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2020-11-30 湖南在線

機組工作人員正在為增雨飛機安裝焰彈、焰條設備。 組圖/記者儲文靜

8月8日早上,長沙大託鋪機場,即將進行人工增雨任務的運-7飛機停在跑道上。

華聲在線長沙訊 為了能有場暢快雨,昨天上午,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湖南省氣象局實行了湖南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運-7飛機滿載10根碘化銀焰條,從長沙大託鋪機場起飛,兩千多公裡追逐雨做的雲,途經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等地後回長沙降落。昨日下午4點多開始,作業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常德、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局部地區雨量較為充沛。

昨日6點30分,太陽緩緩升起,記者跟隨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以下簡稱省人影辦)和機組人員到達長沙大託鋪機場。一進飛機坪,便看見一架飛機停在機場跑道上,這就是進行此次人工增雨任務的運-7飛機。

運-7飛機的機身兩側各掛有一枚巨型的「子彈」,即飛機人工增雨的播撒器。隨後,省人影辦工作人員搬來10條約半米長、一隻手臂粗的「大香菸」,往兩枚「子彈」的肚子裡各塞了5根。它們是人工增雨的靈魂,被稱為「焰條」,每條含125克碘化銀。當飛機飛行到一定高度後,將藏在「大香菸」裡的碘化銀慢慢播撒到雲層裡,可以讓更大面積受到碘化銀的影響,從而促進降雨。

早上7點20分,增雨飛機進行第一個架次起飛,沿長沙-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瀘溪-永順-沅陵-張家界-嶽陽縣-汨羅-長沙的航線飛行,沿途進行人工增雨作業,行程1200多公裡,飛行方式從「S形」到「耕地形」(即飛行五公裡時進行180度轉彎,從南往北推進),總裡程2200多公裡。

據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機長譚建平介紹,飛機人工增雨期間,全天將進行兩到三個架次,第一個架次4-5個小時,第二個架次3-4個小時,兩到三個架次後,對湖南的乾旱災情將會有所緩解。記者儲文靜

高溫按下暫停鍵,雨水接班

本報長沙訊受連日高溫影響,截至昨天,湖南共89縣市出現高溫熱害,慈利、張家界等19縣市甚至達到重度高溫熱害標準。昨天白天,雖然整體氣溫有所下滑,但35~37℃的高溫依舊佔據大片江山。好在雨水已發出了邀請帖,昨天下午,湖南省氣象臺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張家界、湘西州、常德、益陽、嶽陽、長沙、懷化北部、婁底西部將出現暴雨,受降雨影響,湘中以北大部分區域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風險較高,請大家注意防範。後天,湘中以南有小到中等陣雨或雷陣雨,局地大到暴雨。在雨水的作用下,省會長沙未來四天都難見高溫蹤跡。

湖南省氣象臺預計,9日、11日晚至14日省內有兩次暴雨天氣過程,8日後高溫緩解,同時雨水有望解除省內氣象乾旱。其中9日湘中以北有中等陣雨或雷陣雨,其中湘北部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0日至11日降水區南移減弱,湘中以南局地大雨。記者儲文靜

增雨飛機有何特點?

除了體型上更小,增雨飛機的機艙更是與客機截然不同:沒有沙發靠椅,沒有燈光電視屏,更沒有漂亮空姐。這次人工增雨的空勤人員只有機長、副駕駛、領航員、通訊員、機械師等五人,他們都來自西部戰區空軍某部。這是該機組第三次來湖南執行增雨飛行任務。

走進運-7飛機的機艙,裡面更像一個倉庫,僅在兩邊靠窗的位置各有一排簡易可摺疊椅。椅子上沒有安全帶和拉手,坐上去還有些搖晃。機艙前部分是駕駛艙,裡面有密密麻麻的儀錶盤和各種儀器。

機組人員稱,飛機起飛、降落以及穿過對流層進行增雨作業時,都要雙手緊扣椅子上的小孔,防止身體晃動,以免發生意外。

人工增雨原理是什麼?

人工增雨是指在適當條件下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向目標雲播撒適量的催化劑,以影響雲的物理過程,從而實現增加地面降水。這樣專業的術語是不是讓你看得一頭霧水?別急,打個比方就容易理解多了。

如果把雲中的水比喻為一座水庫,閘門開啟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利用碘化銀燃燒,向雲中播撒適量催化劑,使「水庫」的閘門開大一點兒,讓水多流出來一些,增大雲層的降水效率。經過增雨作業,可以使具備一定降水潛力而不具備降水條件的雲層下雨,也可以使下小雨的雲層改成下中雨。

