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毒品」泛濫 刺激腦電波使陷入幻覺狀態

2020-11-22 大豫網

  音樂能陶冶情操,讓人身心愉悅,但有一種音樂卻並非如此。這種特殊音樂毫無旋律可言,卻能刺激腦電波,讓聽到這種音樂的人陷入類似吃過迷幻藥後的瘋狂狀態。這種被稱為「音頻毒品」的音樂在網絡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甚至使人上癮。

  在許多對這種音樂的介紹中,標註著可消除不安、抑鬱情緒的功效,將其稱為「類似毒品」、「鎮靜劑」等。這種音樂是否真如網絡所傳那樣神乎其神?心理諮詢師表示,這其實是一種催眠音樂或者一種暗示,聽時間長了會使耳膜和中樞神經產生不良反應,影響聽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導致抑鬱、焦慮等問題。由於此類音頻的有害性無法得以證實,所以,如何監管成了難題。相關人士建議要加強引導和監管,並提醒網友:心緒不佳時要謹慎選擇音樂,不要借「音頻毒品」來消除不安、抑鬱情緒。

  現象

  「幾天前,我在瀏覽網頁時發現了這種音頻,據說聽後可以產生吸入古柯鹼、海洛因和大麻等毒品後的感覺,我想嘗嘗鮮。」市民王先生說。從網絡上的留言來看,像王先生這類想嘗鮮的人不在少數。

  吸引他們的就是「音頻毒品」。在相關網站有關於「音頻毒品」的介紹:「音頻毒品」英文名稱為I-Doser,也可以稱作「聽的MP3毒品」。它通過控制情緒的α波、使人處於清醒和夢幻之間的θ波以及令人緊張和興奮的β波等各種頻率,引起腦電波起伏,使人進入幻覺狀態。介紹還稱其能使人產生類似吸食致幻劑、大麻、冰毒等毒品的效果,並使聽者逐漸產生精神依賴。

  今年大學畢業的小張告訴記者,自己也曾聽過這種音樂。她是無意中在一個論壇上發現了「音頻毒品」,出於好奇就進入網站聽了幾段。「我剛開始還以為自己的耳機壞了,就只聽到一個單調的聲音,後來我在網上查了別人的留言才知道就是這個樣子的。當時,我下載了幾首,舍友包括班上同學都很感興趣,好多人都聽了,有人說聽著很有感覺,上課的時候還有睡覺前都聽。但有的人並不怎麼喜歡。」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聽了這種音樂以後開始感覺不舒服,後來卻欲罷不能,有些上癮了。聽一段時間之後,聽力開始下降,總提不起精神來。

  記者注意到,有大量與「音頻毒品」相關的視頻被上傳到視頻網站YouTube上。從這些視頻中可以看到,聽這種奇怪音樂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並且都戴著耳機,有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蒙上雙眼,如痴如醉,一副很享受的樣子,有的卻像是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緊閉雙眼,在床上掙扎。

  調查

  網絡上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音頻毒品」,也有人把它稱為「可聽藥」,不少人在尋找下載地址。

  記者在百度上輸入「音頻毒品下載」進行搜索,竟出現大約124萬個相關結果,各種下載網址、試聽網址紛紛出現。相關的數碼音頻製品在諸多網站上也有售賣。

  記者將隨機下載的幾種「音頻毒品」文件試聽了一下,大部分音樂長約10分鐘,它們通常都有一個引人注意的名字,例如「地獄之門」、「上帝之手」、「鴉片」和「大麻」等。每種文件打開後聽上去基本是不同的嘈雜聲,有類似於電視上「雪花臺」的聲音,有「嗡嗡嗡」的聲音,也有像尖銳哨聲一樣刺耳的聲音,有的則只能聽到「嗚……嗚……」的聲音,非常緩慢,斷斷續續的。

  在這些對「音頻毒品」的介紹中,除了對部分音頻的內容和效果作了介紹外,還建議聽者最好用隨身聽或者MP3,聽的時候要閉上眼睛、在私密的環境中傾聽,以達到最佳效果。網友「飛躍的幸福」說:「我聽了,出現了幻覺,勸大家別聽,頭昏……」

  隨後,記者又點開給五六個人試聽,大家的感覺各有不同。「燒開水的聲音」、「鬼叫」、「馬路噪聲」……多數人覺得這些音頻文件只是一些噪聲和雜亂的聲音,沒有絲毫旋律可言。幾個人一致認為,這樣的「噪聲」聽一會兒就有焦慮不安的感覺,聽得時間長了想「打人」。

