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積極復工復產 對中國經濟信心不變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2月10日以來,眾多在華外企一邊參與抗擊疫情,一邊積極復工復產。目前,上海、山東、湖南等地重點外資企業復工率超過80%。多家在華外企負責人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

  嚴防護保復工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華外企復工情況良好,且都為安全復工採取了全面的防護舉措。

  為了安全復工,位於上海普陀桃浦鎮未來島園區的施耐德工業控制設備生產工廠成立了5個小組:返程統計小組負責統計上傳備案,測溫小組每天要對員工測量體溫,消毒小組一天要對公司消毒3次到4次,培訓宣教溝通小組要對防疫措施進行宣傳,防疫物資保障小組要多渠道採購物資。

  作為防疫物資生產的重點企業,霍尼韋爾在華的21家工廠已經全面復工。為了保障安全,霍尼韋爾建立了嚴格的復工機制,如員工憑證入廠並接受體溫監測,每天早中晚3次消毒,對所有外來車輛、送貨人員都進行登記、測溫等。

  有序的復工復產也帶動了霍尼韋爾產能的恢復。「我們有信心在3月份,把2月份丟失的這部分產能追回來。」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工廠總經理塗贇說。

  目前,阿斯利康中國除湖北地區以外的工廠已經基本全面復工。為實現安全復工,阿斯利康採取了一系列防護措施。例如,公司啟動了全國員工健康實時報備體系,密切關注員工健康,並上線「阿斯利康全國員工疫情監測地圖」;鼓勵員工居家辦公,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如需進入辦公室,需要提前一天申請報備;為員工提供了一系列線上業務培訓,並推出了一系列線上的數位化平臺和工具,為員工居家辦公創造便利等。

  疫情暴發伊始,嘉吉公司成立了亞太和中國區疫情管理小組,從公司領導層到生產一線,從工廠生產運營到企業員工管理,持續跟進疫情進展,形成體系化的生產管理預案和人員管理方案。目前,嘉吉公司在中國的生產工廠有近50家,僅有4家工廠沒有復工。

  據悉,嘉吉目前已復產的工廠都處於較為良好運轉狀態,產能、產品質量都有保證,在家辦公的員工彼此間的溝通協調、合作效率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雖然疫情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但嘉吉公司整體依然處於正常穩定的運營當中。

  政企積極聯動

  在華外企實現復工復產過程中,中央和各地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支持舉措。

  一段時間以來,政府出臺了相應政策措施,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等,幫助企業緩解經營困難,也保障各地的疫情防控,阿斯利康是受益者之一。

  「阿斯利康無錫生產運營基地向全球約75個國家和地區輸送藥品。為了支持企業復工,無錫市政府為阿斯利康提供了一次性醫用口罩幫助公司復工。另外,在物流保障、員工返錫及社區進出、配套企業的加速復工方面,無錫市政府也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阿斯利康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全國各地的普遍情況來看,工廠在復工前首先需要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隨後政府派人員到工廠檢查,查驗合格後,企業才能組織復工復產。疫情期間,各地政府的回應速度普遍較快。

  以嘉吉東莞糧油工廠為例:嘉吉向政府提出了復工申請後,2月1日,政府派人員到工廠檢查,查驗合格後,2月2日拿到政府的復工批文,2月3日即獲準復工。

  嘉吉位於滁州市來安縣的動物蛋白加工工廠,在復工後接受了當地疾控中心專業人員提供的防控培訓,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安全生產。廣東省政府則通過線上講解PPT的方式為嘉吉工廠提供無接觸培訓,普及防控知識,並將優秀的工廠防控案例進行整理,分享給本區域內的其他企業作為參考。比如嘉吉東莞糧油工廠的一份防控措施文件提交給政府後,政府就將其分享給了其他工廠借鑑。

  由於嘉吉陽江工廠的部分員工還未能返崗,用工存在短缺情況。目前,陽江市高新區管委會和工業園已經為嘉吉陽江工廠提供了相應協調和支持,隨後工廠將和本地勞務公司對接,聘用當地勞務人員來滿足用工需求。

