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這也意味著我國科幻小說已經進入國際頂級領域。在小說《三體》中,很多粉絲都喜歡談論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他們認為,這一法則確實是衡量宇宙中不同文明共存模式的經典理論。
不過,也有不少粉絲懷疑「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中存在矛盾。比如,有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黑暗森林法則存在,那歌者文明為何敢於攻擊而不怕曝光?
宇宙間的殘酷競爭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的黑暗、殘酷,其實黑暗森林法則終究只適用於低等宇宙文明之間的。作為一個超高層次的超文明,黑暗森林法則對歌者文明幾乎沒有威懾作用。甚至可以說,歌者文明根本不在乎黑暗森林法則。
從某種程度上說,歌者文明之所以發起攻擊,正是因為他遵循了宇宙超級文明所堅持的基本道德。這個基本道德是什麼呢?
答案是清理「蟲子」。為了保護宇宙,避免宇宙的熵不斷增加,歌者文明只能清理像地球這樣的低端文明蟲子。
事實上,黑暗森林法則有它的前提!歌者的清理行為正是為了維護黑暗森林法則
因為隨著宇宙年代的增長,宇宙中有越來越多的文明。然而,真正殘酷的是宇宙的總質量保持不變,換句話說,當文明越來越多的時候,宇宙的熵就會越來越高。
所以對於那些已經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超級文明,比如歌者和歸零者,為了生存,他們只能消滅那些新興的或者低端的文明。
自然,這種清理行為不可能完全不被低端文明所察覺,於是在低端文明中形成了相互警惕、相互警惕甚至不敢探索的「潛規則」,即黑暗森林法則。但是超級文明已經跳出了這條規則,因為能夠約束他們的文明很少,而且大概率誰也奈何不了誰(參考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制衡)。
兩者結合在一起,自然可以看出為什麼歌者文明的行為似乎違反了黑暗森林法則,但實際上它是在捍衛這一法則。歌者文明的二向箔似乎是在毀滅生命,但在先進文明看來,它們維持著宇宙整體生態。
歌者文明從不擔心地球,發射二向箔發射只是隨機而已
網上有很多的人認為歌者文明之所以會消滅地球,是因為擔心地球的科技爆炸會威脅到歌者文明,但真的是這樣嗎?
儘管我們不可否認,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發展有時會使文明迅速崛起。例如,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不到200年,整個人類社會已經跨越了過去幾千年的積累。但我們不能盲目誇大科技跨越的影響。畢竟,從書中的背景來看,人類與三體文明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雖然書中歸零者的出現讓人覺得歌者的實力無非就那樣而已。然而,這實際上是對歌者實力的極大低估,歌者在宇宙中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可以說,他們的科技積累是人類文明所無法企及的。
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
在人類眼中,不可思議的「神跡」其實只是歌者的種子(即宇宙飛船)上的電腦,那麼歌者的母星上的超級核會是什麼呢?簡直難以想像。
歌者的存在有多古老?根據歌者自己的回憶,可以說歌者文明開展這種清理活動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哪個適合的宇宙文明還相當罕見的,這與當今宇宙種擠滿了各種文明的情況不同。
可以說,即使歸零者領先於他們,但也不會領先過多。
事實上,歌者自始至終都沒有關注過人類,人類文明的這點程度對他們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於歌者來說,他痛恨地球的廣播行為,這會讓所有低端文明坐立不安,使黑暗森林法則的威懾力大起大落,不利於宇宙的長期存在。
可以說,一個試圖擴張的文明,就是歌者準備清理的文明。
雖然《三體》沒有細膩的寫作風格,但巨大的「腦洞」令我痴迷,它就像宇宙中的一個黑洞,不斷用魔幻般的吸力,吸引你繼續讀下去。
在這裡展開腦洞,我不得不再考慮劉慈欣是否就是三體人,安排到地球的觀察者,因為被地球感化,才寫出了這部《三體》。
《三體》到底有多有毒?被歐巴馬總統催更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馬上元旦節,新年都要到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