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2021-01-12 一笑走天下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不過,V-150戰鬥全重不到10噸,乘員3人,載員2人,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為此,臺灣陸軍的"陸軍戰甲發展中心」於1988年開始了新型裝甲車的研製工作。到1992~1993年,共完成了2輛樣車。隨即定名為"CM31六輪甲車",即CM31型6×6輪式裝甲車。

CM31裝甲車是一種6×6輪式裝甲車,戰鬥全重16噸,乘員2人,載員10人,主要武器是車長操縱射擊的7.62毫米機槍。此外,載員可利用隨身攜帶的武器進行戰鬥。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

CM32裝甲車的研製工作於2001年正式開始立項,牽頭單位為臺灣軍方的"聯勤兵整中心",簡稱"兵整中心"。2005年1月11日,兵整中心在臺灣中部的南投縣的集集召開了CM32輪式裝甲車命名大會, "雲豹"裝甲車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整個"雲豹"裝甲車的研發費用約為7.3億臺幣,約合2212萬美元。採購單價估計在4 000萬~8 000萬臺幣之間,看來這個"雲豹"並不便宜。

"雲豹"裝甲車為8×8車型,基本型為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型, 其戰鬥全重約22噸, 乘員為3人:車長、炮長、駕駛員;載員為6人。 主要武器是1門25毫米機關炮;輔助武器是2挺7.62毫米機槍,其中的1挺為並列機槍,在機關炮的右側,另1挺為高射機槍,在炮塔頂部右側,由車長操縱射擊。車內攜機槍彈3 000發。

"雲豹"裝甲車的武器系統尚未最後敲定。最大的可能是採用德爾科(Delco)雙人炮塔。目前在P2樣車上裝的是美國原裝的進口炮塔套件,將來立足於臺灣和美國技術合作生產。德爾科炮塔裝有1門M242型"大毒蛇"25毫米鏈式機關炮。這種機關炮是美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上的主要武器,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表現不俗。據稱臺灣軍方對M242型25毫米機關炮很滿意,但對德爾科炮塔則有些意見,認為它太重,將來有可能採用減輕重量的。

雲豹裝甲車計劃一共生產652輛,其中:裝甲輸送車型(搭配7.62機槍和40榴彈發射器)和指揮車型已經生產368輛。步兵戰車型(搭配美國轉讓技術的30毫米機關炮)計劃生產284輛。雲豹車體造價約130萬美金,炮塔造價130萬美金,雲豹步戰型造價約260萬美金。

雲豹裝甲車8個車輪為獨立螺旋彈簧懸掛,全輪驅動,前4個車輪為轉向輪,方向盤操縱。採用了"米其林"防爆輪胎,並有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最大速度10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800千米,最大越野行程450千米。行駛試驗中,在順風情況下,最大速度達到110千米/小時,逆風時達到102千米/小時。0~32千米/小時的加速時間為8秒。最大爬坡度為31度,越壕寬2米,過垂直牆高0.7米。

整個看來,"雲豹"裝甲車的機動性還是很不錯的。但有兩點不足。一點是轉向半徑過大,在10米以上;另一點是不具備水上機動能力。

"雲豹"裝甲車基本裝甲的抗彈能力為:正面60度弧形區域可抵禦200米外射來的12.7毫米穿甲彈;加裝附加裝甲後,正面可抵禦1 000米射程上射來的2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其他部位加裝附加裝甲後,可抵禦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雲豹"裝甲車的車體及炮塔採用鋼裝甲全焊接結構。除基本裝甲外,還掛裝了臺灣"中科院"研製的陶瓷複合裝甲。這種複合裝甲為金屬盒子內裝六角形抗彈陶瓷製成,實戰時用螺栓將複合裝甲盒固定在裝甲殼體上,中間有一定間隙。據稱,這種複合裝甲盒具有同國外著名複合裝甲相同的抗彈能力。

在研製之初,臺灣軍方就確立了在"雲豹"步兵戰車基型車的基礎上,發展一系列變型車。其中包括:裝甲輸送車、火力突擊車、自行迫擊炮、反坦克飛彈發射車、裝甲救護車、通信指揮車、核生化偵察車等。

