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2019年4月19日訊 雲南有一種胡蜂生性兇殘,連眼鏡蛇都吃,當地人稱其「殺人蜂」。但「殺人蜂」又是一種難得的高端食材,還有藥用價值。騰衝農民劉定茂看中了「殺人蜂」的市場前景,2011年的時候關閉了開辦多年的摩託車銷售鋪子,轉行開始養「殺人蜂」。他還在多個省份招收徒弟數百人,把養殖的一窩窩「殺人蜂」交給當地村民看管,帶領鄉親們養蜂致富。劉定茂也因此成了鄉親們口中「刀尖舔血,險中求財」的奇人。
胡蜂兇猛
群蜂兩天將眼鏡蛇啃成一副骨架
說起「殺人蜂」,劉定茂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它的別名叫虎頭蜂,屬於胡蜂的一種,其體型比一般胡蜂要大,由於毒性大,攻擊性強,在雲南流傳這麼一句話:「殺人蜂三下能蜇死一頭大水牛」。但在劉定茂看來,這些虎頭蜂是可愛的小寵物,可以隨意在手上把玩。劉定茂拍了一個視頻,視頻中他捏著一隻虎頭蜂,放在臉頰旁,虎頭蜂猛烈振動著翅膀,他說像小電扇,他還用手一把一把抓取虎頭蜂。
劉定茂的徒弟說,一開始見師傅沒有任何防護就這樣抓取虎頭蜂,真心為他捏一把汗!
那是不是這些蜂被馴養得通了人性,真的聽他話了?其實不是。
劉定茂說,那些不帶刺的雄蜂進食的時候,他是可以撫摸它們,甚至可以親吻它們;但如果是蜂王和工作蜂,那可惹不起,他就得把自己裹得像太空人一樣防止被攻擊。
虎頭蜂的個頭是蜜蜂的十幾倍,它們不採蜜,卻愛吃昆蟲和肉,就連有毒的眼鏡蛇它們也吃。劉定茂說,有一次,一條眼鏡蛇想闖進虎頭蜂的巢穴,卻被蜇了出來,上百隻虎頭蜂群起攻之,眼鏡蛇毫無招架之力,不一會兒就癱軟不動,活活被蜇死。兩天之後,他發現那條眼鏡蛇還在蜂巢附近,只是皮肉被虎頭蜂吃個精光,留下一副完美的眼鏡蛇骨骼。
機智尋蜂
他在蜂腰上套白羽,跟蹤找到蜂巢
按照劉定茂的說法,從虎頭蜂身上琢磨致富路不僅僅是他,在當地自古就有人琢磨,但大虎頭蜂太兇險,幾乎沒有人規模化養殖。不過還是有人收購大虎頭蜂的蜂王和雄蜂,買回去可以做種進行人工繁育,也可以用來泡藥酒祛風溼。劉定茂有一次在瀏覽網頁時,發現有人收購虎頭蜂以及蜂蛹,他由此判斷大虎頭蜂有市場前景。2011年,他關掉賣摩託車的店鋪,辦理了相關養殖證件,轉行養大虎頭蜂。他購買書籍,研究虎頭蜂的習性,但往往一本書讀下來,根本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大虎頭蜂的習性記載很少。
蜂王從哪裡來?沒有種源怎麼辦?既然決心「刀尖上舔血,險中求財」,他只好自己冒險去山裡抓野蜂王。他發現大虎頭蜂喜歡吃螞蚱和肉食。但是密林裡光線昏暗,即便發現大虎頭蜂,很難跟蹤。劉定茂想出一個辦法,很像《神鵰俠侶》裡小龍女在蜜蜂翅膀上刺字「絕情谷底」向外傳遞信息,只不過他的方法是反向尋找。他砍了一根芭蕉樹枝葉,從芭蕉葉裡抽出一根很細很有韌性的筋,他搓成一個小小的繩扣,並將輕盈的白色雞絨毛拴在繩扣上。他在大虎頭蜂出沒的地方拿出事前準備好的螞蚱作為誘餌。當大虎頭蜂專注吃螞蚱時,他將一端綁有白色雞絨毛的繩扣套在大虎頭蜂的腰上,這樣,大虎頭蜂在搬著食物飛往巢穴時,劉定茂盯著那團白色雞絨毛就能找到「落腳點」。
這樣的方法不僅幫助劉定茂尋找巢穴挖出蜂王,還便於他觀察大虎頭蜂的生活習性,這些他一一充分地了解和記錄。通過近距離觀察,他也仿照野生環境建立蜂巢,當蜂王產卵孵化出10隻工作蜂后,就把蜂巢埋到地下,由它們自行築巢。
驚險接觸
挖蜂遇到抵抗,蜂毒透過面罩濺進眼睛……
