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科普 | 「喪屍藥」、「殭屍浴鹽」、「長治筋」到底是一種什麼毒品?

2021-01-18 毒言毒語

最近重慶輕軌上的一名女子瘋狂咬人行為在網際網路傳播開來,這名女子種種怪異行為讓很多感覺非常恐怖,很多人開始聯想到喪屍等,有一些網友已經直接把懷疑目光指向該名女子吸食了毒品,即有「喪屍藥」、「殭屍浴鹽」、「長治筋」之稱的甲卡西酮。

雖然從流傳出來的視頻來看,確實很恐怖,但是武斷的認為是吸毒就未免有些草率。如果說甲卡西酮有這麼大的威力,那麼山西早就是「喪屍」、「殭屍「的天下。但還是有必要把這篇舊文重新發布一下,讓更多人知道這種毒品。

最近一段視頻又火了,拍攝地在巴西,一個毒品泛濫的國度。視頻中一男一女做出如同喪屍般的肢體抽搐扭曲行為,且表現的非常暴力,據稱是吸食了被吸稱為「喪屍浴鹽」的毒品。這段恐怖的視頻,看得讓人毛骨悚然,很多人問到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新型毒品,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恐怖的喪屍。

其實這種喪屍浴鹽並不是什麼新型毒品,而是一種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甲卡西酮類新型策劃毒品,一般簡稱為甲卡西酮。這種毒品十年前,在我國的山西長治就已經很泛濫,本地人稱之為「筋」,加上地名就俗稱「長治筋」。

吸食卡西酮類毒品後的表現,與苯丙胺類化學合成毒品類似,又因成分中的卡西酮是一種N-二甲基偽麻黃鹼,該類物質可以算得上是冰毒的「遠房親戚」,吸食成癮者長期濫用或是過量使用,就會出現妄想、幻覺、焦慮等精神障礙,從而失去控制具有暴力攻擊性。

要說甲卡西酮物質的發現,不得不從麻黃鹼的說起。麻黃鹼在1926年就被批准為新藥。和人們熟知的青蒿素類似,這也是一個中藥中的物質最終被現代醫學發現並分離,用於製藥工業的故事。現在,麻黃鹼及其衍生物在臨床上多有應用。我們常吃的感冒藥就有一些添加了具有緩解症狀功能的麻黃鹼衍生物成分。

研究一個分子的藥理學特性,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它的類似物。類似物是在結構上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分子。對於類似物的結構-功能關係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也有助於新藥的開發,但同時有可能也打開了另一道門(麻黃鹼為冰毒的原製作材料之一)。

1928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兩位博士生Hyde和Browning,在其博士論文課題中選擇了做麻黃鹼類似物的研究。當時的化學合成技術還十分低端,他們用了很簡陋的方法合成了十二種麻黃鹼的類似物。

兩位博士生在合成的十二種分子中,發現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藥物,他們為了追求和麻黃鹼分子的「形似」,又在這個藥物的基礎上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修改才拿去測試,有意思的是修改之後的分子效果反倒很弱了。而在這個修改之前的生物活性很強的分子,就是甲卡西酮分子,另外還有一種同類分子,叫4-甲基甲卡西酮(目前為此類毒品的主要成分)。

1957年,美國底特律一家公司獲得了一項專利,就是關於甲卡西酮分子,目前沒有任何資料得知這家公司是如何想到測試這個分子的生物活性的,但是根據專利信息顯示,這個分子的中樞神經刺激作用要明顯高於著名的中樞神經刺激藥物安非他命。起初人們主要將甲卡西酮分子作用在醫藥方面,在上世紀前蘇聯就曾將作抗抑鬱藥物使用。

後來,有科學家又在阿拉伯茶(khat)中發現的一元胺生物鹼(monoaine alkaloid),在化學上與麻黃鹼、阿拉伯茶鹼(cathine)和其他安他非命相似。卡西酮能引起多巴胺釋放,讓人產生一種類似吸食冰毒後的強烈欣快感,不可避免的又被作死的人類發展成為娛樂消遣毒品。