相關焦點

  • 馬英九視察臺灣自製「雲豹」裝甲車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11日)視察了臺北的「軍備局」202工廠,在視察期間,正在製造的新型「雲豹」步兵戰車首次亮相。據悉,這種戰車安裝美制30毫米機關炮,取代了此前被批評「威力不足」的臺灣自製20毫米機關炮。目前這種戰車尚在等待臺軍的相關測試,計劃2017年開始生產,預計生產數量為284輛。
  • 被大陸零件「坑」後臺「雲豹」戰車再投產
    同時,臺灣陸軍決定先行量產一些雲豹「30鏈炮」甲車(裝備美制MK-44型30毫米機炮的步兵戰車型號,觀察者網注)。2006年「雲豹」裝甲車量產計劃以「迅馳專案」代號編列預算,預定以9年的時間花費570億新臺幣,用於採購採購652輛自行研製的CM-32「雲豹」八輪裝甲車,後來因鋼板、火力問題延遲到到2011年起才開始進行配置榴彈機槍車與指揮車兩款雲豹甲車的生產工作,至今為止「雲豹」生產了368輛,已陸續撥交給臺灣陸軍機械化步兵旅等各部隊使用,配置30毫米MK44型機炮的雲豹甲車
  • 冪談臺灣武器之陸上武器:實力不俗的雲豹戰車
    臺軍現役的陸軍武器主要是美制武器,但是也有個別武器是臺灣自造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雲豹」戰車、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勇虎式坦克。  雲豹戰車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它的底盤是由CM-31加長後修改而來的,臺灣「工研院」機械所全程負責了這項工程的整體技術改進。"
  • 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據《軍事維基》報導,臺灣當局宣布,島內自行研製的CM-34步兵戰車已經投入訓練。第一批CM-34已經在2019年交付臺灣南部戰區聯合訓練中心,2020年開始進行野外導航、用30毫米炮射擊靜止和行進間目標等任務,以及發射煙幕彈。臺灣方面表示,總計將採購284輛CM-34。
  • 因「火力強大」 臺軍決定增產21輛「雲豹」裝甲車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6日報導,臺灣防衛部門昨日表示,為加強臺軍防空作戰能力,臺軍自行研發量產CM34步兵戰車型「雲豹」裝甲車,原計劃生產284輛,研發成功後發現「火力非常強大」,為滿足衛戍需求,決定再增產21輛,共305輛,預計2023年完成生產。
  • 雲豹裝甲車挑大梁
    客觀來說,雲豹裝甲車是一款性能優秀的裝甲車。雲豹的機動性很優秀,它是8×8車輛,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兩種型號。裝甲車全重22噸,採用米其林防彈輪胎,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製造的新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同美國斯特賴克裝甲車基本相同。它的最大功率450馬力,比同時代的我軍09式要強一些。
  • 重現兩岸對峙 最後一炮雲豹步戰車戰力分析
    雲豹裝甲車是臺灣陸軍現役主力作戰裝甲,在歐洲杯期間在《最後一炮》中有亮眼的表現,在遊戲中,作為兩岸對峙的代表,雲豹加入後中臺夢幻組合也將為玩家帶來耳目一新的現代戰爭體驗。
  • 臺灣地區舉行反特攻演練「雲豹」步兵戰車亮相 槽點遠比看點多
    在「漢光36號」演習的同時,臺灣地區還舉行了「衛戍區重要目標反特攻演練」。此次演練在7月14日舉行,最大看點是臺灣島內三支特勤部隊首次在「漢光」演習中亮相,進行反特攻戰術演練。現場可以看到警車、憲兵車輛,以及兩輛「雲豹」輪式步兵戰車。
  • 臺媒:模擬解放軍攻臺,臺軍「雲豹」裝甲車凌晨開上臺北街頭
    28日凌晨,臺軍出動「雲豹」裝甲車,在臺北市街頭進行「夜間戰術訓練」,臺媒稱,這是在力圖展現臺軍在防守臺北市時的精實戰鬥力。 「雲豹」裝甲車凌晨現身臺北街頭(臺媒圖) 據報導,臺灣防務部門今年第四季度的「戰備訓練操演周」於26日晚10時30分正式在全臺各地啟動。
  • 不願再做「草莓兵」,臺灣雄獅部隊,第269旅究竟有何特別?
    同年10月1日,第69師新編第779戰車營,編制M41輕型坦克53輛,由裝甲兵獨立第1旅第711戰車營以一個戰車連17輛M41坦克先行交付,以便實施編成訓練。1974年,第69師增編防炮連,配屬12輛M42A1式40毫米雙管自行高炮。
  • 新版雲豹坦克殲擊車面世,前臉長得像只大青蛙,連炮管都要靠外買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雲豹」輪式裝甲車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本來號稱要裝上炮塔成為輪式步兵戰車,但卻在很長時間裡只能夠裝機槍和榴彈發射器,成為「逃命車」,貽笑大方! 最近,軍備局又宣稱,已經啟動了新型的「雲豹」坦克殲擊車的研製生產工作,並將其稱為「坦克獵人」,將安裝105毫米線膛炮,以增加輪式戰車的機動性和火力。
