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2021-01-10 搜狐網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受旱總面積472.63千公頃

  據了解,廣東28座大型水庫蓄水量只有119.45億立方米,可用水量52.98億立方米,比2002年減少了29.42億立方米,比2003年減少了10.8億立方米。全省275座中型水庫蓄水量25.63億立方米,與多年同期相比減少了7.44億立方米,與2003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41億立方米。

  經統計得知,目前,我省受旱總面積已達472.63千公頃,其中重旱面積125.19千公頃,乾枯6.37千公頃,有88.9萬人出現時段性供水緊張。受旱範圍包括湛江、茂名、韶關、惠州、梅州、河源、汕頭、潮州、揭陽、汕尾、陽江、雲浮、肇慶、清遠。出現供水緊張的有:珠海、惠州、汕頭市南澳、清遠、清遠市佛岡、河源市紫金、連平、和平和韶關市南雄、翁源、曲江等市縣。

  籌備人工增雨抗擊旱情

  廣東省氣象局日前發出《關於做好抗旱促生產和森林防火預報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緊急部署各級氣象臺站迅速開展抗旱促生產和森林防火預報服務工作。

  據了解,氣象局各級臺站,將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切準備工作,一遇有利時機,立即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密切監視旱情的發展趨勢,加強分析和會商,做好、做準天氣預報和森林火險預報,特別是高火險等級預報,及時補充或訂正預報結果,積極配合好人工增雨作業和森林防火工作;中期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要儘可能及早提供準確的天氣趨勢預測,為抗旱減災提供有力保障。

  用火箭飛機來呼風喚雨

  據透露,人工增雨一方面是做好火箭增雨的準備工作,做好發射架、火箭彈等準備檢查、到位,與有關部門協調,還要在配合人工增雨預報技術等充分準備好,一旦時機成熟,即開展作業。另一方面,要針對今冬明春有可能出現的旱情,做好飛機增雨的各項規劃和準備工作。

  氣象專家介紹說,人工增雨是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的一種有效手段,它的核心就是通過飛機、大炮、火箭等傳輸手段對局部大氣雲層施加催化作用,促使雲中更多的水分變成雨滴降落下來。

  但是,不管用哪種方法,雲的存在是首要條件。只有在四種雲況下才能有效實施人工增雨:濃積雲、層積雲、雨層雲、積雨雲。

相關焦點

  • 廣東再度加強人工增雨抗擊當前旱情
    中新社廣州十月二十一日電(陳建楊綺薇)記者今天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針對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已經再度加強人工增雨的工作,向天取水成為今年影響社會民生的重要主題。經統計得知,目前,廣東受旱總面積已達四百七十二點六三千公頃,其中重旱面積一百二十五點一九千公頃,乾枯六點三七千公頃,有八十八點九萬人出現時段性供水緊張。受旱範圍包括湛江、茂名、韶關、惠州、梅州、河源、汕頭、潮州、揭陽、汕尾、陽江、雲浮、肇慶、清遠。出現供水緊張的有:珠海、惠州、汕頭市南澳、清遠、清遠市佛岡、河源市紫金、連平、和平和韶關市南雄、翁源、曲江等市縣。
  • 廣東人工增雨火箭已備戰 58名技術骨幹持證上崗
    本報訊 (記者 楊升華 通訊員 楊綺薇) 自2月中旬到2月下旬,廣東省90%的市縣降水量比歷史同期偏少九成以上,其中東南部地區有15個市縣滴雨未下。氣溫高,蒸發大,降水少,使我省的乾旱進一步加重。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為準備應對廣東今年可能出現的較嚴重乾旱,廣東省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近日對韶關、清遠、雲浮、汕頭、河源、梅州、潮州、揭陽、汕尾市等地,現有的44架火箭發射設備、60枚火箭彈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全面的檢測和維護。目前,這幾個市的人工增雨火箭發射設備已處於良好的臨陣待戰狀態。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新昌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今年入秋後新昌降雨偏少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2002年5月11日13:36  人民網   本報訊
  • 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華聲在線長沙訊 為了能有場暢快雨,昨天上午,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湖南省氣象局實行了湖南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運-7飛機滿載10根碘化銀焰條,從長沙大託鋪機場起飛,兩千多公裡追逐雨做的雲,途經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等地後回長沙降落。昨日下午4點多開始,作業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常德、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局部地區雨量較為充沛。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今年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今年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今年我省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前6個月增雨總量達20.8億立方米  6月18日至20日,我省大部出現降水,針對此次降水過程,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逐時監視天氣變化,並與省氣象臺保持密切聯繫,20日,時機已成熟,飛機率先升空作業,在全省範圍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5架次,累計飛行時間為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揭秘雲南飛機人工增雨:"煙條"播撒 雲層化雨(圖)
    對於許多昆明人來說,可能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迫切地需要人工增雨;更沒有哪年像今年一樣,需要請「外援」來實施飛機人工增雨。  去年9月份旱情開始以後,人工增雨成為我省在雨季來臨前緩解旱情的最有效手段。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寧遠:種糧大戶給人工增雨服務點讚
    紅網時刻永州8月24日訊(通訊員 李嚴軍)8月21日,寧遠縣糧食行業協會的4位種糧大戶代表將一面繡有「服務三農情暖人間,科學喜降甘霖」的錦旗送到縣氣象局,感謝他們實施人工增雨,緩解旱情。前段時間,種糧大戶馮萬軍在梅崗的300多畝早稻乾旱缺水,面臨絕收的可能,氣象部門在附近實施人工增雨作業,降下大雨,為他挽回了至少30萬元的損失。今年6月1日到8月20日,寧遠縣累計降水197.7毫米,較歷年424.4毫米偏少53.4%。根據氣象災害監測顯示,已經達到了中旱到特旱級別。
  • 人工增雨過程揭秘:一發炮彈可催生十億雨滴
    隨著這次成功的人工增雨,人們想知道人工增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有趣過程呢?昨日,無錫氣象臺的專家向記者講述了人工增雨背後的故事。  不是「人工降雨」,是增雨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為因素讓老天爺下雨被稱為「人工降雨」,但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無錫氣象臺法規處朱主任說,這一說法是不準確的,準確來說應該是「人工增雨」。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樂清再次人工增雨!你那裡下雨了嗎?
    11月22日上午,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第二次人工增雨。同時,龍西葉山煙爐增雨點也開展了煙爐增雨作業。網友「芷凝」 攝煙爐增雨作業指通過燃燒碘化銀煙條,形成迎風坡上升氣流進入雲層達到增雨目的,具有作業成本低、可遠程控制、指揮環節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業等優點,但效果不如人工增雨。
  • 梧州: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宇翔報導 8月5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氣象局和岑溪市氣象局聯合在岑溪市大隆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有效緩解了旱情。  6月下旬以來,梧州市中南部持續高溫少雨,特別到了7月中下旬夏季雙搶農忙期,梧州市大部分地區氣象乾旱加速發展,中小河流及水庫水位嚴重下降,作物生長和種植受到影響。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商報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