據傳前蘇聯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用於娛樂,隨後美國的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納州、密蘇裡州和伊利諾州等發生甲卡西酮濫用現象。2003年一些化學專業人士又在非法合成4-甲基甲卡西酮,並作為策劃藥在以色列推出,在中東地區快速蔓延並隨後進入歐洲市場,2007年,法國在搖頭丸中首次檢出4-甲基甲卡西酮。而我國早在十年前,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就已經在沿海及陝西、山西長治等地域泛濫成災。

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主要為化學合成產物,包括甲卡西酮(MC)、4-甲基甲卡西酮(4-MMC)、4-甲氧基甲卡西酮(4-MeOMC)、3-氟甲基甲卡西酮(3-FMC)、4-氟甲基甲卡西酮(4-FMC)等(見上圖)。

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不是指某種特定的毒品,而是一批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物質的統稱。所含物質為甲卡西酮、卡西酮,以及亞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簡稱MDPV,MDPV是當前在歐美興起的迷幻藥,初時人們以其外形如同海鹽,故稱之為「浴鹽」。

浴鹽是一種與冰毒類似的化學合成毒品,外觀一般是白色晶體或粉末,另外也有少量是淡黃色、黃色、褐色、灰色甚至是黑色。其鹼是微黃色的活體,由於不同成分的合成以及作用,具有香草、魚腥、漂白粉等特殊氣味。目前流通販賣的大多是穩定性好、水溶性強的鹽酸鹽晶體或粉末狀,但也有製成各種顏色的片劑和膠囊,以及膏狀和塊狀。

據濫用吸食者的描述,服用後會產生諸如:「能量爆炸」、「頭腦衝擊、「身體衝擊」、「思維加速」、「自信增加」、和「欣快感」。吸食甲卡西酮類毒品後的症狀,如吸食冰毒類似(但弱於冰毒),使用者極度興奮,不睡覺、不吃東西。興奮狂躁之後就會長時間入睡,然後又開始食慾大增,有時會有長期持續性的流鼻血,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抑鬱。

鑑於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的危害性和全球的濫用現狀,許多國家將其列為管制藥物。以4-甲基甲卡西酮為例,2008年以色列將其列為非法藥物;2010年4月英國將其定為B類管制藥物;歐洲的德國、芬蘭、丹麥、瑞典、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等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美洲的加拿大、美國的新澤西及北達科他州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將其列為管制藥物。

而在我國,早在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將甲卡西酮規定為Ⅰ類精神藥物管理。到了2010年9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聯合發布公告,再將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國食藥監辦[2010]315號公告)。

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吸食方式一般為鼻吸,與海洛因燙吸的方法相差無幾,簡單來說就是把甲卡西酮粉末置於錫紙上,用火在錫紙下面加熱,然後將加熱後的煙霧後吸入體內。

其它吸食方法還有口服、靜脈注射和煙吸(水菸袋),其中靜脈注射比其它吸食頭腦衝擊和身體衝擊效果更猛烈,但也更容易造成各種意外。

鼻吸甲可卡西酮大概需要5到15分鐘才能起效,而靜脈注射後1到2分鐘就會讓吸食者產生強制的效果,代價就是更容易讓人發狂或是死亡。

前文說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的成分與苯丙胺類物質(冰毒的主要成分)類似,吸食者在亢奮狀態下得到欣快感,所以成癮性與冰毒也相差無幾,主要表現在精神(心理)依賴方面,也就是所謂的心癮。

吸食後,進入人體的藥效會持續4到6小時(量大的話可以達到12小時,但明顯還是小於冰毒效應,這也是為什麼冰毒比之流行的原因),最初吸食會有欣快、感覺輕盈、快活、精力亢奮、心情激動等精神狀況。

吸毒人員吸食後精神亢奮、性慾增強,飢餓感減弱,飯量減少,睡眠減少。在短期內體重減輕明顯,與冰毒一樣,都是上癮較快的毒品。吸食者一旦上癮,不吸食時人就無精打採,頹廢萎靡,只有再次吸食才能得到滿足。

