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最近又有熱度了,或者說他一直為自己創造熱度。
他發了一條微博:
說實話,稍微對娛樂圈有點了解的人大概都能看出來他說的是誰。
這不,幾家粉絲又開始了纏纏綿綿的互放黑料,各自澄清。
而吃瓜群眾則表示好戲看夠,心滿意足。
成功賺取了一波熱度之後,於正連發兩條微博澄清。
就像他做過很多次那樣:
哎呀沒有啦,都是你們瞎猜了,真的不好意思哦。
這一整套流程成熟,走向完美,流量爆炸的操作做下來,橘子真的「嘆為觀止」。
不管他說的內容是真是假,都會引來圈裡圈外人的猜測。感情問題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如果事後專門澄清的話大家都尷尬,不澄清大家也尷尬。
且不說當事人都已經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歲月靜好了,其中一方的丈夫還是他的同班同學呢!
明知道這樣會給已婚明星造成困擾,事後還說:
「反正我沒明說是誰,都是你們猜的啊不關我事。」
然後再聯繫他在文裡說的「特別期待張南來演」,橘子真的沒有見過這麼匪夷所思的炒藝人的手法。
這次於正的煩人程度真的刷新了廣大網友的認知。
如果要列出娛樂圈最煩的人,他第一,沒有人排第二。
曾經於正和郭敬明並列娛樂圈兩大煩人精,用各種亂七八糟的審美荼毒觀眾,黑料(抄襲)一大堆,關鍵是倆人還成功了。
《宮》熱播和《小時代》熱映,讓他倆賺的盆滿缽滿。
而之後郭敬明因為《爵跡》的失利,開始低調。
在綜藝節目裡一把理論頭頭是道,被不少人誇雙商和業務能力。
甚至還被偶像級人物陳凱歌誇讚了。
小四是真的會做人,也懂得怎麼討巧地迎合觀眾。
現在這種環境,大家真的喜歡溫和而有理的人。
反之於正,在煩人這條路上,一直堅持自我。
尤其是瘦了之後,更得意了。
在《僅三天可見》裡,他成功讓姜思達說出了「於正老師知道自己煩人嗎?」這句高亮臺詞。
都這麼討人厭了,為什麼還不收斂呢?
因為自從憑藉《延禧攻略》翻身之後,他可真是太得意了。
這種煩人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亂編故事」其實不算什麼,被於正內涵過的人加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什麼對家就不說了,不管你是當紅小生、小花,話題明星,還是實力演員、普通導演、合作夥伴,都休想逃過他的「口誅筆伐」;
《如懿傳》熱播,踩周迅;
然後等自家演員白鹿的戲播了,po出微信對話,要她研究周迅在《如懿傳》的表演;
兩幅面孔呢!
《鎮魂》火了之後,他立馬出了《鬢邊不是海棠紅》,指明自家的戲沒有所謂的社會主義兄弟情,也不是某某某電影的劇版;
《鎮魂》劇粉開撕他,然後於正不知道怎麼找到這條微博,評論了:
「我沒有diss任何一部劇,能不能不要牽強附會,腦洞開得太大了!」
裡裡外外都透露著「此地無銀三百兩」。
對不起,真的很好笑。
也沒有放過主演朱一龍;
實景試戲淘汰制被於正用進了《演技派》,在被採時問到還有誰用這樣的方式淘汰時,於正:
「我用過一次。我忘了,哎喲,在鳳求凰裡,哎喲朱一龍那麼紅,我不想讓他被別人說……」
這一臉我什麼都不能說的表情還真是耐人尋味。
#於正曾無緣朱一龍# 立馬安排上了熱搜。
朱一龍粉絲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把他噴的找不著北。
於是於正又po出微信截圖:
「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消費他」
「我孤傲了一輩子」
我笑死了又笑活了。
其實踩同期的劇和演員也很正常,競爭罷了,但跟他合作過的演員時不時要被他拿出來「鞭屍」。
什麼楊冪、趙麗穎、王麗坤、林心如,一個也別想跑。
當年演他的《宮鎖連城》的戴嬌倩,被他撕的渣都不剩;
然後,他的侵權案就敗訴了。
沒合作過的也要被拿出來遛一番。
2018年邱澤正憑藉《誰先愛上他的》翻紅。
於正:「渣男就是渣男」;
於正發這個,正好金馬獎給劇蹭一波熱度,邱澤不得獎解了口氣,得獎了熱度更大。
邱澤輸給了徐崢,於正老師更得意了。
《烈火軍校》播出,突然噴餘少群,說他撒謊騙人。
於正看了餘少群和程莉莎演的話劇《風雪夜歸人》想讓餘少群去演《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商細蕊,然後說先找他演《延禧攻略》裡的袁春旺試試,看看感覺。
然後餘少群拒絕了,於正居然記這事記了兩年,說餘少群騙他,說不演太監不拍清裝,結果轉頭去了《如懿傳》客串。
餘少群之前就演過汪俊的《蒼穹之昴》,也就是在《如懿傳》裡打了個醬油。
自家藝人撞臉鄭爽上了熱搜,然後鄭爽無辜躺槍。
於正:「長相是爹媽給的,她總不能去整容吧?」
鄭爽:你是在挑戰我嗎?
