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的一篇文,給大家講述了《三體》中一個很多人都沒意識到的腦洞——物體遭遇二向箔打擊後不僅僅是變成一副平面畫,最終為淪為暗物質。在這篇文章的底部,一位讀者評論說,摧毀太陽系的二向箔並不是歌者發射的。
有趣!非常有趣!
我趕緊翻閱了《三體》原作,仔細查了相關碎片,發現確實如此,摧毀太陽系的不是歌者。事實上,有人比歌者早兩年左右就向太陽系發射了二向箔。
事情是這樣的:
在《三體》裡,掩體紀元67年,當歌者翻閱坐標數據時,他在種子路線附近發現了一個有誠意的坐標。是的,這就是當時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向宇宙廣播的三體星系的坐標。
歌者發現,有人清理了三體星,也注意到太陽系的存在,它曾與三體星進行過三次通訊。人類利用太陽增益反射理論放大信號,與三體人進行通訊,被歌者稱為彈星者。
秉承藏好自己,做好清理的優良傳統,歌者決定清理太陽系。為了達到無死角的全方位清理效果,歌者想到不能用質量點,而要使用二向箔。於是歌者向長者要了一塊二向箔,他一邊唱歌,一邊用力場觸角撿起二向箔,隨意的丟向了彈星者。
也就是說,歌者在公元67年向太陽系發射了二向箔。但是,如果我們繼續讀下去,就會發現摧毀太陽系的二向箔至少是在掩體紀元65年就發射的。
首先,掩體紀元66年,人類觀察到一艘外星宇宙飛船經過太陽系外部,最近的時間距離太陽只有1.3光年。
隨後,人們發現外星飛船並沒有向太陽發射光粒子,而是以光速發射另一個東西,即後來摧毀太陽系的二向箔。
值得一提的是,這艘外星飛船最晚距離太陽1.3光年,這意味著人類當時看到的其實是一年多前的事。也就是說,外星飛船飛近太陽系並向太陽系發射二向箔的時間至少是掩體紀元65年。
同樣有趣的是,如果二向箔以光速飛行,當人類觀察到二向箔的發射時,二向箔剛好可以到達觀察者的位置。然而,當距離太陽接近150個天文單位時,二向箔開始減速,人類立即派出太空飛行器攔截。白冰繼承了老師丁儀的倒黴蛋衣缽,上演似曾相識的一幕。然後,在掩體紀元67年,太陽系被二向箔完全摧毀。
總而言之,摧毀太陽系的不是歌者,而是其他人。這只是對長者名言的又一印證——在宇宙中,無論你多快,總有比你快的人,無論你多慢,總有比你慢的人。好吧,我們欠歌者一個道歉!
雖然《三體》沒有細膩的寫作風格,但巨大的「腦洞」令我痴迷,它就像宇宙中的一個黑洞,不斷用魔幻般的吸力,吸引你繼續讀下去。
在這裡展開腦洞,我不得不再考慮劉慈欣是否就是三體人,安排到地球的觀察者,因為被地球感化,才寫出了這部《三體》。
《三體》到底有多有毒?被歐巴馬總統催更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馬上元旦節,新年都要到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