有報告顯示,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有與甲基苯丙胺相似的嚴重的衰退綜合症,如抑鬱、昏睡、頭疼、焦慮、體位性低血壓、肌無力,以及某些情況下的眼充血。這些症狀會在4至8個小時內減(消)退。當使用周期延長時,會出現腹痛以及腎痛。

注射這種物質的症狀和帕金森病人的症狀有些類似,主要是由於二氧化錳造成,它是合成高錳酸鉀的一個副產物。其他副作用還包括注意力差,短期記憶不足,心率增加,心跳異常,抑鬱,出汗增加,動脈壓力增加、瞳孔擴大、眼球震顫,無法正常的打開嘴巴和磨牙等。

英國醫學雜誌報導,4-甲基甲卡西酮對使用者有較為明顯的藥理學和毒理學作用,可對人體健康產生較為嚴重傷害。4-甲基甲卡西酮可引起幻覺、鼻出血、鼻灼傷、噁心、嘔吐和血液循環問題,出現皮疹、焦慮、偏執狂、痙攣和妄想。

從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英國共有1821例甲卡西酮濫用中毒的個案;截止到2010年7月底,英國共有52例與濫用甲卡西酮相關的死亡報導,其中由於濫用甲卡西酮直接造成死亡的有2例。

英國國家成癮研究中心(National Addiction Center) 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國家成癮中心調查資料顯示,在4-甲基甲卡西酮使用者中,51%自述頭疼,43%出現心悸,27%出現噁心,15%有寒冷或手指發紺症狀。瑞典學者指出,理論上4-甲基甲卡西酮造成的心血管問題與使用古柯鹼和苯丙胺、「搖頭丸」、LSD(致幻劑)所造成的5-羥色胺(5-HT)綜合症相關。

真正讓人們認識到此類毒品的恐怖,是多起發生在街頭的暴力攻擊路人事件。2012年5月美國一名男子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攻擊一名流浪漢,啃掉後者近80%的臉部皮肉。事後調查稱該瘋狂男子事發前曾吸食「浴鹽」。

同年在香港的一名90後迷幻青年,疑吸食新興毒品「浴鹽」後頓變「喪屍」,如行屍走肉般至荃灣葵盛圍一間中學外,甫見學校保安員突發狂襲擊,僅隔9分鐘再於附近緊咬另一名夜歸少女頸部。

這些事件之後,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又多了一個恐怖的名字-「喪屍藥」。導致吸食者做出類似喪屍咬人行為,主要原因是因為長期濫用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促使人體腦部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讓吸食者時刻處於極度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些精神病症狀,如妄想症、幻聽和幻視。

參考吸食冰毒導致的甲基苯丙安精神病(冰毒成癮的背後,是「瘋狂恐怖」的精神病),此類癮君子出現如同喪屍般的攻擊行為就可以得到解釋。這是由於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吸食者出現被害妄想、幻覺等精神障礙,讓其完全喪失理智,妄想讓他們變得瘋狂,幻覺使得他們把將其他人看成恐怖的「怪獸」,從而引起一些不可想像的攻擊和撕咬。

因注射和過量,甲卡西酮策劃類毒品能除了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還會造成吸食者死亡。2010年,該毒品在英國和愛爾蘭已至少造成37人死亡。2009-2010年,英國、瑞典、我國臺灣地區相繼出現濫用4-甲基甲卡西酮並造成死亡的案例,其中尤以英國為甚(見上文)。日本媒體2012年6月7日報導,甲卡西酮在日本也呈泛濫趨勢並導致數起傷人事件。


無論是叫喪屍藥,還是浴鹽,這類毒品其實都不是什麼新一代毒品,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與冰毒一樣,都是化學合成類物質。其作用與危害也與冰毒的類似,對自身的傷害就不說了,主要是當吸食者有了精神障礙後,產生妄想、幻覺後就極具暴力攻擊性。