網友猜測是「馬思純」。
因為當時只有這一部《大約在冬季》上映,請他去看。
於正:演技差,情商低。
那時候,馬思純正被很多網友罵演技、懟態度,於正這一出無異於火上澆油。
問題是,同行耶,就這樣在微博上說出來了???
還有不知道為啥cue到迪麗熱巴;
於正:我不知道驢是她的黑稱。一切都是好事之徒的挑撥!
他對迪麗熱巴應該沒有意見,有意見的話可能也不會特地來解釋,還讓粉絲別傷心。
但是這不是一句有毒能解釋的,完全笑不出來。
抨擊《你是我的答案》導演:在監視器前嗑瓜子。
為了維護自家藝人吳謹言,直指導演失職。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吳謹言的「白小鹿」;
《你是我的答案》除了吳的演技辣眼睛,郭曉東他們演得沒毛病。
照於正這個意思,是不是以後所有演得不好的演員都可以說是導演指導不當?
不光是這些,就連他手底下的藝人也未能倖免。
當年袁姍姍被黑有他一半功勞;
幾次三番炒許凱、白鹿的戀情,甚至在粉絲群破口大罵;
除了這些,於正還是一個「行業監察員」。
說說這些不公,道道那些不平;
諷刺一些現象;
什麼演技標準,德不配位之類。
看似很正義,很專業,問題是你的藝人演技也不好吧?
而且最後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新藝人、新作品。
於正一直以來都標榜自己「真性情」、「情商低」、「不怕得罪人」,所作所為都是好心好意。
說實話,熟悉他的職業軌跡就知道他很聰明。
知道怎麼製造快餐產品滿足娛樂,服化道,爽劇情,都是為了迎合觀眾。
也知道怎麼引起熱點,小打小鬧地放出一些捕風捉影的料讓網友發散。
但他不是明星,也不是卓偉那樣的記者。
抄襲瓊瑤的風波之後他的定位是個製片人,首要是做好作品吧?
而不是瘦身成功,豔壓著一大批演員,以及定期輸出他那些毫無價值的花邊小料。
他如果只是隨便說說也就罷了,關鍵是姿態非常讓人不喜。
每天都在罵網友,噴演員,噴行業,美曰其名為了觀眾。
被反罵之後擺出
「我不是故意的」、「隨你們怎麼想咯」、「網友戲真多」。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句話也可以用在於正老師身上。
說到底,其實於正的這些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保證作品和他本人的曝光率以及流量而已。
因為他不自信。
不自信源於作品不好。
如果要以收視率、話題度來論成功的話,當橘子沒說。
時至今日,他真正拿得出來的作品也就《延禧攻略》這一部劇。
但問題是,《延禧攻略》劇本不是出自他手,導演也不是他。
當他失去這些人的時候,於正又回到了以前的那個於正。
《鳳囚凰》、《皓鑭傳》、《朝歌》....
3句離不開一個愛字,一群人愛來愛去,全員戀愛腦。
其實他以前編劇的《煙花三月》、《河東獅吼》、《美人心計》也全是情情愛愛,但不至於侮辱觀眾智商。
當然,不否認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