  • 紅背蜘蛛:韓國新步兵戰車與德國車同臺競爭,競標澳洲150億大單
    圖片:首爾2019防務展上展出的韓國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韓國為了能夠贏得競標,推出的是最新研製的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該車是韓國陸軍K21步兵戰車的升級版。為競標澳大利亞戰車項目,韓國直接在AS21步兵戰車上採用澳大利亞研製生產的炮塔,以獲得更多的感情分、利益分。AS21步兵戰車採用了澳大利亞T2000模塊化中型口徑炮塔。這是澳大利亞EOS防禦系統公司與ELBIT系統公司合作開發的模塊化炮塔。
  • 俄測試履帶式雷射戰車:可致敵方武器和人員「失明」
    核心提示:位於莫斯科的「天體物理」科學生產聯合公司正為俄國防部研製這種雷射戰車。這種武器可以使坦克、裝甲車的光電探測系統等失靈,有效攻擊距離可達數十公裡。
  • 臺灣最新一代輪式戰車配備先進火力,改善防護但依然只能防機槍彈
    臺灣研製的CM-32輪式戰車,是目前該地區的主力輕型裝甲車。最早的三輛CM-32原型車(P1~P3)一開始都配備美國戴爾克 (Delco)的雙人機炮塔,這也是CM-32的標準配置。這種炮塔與美國海軍陸戰隊LAV-25以及LAV-III輪型裝甲車使用的炮塔為同一系列。
  • 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這也是大陸的鍋?!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要賴給大陸零件?最近,一段關於臺陸軍「雲豹」裝甲車艱難轉彎的視頻可以說火遍海峽兩岸。視頻中,這輛裝甲車在大街上試圖轉彎,結果來回倒車多次也沒轉彎成功,引起了不少網民的嘲諷。臺灣防務部門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解釋:這輛車發生「轉向機油封破裂(塑膠材質)」故障。 16日,臺灣「中視新聞」就這一事件採訪了《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鄭繼文則將問題甩給了所謂的大陸劣質零件。
  • 臺軍「憲兵」操演 雲豹八輪裝甲車首亮相(圖)
    臺軍「憲兵」操演 雲豹八輪裝甲車首亮相(圖) 2012年09月07日 13: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正式亮相的「紅背蜘蛛」 韓國公布為澳大利亞研製的最新步兵戰車
    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以韓國陸軍目前的現役主力型號K21履帶式步兵戰車為藍本而研製,在2018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防務展上首次對外展出。AS21是K21步兵戰車的增強和現代化改進型,在其原型車基礎上提高了防禦性能和增加了尺寸,提高了載員人數,增強火力和使用了更加現代化的設備和武器系統。
  • 著名的瑞士食人魚裝甲車,模塊化設計和三防系統,抗病毒沒問題
    可以在各種裝甲車輛轉換,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展出了4X4、6X6、8X8、10X10四種主要基本車型,在更換不同模塊之後,可以在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自行迫擊炮、裝甲搶救車、裝甲救護車、裝甲指揮車、反坦克飛彈發射車、自行高炮和防空飛彈發射車等各種型號轉變。基於型號過於複雜,本期就從最新的食人魚5型8X8版本進行分析。
  • 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50毫米機關炮,稱最強中口徑火炮,能掃天犁地
    正在競爭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的通用陸地系統公司「格裡芬」3步兵戰車樣車已經裝備了50毫米XM913型機關炮,這也是美軍下一大步兵戰車火力的硬性要求之一。諾格公司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有效射程超過4公裡,是目前「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M242型25毫米機關炮的兩倍,而當前世界上各國的步兵戰車主流配備的都是20毫米至30毫米機關炮,所以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將使得美軍步兵戰車能夠取得射程優勢。
  •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解放軍王牌躋身第4
    18) "← →"翻頁 第一名:德國「拳擊手」   集現代科技大成者   拳擊手裝甲運兵車是德國研製的一款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