很多人也說到,既然在我國某些地區早已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有出現國外這些吸食者的恐怖行為。其實還是有的,2014年8月在山東濟南深夜的街頭驚現一個只穿著紅色內褲「啃臉男」用圍巾勒住一名女子張口就咬。受害者和另一名女子騎著自行車走到英賢街西口,從「啃臉男」面前過去後,他從後面追上受害者,毫無徵兆地將其拉倒後就打,並咬其臉部。

事後檢測醫生表示,啃臉男的襲擊行為應該是受了被稱為「浴用鹽」的毒品影響所致。此前,有警方稱,這名襲擊者或患有「古柯鹼精神病」,這是一種毒品導致的精神問題,會促使人因燥熱而脫去衣服、赤身裸體。

吸食甲卡西酮類策劃毒品,出現文章視頻中如同喪屍的恐怖攻擊行為,這跟吸食的方式,毒品成分,以及多毒混用還是有很大關係的。美國、巴西都是毒品泛濫大國,其國內大多數吸食者是多藥濫用,如大麻、LSD、古柯鹼、冰毒等,吸食浴鹽後更容易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障礙,從而導致對其他人做出不可想像的攻擊和撕咬。

最後敲重點,敲重點,無論是哪種令人興奮的化學合成毒品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危害,就是長期濫用會造成吸食者的大腦以及中樞神經受到傷害,導致其性情大變,以及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障礙。結果就是將一個擁有正常情緒的人,變成一個極具暴力攻擊傾向的「野獸」,最終是傷害自己的同時又會傷害無辜之人。



