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民生水利澤被福祉,防汛抗旱能力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日益改善……
「十三五」期間,定邊縣圍繞「四治」目標,構建六大體系,以解決全縣飲水安全問題助推精準脫貧為重點,完成了一批地方重點水利工程。據統計,全縣完成水利投資8億餘元,是「十二五」水利投資的1.7倍。截至目前,全縣有中型水庫2座,淤地壩515座,三級堤防24.62公裡,有效灌溉面積達到46.9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3.67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2892平方公裡,供水水廠15個,水窖及蓄水池56887座……徹底解決了全縣3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水利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0年11月22日,歷時三年的陝甘寧鹽環定揚黃定邊供水提升改建項目新增調蓄工程陡溝調蓄池首次試通水。該工程的建成,標誌著事關廣大群眾飲水安全的重大引水工程完成了階段性建設任務,引黃工程調蓄能力不足的問題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陡溝調蓄池位於定邊縣紅柳溝鎮陡溝子村以西天然凹地處,上遊充水管線與咚咚山隧洞出口連接,下遊放水管線連接至板窯蓄水池,蓄水量976萬立方米,管道長20.18公裡,工程總投資7億元。
2016年,定邊縣開始在農村地區實施白於山區「分散式」水窖集雨場補助資金項目、集中式供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飲水安全進村入戶管網工程等;在縣域內實施長城街西南側管網改擴建、農機路口至北加油站鑄鐵管道改建等工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需求。
「小水窖」解決吃水大問題
定邊縣馮地坑鎮新城灘村是全縣第一個吃上黃河水的村子。在村上,吃了幾十年苦鹹水的村民李彥鐸過去靠毛驢馱水,由於身有殘疾,吃水非常困難。脫貧攻堅以來,村上爭取到了引水項目專項資金,完成了鋪設和引黃入戶的飲水工程,把自來水通到了家裡,李彥鐸和村民們從此吃上了「放心水」。
「我這現在很方便,水龍頭一打開就是水,這是過濾淨化過的水,喝涼的有涼的,喝熱的有熱的。」馮地坑鎮新城灘村村民李彥鐸說。
脫貧攻堅以來,該縣充分發揮「小水窖、大效益」作用,對自來水管網普及區採取管網延伸及配套的方式、對徹底無設施的採取新建水窖及砼硬化集水場的方式、對有水窖及集雨場的採取配套水泵、管網及配套設施的方式解決飲水問題,實現水窖自來水化。
截至目前,全縣農村飲用自來水人口288129人,佔全縣農村總人口的比例為92.98%。
持續推進水生態建設
毛烏素沙地上的片片綠色煥發著生命的原色;白於山區「裸露的肌膚」已被一派蔥蘢填滿;苟池溼地水草豐茂,遺鷗翔集,競躍和鳴,郁郁青青,水天一色……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定邊縣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圍繞農田基建、水保生態、庫區移民、坡耕地、京津風沙源、水毀項目修復等工程,『十三五』以來,定邊縣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2平方公裡,新修坡改梯1.78萬畝,封禁治理3.8萬畝,發展節水灌溉48處。」定邊縣水利局副局長李勇說。
此外,河(湖)長制推行以來,該縣抓早動快、主動作為,積極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督查;全面推進依法治水,建立權利、責任清單制度,關閉城區自備井116眼;大力開展水資源保護與節水宣傳工作,深入街道、社區、學校等進行宣傳,讓「愛水節水」意識入心入腦。
【來源:榆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