  據了解,此類「音頻毒品」由某網站在2009年開設,該網站推出了73種免費I-DoserMP3文件,並細分為消除不安情緒、消除抑鬱情緒、類似毒品、鎮靜劑等十大類別。網站沒有介紹是誰開發、如何開發以及是否經過醫學驗證等問題。近幾年,這種「數碼毒品」已隨著網絡迅速在全世界散播。

  分析

  這類音頻並沒有像音樂一樣的美感,怎麼會讓人上癮呢?鄭州福斯特心理諮詢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蔡勁林認為,所謂的「音頻毒品」其實就是一種催眠音樂或者一種暗示,基本上這類音頻都是以單調的長音為主,通過重複刺激,強化暗示,利用聽者的生活體驗對於聲音產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使部分人接受暗示,進而形成強烈的情緒體驗,包括輕鬆的、愉悅的和恐懼的、難受的等,甚至少數極易接受暗示的人會形成幻覺。而真正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自我暗示,由於每個人的生活體驗都不一樣,有的人聽到的是噪聲,有的人聽到的是樂音,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會產生類似催眠的體驗。一般來說,能產生催眠體驗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所以「音頻毒品」也沒有那麼玄。不管產生的情緒體驗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由於這種情緒體驗比較集中強烈,產生的刺激會使少數人去追求重複的體驗,形成了所謂的「上癮」。

  危害

  體驗「音頻毒品」的人不斷在網上發帖介紹親身感受,希望親自體驗的網友也在迅速增多。市民張先生認為,青少年對這些新奇的東西很好奇,如果在網上隨便就可以下載,很可能孩子聽後會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蔡勁林指出,由於一些音頻只是簡單的長音不斷重複,用耳機長時間收聽會使耳膜和中樞神經產生不良反應,經常性地長時間收聽會使這些器官受損。如果是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些音頻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果是消極的情緒體驗,比如恐懼、噁心、痛苦等,時間長了會影響聽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導致抑鬱、焦慮等問題。他建議人們不要輕易嘗試。

  另外,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藥品研究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音頻毒品」可能會引誘青少年嘗試真毒品,父母應多加留意。

  記者向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舉報,對方稱對於「音頻毒品」尚無明確界定,需要先交與相關監管部門調查核實其是否存在危害性。隨後,記者向文化稽查部門諮詢得知,由於「音頻毒品」既不是毒品,也不是淫穢物品,只是一種音樂,目前沒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可以限制它。

  建議

  從神經心理學上分析,有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的人會受聲音影響產生幻覺,心理素質好的人產生幻覺的可能性較小。蔡勁林說,像這種「上癮」狀況,要停止聽「音頻毒品」並儘快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諮詢和心理治療。另外,合適的音樂能讓煩躁者安靜,讓抑鬱者振奮,讓焦慮者心態平和,而有些音樂則會讓人傷感。如果心緒不佳,需求助於音樂來緩解,一定要謹慎選擇,最好不要輕易嘗試「音頻毒品」。

  針對青少年痴迷「音頻毒品」的現象,網友「文森」認為,家長應加強與子女的交流溝通,有效掌握子女的活動動向,引導綠色上網,發現不良網站要及時舉報。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關注此類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可能有危害的「毒品」,及時評估和判斷這種流行事物對社會秩序可能帶來的危害,加強宣傳和正確引導。

  此外,也有家長建議,教育部門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把「音頻毒品」和真實毒品的危害一起宣傳,鼓勵學生多聽健康向上的音樂。公安治安部門結合對酒吧、KTV等娛樂場所的檢查,及時發現場所裡的「音頻毒品」,對場所負責人進行宣傳和教育,防患於未然,杜絕青少年因聽「音頻毒品」產生幻覺而引發案件。除此之外,網絡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網絡監控,及時屏蔽提供這種有害的「音頻毒品」下載的網站連結,從源頭上堵住「音頻毒品」泛濫。

