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杭州人工增雨進行時 臨安作業點已在降雨

2020-12-05 騰訊大浙網

一邊等颱風來拯救高溫缺水的我們,一邊氣象部門也謀劃人工增雨。

今天(7月28日),杭州市氣象臺要在多個區縣進行人工增雨!

根據杭州市氣象局的最新消息,杭州境內的各氣象局已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天下午,將在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地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

錢江晚報的記者已經趕到了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

15點37分:臨安作業點周邊降雨量情況

15點20分:臨安人工增雨成功

火箭彈發射5分鐘左右,現場已經瓢潑大雨了。對於久未下雨的我們來說,這雨真的很大很大,現場的記者很激動很激動。

15:13分:第一枚炮彈上天

先後發射了兩枚人工增雨彈,效果馬上就來啦

15點00:工作組到達臨安市人工影響天氣10號作業點

作業組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增雨作業現場人員各司其職、分別負責指揮、操作、監測、維持秩序及安全。「這次我們來的人比較多,有五六個,有的時候有好幾個作業點的話,就要分組行動。」

這次作業組一共帶了9枚發射彈,其中1枚模擬彈,8枚實彈。模擬彈主要是用來測試發射架的電阻。

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模擬彈

每次作業,發射架和火箭彈必須分開裝運,所以每次至少出動兩輛車。這是今天其中一輛車上裝載的8枚實彈。

14點44分:臨時調換人工增雨作業點

經過對現場氣候天條的分析,剛剛氣象部門決定臨時調換人工增雨的位置,現在趕往下一個備選地點,再看看是否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14:40分:準備工作就緒

人工增雨的地點具體在臨安島石鎮的半山腰上,海拔700米,室外溫度是38度。記者看了看,天空中有些雲彩。但現場臨時氣象臺的項臺長說,目前的雲層還不適合人工增雨。

臨安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裝載藍色的模擬彈。

模擬彈長約2米,主要為了測試人工增雨火箭發射器的迴路是否正常,進行測試。

新聞+

關於人工增雨,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1、為什麼主城區等不能進行人工增雨

由於空中管制的原因,主城區和蕭山城區都沒有設置人工增雨作業點,無法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如果人工增雨實施成功的話,能夠進行局部的降溫,緩解高溫天氣,也可以降低森林火險等級。

2、人工增雨原理是什麼

人工增雨是通過火箭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凝結核)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人工增雨除了要有安全的航空空域外,作業點位附近還要有適合的降雨雲系才能作業。

3、碰到人工增雨後的啞彈該怎麼處理

氣象部門提醒,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後存在啞彈(在空中未爆炸直接掉落到地面)的情況,如有人發現故障增雨彈,請市民不要靠近,並立即向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當地政府或派出所報告,不可擅自拆除、搬動或儲藏。

