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喜雨終解渴。昨天(11月20日)凌晨,隨著有利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出現,分布於全市8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抓住時機,啟動開關,「嗖嗖嗖」,增雨火箭彈應聲衝入雲端。「我們在永嘉發射了12枚,接著就要轉戰樂清。」永嘉縣氣象局副局長萬寒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我市氣象部門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大範圍、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據統計,今年我市降水量整體偏少,前10個月全市累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5%,個別縣(市、區)出現中等以上氣象乾旱,導致部分地區農村供水、農業生產等方面受一定影響。為此,全市各地也積極採取節水相關措施。進入11月,雨水還是零零星星,一場喜雨讓大家翹首以盼。
前天下午,利用冷空氣南下等有利天氣條件,市區(除洞頭)、樂清、永嘉、瑞安、平陽、文成、泰順、蒼南等8支作業隊伍到達增雨作業站點,檢查火箭彈發射裝置線路,填充增雨火箭彈,調整發射角度、方位。
「追雲播雨」需要等待最佳時機。據氣象專家介紹,降雨的必要條件需要有凝結核、水汽和抬升凝結條件,而增雨的原理就是通過播撒催化劑,增加凝結核,從而促進降雨的發生。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從昨天凌晨開始,我市普降小到中雨。據統計,從19日23時至20日8時,面雨量永嘉8.9毫米,樂清8毫米,其餘各縣在5毫米以下。最大單點雨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樂清智仁昌門的32.3毫米、永嘉巖頭高山的30.3毫米、樂清智仁本站的28.6毫米。
「這次運氣不錯,『打』下來的雨基本落在最缺水的地方。」氣象專家表示,此次人工增雨作業有效提高了空氣品質,增加了土壤溼度,為有效緩解乾旱,為農業生產、水庫蓄水、森林防火、淨化空氣提供良好氣象保障。(記者 陳蜜 通訊員 林澤微)
【來源:溫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