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2020-11-30 瀟湘晨報

一場喜雨終解渴。昨天(11月20日)凌晨,隨著有利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出現,分布於全市8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抓住時機,啟動開關,「嗖嗖嗖」,增雨火箭彈應聲衝入雲端。「我們在永嘉發射了12枚,接著就要轉戰樂清。」永嘉縣氣象局副局長萬寒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我市氣象部門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大範圍、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據統計,今年我市降水量整體偏少,前10個月全市累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5%,個別縣(市、區)出現中等以上氣象乾旱,導致部分地區農村供水、農業生產等方面受一定影響。為此,全市各地也積極採取節水相關措施。進入11月,雨水還是零零星星,一場喜雨讓大家翹首以盼。

前天下午,利用冷空氣南下等有利天氣條件,市區(除洞頭)、樂清、永嘉、瑞安、平陽、文成、泰順、蒼南等8支作業隊伍到達增雨作業站點,檢查火箭彈發射裝置線路,填充增雨火箭彈,調整發射角度、方位。

「追雲播雨」需要等待最佳時機。據氣象專家介紹,降雨的必要條件需要有凝結核、水汽和抬升凝結條件,而增雨的原理就是通過播撒催化劑,增加凝結核,從而促進降雨的發生。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從昨天凌晨開始,我市普降小到中雨。據統計,從19日23時至20日8時,面雨量永嘉8.9毫米,樂清8毫米,其餘各縣在5毫米以下。最大單點雨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樂清智仁昌門的32.3毫米、永嘉巖頭高山的30.3毫米、樂清智仁本站的28.6毫米。

「這次運氣不錯,『打』下來的雨基本落在最缺水的地方。」氣象專家表示,此次人工增雨作業有效提高了空氣品質,增加了土壤溼度,為有效緩解乾旱,為農業生產、水庫蓄水、森林防火、淨化空氣提供良好氣象保障。(記者 陳蜜 通訊員 林澤微)

【來源:溫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溫商網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溫州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據悉,此次總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2020/11/21 08:0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839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河南: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助力增墒抗旱
    11月17日到18日,河南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飛機和地面人工增雨作業。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全省大部出現中到大雨。此次人工增雨作業效果明顯。全省有243個鄉鎮降水量超過50毫米,最大出現在淮陽縣大連鄉,為122.3毫米。此次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對冬小麥冬前苗期生長非常有利。(作者:周愛春 劉謙 白婷 責任編輯:欒菲)【來源:中國氣象報社】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泰順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圖)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0日上午,泰順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組織人員到泗溪鎮進行人工增雨作業。「5、4、3、2、1,發射。」當日早上8點,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手中發射器,點火後人工增雨火箭瞬間竄向高空雲層。
  • 甘肅:河西地區開展抗旱人工增雨作業
    中國氣象報記者於仕琪 通訊員龐朝雲報導 6月30日,甘肅省河西地區出現有利人工增雨天氣條件,省氣象局組織河西地區氣象部門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近百點次,覆蓋河西5市的13個縣區。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人工增雨「洗天」,內江空氣品質轉優
    1月7日,記者從內江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了解到,為消減霧霾、降低森林火險,6日下午6時至晚上10時,內江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動與自貢人影部門橫向聯繫,借勢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此次作業影響區普降小雨,為降低森林火險等級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市AQI指數從170降至35,空氣品質從中度汙染轉為優良。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杭州市開展緩解高溫乾旱增雨聯合作業】
    自7月18日出梅以來,我市晴多雨少,8月9日以來持續高溫天氣。我市局部出現不同程度的農業乾旱和森林火情。出梅以來,市縣兩級氣象部門嚴密監視高溫乾旱情況,積極備戰人工影響天氣增雨作業,開展培訓和跨地區、密集性協同應急演練,制定臨安等六地跨省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合作協議。
  • 樂清和永嘉縣聯合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久旱少雨的樂清送甘霖!
    11月20日凌晨,樂清市和永嘉縣聯合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久旱少雨的樂清送來了甘霖。為有效緩解旱情,樂清市氣象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於11月20日中午在淡溪水庫再次實施人工增雨。上午,人影作業隊員提前到達嶺底鄉珠璋村作業點即淡溪水庫附近,對火箭彈發射裝置線路進行檢查,並及時調整發射角度、方位。中午12點40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響聲,八枚人工影響增雨火箭彈先後騰空而起,劃出一道道尾煙。
  • 人工增雨作業來「解渴」
    「嗖嗖嗖」隨著6枚火箭彈衝入烏雲密布的天空,隨後大雨傾盆而下,昨日14點,縣氣象局在鳳川街道肖嶺水庫(桐廬10號作業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8月以來,我縣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累計面雨量降雨量僅14.2毫米。用水量特別大,而蓄水不足,預計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 梧州: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宇翔報導 8月5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氣象局和岑溪市氣象局聯合在岑溪市大隆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有效緩解了旱情。  6月下旬以來,梧州市中南部持續高溫少雨,特別到了7月中下旬夏季雙搶農忙期,梧州市大部分地區氣象乾旱加速發展,中小河流及水庫水位嚴重下降,作物生長和種植受到影響。
  • 泰安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改善環境質量增加土壤墒情
    通訊員 韓乾 袁超受冷空氣影響,12月1日下午到夜間,泰安市境內出現降雪天氣過程,12月1日下午,泰安市人民政府人工增雨防雹辦公室搶抓有利時機,部署多炮點多輪次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4發,燃燒增雨煙條
  • 平橋區氣象局,深夜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據平橋微宣消息,信陽市平橋區氣象局深夜在五裡店七橋村進行火箭炮人工增雨作業。其實真說起,這場人工增雨也算是一場及時雨,咱們信陽的冬天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乾燥時間長。回顧過去的一個月,12月份基本上沒有下什麼雨,雖偶有變天現象,也只是一陣寒風吹散漫天黃沙罷了,雨水少的可憐。再看未來半個月時間,以晴和多云為主,雨雪也就集中在昨天晚上和今天,也就是說如果錯過這場人工增雨,未來半個月將再也沒有如此好的時機。不過,因為時值冬日,這場人工增雨也引來了一些網友的吐槽,認為應該往後推遲幾天,這樣的雨雪天氣不利於接送孩子。
  • 滄州人工增雨一天兩夜,747枚炮彈打上天,現場圖震撼
    「可該下場透雨了,這回終於能耩上地了。」5日下午開始,我市下起了久違的大雨。全市平均降雨56.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黃驊市官莊鄉,達128.0毫米。為了這場大雨,我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奮戰了一天兩夜,發射增雨炮彈和火箭彈747枚,進行人工增雨。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潮州:搶抓時機開展增雨作業為茶樹「解渴」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黃鎧凱 蔡賽緘報導 12月5日,廣東省潮州市迎來人工增雨有利時機,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分赴潮安區鳳凰水庫、饒平縣湯溪水庫作業點,組織開展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 宿松:氣象部門解讀人工增雨必要條件與作業流程
    近期,持續晴朗天氣導致我縣旱情進一步發展,群眾對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開展人工增雨有所質疑
  • 廈門一晚上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
    今日凌晨0:49起,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在集美大坂山煙爐增雨點,翔安古宅水庫、曾溪水庫、同安汀溪水庫、集美坂頭林場火箭增雨點開展人工增雨,成功催下甘霖。  截至8:38,氣象部門共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位於東渡狐尾山的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雨量達到3.3毫米,為小雨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