相關焦點

  • 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省政府昨天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防禦高溫抗旱和部署人工增雨等相關舉措。省委省政府要求氣象部門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省人工降雨辦公室負責人說,7月28日-29日,上虞、奉化、寧海、餘姚等地已開展10場次的增雨作業,共發射火箭彈88枚。目前,全省各地40支人工增雨作業隊伍、380名有資質技術人員準備就緒,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 今天下午開始下的雨,可能來自他們!杭州多地要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要取得良好效果,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好的作業目標雲,最佳作業時間,達到最適合的作業播撒量等。而前段時間高溫霸屏的時候,杭州一直是晴到少雲的天氣,缺少了作業目標雲,就沒法進行人工增雨。具體來說是這樣的——前段時間,杭州被副熱帶高壓強勢控制,天氣穩定、少雲,暫時還沒有能夠進行人工增雨的條件。而想要人工增雨成功,還要看老天的「臉色」。
  • 人工降雨臨安建德增雨效果顯著 降溫達10℃以上
    連續多日的高溫炙烤後,大家一邊等待著颱風來拯救,另一邊氣象部門也謀劃著進行2017年的首次人工增雨。7月28日杭州市氣象部門在臨安、建德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部門地區進行人工增雨效果顯著,降溫達10℃以上,為饑渴的山林和農作物送上了一份清涼的甘露。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浙江在線8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 施雯 方力 通訊員 王小萍)接下來,杭州的陣雨或雷雨天氣將會增多,連續高溫趨於緩和。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 【杭州市開展緩解高溫乾旱增雨聯合作業】
    除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區因人口密集、離機場較近未設置作業點無法開展作業外,杭州縣市六支人影作業隊伍均開展增雨作業,截止到下午17時,臨安、富陽、桐廬、淳安和建德均開展了增雨作業,作業效益顯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增雨不是降雨。」浙江省人影(人工影響氣象)專家詹平華說,連續晴熱高溫天氣,農業乾旱、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情況下,氣象部門會考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但增雨要具備一定自然條件。人工增雨要取得良好效果,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好的作業目標雲,最佳作業時間,達到最適合的作業播撒量等。
  • 人工增雨作業來「解渴」
    「嗖嗖嗖」隨著6枚火箭彈衝入烏雲密布的天空,隨後大雨傾盆而下,昨日14點,縣氣象局在鳳川街道肖嶺水庫(桐廬10號作業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8月以來,我縣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累計面雨量降雨量僅14.2毫米。用水量特別大,而蓄水不足,預計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今天起,台州範圍人工增雨作業
    雖然中午時分,還有點小熱,但總體還是比較舒適。今天開始,晴好天氣暫停,雨水上線。「局部」還會有暴雨,出門上班上學,雨具帶好。為改善生態環境,全市範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作業點附近的市民,請多關注氣象部門的公告,注意安全。天氣要「涼涼」了今年夏天副高雖然來得晚,但是勁道十足。
  • 這個周末氣溫還要再降 杭州多地啟動人工降雨作業
    杭州在經歷上周的晴暖後,這兩日也跟上了節奏。隨著冷空氣來襲,降雨、降溫、大風輪番登場。受其影響,11月19日下午到當天夜裡,伴著隱隱的雷聲,杭州迎來多日不見的降雨天氣。秋雨酣暢淋漓,氣溫也應聲而降,終於又有了點深秋模樣。這就感到涼了?接下來還會更冷!今天(11月21日)白天很可能就是未來幾天中,天氣最暖和的一天了。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今年入秋後新昌降雨偏少請看此前報導→長詔水庫水「入不敷出」,管理部門已發出藍色預警 !節約用水共渡「難關」。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 泰順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圖)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0日上午,泰順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組織人員到泗溪鎮進行人工增雨作業。「5、4、3、2、1,發射。」當日早上8點,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手中發射器,點火後人工增雨火箭瞬間竄向高空雲層。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業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觸發機制」四個字來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過程的基礎上,人工觸發自然降雨機制。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為主的地面作業。由於增程焰劑炮彈和焰劑火箭的研製成功,將催化劑在合適的時段按需要的劑量輸送到雲的合適部位的問題已基本上獲得解決。其缺點是雖已有車載火箭裝備,可在一定範圍內移動,但相對於飛機機動性仍差,適合於在固定目標區(如為水庫增水)作業,特別是對飛機飛行安全有威脅的強大對流雲進行的催化作業。
  • 宿松:氣象部門解讀人工增雨必要條件與作業流程
    近期,持續晴朗天氣導致我縣旱情進一步發展,群眾對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開展人工增雨有所質疑
  • 合肥實施人工增雨抗旱 前夜昨晨出現降雨天氣過程
    前天夜裡到昨天上午,我市出現一次降雨天氣過程。記者昨日從氣象部門獲悉,近期降雨偏少,我市旱象露頭,此次降雨是氣象部門實施人工增雨抗旱所致。  據了解,7月下旬到8月下旬,我市出現持續晴熱高溫天氣,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少近七成,加之氣溫持續偏高,蒸發量大,我市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現象。
  • 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早上7點20分,增雨飛機進行第一個架次起飛,沿長沙-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瀘溪-永順-沅陵-張家界-嶽陽縣-汨羅-長沙的航線飛行,沿途進行人工增雨作業,行程1200多公裡,飛行方式從「S形」到「耕地形」(即飛行五公裡時進行180度轉彎,從南往北推進),總裡程2200多公裡。
  • 今年來 漳州市進行火箭彈人工降雨作業15次
    漳州新隨著一項項技術的成功「解鎖」,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變得活躍起來。今年來,我市已進行火箭彈作業15次,發射人影彈54發,煙爐作業53次,燃燒煙條103根,有效服務經濟發展。
  • 我市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11月20日)凌晨,隨著有利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出現,分布於全市8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抓住時機,啟動開關,「嗖嗖嗖」,增雨火箭彈應聲衝入雲端。「我們在永嘉發射了12枚,接著就要轉戰樂清。」永嘉縣氣象局副局長萬寒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我市氣象部門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大範圍、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新昌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今年入秋後新昌降雨偏少
  • 人工增雨怎麼來的?看磐安縣氣象局人員現場作業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3日下午,磐安縣氣象局組織人員到白雲山、谷將山作業點進行人工增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