  有挑戰,更有信心

  一些外企表示,目前,已復工的工廠雖然運轉正常,但人員短缺、供應鏈受阻等現象也帶來了一定挑戰。

  施耐德工業控制設備生產工廠正常運轉時,有550多名員工,但今年2月10日復工時,只有200多名工人到崗,都是復工前半個月內沒有離開上海的員工。

  嘉吉糧油業務約有20%的勞務人員滯留在家無法復工,除工廠員工外,有些承包商也還沒有復工。此外,當前物流也存在一些困難;運輸司機需要特殊的防疫審批才能進入工廠,對出貨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物流渠道受阻,工廠生產需要用到的輔料無法及時送達,存在潛在的輔料短缺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企業和政府正在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希望在多方努力下保障企業的運營安全和生產效率。當前各地政府和各方組織機構都在積極採取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我們深信疫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嘉吉也將安全平穩地度過這段時期。」嘉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眾多在華外企負責人均表示,對於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對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說:「霍尼韋爾在中國的21家工廠已經全面復工,不僅承擔中國客戶的訂單,也擔負世界其他地方的訂單。我們相信中國製造的力量,也堅信中國經濟的韌勁。」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將抗擊疫情視為己任,持續不斷地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援,竭盡所能在全球範圍內協調資源,以實際行動向堅持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與病人提供全力幫助。在此次疫情中,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也讓我們充滿信心。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經濟對世界的經濟增長貢獻有目共睹,我們看好中國強大的經濟潛能,將繼續在行動上支持中國經濟的發展並與之共同成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 勇)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外企頭條丨外企積極復工復產 對中國經濟信心不變
    來源:經濟日報這是一檔視頻動新聞欄目,實時追蹤全球外企動態,周一到周五5位主播幫你解讀熱點,中、英雙語呈現豐富資訊。今日主播周明陽說:2月10日以來,眾多在華外企一邊參與抗擊疫情,一邊積極復工復產。目前,上海、山東、湖南等地重點外資企業復工率超過80%。
  • 常州高新區外企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華社常州2月18日電(記者張漢青)《經濟參考報》2月18日刊發題為《常州高新區外企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報導。文章稱,他們有的打著飛的籌措物資,有的帶頭居家隔離遠程辦公,有的提前布局下一輪企業生態鏈建設……在常州國家高新區,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 陝西渭南:嚴防死守積極防控 助力復工復產「加速度」
    渭南市重點項目現場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的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忙碌著檢驗膠囊產品;在渭南市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如火如荼加緊建設;在渭南市合陽縣的田間地頭,群眾搶抓有利時機進行灌溉,確保應灌盡灌,為奪取今年夏糧豐收奠定基礎……春暖花開之際,陝西省渭南市正逐步加快復工復產的腳步
  • 天津疫情防控常態化有力有序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引擎加快轉動 能量...
    內容提要:工地上機器轟鳴,廠房內人員忙碌,生活性服務業有序復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是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目標任務的堅強保障。在化危為機的考場上,一季度,本市經濟承受了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一系列復工復產的「硬核」舉措,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發展信心未減。
  • 南網財務公司復工復產局面良好
    自復工復產以來,南網財務公司制定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專項工作方案和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南,積極作為、全力保障、共克時艱,實現了復工復產良好局面。  積極作為 資金結算量和客戶存款雙回升  辦法總比困難多。「全面復工復產前,由於到崗人數的限制,實際工作量比平時增加很多,但是我們也要保持服務質量不下降、不打折。」南網財務公司直屬營業部主任冷弘飛說。
  • 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考察在京臺企復工復產工作
    「我們的家族來自於中國臺灣,曾經一直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經營生意。」已故的黃建華先生曾如是說。黃志賢一行來到僑福芳草地,在企業負責人和防疫工作人員的引領下,穿過紅外線電子測溫器進入大廈,直達辦公區與臺企代表座談。
  •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把疫情損失降到最低 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巴音朝魯到德惠市調研指導中小微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時強調 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 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把疫情損失降到最低 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作者:陳迪
  • 浙江三門海遊街道:復工復產春意濃
    連日來,海遊街道主動靠前,精準幫扶,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復工復產消息捷報頻傳。海遊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志元表示:「在這場防疫復工復產統籌『戰』中,海遊街道周密部署,舉全街道之力嚴防嚴控,頂住經濟壓力,嚴格按照復工指引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復工復產穩妥有序推進。」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