微信號:cmdydy

相關焦點

  • 夜店新型毒品,殭屍浴鹽
    在巴西有一種新型毒品叫:「殭屍浴鹽」 吸了之後會使人瞬間失去理智, 身體抽搐,如同真實版的「行屍走肉」
  • 毒品科普|「喪屍毒品」、「殭屍浴鹽」到底是一種什麼毒品?
    據稱是吸食了被稱為「喪屍浴鹽」的毒品。這段恐怖的視頻,看得讓人毛骨悚然,很多人問到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新型毒品,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恐怖的喪屍?說到毒品「浴鹽」,它可以算是至今為止見過最恐怖的毒品了。它是一種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甲卡西酮類新型策劃毒品,一般簡稱為甲卡西酮。這種毒品十年前,在我國的山西就已經很泛濫。
  • 「喪屍藥」出沒:新毒品從禍害窮人開始
    難怪除了「喪屍藥」,甲卡西酮還有個本土的名字——「筋」,如果加上地名,叫作「長治筋」。而目前的一個趨勢是,長治不僅僅是甲卡西酮的吸食之城,更是中轉之城。甲卡西酮這種毒品開始以長治為中心,向全國輻射開去。
  • 「殭屍浴鹽」,吸食後宛如喪屍,上演現實版行屍走肉
    原來他們都吸食了一種俗稱「殭屍浴鹽」的新型毒品,吸食者數分鐘內會失去理智,身體抽搐,異常殘暴,就像「喪屍」一樣,看畫面感覺比電影還可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什麼是「殭屍浴鹽」?「殭屍浴鹽」又叫喪屍藥,成分為甲卡西酮,研究表明,該物質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
  • 毒品科普 | 能讓人變成「喪屍」的毒品 ——浴鹽
    一群墮落的青年在吸食了這種美國寄來的毒品後,變成喪失人性、嗜血如命的喪屍。一時間整個城市便淪陷為喪屍的修羅場。其實編劇也沒有瞎胡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麼一種喪屍毒品。當時他是吸了一種名為「喵喵」的浴鹽毒品,感覺全身都在被蜈蚣咬,才做出如此「蛋疼」的事情。       因腎上腺素的激增,他們一般表現得力大無窮且對痛覺不敏感。
  • 驚人 哈爾濱現新型毒品"喪屍藥" 吸食後發狂啃人
    2014年5月份,哈爾濱市公安局道裡分局禁毒大隊工作中查明,一個販毒團夥專門利用汽車從山西長治運輸毒品「喪屍藥」到哈爾濱及周邊販賣。
  • 新型毒品殭屍浴鹽,吸食者數分鐘內會失去理智,就像喪屍一樣!
    「殭屍浴鹽」是一種致幻劑,又稱為喪屍劑、喵喵、象牙、光環、香草的天空。它是「策劃藥」的一種,我們一般用它來代指整個甲卡西酮類策劃藥。在民間,它最知名的稱呼是「浴鹽」。2010年8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聯合發布公告,自2010年9月1日起,4-甲基甲卡西酮也就是「殭屍浴鹽」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  根據國家濫用藥物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口服或鼻吸,含有合成興奮劑的『殭屍浴鹽』會引致胸痛、高血壓、心跳加速、煩躁、幻覺、極端偏執和妄想」。
  • 殭屍"毒品流入澳洲, 吸食後變真殭屍只想咬人!已有多人感染
    據《Daily Mail》報導,澳大利亞出現一種非常恐怖的新型毒品,吸食者會陷入極度妄想狂狀態,像殭屍一樣啃食陌生人臉上的肉。 這種毒品叫flakka!在黑市上的名字叫gravel,化學家將其稱為α﹣PVP,在黑市上更多的人直接叫它「喪屍藥」或「浴鹽」。這種新型毒品被稱為北美最恐怖的毒品之一!!而它現在就在中國進行加工合成!
  • 美國頻現食浴鹽喪屍事件 新型毒品浴鹽揭秘/圖
    在「尤金啃臉」等多起食人案件中,食人者被確定服用了一種叫做浴鹽的毒品,浴鹽是一種新型的致幻劑,它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服用後產生依賴性。這種解釋表明如果成立的話可能是浴鹽導致他的精神病發作,同時伴有極度幻想症。  那麼什麼是浴鹽,這個具有誤導性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誰知道什麼樣的幻覺能讓人啃食對方的面部,但是你可以想像得出,這肯定是非常極端和生動逼真的幻像。目擊者的報告把尤金稱作「殭屍」,他的行為仿佛受到了邪惡幽靈的操控。  浴鹽是什麼?
  • 喪屍藥是什麼?吸食者食用過量後會致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喪屍藥是什麼?吸食後見人就咬十分瘋狂 喪屍藥是什麼?哈爾濱現喪屍藥,吸食者食用過量後會致幻,見人就咬十分瘋狂,而且還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腦損傷,危害十分之大。據悉,這種毒品此前從未在哈爾濱出現,這次是怎麼來的呢?
