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人工增雨初顯成,昨天上午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

2020-11-30 瀟湘晨報

本報長沙訊 10月12日,長沙迎來久違降雨,事實上這是人工增雨作業的效果。10月12日凌晨2點到上午09時,全市14個炮點先後作業20次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各地均出現了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等不同強度降水。

記者從長沙市氣象局了解到,今年雨季結束後,7月16日08時至10月12日08時:全市平均總降水量95.9mm,比歷年同期(280.4mm)異常偏少,全市各地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森林火險壓力較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布署,長沙市人影辦積極應對,早做準備,按照職責分工,「領導到位、指揮到位、作業人員到位、裝備到位、彈藥到位、安全到位、宣傳到位」七到位,組建11支高炮小分隊,開展了秋冬以來較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

10月12日凌晨2點開始,長沙市氣象臺值班預報員發出指令,寧鄉西部出現作業機會,通宵駐守在炮點的作業分隊迅速進入作業狀態。一聲炮響,雨水應聲而落,開啟了此輪人工增雨的序幕。隨著作業機會的不斷出現,截止到12日09時,全市14個炮點先後作業20次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各地均出現了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等不同強度降水。11日20時至12日09時全市平均降水量6.4mm,最大為28.3mm,出現在望城區茶亭鎮慎家橋村。在緩解旱情、改善空氣品質狀況、打贏藍天保衛戰、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截止到目前為止,今年先後共作業40次,發射火箭彈110發,覆蓋全市範圍。