目前,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是國內外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有效重要手段之一。「南方對流雲主要用碘化銀作為催化劑,增雨效果要好些;而北方層狀雲居多,除了用碘化銀,還有乾冰、液態氮等催化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架飛機飛行3小時,能播撒覆蓋7000平方公裡,這與地面發射增雨炮彈一次只能影響3平方公裡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為何湘西先降雨?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據機長譚建平介紹,人工增雨不是飛機自帶雨水進行降雨,增雨過程需要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實施。人工增雨受到雲層、溫度、溼度等因素制約,最好是有朵「雨做的雲」,機組成員會根據天氣系統在可作業區域進行人工增雨。

「碘化銀進行反應後,可以增加降雨的量,下10毫米的話,通過作業可以下到30毫米的量」,譚建平稱,此次增雨飛機作業主要範圍基本覆蓋湘西大部分地區,再去到張家界,最遠飛到嶽陽縣、汨羅等地區,「目前雲層情況還可以,就是長沙地區還差一點,此次主要在湘西地區,他們條件比較好,因此可能會降雨比較多」。

目前,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服務對象主要是省內重旱地區,每年枯水季節時,重點開展省內大中型水庫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未來兩個月,在湖南全省範圍內,增雨飛機將繼續開展常規化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地點將根據乾旱發展狀況和需求時間適當調整。記者儲文靜

相關焦點

  • 高炮、火箭彈齊上陣 人工增雨來「解渴」
    洞口縣氣象局火箭發射架已到位,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通訊員供圖8月19日,洞口縣正在發射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通訊員供圖我省已開展人工增雨近400次,近期兩撥冷空氣來襲,高溫將有所緩解受7號颱風「海高斯」外圍雲系及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湘西、湘北局地迎來大雨,但湘南高溫依舊,局地旱情發展,做好蓄水、保水和科學用水,並適時開展人工增雨抗旱工作,尤為必要。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保障人工增雨作業飛行24架次,懷化圓滿完成保障人工增雨任務
    9月21日上午,當增雨作業的運(Y-7)飛機從懷化芷江機場轉場起飛,標誌著懷化機場圓滿完成2020年人工增雨飛行保障任務。懷化機場作為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第二基地,飛機飛行的增雨作業影響範圍廣,此次作業有效解決了湘西部、湘南部局部地區的旱情,帶來了有效降雨,消除霧霾,淨化了當地的空氣,對於湖南省內重點乾旱地區及乾旱時段、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時段、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區枯水季節和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
  • 新昌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今年入秋後新昌降雨偏少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 我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溫商網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溫州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據悉,此次總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商報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
  •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2002年5月11日13:36  人民網   本報訊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我市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11月20日)凌晨,隨著有利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出現,分布於全市8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抓住時機,啟動開關,「嗖嗖嗖」,增雨火箭彈應聲衝入雲端。「我們在永嘉發射了12枚,接著就要轉戰樂清。」永嘉縣氣象局副局長萬寒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我市氣象部門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大範圍、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揭秘雲南飛機人工增雨:"煙條"播撒 雲層化雨(圖)
    對於許多昆明人來說,可能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迫切地需要人工增雨;更沒有哪年像今年一樣,需要請「外援」來實施飛機人工增雨。  去年9月份旱情開始以後,人工增雨成為我省在雨季來臨前緩解旱情的最有效手段。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省氣象局】「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程實錄
    青海省氣象部門介紹,此次降雨是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成功完成一次人工增雨作業,為我省東部農業區、黃南、果洛等地區春耕生產送上的及時雨,緩解入春以來的旱情。4月25日,得到「增雨條件成熟、飛機即將起飛」的消息,記者立即趕赴機場,體驗「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過程。
  • 甘肅:河西地區開展抗旱人工增雨作業
    中國氣象報記者於仕琪 通訊員龐朝雲報導 6月30日,甘肅省河西地區出現有利人工增雨天氣條件,省氣象局組織河西地區氣象部門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近百點次,覆蓋河西5市的13個縣區。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氣象局供圖  葫蘆島氣象部門正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舉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今年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今年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今年我省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前6個月增雨總量達20.8億立方米  6月18日至20日,我省大部出現降水,針對此次降水過程,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逐時監視天氣變化,並與省氣象臺保持密切聯繫,20日,時機已成熟,飛機率先升空作業,在全省範圍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5架次,累計飛行時間為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荊州人工增雨現場曝光……
    記者今天從市氣象局獲悉,26日,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在荊州區、公安、石首、松滋等地分別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後我市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區中到大雨,有效緩解了當前持續的旱情。8月26日氣溫初降,我市出現有利於人工降雨的作業條件,該局抓住時機,26日下午布置了全市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當日下午,市氣象局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開展了6次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BL-1A型炮彈50枚,增加雨量20mm;作業影響面積為38000多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