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武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從早期冷兵器刀劍,到熱兵器時代的槍炮,核武器等等。但是在三體中,這些都是弱爆的。後人類不僅擁有了星際艦隊,還有「反物質槍」等更強大的黑科技武器。
不僅僅是人類,外星人文明也包括《三體》中的武器,只是在我們思維的極限上有所突破。自然地,科幻小說和玄幻小說不同,這些武器並非毫無根據,而是基於現有技術,結合合理的想像進行的藝術創作。正如隔空傳音的設想變成手機通訊,相隔萬裡卻能馬上「看見」,都可能一步一步在科技的發展下,成為現實。
在讀《三體》之前,我認知的地球最有威力的武器,莫過於氫彈核彈。但「三體」卻拓展了我的認知範圍——武器並不像武器那麼簡單。
與武器不同的是,三體的「智子」可以「鎖住」技術,使地球文明停滯不前;後來出現了人工智慧的「智子」,給地球人帶來了更大的災難。這個段落完全可以和《流浪者之地》合併。但最終,「智子」拯救了一位「聖母」,從而毀滅了整個宇宙!
「水滴」的出現,以它美麗的外表,冷酷的殺傷,震撼了整部小說;當我們五體投地地崇拜三體人時,只有一個「光粒」,就能讓這一技術超越了地球上數倍的三體文明。
然後是歌者文明,一個「蒼蠅拍」直接將太陽系乾燥成「照片」,即「雙向箔」。這種降維打擊類武器,一旦使用就不能停止,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宇宙同歸於盡,落入更低的維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二向箔」就是宇宙文明的終結。但是,真正的終結者,不是「歸零」者,而是「重啟」者。在這裡我看到了哲學的影子——物極必反。在把整個宇宙降到零維之後,下一個方向只有一個,即「上升」。重新啟動宇宙的方法是,從零維循環到十維,十一維。
《三體》劉慈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翻譯出版的第一部作品獲得了長期被歐美作家壟斷的「雨果獎」,成為首個亞洲作家獲得該獎項的作品。
此外,到2020年4月,它已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中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想要閱讀一番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