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2020-11-30 騰訊網

今天是第六十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旨在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關注厄爾尼諾、拉尼娜等氣候現象以及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對水產生的重大影響。面對氣候變化與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暴雨洪澇等一系列挑戰,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它廣泛分布於地球上,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中。然而,缺水,卻是全球性問題。

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消耗的水量超過其可用水資源總量的80%,被界定為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我國是水資源匱乏國家之一,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陝西省是全國水資源匱乏的省份之一。缺水,會影響經濟社會多領域的運作與發展,除了要「節流」不斷探索水資源管理方式加以應對外,開發利用來自雲端的「活水」——空中雲水資源,是有效的「開源」出路之一。人工影響天氣手段是獲取雲水資源直接有效、投入成本低的有效手段。

人工增雨催化作業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1)空中飛機催化作業;

(2)地面以高炮和火箭為主的作業;

(3)布置AgI燃燒爐。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慧介紹,今年全省計劃租用2架作業飛機、安排800多套地面作業裝備開展人影作業。下半年,按照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共同推進陝西氣象現代化建設合作協議,中央投資購置的高性能作業飛機將交付陝西使用,高性能(新舟60)作業飛機航程大、飛行高度高、單次作業影響區域是當前飛機3-4倍,高性能飛機布局將更好滿足我省飛機作業需求,促進我省從人影大省向人影強省轉變。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氣象部門還將重點加強陝北生態脆弱區、關中糧食主產區和陝南特色農業種植區等重點區域飛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圍繞秦嶺和黃河流域陝西段生態保護需求,制定了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增雪作業計劃。根據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要求,加強以改善空氣品質為目的人影科學外場試驗。同時,全省各市將在我省優勢果業區和經濟作物種植區進一步優化作業布局,積極組織開展地面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業,最大限度減少雹災損失。預計全年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影響面積不少於18萬平方公裡,防雹保護面積不少於4萬平方公裡。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記者:鄒 毅

編輯:拓紫雲

責編:王渭徵

監製:康樂群

大家都在看

聽陝西︱在這裡

相關焦點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人工增雨怎麼來的?看磐安縣氣象局人員現場作業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3日下午,磐安縣氣象局組織人員到白雲山、谷將山作業點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杭州人工增雨進行時 臨安作業點已在降雨
    根據杭州市氣象局的最新消息,杭州境內的各氣象局已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天下午,將在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地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錢江晚報的記者已經趕到了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
  •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業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觸發機制」四個字來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過程的基礎上,人工觸發自然降雨機制。有雲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雲都有降水潛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潛力和開發利用可能(雲水資源豐富,雲層較厚,對冷雲來講主要要有較豐厚的過冷水區)的雲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業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燒爐為主手段。催化劑依靠山區向陽坡在一定時段常有的上升氣流輸送入雲。
  • 人工增雨作業來「解渴」
    「嗖嗖嗖」隨著6枚火箭彈衝入烏雲密布的天空,隨後大雨傾盆而下,昨日14點,縣氣象局在鳳川街道肖嶺水庫(桐廬10號作業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8月以來,我縣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累計面雨量降雨量僅14.2毫米。用水量特別大,而蓄水不足,預計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 保障人工增雨作業飛行24架次,懷化圓滿完成保障人工增雨任務
    9月21日上午,當增雨作業的運(Y-7)飛機從懷化芷江機場轉場起飛,標誌著懷化機場圓滿完成2020年人工增雨飛行保障任務。懷化機場作為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第二基地,飛機飛行的增雨作業影響範圍廣,此次作業有效解決了湘西部、湘南部局部地區的旱情,帶來了有效降雨,消除霧霾,淨化了當地的空氣,對於湖南省內重點乾旱地區及乾旱時段、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時段、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區枯水季節和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
  • 今天起,台州範圍人工增雨作業
    這幾天的天氣,還滿意嗎?雖然中午時分,還有點小熱,但總體還是比較舒適。今天開始,晴好天氣暫停,雨水上線。「局部」還會有暴雨,出門上班上學,雨具帶好。為改善生態環境,全市範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作業點附近的市民,請多關注氣象部門的公告,注意安全。
  • 梧州: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宇翔報導 8月5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氣象局和岑溪市氣象局聯合在岑溪市大隆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有效緩解了旱情。  6月下旬以來,梧州市中南部持續高溫少雨,特別到了7月中下旬夏季雙搶農忙期,梧州市大部分地區氣象乾旱加速發展,中小河流及水庫水位嚴重下降,作物生長和種植受到影響。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商報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
  • 我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溫商網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溫州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據悉,此次總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宿松:氣象部門解讀人工增雨必要條件與作業流程
    近期,持續晴朗天氣導致我縣旱情進一步發展,群眾對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開展人工增雨有所質疑
  • 泰順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圖)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0日上午,泰順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組織人員到泗溪鎮進行人工增雨作業。「5、4、3、2、1,發射。」當日早上8點,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手中發射器,點火後人工增雨火箭瞬間竄向高空雲層。
  • 我市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11月20日)凌晨,隨著有利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出現,分布於全市8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抓住時機,啟動開關,「嗖嗖嗖」,增雨火箭彈應聲衝入雲端。「我們在永嘉發射了12枚,接著就要轉戰樂清。」永嘉縣氣象局副局長萬寒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我市氣象部門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大範圍、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甘肅:河西地區開展抗旱人工增雨作業
    中國氣象報記者於仕琪 通訊員龐朝雲報導 6月30日,甘肅省河西地區出現有利人工增雨天氣條件,省氣象局組織河西地區氣象部門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近百點次,覆蓋河西5市的13個縣區。
  • 新昌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近期天氣連晴,森林火險等級也比較高,我們抓住有利時機,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可以增加水庫蓄水。」新昌縣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副主任楊鳴說。
  • 平橋區氣象局,深夜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據平橋微宣消息,信陽市平橋區氣象局深夜在五裡店七橋村進行火箭炮人工增雨作業。其實真說起,這場人工增雨也算是一場及時雨,咱們信陽的冬天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乾燥時間長。回顧過去的一個月,12月份基本上沒有下什麼雨,雖偶有變天現象,也只是一陣寒風吹散漫天黃沙罷了,雨水少的可憐。再看未來半個月時間,以晴和多云為主,雨雪也就集中在昨天晚上和今天,也就是說如果錯過這場人工增雨,未來半個月將再也沒有如此好的時機。不過,因為時值冬日,這場人工增雨也引來了一些網友的吐槽,認為應該往後推遲幾天,這樣的雨雪天氣不利於接送孩子。
  • 我國人工增雨(雪)作業覆蓋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
    現代人工增雨(雪)活動開始於1946年。我國自1958年開始有組織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近年來,我國實施《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人工影響天氣事業持續快速發展。「這60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開創了新局面。」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現場,工作人員會通過氣象雷達監測來看數據。  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