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過程揭秘:一發炮彈可催生十億雨滴

2020-11-30 搜狐網

用於人工增雨的裝備

  前天傍晚6點半左右,在無錫太湖邊上,兩發裝載有碘化銀的人工增雨炮彈,被打上了8000米的高空。隨後,一場噼裡啪啦的大雨從天而降,錫城不少地方降雨量都超過了30毫米。隨著這次成功的人工增雨,人們想知道人工增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有趣過程呢?昨日,無錫氣象臺的專家向記者講述了人工增雨背後的故事。

  不是「人工降雨」,是增雨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為因素讓老天爺下雨被稱為「人工降雨」,但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無錫氣象臺法規處朱主任說,這一說法是不準確的,準確來說應該是「人工增雨」。

  據朱主任介紹,所謂「人工增雨」,是指在本來就要下雨的氣候條件下,用火箭炮將含有催化劑的炮彈射入高空,然後在高空釋放催化劑,達到讓本來就要落下的雨水量變多的效果。曾有專家統計過,一般來說,每一炮可以催生十億雨滴。

  「並非任何時候,都能進行人工增雨。」朱主任說,一般來說在人工增雨前必須要有適宜的雲系,即「雨做的雲」,也即人工增雨必須要順應自然,只能讓雨量增大,而非「從無到有」。

  人工增雨究竟該發射幾枚炮彈,也要由雲系的大小來決定。有時,炮彈發得過多,非但不能達到增雨的過程,甚至可能形成削雨。

  過程雖然有趣,但也有風險

  以前天的人工增雨為例,氣象局在定了計劃後,就安排了8個技術人員,自帶乾糧提前來到了選定的地點蹲守,並對當地的氣象條件進行實時監控。

  「同事們一直蹲守到了前天下午,才發現了一朵『雨做的雲』正在向無錫移動。」朱主任說,技術人員先是將這一情況向航空監管部門進行了申請,在確保降雨時段不會有飛機經過後,發射人員選在計算好的時間,將裝有碘化銀的炮彈通過火箭炮射向了8000米外的高空。

  「這時候你就可以聽到一聲比爆竹聲還要響的轟鳴聲。」朱主任說,緊接著碘化銀就像煙花一樣在高空中散開,幸運的話,噼裡啪啦的大雨就會應聲而下,出現氣勢磅礴的雷雨天景象。

  人工增雨雖然聽上去很美,但發射過程也存在一定風險。記者了解到,人工增雨需要使用炮彈,所以安全問題很重要,其次炮彈的碎片會分散到大地上,所以人工增雨的地址一般都會選在人煙稀少的空曠地,比如前天他們就將地點選在了太湖邊。「不過市民也不用過於擔心。」朱主任表示,發射後的炮彈碎片重量相當於鞭炮屑那麼重,即使落到人身上也不會造成傷害,且人工增雨區域將會拉起警戒線示警。

  費用不低,一次超萬元

  在持續高溫的夏天,來一場人工增雨可以迅速降溫,不過這降溫的代價也不小,據氣象臺相關人士透露,人工增雨的裝備比較昂貴,包括2臺運輸的裝備車,外加霸氣十足的火箭炮和裝有碘化銀的火箭炮彈。他們用火箭炮進行人工增雨每次花費都超過萬元,而有些面積更大的省市甚至需要租用飛機,通過在雲中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來進行人工增雨,這樣的成本就更大了。

  據了解,今年無錫只進行過2次人工增雨,一次是在今年6月份,是為了緩解乾旱,第二次就是在前天傍晚,是為了應對連日的高溫。根據今年的氣象情況來看,在未來一個月內,無錫如果條件允許,將繼續進行人工增雨。

  今明後三日天氣

  8月6日 晴到多雲,最低氣溫30℃,最高氣溫39℃。

  8月7日 晴到多雲,最低氣溫30℃,最高氣溫39℃。

  8月8日 晴到多雲,最低氣溫30℃,最高氣溫39℃。

  唐奕 文/攝

news.sohu.com false 新華網-現代快報 http://kb.dsqq.cn/html/2013-08/06/content_285489.htm report 2114 用於人工增雨的裝備前天傍晚6點半左右,在無錫太湖邊上,兩發裝載有碘化銀的人工增雨炮彈,被打上了8000米的高空。隨後,一場噼裡啪啦的大雨從天而降,錫城不少地方降