相關焦點

  • 揭秘「音頻毒品」:聽後如同吸大麻-揭秘,音頻毒品,聽後,如同,吸...
    在奇妙的聲音世界裡,的確是有如毒品般的聲頻存在。該恐怖?該好奇?該躲避?它們到底是怎樣的存在?下面一起一探究竟。「音頻毒品」,英文名稱I-Doser,主要通過控制情緒的α波、使人處於清醒和夢幻之間的θ波以及令人緊張和興奮的β波等各種頻率傳播,可以使人進入幻覺狀態。音頻毒品引起的情緒改變或與聽者的背景經歷有關。此種「毒品」,主要在韓國網際網路上迅速擴散。
  • 讓人產生迷幻,並上癮的音頻毒品(I-Doser)真的存在嗎?
    儘管有很多愛好者聲稱此類音頻非常神奇,但早有心理專家指出,這種音頻毒品(I-Doser)就是源於一種稱為「雙聲節拍」的古老音樂療愈法,最早在臨床上應用在研究聽覺及睡眠循環、誘發各種腦電波狀態,並用來治療焦慮。
  • 毒品科普 | 「喪屍藥」、「殭屍浴鹽」、「長治筋」到底是一種什麼毒品?
    但還是有必要把這篇舊文重新發布一下,讓更多人知道這種毒品。最近一段視頻又火了,拍攝地在巴西,一個毒品泛濫的國度。視頻中一男一女做出如同喪屍般的肢體抽搐扭曲行為,且表現的非常暴力,據稱是吸食了被吸稱為「喪屍浴鹽」的毒品。這段恐怖的視頻,看得讓人毛骨悚然,很多人問到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新型毒品,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恐怖的喪屍。
  • 雲南箇舊毒品與愛滋病泛濫 陷"資源枯竭魔咒"(組圖)
    毒品和愛滋由此泛濫。 (何籽/圖)箇舊市工人村裡,很多牆上都寫著買賣槍枝炸藥的廣告。數以萬計的礦業工人留守故土,他們所掙扎求存的「工人村」,從昔日的「光榮家園」淪為暴力和毒品泛濫的「法外之地」。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幾代產業工人將個舊建設成為「中國錫都」,工人村由此誕生。如今個舊正在轉型,「工人村」卻成為這個新型工業化城市被遺忘和最疼痛的部分。「地鼠」掏空了城市的底部,房屋倒塌,地陷路裂。
  • 毒品扮成奶茶、跳跳糖 新型毒品正潛伏蔓延
    其莖葉含有天然安非他命,咀嚼時其中含有的令人興奮的成分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使人上癮,是一種軟性毒品。因此,芬蘭政府早已禁止進口阿拉伯茶。被聯合國及美國、歐洲定為軟性毒品。營養和刺激肛門感觸細胞,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各器官對於『性刺激』感覺的傳導速度,用藥後更亢奮、更敏感。」在4000餘條「買家留言」中,很多匿名買家道出了隱情。一位買家稱:「昨晚用後頭暈目眩,眼睛還出現了短暫失明,大家千萬要慎用啊!」
  •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美麗的罌粟雖誘人卻致命,而市場上泛濫的毒品有哪些呢?成檢君從來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毒品!!毒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為了讓大家警惕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毒品,成檢君今天帶來了一些關於毒品的科普小知識,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 神奇腦電波助眠
    神奇腦電波助眠 生活工具
  • 常見毒品基礎知識
    (一)毒品的概念。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前我國規定管制的這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共237種,另外針對近幾年來麻醉藥品「氯胺酮」在我國的泛濫,也已被列入管制藥品的範疇。  (二)毒品的特性。毒品之所以與其它藥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於毒品。
  • 「網紅」多肉竟是毒品!
    據專家介紹,這類進口多肉,名叫「銀冠玉」,原產自美洲,屬於仙人掌科烏羽玉屬植物,植物內含有致幻生物鹼,可令人產生幻覺、精神混亂,甚至威脅生命。無獨有偶,自從去年9月份首次截獲一批銀冠玉仙人掌以來,深圳海關便多次通報查獲這類多肉植物的消息。
  • 毒品科普|「喪屍毒品」、「殭屍浴鹽」到底是一種什麼毒品?
    據稱是吸食了被稱為「喪屍浴鹽」的毒品。這段恐怖的視頻,看得讓人毛骨悚然,很多人問到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新型毒品,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恐怖的喪屍?說到毒品「浴鹽」,它可以算是至今為止見過最恐怖的毒品了。它是一種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甲卡西酮類新型策劃毒品,一般簡稱為甲卡西酮。這種毒品十年前,在我國的山西就已經很泛濫。
  • 你應該知道的毒品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毒品的危害  毒品泛濫不僅對吸毒者本人,而且對其家庭、社會都產生極大的危害。
