增雨有沒有關係?杭州市氣象臺說,多多少少有點關係。

這兩天,副熱帶高壓稍微有點減弱,午後局地熱對流的條件好了一些,比如前天下午,杭州就下了一場熱對流雷雨。昨天的雨,也有一些熱對流的意思。

另外,昨天因為餘杭實施了人工增雨,飽含碘化銀的火箭彈射上天空後,富含水汽的雲,馬上轉變形態,變成了紛紛下雨的雲。這些雲除了給餘杭送去雨水外,還隨著風從西往東移動,一部分來到了杭州主城區。

就這樣,局地熱對流和人工增雨相互結合,給杭州主城區送來了一場涼爽的夏日雨。

建德桐廬淳安富陽

隨時準備人工增雨

只等合適的天氣條件

建德:準備炮彈10發,作業隊伍8人。但從目前天氣形勢看,短期還不具備作業條件。

桐廬:7月25日,桐廬縣氣象局購買了16枚火箭彈,經空域管制部門批准,設立了合村鄉麻境村、百江鎮薴坑村、分水鎮三溪村等3個作業點。一旦天氣條件符合,隨時開始人工增雨。

淳安:昨天發布人工增雨作業第一號公告,即日起到8月10日期間,視天氣條件隨時準備人工增雨。目前,淳安有火箭彈16枚,作業人員10名。作業地點包括千島湖鎮河坑村、安陽鄉山下村、楓樹嶺電廠、楓樹嶺鎮白馬村、中洲鎮長埂村、臨岐鎮金坑村、姜家鎮工業園區、威坪鎮良岸村、王阜鄉嚴家水庫等9個區域。

富陽:25枚火箭彈也已購置到位。計劃7月31日下午至8月4日,根據天氣情況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地點包括常安永安山、裡山安頂山、胥口巖石嶺、新登百丈山、春建上俞。

主城區和蕭山

不適宜發射火箭彈人工增雨

看旱情發展浙江可能採取飛機增雨

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在以上準備好火箭彈人工增雨的杭州各區(縣、市)中,並沒有包括杭州主城區和蕭山。

2005年起,杭州桐廬等五縣(市)以及餘杭區政府先後成立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配備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共有51人取得作業資格上崗證。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由於蕭山國際機場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原因,不適宜實施地面(火箭彈和高射炮)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配備專業的隊伍。

直到今年4月16日,杭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但如果主城區和蕭山想實施人工增雨,依然不能發射火箭彈和高射炮,只能靠飛機增雨。

火箭彈人工增雨和飛機人工增雨是兩種不同的增雨方式。

火箭彈人工增雨,是利用火箭彈施放碘化銀煙劑,促使雲層產生足夠的凝結核,它們是促使水汽形成雨滴的必要物質。這種作業要求空中要有合適的「積雨雲」,也就是說,雲裡要有水汽,就是我們俗稱的「烏雲」;其次是雲層周圍的空氣對流運動要劇烈。

飛機人工增雨的要求更苛刻,雲層一般要厚1公裡以上、並有上千平方公裡面積;播撒焰彈催化劑要掌握恰當時機,在夜間和強對流天氣下無法實施。但它能滿足全省大面積降雨的要求,浙江在2003年、2004年就曾使用過。