相關焦點

  • 成都昨再次人工降雨 揭秘增雨高炮上天全過程
    這場雨,讓成都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望眼欲穿」地等了兩個晚上:提前三天開始監測雲層情況,提前一天把炮彈送達各個炮點,提前幾分鐘給空管部門打報告……300多人都在待命。前晚到昨日凌晨,總計3分鐘的時間,彭州等地的9個炮點將81發炮彈送上了天。但這增雨的高炮,想打一發出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揭秘雲南飛機人工增雨:"煙條"播撒 雲層化雨(圖)
    於是全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著向天上發射增雨炮彈;省外的人工增雨飛機也到雲南來支援作業,這在雲南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昨日,記者幾經曲折,辦理了各種手續,終於得以走入空軍陸良機場,一窺成都軍區空軍人工增雨飛機的真實面目,以及飛機人工增雨的全過程。
  • 滄州人工增雨一天兩夜,747枚炮彈打上天,現場圖震撼
    「可該下場透雨了,這回終於能耩上地了。」5日下午開始,我市下起了久違的大雨。全市平均降雨56.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黃驊市官莊鄉,達128.0毫米。為了這場大雨,我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奮戰了一天兩夜,發射增雨炮彈和火箭彈747枚,進行人工增雨。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6輪作業打出247發炮彈 周口人工增雨催甘霖
    深夜時分,一發火箭彈帶著火光劃向蒼穹,隨著「嘭」地一聲巨響在天空炸開,播撒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從而增加降水量。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5月8日從周口市氣象臺獲悉,5月7日晚至8日凌晨時分,全市共作業6輪,發射火箭38發、炮彈247發,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 用炮彈打?人工增雨到底會不會汙染空氣?
    高炮、火箭、飛機……人工影響天氣的裝備聽起來就讓人感覺高大上!加上「呼風喚雨」,讓人感覺「神秘莫測」。其實,人工影響天氣主要是為了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等。
  • 【訪談】氣象專家解讀人工增雨條件與作業形式
    此時,如果向雲中播撒人工冰核,使雲中產生凝結或凝華的冰水轉化過程,再藉助水滴的自然碰並過程,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所以說,人工增雨不是「無中生有」,必須具備一定的空中雲水條件。  記者:那什麼樣的雲才可以用來增雨呢?人工增雨具體的條件有哪些?
  • 火箭彈8枚、炮彈240發,直擊禹州人工增雨
    這場雨的來臨與市氣象部門工作人員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開開眼先來段視頻小夥伴們感受一下▼本次增雨用的雙三七高炮本次作業用的中兵火箭彈市氣象局:本次作業共發射ZBZ-HJ-7型高效增雨防雹火箭彈8枚、三七增雨防雹炮彈240發。
  • 揭秘人工增雨全過程_麻辣探_騰訊·大渝網
    28日晚,市氣象局在合川區南津街街道花園村友緣山莊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實施了火箭炮人工增雨。人工增雨火箭炮到底怎麼發射的?採用的是什麼原理增雨?增雨後會達到怎樣的效果?大渝網將為您揭秘。在人工增雨點,兩臺發射器已經到位,工作人員操控著配套的兩個控制系統,火箭彈已經安裝好,等待發射。    「據市人工影響天氣辦辦公室王中副主任介紹,火箭炮人工增雨的主要原理,是每一枚火箭炮裡面都裝有10g碘化銀催化劑。通過發射裝置,把火箭炮送入到7—8千米的高空,而僅僅是在15—20秒之後,碘化銀催化劑就能在空中迅速開始擴散。
  • 人工增雨雪 過程大揭秘
    人工增雨雪 過程大揭秘【口播】人們常說「天有不測風雲」,其實不然。隨著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天氣變化的探測和預報已達到相當高的準確程度,同時還可以利用人工幹預的手段,使天氣現象朝著人們預定的方向轉化。
  • 杭州人工增雨進行時 臨安作業點已在降雨
    根據杭州市氣象局的最新消息,杭州境內的各氣象局已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天下午,將在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地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錢江晚報的記者已經趕到了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
  • 遂平:實施人工增雨,有效緩解旱情
    為增加降水量,緩解當前麥田旱情,消除空氣汙染物,11月16日到18日,遂平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在蓮花湖炮點採用增雨火箭系統和高炮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氣象局負責人介紹,所謂人工增雨,即通過火箭彈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的過程。在蓮花湖作業點,氣象局作業人員將增雨火箭發射架調整合適的方位和角度,火箭彈依次上膛。另一邊,氣象局內人員嚴密監視天氣情況,抓緊一切有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時機。
  • 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湍口一帶因為撲滅森林火災實施過一次人工增雨。 等到兩點多,山頂的天空裡雲積得越來越多,漸漸遮擋住了小半個天空,隱隱還有雷聲傳來,雨滴也開始飄下來。夏建林下令準備發射。載著火箭彈的皮卡車調整好位置,把火箭彈筒對準那朵可以下雨的雲。這種火箭彈最遠的射程是十公裡,最高可以射到高空9000米左右。
  •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業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觸發機制」四個字來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過程的基礎上,人工觸發自然降雨機制。有雲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雲都有降水潛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潛力和開發利用可能(雲水資源豐富,雲層較厚,對冷雲來講主要要有較豐厚的過冷水區)的雲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業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燒爐為主手段。催化劑依靠山區向陽坡在一定時段常有的上升氣流輸送入雲。
  • 長沙人工增雨初顯成,昨天上午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
    本報長沙訊 10月12日,長沙迎來久違降雨,事實上這是人工增雨作業的效果。10月12日凌晨2點到上午09時,全市14個炮點先後作業20次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各地均出現了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等不同強度降水。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長沙"久旱盼甘露"四猜想 今起最大強度人工增雨
    所幸,颱風「尤特」就要來了,受其外圍雲系的影響,長沙各增雨設備待命,將捕捉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 張頤佳 實習生 全超  「衡陽下雨了!還颳起了大風!」  「郴州也變天了!」  「永州正在打雷!」  8月13日下午,飽受酷熱煎熬的三湘大地再次迎來了幸福的雨滴。
  • 5部火箭發射架,50枚炮彈!荊州人工增雨現場曝光……
    記者今天從市氣象局獲悉,26日,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在荊州區、公安、石首、松滋等地分別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後我市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區中到大雨,有效緩解了當前持續的旱情。8月26日氣溫初降,我市出現有利於人工降雨的作業條件,該局抓住時機,26日下午布置了全市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當日下午,市氣象局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開展了6次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BL-1A型炮彈50枚,增加雨量20mm;作業影響面積為38000多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