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
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如果再細分的話,還分為暖雲增雨作業與冷雲增雨作業,這兩種情況還是不一樣的。
增雨作業
暖雲是指零攝氏度以上的雲層,此時增雨作業需要滿足的條件是:暖雲層中需要有足夠數量的雲滴,也就是小水滴,此時,人工增雨作業需要將吸溼劑打上天空就行了,吸溼劑大部分使用食鹽,鹽顆粒被打上天空時,會吸周圍的水汽,凝結成大水滴,從而形成降雨。
冷雲是指零攝氏度以下的雲層,此時增雨作業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冷雲層中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冰晶核,此時,人工增雨作業需要將人工冰晶核打上天空即可,大部分使用的是碘化銀,將碘化銀焰彈裝入炮彈中,打上天空,在不斷上升的時候,碘化銀焰彈不斷燃燒,從而將碘化銀燃燒產生的晶核均勻地分布在天空中。每次增雨作業時,碘化銀的用量都是極少的,一發高炮炮彈中僅裝有1克的碘化銀,而即便是使用飛機進行廣範圍作業時,使用的劑量也只是在200-300克之間。所以,使用碘化銀進行增雨作業,並不會汙染環境。
增雨作業
1克的碘化銀可以產生幾百億甚至更多個冰晶核。除了碘化銀這個方法之外,還有投冷凍劑這個方法,比如投乾冰,乾冰在雲層中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形成大量的冰晶胚胎,數目與碘化銀差不多,所以這兩種方法在冷雲增雨作業中均有使用。
而你所看到的燃燒「煙條」,它很可能是碘化銀焰彈。在進行冷雲增雨作業時,發射的碘化銀焰彈。
有人還會問其它的問題,例如人工增雨作業會破壞氣候嗎?是不是這邊增雨了,那邊就會少雨了呢?
增雨作業
這個問題你完全可以放心,既然人工增雨作業能夠在世界範圍上被廣泛利用,說明其增雨作業是合理的、無害的。人工增雨所影響的天氣系統只是區域性的,是局部的,不會影響氣候。再者,人工增雨不會出現這邊增雨那邊減雨的情況,因為雲層在運動的時候,它所積攢的水汽大部分來自於它運動的過程中,途徑的一些地區地表蒸發上來的水汽,所以,即便在「上遊」增雨了,「下遊」也不會減雨。
增雨作業
通常來說,人工降雨這個稱呼是不準確的,使用人力是無法讓天空隨時都能下雨的,它需要很嚴苛的條件,如果條件不滿足,即便進行再多次的增雨作業,也無法降雨,所以,叫它人工增雨更為的合適一些。在面臨旱情的時候,由於天氣特別晴朗無雲,所以越旱就越無法進行增雨作業,因為沒雲彩啊,所以改善地面的灌溉設施以及事先準備好應對旱情的措施,這比等待人工增雨更有效果。
文/科學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