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除了武直、坦克、榴彈炮、火箭炮等主戰裝備以外,恐怕就要算步戰車了,戰後步戰車成了各國陸軍大力發展,且必備的主戰裝備。
原因除了步戰車擁有比裝甲輸送車更強的防護裝甲,擁有一定的自衛甚至是主動進攻能力,比如蘇俄裝備的BMP-3步戰車,車載武器就有1門2A70型100mm火炮、1門2A72型30mm雙鏈供彈機關炮,以及3挺7.62mm有效射程1500米的機槍,堪稱「超豪華」的武器系統配置。
此外,BMP-3步兵戰車由於配有100mm射程4公裡的9M117型半自動雷射駕束制導的炮射飛彈,因此,具備了與當今任何主戰坦克在戰場上相抗衡的實力。
自重將近20噸的BMP-3步兵戰車,武器配置「超豪華」,帶來的就是作戰能力的強悍,協同T-72/80/90等主戰坦克作戰,可利用其較強的車載武器系統實施火力壓制,掩護步兵下車作戰;也可獨立用於山地作戰等,在殘酷的車臣巷戰,事實上已經證明了BMP-3步戰車的實戰價值。
步戰車,其車體裝甲的防護能力,一般也就能抵禦12.7/14.5mm重機槍的打擊,防護能力稍強的也能防止20/23/25mm等機關炮的打擊,但卻很難防禦30mm配配穿甲彈機關炮的打擊,這已經是軍迷所掌握的軍事常識了。
畢竟步戰車不是坦克,攻城拔寨打鬥陣,與對手的坦克大戰,是己方的坦克的任務,步戰車可視為就是加強了防護能力,同時提高了火力打擊能力的裝甲運兵車,事實上確實就是這麼回事。
因此,步戰車畢竟不是坦克,要擁有非常厚重的裝甲,一般也就裝備1門25/30mm機關炮,像蘇俄這般擁有1門100mm火炮、1門30mm機關炮和3挺7.62mm機槍的BMP-3步兵戰車,在全球都是非常罕見的,是個特殊的案例。
步戰車能防12.7/14.5mm重機槍以及20/23/25mm等機關炮打擊,其防禦能力已經是不錯了,不要指望步戰車防禦水平能達到哪怕是輕型坦克的能力。
理論上任何軍事裝備都是易耗品,如同單位的空調、電腦、複印機等價值數千元的設備,都是作為固定資產統計的,但也都是易耗品。
作為固定資產每年都是有折舊的,到了一定的年限,哪怕上述固定資產還在使用,但已經是沒有價值了,因為資產已經被折舊到了零。
戰爭爆發時,作為步兵的主要參戰工具,軍隊所擁有的步戰車,是非常容易被空中轟炸,被地面埋設的地雷、反坦克飛彈、榴彈炮等摧毀。
因為步戰車價值比坦克低,便於大量製造裝備,是戰場上的易耗品,因此,軍隊都保有遠超坦克的步戰車和裝甲輸送車以及軍用越野卡車,目的是用來輸送參戰的官兵,隨同坦克作戰,且都做好了步戰車等被大量摧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