清明後的這幾天,劉定茂養殖的虎頭蜂幼蟲破蛹而出,成了成蟲。這個時候,他要把一窩一窩的成蟲送到農戶或者徒弟家裡。「每窩大概十幾到二十隻成蟲,有一個蜂王,其餘是工作蜂,我把這些成蟲交給農戶們養殖、繁育,獲得的利益再分成。」劉定茂透露,一窩成蟲最高時可賣到兩萬元,價格最便宜時也能賣六七千元。到了9月份,可以取蜂毒賣錢,蜂窩也是中藥材。10月和11月是虎頭蜂蛹化期,也是收穫期,蜂蛹每斤可賣到150元至180元,蜂蛹多漿、汁飽滿,蛋白質含量極高,是難得的上好食材。
說起來輕鬆,但獲取財富的過程卻是極其危險的。
2017年10月,去山林裡搞虎頭蜂的經歷,劉定茂至今記憶猶新。當時他們一行人穿著像太空人的太空服一樣臃腫的防蜂服,面罩、膠皮手套、鞋子,渾身上下絲毫不敢露出一點縫隙,因為一旦驚擾到蜂群,群蜂就會像雨點一樣「砸」向防蜂服以及面罩。
「群蜂撞向我們時,聲音很大,我們之間互相講話都聽不到。」劉定茂說,即使戴著面罩,眼睛也不能向上看,因為虎頭蜂會往面罩上撲,噴射蜂毒。那次,他們一靠近蜂巢,上千隻工作蜂撲面而來。平時負責築巢、覓食、餵養幼蟲的工作蜂,一旦蜂巢受到侵犯,它們會奮起禦敵。在挖蜂巢時,劉定茂的眼睛被蜂毒噴濺到,眼淚直流,不得不退出現場用清水衝洗,好在蜂毒沒有進入血液。但那次一名姓蔣的工人因沒有穿戴連體防蜂衣被蜇傷,緊急送醫治療住院兩天才好轉。
對蜂毒的反應因人而異,雖然「三下蜇倒一頭牛」的說法有點誇張,但有的人被蜇後確實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呼吸困難、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為了應急,劉定茂他們每次挖蜂巢都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
獨門生意
帶領村民致富,他年入過百萬
「其實,最初的三四年時間很痛苦,把以前賣摩託車的存款都墊上去了,雖然資金投入不大,但很花精力,家裡人也為我擔心,之後才慢慢好轉的。」劉定茂說,在成功馴養大虎頭蜂后,他把過冬築巢的蜂王免費送給周邊想養殖大虎頭蜂的村民,請他們幫忙看管,最後獲得的收入五五分成。
2016年,劉定茂的銷售額將近200萬元,經過分成和消化人工成本之後,開始盈利了。2017年10月,劉定茂一共養了100多窩大虎頭蜂,分布在雲南省內的2個縣市,白天晚上都加班加點挖蜂巢,雖然冒險,當年一窩蜂巢賣到兩萬元。他把預備蜂王帶回養殖棚交配,順利過冬的預備蜂王成為來年新的蜂王,優質的蜂王一隻最貴能賣到300元。一隻蜂王可能產出幾萬隻工作蜂,往往一窩蜂有1000多隻預備蜂王。
在當地,許多人喜歡吃蜂蛹,每年時節一到,許多蜂蛹經銷商開始向他訂貨。
對於劉定茂來說,他與「殺人蜂」打交道這麼多年,每次收穫都是驚心動魄,邁入這個行業,他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這幾年,劉定茂把養蜂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還有不少人莫名來拜師學習養殖技術,數百人成了他的「徒弟」。劉定茂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現在他們養蜂的年產值達600多萬,跟村民分成之後,自己能獲利100多萬。
劉定茂說,任何行業都有風險,養殖大虎頭蜂要掌握技術就不能心急,急性子的人不適合與「殺人蜂」打交道,並非只要入行就能致富,苦幹也要巧幹。(記者任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