  •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因其濫用多發生在娛樂場所,又被稱為「俱樂部毒品」、「休閒毒品」、「假日毒品」。當吸毒者吸食搖頭丸就會使自己的大腦皮層興奮,沒有音樂的情況下,頭輕微的晃動,像是疲憊、欲睡一般,如果受到音樂刺激就會隨著音樂節拍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搖頭丸初次服用會有口乾、緊張的感覺,幾次之後就可以成癮,讓人感到心情愉悅、思維敏捷精力旺盛,如果戒斷就會血壓下降、心律失常、情緒激動等。
  • 如何識別偽裝性極強的新型毒品?
    冰毒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吸食冰毒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還會造成精神障礙,表現出妄想、好鬥、錯覺,從而引發暴力行為。冰毒的精神依賴性極強,毒性最強,只要吸食一次就能成癮,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也是當前國內的主流毒品。
  • 常見毒品基礎知識--禁毒頻道-中國警察網
    (一)毒品的概念。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前我國規定管制的這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共237種,另外針對近幾年來麻醉藥品「氯胺酮」在我國的泛濫,也已被列入管制藥品的範疇。  (二)毒品的特性。毒品之所以與其它藥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於毒品。
  • 毒品常識
    興奮劑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產生興奮,如苯丙胺類。致幻劑能使人產生幻覺,導致自我歪曲和思維分裂,如麥司卡林。    ● 從毒品的自然屬性看,可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麻醉藥品是指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連續使用易產生身體依賴性的藥品,如鴉片類。精神藥品是指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人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能產生依賴性的藥品,如苯丙胺類。
  • 男子吸食毒品後出現幻覺 將自己整條左腿鋸掉
    毒品真的害人不淺。俄羅斯一名男子吸食毒品後,疑似出現幻覺,竟將自己的左腿整隻鋸掉,血腥畫面曝光,嚇壞許多人。這名29歲男子因為吸食「殭屍毒品」出現極端行為,鋸掉左腿之前他還先喝雞尾酒配止痛藥,從新聞曝光的照片來看,男子躺在醫院病床,緊緊抓住自己的殘肢,血腥畫面看起來非常驚悚,而他被送到醫院後,因為受傷太嚴重,很快就被轉往重症病房。雖然最後成功保住性命,但該男子永遠失去左腿。根據外媒報導,目前不曉得男子如何到達醫院,照片是移轉病房時拍攝下來。
  • 警惕新型毒品 加強自我保護
    雖然吸毒人員有所下降,但新型毒品犯罪有所抬頭。什麼是新型毒品?有哪些危害?近年來,戒毒手段是否有所改進?記者就此採訪相關專家。 新型毒品對身心傷害更大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副總幹事王雷認為,新型毒品是相對傳統毒品而言的,通常是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該類型毒品在外形和包裝上有更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
  • 「腦電波同步」治療或誘發癲癇
    、光、電、磁等各種刺激方式,讓你的左右半球腦電波實現同步,調節大腦的功能,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甚至精神分裂,還可提升學習成績。   「腦電波同步」一定是好事嗎?   相當一部分「腦電波治療儀」聲稱能實現「腦電波同步」,這種「同步」究竟是啥?目前有多種說法,有時是指個人的腦電波與外界信號或者別人的腦電波同步。據學術期刊《人類神經科學前沿》報導,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播放與人腦電波同步的音頻有助於提升老年人的記憶力和深度睡眠質量。
  • 印尼毒品泛濫 局長建議給毒販灌毒品找鱷魚老虎獅子當「獄卒」
    印尼毒品泛濫 局長建議給毒販灌毒品找鱷魚老虎獅子當「獄卒」  劉雨夢 譯 • 2015-11-18 16:40:53
  • 美國頻現食浴鹽喪屍事件 新型毒品浴鹽揭秘/圖
    誰知道什麼樣的幻覺能讓人啃食對方的面部,但是你可以想像得出,這肯定是非常極端和生動逼真的幻像。目擊者的報告把尤金稱作「殭屍」,他的行為仿佛受到了邪惡幽靈的操控。  浴鹽是什麼?  像搖頭丸和甲基安非他明一樣,這種名為浴鹽的毒品是一種合成致幻藥,這表明是在實驗室裡合成的混合型毒品(這種毒品在街頭也稱為「沐浴粉」、「香草精」或「植物食品」)。不過,讓浴鹽這個詞更加顯得撲朔迷離的是,為何會給這種大規模製造的化學合成毒品取個這種名字?  為了弄清這種毒品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浴鹽看作介於冰毒和迷幻藥之間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