  • 第三代毒品較量:揭秘「喪屍藥」甲卡西酮-卡西 田海軍 化學結構...
    原標題: 第三代毒品較量:揭秘「喪屍藥」甲卡西酮  近年來,一種吸食之後讓人亢奮異常的粉末狀物質,在山西省長治市一帶悄然興起;由類似物質構成的「喪屍藥」,在海外讓吸食者以行屍走肉般的面目出現……甲卡西酮等「新精神活性物質」,正式進入國際禁毒機關的打擊視野。
  • 關於毒品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兒
    今天是第33個國際禁毒日, 毒品不僅會摧殘身體健康, 還會因販毒、吸毒誘發多種犯罪 毒品總會讓人聞之色變, 大家都知道,毒品碰不得, 那毒品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新型毒品「浴鹽」讓食臉男「喪屍化」
    根據警方的消息,食臉男尤金服用了一種被稱為「浴鹽」的新型毒品,這種毒品與LSD並不相同,但可以讓服用者產生和「喪屍」相同的症狀。5月26日,31歲的邁阿密男子魯迪•尤金,突然襲擊路邊流浪漢,並幾乎將受害者的臉全部咬了下來。「食臉男」事件引發了大量的猜測,有人聲稱他的DNA「與人類不符」,也有人說可能是感染了「喪屍病毒」,其中最靠譜的猜測,是因為他服用了迷幻藥LSD。
  • 值得警惕的新型毒品:浴鹽、K2、鱷魚、六角
    當今禁毒鬥爭的最大難題是,雖然傳統的毒品如大麻、海洛因、古柯鹼等在國際社會的嚴厲打擊下市場有所萎縮,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合成的毒品和非法藥物卻層出不窮,取代傳統毒品成為毒品的主流。最近流行的「浴鹽」等毒品,就屬於新型毒品。  「浴鹽」最早出現在歐洲地區。它是一種新型的致幻劑,主要成分是卡西酮,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 馬來西亞警方嚴防新興合成毒品「浴鹽」入境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9月25日報導,馬來西亞警方近日嚴防一種叫「喪屍浴鹽」的新興合成毒品,「喪屍浴鹽」曾危害歐美及日本社會,馬來西亞警方近日緊密嚴防它被走私入境。據報導,馬來西亞毒品罪案調查副總監查馬魯丁指出,馬來西亞毒品市場目前還沒出現「喪屍浴鹽」,不過警方絕不會掉以輕心,必定嚴格把關,禁止這類毒品流入。
  • 警方繳獲新型毒品「喪屍浴鹽」 吸食後發瘋啃人
    警方繳獲新型毒品「喪屍浴鹽」 吸食後發瘋啃人 2014-11-25 14:22:01已抓獲違法犯罪人員40餘名,其中刑事拘留13人;繳獲冰毒300餘克、冰毒片劑8粒,此外還首次繳獲俗稱為「浴鹽」新型毒品甲卡西酮70餘克。  販毒網絡初現端倪  今年5月,牡丹江警方在巡邏過程中獲得線索,以海某為首的一夥吸毒人員有重大販毒嫌疑。
  • 啃臉、咬人,「浴鹽」毒品甲卡西酮為什麼能讓人變「喪屍」?
    什麼是「浴鹽」?乍一聽,以為是洗澡用的某種清潔產品,實際上除了清潔用的浴鹽,還有一種化學合成毒品。什麼是「浴鹽」毒品?浴鹽毒品學名叫做甲卡西酮,又被人成為:「喪屍浴鹽」、喪屍劑、喵喵、象牙、光環、香草的天空,是一種新型的化學合成藥品,是當前在歐美興起的迷幻藥,初時人們以其外形如同海鹽,所以才用「浴鹽」這個詞來形容它。
  • 武漢化工專家制"喪屍藥" 盤點"喪屍藥"引發的事件
    武漢化工專家制"喪屍藥" 盤點"喪屍藥"引發的事件發稿時間:2016-12-06 08:19:28 來源: 楚天都市網   「喪屍藥事後調查稱,該瘋狂男子事發前曾吸食「浴鹽」。  2.2012年11月,香港街頭驚現一男青年咬住路人不放的可怕情景。據報導,一名90後青年,疑吸食新興毒品「浴鹽」後頓變「喪屍」,襲擊某中學學校保安。僅隔9分鐘,又在附近緊咬一名少女的頸部,終被警方制伏拘捕。  名詞解釋:  「喪屍藥」又稱「浴鹽」,是當前在歐美興起的迷幻藥。
  • 恐怖的「喪屍藥」:吸食過量後竟然會咬人 那畫面太驚悚我不敢看……
    駕車運送咬人「喪屍藥」到哈爾濱2014年5月份,哈爾濱市公安局道裡分局禁毒大隊工作中查明,一個販毒團夥專門利用汽車從山西長治運輸毒品「喪屍藥」到哈爾濱及周邊販賣。  化裝偵查揪出狐狸「尾巴」2014年5月下旬,偵查員查明,從山西長治向哈爾濱販賣毒品「喪屍藥」的是哈爾濱人王麗麗,於是前往長治開展偵查工作。
  • 美國「喪屍女」裸奔街頭襲擊孩童 吸食新型毒品「浴鹽」
    該女子在「浴鹽」的作用下,精神錯亂,全身巨熱難耐,裸奔街頭,追打並企圖掐死自己年僅3歲的兒子。在警察趕來現場後,異常狂躁的女子還大聲咆哮,企圖襲警。後來,該女子被電擊槍制服,在送往醫院後死亡。據悉,「浴鹽」實際上是一種高效的精神類藥物,被稱為新型LSD(一種迷幻劑)。 (湯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