昨天省政府召開的會議透露,浙江飛機增雨作業的前期方案已準備就緒,正在報空管部門,至於何時作業,要看接下來旱情總體發展趨勢而定。

相關焦點

  • 杭州人工增雨進行時 臨安作業點已在降雨
    根據杭州市氣象局的最新消息,杭州境內的各氣象局已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天下午,將在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地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錢江晚報的記者已經趕到了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  餘杭:10枚增雨火箭最終未發射  連日晴熱少雨,餘杭西部山區一些地方出現乾旱情況,有茶農反映部分幼小茶苗也出現了乾枯情況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人工降雨臨安建德增雨效果顯著 降溫達10℃以上
    記者驅車3個多小時,跟隨氣象部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見證他們追逐一朵可以下雨的雲。發射架火箭彈分開運發射要天時地利人和所謂人工增雨,是指通過火箭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凝結核)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
  • 【抗旱,記者和您在一起】揭開人工增雨作業背後的秘密
    合肥市氣象局辦公室最近接到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氣象部門為何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能否說幹就幹?人工增雨作業要動用小火箭,它的安全性能否保證?針對增雨作業,相信有不少讀者渴望了解的問題。最近兩天,記者跟隨氣象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在氣象局人工增雨指揮平臺和作業點,揭開人工增雨作業背後的秘密。
  • 「抗旱,記者和您在一起」揭開人工增雨作業背後的秘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旱情持續,引發大眾對人工增雨的關注。合肥市氣象局辦公室最近接到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氣象部門為何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能否說幹就幹?人工增雨作業要動用小火箭,它的安全性能否保證?針對增雨作業,相信有不少讀者渴望了解的問題。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7枚火箭餘杭升空撒碘化銀 人工降雨這事不簡單
    前天,寧波下了場酣暢淋漓的大雨,讓寧波人民享受到久違的涼爽,杭城的老百姓也期盼著雨神能眷顧。昨天下午,7枚帶著催化劑的火箭呼嘯上了餘杭天空,突如其來的大雨,淋了不少市民一個措手不及,但雨後的涼爽還是令市民大呼爽快。能不能多來幾場人工降雨?昨天,記者專訪浙江省人工降雨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沈武,他說,其實人工降雨並沒有那麼簡單,更不是想降就能降的。
  • 一枚火箭彈價值數千元 人工增雨投入產出1:30
    7月31日下午2時10分,正當人們被高溫「蒸煮」難熬時,隨著3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射向天空,南京終於迎來一場透雨,讓整個古城瞬間涼快許多。    7月份南京高溫累計達19天,其中從23日-31日連續9天高溫。
  • 多圖|這次中雨 可不都是「老天爺」下的 人工增雨緩解旱情
    △工作人員將增雨火箭彈發射架裝上車。圖 /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張海強11 月 17 日,淅淅瀝瀝的小雨從白天下到了晚上。石家莊市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發布一級作業指令後,工作人員首先雙手觸地,將身上可能存在的靜電通過地面釋放,隨後,作業人員打開一個木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四枚墨綠色的增雨火箭彈。火箭彈檢查,作業仰角、方位角調試,隨著天色逐漸變黑,作業人員揭開增雨火箭彈中部的引信裝置後,輕輕地填裝進全自動固定火箭發射器內。
  • 樂清再次人工增雨!你那裡下雨了嗎?
    11月22日上午,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第二次人工增雨。同時,龍西葉山煙爐增雨點也開展了煙爐增雨作業。網友「芷凝」 攝煙爐增雨作業指通過燃燒碘化銀煙條,形成迎風坡上升氣流進入雲層達到增雨目的,具有作業成本低、可遠程控制、指揮環節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業等優點,但效果不如人工增雨。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2020-11-20 09:25:01 來源: 娛圈扒卦 舉報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昨日下午,在瀋陽桃仙機場,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飛機從跑道上起飛。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查金輝 攝  昨日下午,在桃仙機場,省人影辦工作人員為人工增雨作業飛機安裝焰條。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今天下午開始下的雨,可能來自他們!杭州多地要人工增雨
    浙江省人影(人工影響天氣)專家詹平華說,連續晴熱高溫天氣,農業乾旱、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情況下,氣象部門會考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但增雨要具備一定自然條件。人工增雨要取得良好效果,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好的作業目標雲,最佳作業時間,達到最適合的作業播撒量等。而前段時間高溫霸屏的時候,杭州一直是晴到少雲的天氣,缺少了作業目標雲,就沒法進行人工增雨。
  • 台州一地將啟動火箭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要來啦!為增加山塘水庫和河道蓄水,減輕森林防火壓力,服務農業生產需要,改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臨海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決定於2020年11月1日起,根據天氣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三作業使用設備DW60-1地面煙爐;BL—1A型人工增雨火箭。
  • 5部火箭發射架,50枚炮彈!荊州人工增雨現場曝光……
    記者今天從市氣象局獲悉,26日,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在荊州區、公安、石首、松滋等地分別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後我市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區中到大雨,有效緩解了當前持續的旱情。8月26日氣溫初降,我市出現有利於人工降雨的作業條件,該局抓住時機,26日下午布置了全市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當日下午,市氣象局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開展了6次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BL-1A型炮彈50枚,增加雨量20mm;作業影響面積為38000多公頃。
  • 遂平:實施人工增雨,有效緩解旱情
    為增加降水量,緩解當前麥田旱情,消除空氣汙染物,11月16日到18日,遂平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在蓮花湖炮點採用增雨火箭系統和高炮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氣象局負責人介紹,所謂人工增雨,即通過火箭彈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的過程。在蓮花湖作業點,氣象局作業人員將增雨火箭發射架調整合適的方位和角度,火箭彈依次上膛。另一邊,氣象局內人員嚴密監視天氣情況,抓緊一切有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時機。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四十二枚炮彈:今天菏澤的人工降雨是這樣做的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11日訊 (見習記者 陳新雨) 6月11日,菏澤市氣象局根據全市抗旱和蓄水等保障需要,決定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6月11日18時左右,菏澤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到達七裡河溼地公園,檢查裝置線路,並填充增雨火箭彈,測試阻值,調整角度、方位,在所有準備工作完備後,19時左右,工作人員操作九三九四型火箭發射裝置連續發射了4枚人工增雨火箭彈。
  • 直擊菏澤人工降雨!42枚火箭彈直衝雲霄,原來「呼風喚雨」是這樣...
    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昨天夜裡全市各氣象部門共發射42枚人工增雨火箭彈截至12日7時,全市平均降雨量20.0mm預計本次降雨將持續到6月12日中午據菏澤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受西風槽影響,自6月11日15時起,菏澤市自西北向東南開始出現降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