瀟湘晨報記者陳詩嫻 通訊員王向 實習生王開慧 田譯文

相關焦點

  • 5部火箭發射架,50枚炮彈!荊州人工增雨現場曝光……
    記者今天從市氣象局獲悉,26日,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在荊州區、公安、石首、松滋等地分別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後我市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區中到大雨,有效緩解了當前持續的旱情。8月26日氣溫初降,我市出現有利於人工降雨的作業條件,該局抓住時機,26日下午布置了全市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當日下午,市氣象局出動5部火箭發射架,開展了6次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BL-1A型炮彈50枚,增加雨量20mm;作業影響面積為38000多公頃。
  • 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省政府昨天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防禦高溫抗旱和部署人工增雨等相關舉措。省委省政府要求氣象部門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省人工降雨辦公室負責人說,7月28日-29日,上虞、奉化、寧海、餘姚等地已開展10場次的增雨作業,共發射火箭彈88枚。目前,全省各地40支人工增雨作業隊伍、380名有資質技術人員準備就緒,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 人工增雨過程揭秘:一發炮彈可催生十億雨滴
    前天傍晚6點半左右,在無錫太湖邊上,兩發裝載有碘化銀的人工增雨炮彈,被打上了8000米的高空。朱主任說,一般來說在人工增雨前必須要有適宜的雲系,即「雨做的雲」,也即人工增雨必須要順應自然,只能讓雨量增大,而非「從無到有」。  人工增雨究竟該發射幾枚炮彈,也要由雲系的大小來決定。有時,炮彈發得過多,非但不能達到增雨的過程,甚至可能形成削雨。
  • 火箭彈8枚、炮彈240發,直擊禹州人工增雨
    這場雨的來臨與市氣象部門工作人員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開開眼先來段視頻小夥伴們感受一下▼本次增雨用的雙三七高炮本次作業用的中兵火箭彈市氣象局:本次作業共發射ZBZ-HJ-7型高效增雨防雹火箭彈8枚、三七增雨防雹炮彈240發。
  •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8年01月11日 16: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電(記者 阮煜琳)記者從今天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氣象局長會上獲悉,二00七年中國人工增雨作業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增雨量約為五百億立方米,防雹效益約七十億元人民幣。
  • 長沙"久旱盼甘露"四猜想 今起最大強度人工增雨
    下午5點20分,增雨飛機從長沙大託機場起飛,先後經過株洲、衡陽、永州、郴州等地,空中飛行作業2小時後返回長沙。  「這次增雨範圍比前一次更大,影響區域也更廣闊。」省人影辦工作人員稱,目前人工降雨條件越來越好,主要是空中的水汽正在增強。
  • 滄州人工增雨一天兩夜,747枚炮彈打上天,現場圖震撼
    「可該下場透雨了,這回終於能耩上地了。」5日下午開始,我市下起了久違的大雨。全市平均降雨56.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黃驊市官莊鄉,達128.0毫米。為了這場大雨,我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奮戰了一天兩夜,發射增雨炮彈和火箭彈747枚,進行人工增雨。
  • 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華聲在線長沙訊 為了能有場暢快雨,昨天上午,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湖南省氣象局實行了湖南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運-7飛機滿載10根碘化銀焰條,從長沙大託鋪機場起飛,兩千多公裡追逐雨做的雲,途經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等地後回長沙降落。昨日下午4點多開始,作業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常德、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局部地區雨量較為充沛。
  • 人工增雨得看老天「臉色」萬事俱備只欠「天氣條件」
    但是,我市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高溫熱浪少雨天氣,這已經成為事實。即便高溫不走極端了,可晴熱天氣仍然不肯「收手」,抗旱形勢依舊嚴峻,所以我們嘉興也要利用高科技,向老天爺要水「解渴」了。  昨天,嘉興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向市民告知了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等。從今天開始到本月31日,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了,嘉興歷史上人工增雨的第一炮就將打響。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請看此前報導→長詔水庫水「入不敷出」,管理部門已發出藍色預警 !節約用水共渡「難關」。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人工增雨操作沒有進行,這樣的情況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家常便飯。」
  • 6輪作業打出247發炮彈 周口人工增雨催甘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5月8日從周口市氣象臺獲悉,5月7日晚至8日凌晨時分,全市共作業6輪,發射火箭38發、炮彈247發,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介紹,近期,周口地區有效降水總體偏少,加上持續高溫天氣影響,農田出現輕到重度不同程度的旱情,全民都在翹首期盼一場及時雨。周口市氣象局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新昌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近期天氣連晴,森林火險等級也比較高,我們抓住有利時機,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可以增加水庫蓄水。」新昌縣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副主任楊鳴說。
  • 用炮彈打?人工增雨到底會不會汙染空氣?
    高炮、火箭、飛機……人工影響天氣的裝備聽起來就讓人感覺高大上!加上「呼風喚雨」,讓人感覺「神秘莫測」。其實,人工影響天氣主要是為了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等。
  •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業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觸發機制」四個字來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過程的基礎上,人工觸發自然降雨機制。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為主的地面作業。由於增程焰劑炮彈和焰劑火箭的研製成功,將催化劑在合適的時段按需要的劑量輸送到雲的合適部位的問題已基本上獲得解決。其缺點是雖已有車載火箭裝備,可在一定範圍內移動,但相對於飛機機動性仍差,適合於在固定目標區(如為水庫增水)作業,特別是對飛機飛行安全有威脅的強大對流雲進行的催化作業。
  • 揭秘雲南飛機人工增雨:"煙條"播撒 雲層化雨(圖)
    對於許多昆明人來說,可能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迫切地需要人工增雨;更沒有哪年像今年一樣,需要請「外援」來實施飛機人工增雨。  去年9月份旱情開始以後,人工增雨成為我省在雨季來臨前緩解旱情的最有效手段。
  • 樂清再次人工增雨!你那裡下雨了嗎?
    11月22日上午,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第二次人工增雨。同時,龍西葉山煙爐增雨點也開展了煙爐增雨作業。黃澄 攝12時35分,經過空管部門連續多次確認增雨作業空域淨空後,工作人員開始兩輪人工增雨火箭彈的發射,共發射8枚增雨火箭彈。然而這一次作業,效果並不明顯,僅增雨作業點附近有雨量,其中淡溪四都1.2毫米,龍西砩頭1.1毫米。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鹽顆粒被打上天空時,會吸周圍的水汽,凝結成大水滴,從而形成降雨。冷雲是指零攝氏度以下的雲層,此時增雨作業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冷雲層中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冰晶核,此時,人工增雨作業需要將人工冰晶核打上天空即可,大部分使用的是碘化銀,將碘化銀焰彈裝入炮彈中,打上天空,在不斷上升的時候,碘化銀焰彈不斷燃燒,從而將碘化銀燃燒產生的晶核均勻地分布在天空中。
  • 高炮、火箭彈齊上陣 人工增雨來「解渴」
    洞口縣氣象局火箭發射架已到位,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通訊員供圖8月19日,洞口縣正在發射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記者8月20日從湖南省氣象局獲悉,為緩解旱情,湖南氣象部門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目前全省204門高炮、203臺火箭發射架已準備到位,截至8月20日,全省已開展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業371次,地面煙爐人工增雨作業11次,累計影響面積約5.35萬平方公裡。
  • 粵西粵中普降大雨 粵東人工增雨緩解旱情
    中新社廣州五月十五日電(何夏江李怡青林漢武卜瑜)廣東大部分地區昨日已下大到暴雨,粵東梅州、汕頭、潮州揭陽等地也在昨天實施了人工降雨,使嚴重的旱情得到緩解。  昨夜十九時三十五分,梅州發射第一枚求雨火箭,該市各縣的近二十個人工增雨作業點也先後發射了一定數量的火箭增雨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