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

2021-01-09 天眼新聞

近日,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591顆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道示意這是自發現第一顆高速星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增刊》在線發表。   銀河系中,大多數恆星以每秒幾十至上百公裡的速度運動。高速星是「跑」得很快甚至能夠「逃離」銀河系的恆星。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數量非常稀少,但它們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很多銀河系的重要問題,例如銀心黑洞周圍的環境以及銀河繫結構等。早在1988年,美國學者希爾斯就預言了高速星的存在,歷經17年漫長等待,2005年發現第一顆高速星。此後15年間,共有550多顆高速星先後被報導,它們基本以超過每秒400公裡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達到每秒1700公裡。

△超高速星「逃離」銀河系的想像圖科研人員計算了591顆高速星過去若干年的軌道,推測出它們可能的「出生地」和「誕生方式」,並基於此把它們分為超高速星、超高速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暈星。相較而言,超高速星和超高速逃逸星的速度更高,能夠擺脫銀河系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家園。超高速星誕生於銀心,通過銀心黑洞與恆星的相互作用產生。超高速逃逸星和逃跑星誕生於銀盤,通過恆星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快速暈星則是個「系外」來物,它們是銀河系與矮星系的潮汐作用產生的。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這批高速星的化學和運動學性質,發現它們是銀暈裡的高速星,滿足銀暈恆星年齡老、金屬豐度低、軌道橢率和垂直振幅大等特點。此外,它們的金屬豐度分布特徵意味著銀河系的恆星暈主要通過併合和瓦解矮星系形成。   這批高速星中少量恆星表現出銀盤恆星的化學性質,卻具有銀暈恆星的運動學性質,它們可能是一類更加特殊的恆星,誕生於銀河系早期的塌縮過程,或誕生於銀盤、核球隨後被運動學加熱。這些少量特殊的高速星,有待後續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吳月輝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楊儀李劼

相關焦點

  • 我國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
    近日,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591顆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道示意這是自發現第一顆高速星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
  • 我國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逃離」銀河系
    中國日報12月27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國家天文臺李蔭碧、羅阿理、陸由俊和趙剛等人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天體物理學報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在線發表。
  • 我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逃離」銀河系
    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
  • 我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逃離」銀河系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2月2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增刊》上。591顆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道示意圖。
  • 我國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
    近日,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發現第一顆高速星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增刊》在線發表。
  • 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發現591顆高速星 其中43顆將「逃離」銀河系
    ,國家天文臺李蔭碧、羅阿理、陸由俊和趙剛等人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2005年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天體物理學報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在線發表。
  • 我研究人員捕獲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將「逃離」銀河系
    近日,國家天文臺李蔭碧、羅阿理、陸由俊和趙剛等人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2005年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天體物理學報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在線發表。
  • 中國天文學家最新發現591顆高速星 其中43顆將飛出銀河系
    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天文學家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發現,也將人類此前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高速星的總量(550餘顆)翻了一番,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從而極大擴充了高速星的研究樣本。中國科學家完成的這一重要天文發現及其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知名天文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增刊》(ApJS)在線發表。
  • 我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 其中43顆未來將飛出銀河系
    12月2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增刊》上。
  • 國家天文臺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等發現591顆高速星
    )和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取得的數據,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銀河系。1988年,美國學者希爾斯預言了高速星的存在,2005年發現第一顆高速星。此後15年間,550多顆高速星先後被報導,它們基本以超過每秒400公裡的速度「奔跑」,最快達到每秒1700公裡。  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計算了591顆高速星過去若干年的軌道,推測出它們可能的「出生地」和「誕生方式」,並基於此將它們分為超高速星、超高速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暈星。
  • 我科研人員發現591顆高速星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科研人員通過研究我國郭守敬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取得的數據,發現了591顆高速星。這是迄今為止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發現的高速星總量翻倍。有分析認為,未來多個大規模巡天項目強強聯合必將成為新的趨勢,這將為高速星等銀河系特殊天體的搜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高速星是宇宙中的「運動健將」,以超過每秒400公裡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達到每秒1700公裡。早在1988年,美國學者希爾斯就預言其存在,然而直到2005年,人類才首次發現高速星。
  •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591顆高速星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近日,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在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
  • 科研人員利用LAMOST和Gaia發現591顆高速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通過研究我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取得的數據,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銀河系。
  • 郭守敬望遠鏡又有新發現!研究人員利用它和Gaia發現591顆高速星
    近日,國家天文臺李蔭碧、羅阿理、陸由俊和趙剛等人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天體物理學報增刊》(TheAstrophysicalJournalSupplementSeries,ApJS)在線發表。
  • 中國科學家:591顆恆星正在高速逃離銀河系,43顆已成功
    591顆高速星的位置和運行軌跡。NAOC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NAOC)天文學家李蔭碧為首的一個科研小組12月17日在《天體物理學期刊增輯》上刊文稱,中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聯手歐空局蓋婭探測器,在太空中發現了591顆高速飛行的恆星。這些恆星的學名叫「高速星」,意為它們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非常快。
  • ...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號...
    ——中國新聞網3我國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 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 591顆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道示意近日,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 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
    據悉,大尺寸半導體矽單晶材料是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在該領域實現突破,對滿足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意義重大。2018年起,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團隊與西安奕斯偉矽片技術有限公司緊密協作,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製出直徑300毫米、長度2100毫米的高品質矽單晶材料。實現了採用自主研發國產裝備拉製成功大尺寸、高品質集成電路級矽單晶材料的突破。
  • 中國國家天文臺發現591顆高速恆星,43顆或逃脫銀河系
    中國國家天文臺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有重大發現: 是的,在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天文學家又發現了591顆正在高速運轉的恆星,這類特殊恆星第一次是在2005年被觀測到,儘管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也先後發現了五百多顆高速恆星,但是中國國家天文臺本次發現的591顆高速恆星無疑數量龐大,這一新的發現也直接讓銀河系已知高速恆星的總數量超過了
  • 郭守敬望遠鏡再立大功,中歐科學家聯合發現了591顆高速恆星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成千上萬顆恆星繞其中心旋轉,太陽就是其中的一顆。但是,有一些恆星的移動速度太快了,以至於它最終會脫離銀河系進入宇宙深處。這些高速移動的恆星涉及到極端的動力學和天文學過程,所以天文學家對它們很感興趣,特別是那些能夠達到銀河系逃逸速度的恆星。
  • 讀英語文章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500多顆高速恆星
    high-velocity stars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591顆高速恆星A Chinese research team has discovered 591 high-velocity star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