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35℃、36℃的天氣大喊「涼快」,這就是2013年的夏天。經歷了上周「登峰造極」的熱,我們可算等來了氣溫走下坡路。但是,我市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高溫熱浪少雨天氣,這已經成為事實。即便高溫不走極端了,可晴熱天氣仍然不肯「收手」,抗旱形勢依舊嚴峻,所以我們嘉興也要利用高科技,向老天爺要水「解渴」了。
昨天,嘉興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向市民告知了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等。從今天開始到本月31日,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了,嘉興歷史上人工增雨的第一炮就將打響。
借著昨天下午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們在發射架前進行培訓的好機會,記者也趁機「偷師」,學到了一些和人工增雨有關的知識。安裝火箭彈前應該做哪些檢查?發射架的角度調整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太過專業的我們不說,先來解答一些市民最關心的問題。
1.要等怎樣的時機?
看著杭州、寧波等地陸續實施人工增雨,嘉興市民已經「眼紅」了很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們?什麼時候才算時機成熟?
首先,有個概念要糾正一下。人們常說「人工降雨」,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人工增雨」。因為人工增雨並不產生雨,它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說白了,人工增雨就是採用人為的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開發雲中潛在的降水資源,使降水量增加。
既然是向老天爺「借水」,那看它的「臉色」行事是必須的。用我們人類的力量去影響天氣,必須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
第一,天上的雲系要發展到一定的厚度,一般是大於2公裡;第二,雲裡邊要有一定的過冷水(低於0℃而不結冰的水)含量,而且雲中要有上升氣流。滿足這些條件後,我們把催化劑送到雲中的有效部位,才能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
簡單來說,有雲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雲都有降水潛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潛力和開發利用可能的雲才可催化致雨。
回顧一下嘉興前段時間的天氣,「兢兢業業」的副熱帶高壓那麼強勢,不給我們一絲喘息的機會。雲彩稀稀拉拉不成氣候,空氣又形成不了對流。而這周,副高終於「累」了,逐漸東退,給了我們「借雨」的希望。
2.選址有沒有「偏心」?
嘉興此次人工增雨的作業地點分別是海鹽縣百步鎮德勝村附近、桐鄉市大麻鎮黎明村附近、桐鄉市濮院鎮雲家橋附近、海寧市黃灣鎮安江路附近。看到公告裡的地址,嘉善、平湖和嘉興市區的小夥伴們急了。
但其實,人工增雨的第一原則是空曠,所以市區是肯定不行的。另外,如果選址在我市天氣系統的下遊,那麼雨很有可能就下到嘉興以外的其他地方了,所以也是行不通的。如果選在海邊,那麼,就會影響到海上去了,對陸地上的影響就比較小。
而上述選定的這些地方恰恰滿足了空曠、上遊、不臨海的條件,而且整個嘉興的範圍並不大,所以在這些點實施增雨作業,基本上能夠影響全市,這樣增雨的效果就比較好。
3.使用什麼設備?
人工增雨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高射炮、火箭、氣球、飛機播撒催化劑法,此次我市將採用的是利用火箭向高空發射炮彈,目前,火箭彈已經按照規定安放在嘉興人武部。
嘉興共採購了三套火箭發射架,均是由江西一家軍工廠生產的。每套發射架由移動平臺、定向器、高低機及方位機等組成,具有操作簡便、結構合理、機動性強、易維護保養等特點,它既適合固定炮位作業,又適合野外移動作業。每一套發射架可以同時放置4枚火箭彈,發射時可以打到7公裡高空,釋放催化劑。
這次人工增雨將使用BL-1A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彈採用的是最近研製的碘化銀焰劑配方,其成冰性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它由戰鬥部、安全裝置(自毀裝置)、發動機及整體尾翼組成,其中催化劑就是裝在戰鬥部裡面的,也就是火箭彈的尖端。
火箭彈發射升空後,內置的延期點火器同時工作,按規定的時間點燃催化劑,使之在飛行過程中連續進行播撒作業。再經過一段時間後,自毀裝置工作,火箭彈的殘骸在不低於3000米的空中自毀。
4.會帶來什麼影響?
火箭人工增雨作業的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無關人員禁止進入作業區域。作業期間,火箭彈發射時伴有巨響,請勿驚慌。
很多市民會擔心,火箭彈的殘骸如果從空中掉落,會不會砸到人或者花花草草?根據火箭彈系統的設計原理,在催化作用結束後,安全裝置裡的延期管會點燃煙火劑炸藥,在彈的頭、中、尾部實現三炸自毀,使火箭彈戰鬥部、尾噴管及燃燒室殘骸撕裂成碎片,成鬆散纖維團飄落,碎片邊緣呈須狀,以緩慢的速度散落到地面,確保地面安全。
作業完成後,市民如果發現增雨火箭彈殘體或故障彈,請立即向當地派出所或嘉興市氣象局(0573-82531771)報告,不可擅自靠近、拆除、搬動或儲藏。
萬眾期待的第一次
根據氣象資料,1986年,桐廬縣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乾旱,應桐廬縣政府要求,杭州市氣象局成立了人工增雨作業技術組。同年8月,進行了杭州歷史上首次人工增雨作業,給桐廬帶來了50多毫米的降雨,效果非常明顯。2003年至2005年,全省乾旱嚴重,省政府多次組織飛機人工增雨。2005年以來,杭州每年均開展2到3次人工增雨作業。
但是對於嘉興而言,由於河網密集,歷來只怕澇不怕旱,這次人工增雨是嘉興歷史上的第一次,所以備受關注。
目前,火箭發射架、增雨火箭彈、通信指揮系統等人工增雨設備都已經到位,嘉興人工增雨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另外,嘉興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成員,都是從市本級及五縣(市)氣象部門抽調出來的專業人士,自領導小組成立以來,他們一直都在高溫下接受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的培訓,以確保人工增雨的順利進行。
在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前,市氣象部門也將提前告知作業點附近的居民做好安全準備,確保人工增雨的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