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中,毀滅太陽系的二向箔真的是歌者文明發出的嗎?

我們的母星地球最終陷落,展開,舒展成了一幅巨大的畫。地球上的森林,草原,海洋,城市,還有所有的生命,全部都融到了這幅畫中,在這幅畫裡,他們將永遠和母親地球在同一個平面上。有讀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場景是地球文明最終遭受了二維化打擊之後的場景,程心、艾AA和羅輯在冥王星上,看到了太陽系最終的結局。

面對三體世界的突然猛攻,程心沒有按下啟動威懾系統的廣播,但遠在宇宙深處的萬有引力號戰艦卻成功地發出了引力波宇宙廣播,將三體文明和地球的位置暴露給了廣闊的宇宙。根據黑暗森林法則,在宇宙中不管什麼文明,只要是發現了其他的文明的存在,做出的決定只有一個,那就是開槍消滅之。

不得不說劉慈欣的確是一個極其浪漫的人,雖然寫的作品是聽起來是十分冰冷的「科幻文學」,但在一些專有名詞的命名上還是有著文科生的浪漫。《三體》小說中提到的發出「二向箔」的文明,劉慈欣把他命名為歌者,被讀者稱為「歌者文明」,甚至在書中還有這位歌者吟唱的童謠,令這一項毀滅的舉動都變得壯麗迷人了起來。

毀滅一個文明,在歌者文明的世界中是一件十分隨意的事情,甚至發出二向箔的這項工作,在他們的世界中都屬於地位很低的崗位。作者在這裡蘊含的深意太值得文明品讀了,在發現了關於地球坐標的廣播之後,清理地球文明的這個決定居然做的如此草率,地球億萬年的文明,就是這樣隨意地被毀於一旦的,就像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踩死一直螞蟻一樣無謂。

之後的地球文明的遭遇在書中就可以看到了,二向箔到來,太陽系最終被二維化,除了程心等少部分人之外,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沒有例外的被融入了這個平面中,地球文明宣告結束。然而,如果你有仔細看過書的話,這裡作者特意標記了歌者文明發出二向箔的時間,和程心看到二向箔到達太陽系的世界,前者是掩體紀元67年,後者是掩體紀元66年。為什麼歌者發出的二向箔,在一年之前就會到達地球呢?

對於這個現象,有的讀者會認為這裡是作者的一個筆誤,但是這兩章連接的這麼緊密,小說出版的時候又有人編輯校對,怎麼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在小編看來,這樣寫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其中可能有兩種解釋,第一是作者想通過這個小細節,暗示毀滅地球的二向箔並不是由歌者文明發出的,從而展示宇宙的廣闊性。第二就是作者通過這個細節想體現出,歌者文明已經進化的相當高級,類似於這種可以穿越時間維度的打擊已經開始普及。

現在大多數的讀者對第一種說法比較信服,小編也十分的認可,因為黑暗森林法則就一直是貫穿三體全書的一個重要的宇宙法則,只要一個文明暴露了自己的坐標,那麼發現他的其他的文明第一時間都會開槍消滅之,通過這個彩蛋可以看出,在浩瀚廣闊的黑暗森林中,不止有一個文明對地球開了槍,從這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整個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黑暗,更加可怕。

其實早在三體第二部的書中,作者就為宇宙的廣袤埋下了伏筆,在羅輯對史強解釋黑暗森林法則的時候,就用到了「萬」這個量級,「假設林中有一百萬個獵手,那麼在最後剩下的一萬個獵手中,肯定有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向那個位置開一槍試試。」照這樣所說,到時候,衝向那個位置的子彈,肯定不可能只有一顆。小說的第三部中,作者通過兩個年份的細節,再次呼應了之前的這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