    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望海樓)「中國經濟超預期地穩定。」這是路透社對2019年中國經濟開局成績單的評價。中國經濟正以欣欣向榮的態勢,贏得國內外的信心和認可。在國際上,許多外企負責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投資機構將中國列入投資首選目的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一眾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在中國國內,市場預期明顯改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擴張區間,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4.6,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3.2。
  • 朝陽區「1+1+4」政策落地添動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測試」,朝陽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商務工作方面推出「1+1+4」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全區商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
  • 【地評線】荔枝網評:做好「融」字文章,激發復工復產「加速度」
    人、財、物是復工復產的基本元素,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給企業復工復產造成衝擊,員工返程難、融資難融資貴、原材料供給不足等,都影響著企業復工復產率。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多採取「點對點」方式幫助企業克服困難。要協同交通部門幫助員工儘快返崗復工,並大幅提高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的生產供應,確保員工安全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
  •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達到1511家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 昨日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了解到,截至3月31日,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1511家。其中,全市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469家規上工業企業和604家園區工業企業全部均已復工復產。 作為產值10億元以上的規上企業,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開足馬力、恢復產能、擴大產出,生產經營迅速步入正軌,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效益「搶」回來。
  • 南雄烏逕鎮復工復產步入「快車道」
    韶關南雄市烏逕鎮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和春耕生產,切實做到兩手抓、雙促進。截至3月10日,全鎮35家20人以下四下企業全部復工。
  • 【積極防控疫情 助力復工復產】非公經濟團組織在行動(七)
    通過發布倡議書、公告、提醒書,現場勸導等方式,引導企業守法經營,穩定民生物資市場價格;通過成立青年突擊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配合街道社區開展防控工作,阻斷疫情蔓延的途徑;通過堅守生產一線,確保產品供應充足;在穩定市場供給、防疫用品生產、推動復產復工等重點領域和急難險重任務中充分發揮非公經濟團組織、共青團員的先進性。
  • 邯鄲市政協副主席李海平一行到復興區調研指導復工復產工作
    區級領導白建功、李勤芳、李暉,區政協辦、發改局、復興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同志分別參加活動。座談會上,市政協副主席李海平對復興區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復興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科學制定符合區情實際的工作方案,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做到了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取得了明顯成效;區有關部門行動迅速,擔當盡責,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轄區各企業響應號召,主動作為,積極應對疫情不利影響,全力做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各項工作,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 磐安縣司法局「三劑良方」破解企業復工復產難題
    磐安縣司法局認真學習貫徹有關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工作部署,立足司法職能,積極服務企業復工復產,開出「三劑良方」,打通復工復產企業「任督二脈」,提振企業「精氣神」。一、開展拉網式排查,為企業打入「預防針」。
  • 蚌埠市婦聯走訪調研女企協會員企業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蚌埠市婦聯走訪調研女企協會員企業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促進」 2020-05-19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雲港警方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精準服務 硬核護航連雲港警方主動作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變化,我市各類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連雲港警方積極行動,主動作為,認真分析復工復產後疫情防控工作的新情況,精心部署,多措並舉,全力為我市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復工復產海南航空成都至特拉維夫包機...
    搭乘該包機航班的111名旅客來自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旗下的水電五局,抵達目的地後,他們將迅速投入到中東抽蓄項目的復工復產中。中東抽蓄項目位於約旦河下遊西岸,是中國電建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實施的中國首個海外抽水蓄能電站EPC項目。
  • 南京市計量院為醫藥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計量保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南京市企業逐漸復工復產,在當前疫情防控新的形勢和要求下,南京市計量院一邊抓好內部防控,一邊做好服務企業,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計量保障。在接到南京力博維製藥有限公司、南京漢欣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檢測需求後,該院立即組織檢測人員前往,圓滿完成其復工復產關鍵計量儀器的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