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人向我提議做個盤點什麼的,不過如果要做體長排名、體重排名之類的,那往往會被同一類生物霸屏,難免有些枯燥,而如果是盤點顏值的高低,也是沒什麼意義,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所以基本沒法排,想到最後呢,我這次就講一下10大較為常見的家居蟲類好了,這個應該爭議不大。
值得注意幾點:1.本次介紹的不局限於10個物種,有些會泛指一個屬的種類;2.我這裡說的是「蟲類」所以也不局限於昆蟲綱內的正統昆蟲,還會有少數別的節肢動物;3.由於這次盤點的種類沒有強弱之分,所以不必怎麼在意排名的先後;4.本次不足以把所有家居蟲講完。
那我們開始吧。
鮮血掠奪者——伊蚊。
伊蚊屬於雙翅目——蚊科之下的伊蚊屬,是最常規的一類蚊子,代表種:白紋伊蚊,又稱東亞虎蚊,是亞洲東、中部地區最常見的蚊子之一,有俗稱『花斑蚊』、『黑花蚊子』,主體顏色成黑灰色,腹部和腿部有明顯的白色花紋,後腿長,在停歇之時常常上舉。它們是白天活動的蚊子,飛行能力較強,膽量較大,和幾乎所有會叮咬人的蚊子一樣,它們的雌性成蟲會吸食恆溫動物的血液,儲備營養。在我國北方地區,有不止一次記錄它們在某些地方狂野生長,集群襲人。
2.暗夜侵擾者——庫蚊。
庫蚊也包含了一個屬,代表種:致倦庫蚊。庫蚊多為暗黃褐色,在夜晚出沒,擾人清夢,雖然說是『致倦』,但顯然不能夠促進睡眠,飛行能力相對較弱,同時毒性也不如伊蚊,晚上叮一口,早上就好多了,不如伊蚊叮人難受。另外蚊子基本只騷擾恆溫動物,對爬蟲沒有影響。
3.家有蟑螂漭你臉——美國大蠊。
美國大蠊是外來物種,與很多別的外來物種一樣,都是依仗人們日益發達的交通,得以讓它們跨洲擴散。美國大蠊是一種大型家居蟑螂,體長可達30至50毫米,相當於一隻普通蟈蟈的長度。長相其實不算醜陋,主體紅褐色並在前胸長有白斑。成蟲翅膀發達,可以飛行,偶爾會有正面衝臉的情況發生,接下來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大蠊有時也被人工培養,可以用於實驗或者充當一些捕食性蟲子的飼料,據說還可以入藥。
4.披著德國馬甲還有中國國籍的非洲佬——德國小蠊
德國小蠊是一種很可能產自非洲但如今已波及世界的小型家居型蟑螂,本質上和德國關係不大,就像日本弓背蟻,實則可以說廣布東亞,只不過是日本先發現並命名了它們而已。德國小蠊成體一般也只有10到20毫米,而且更加膽小,不易直接衝臉,不過它們的繁殖能力和適應性都很強,而且還有破壞電器的記錄,另外,它們若蟲很小,不易察覺,加之蟑螂有『反趨光性』,所以存在極少數鑽入耳朵的記錄(當然也不是故意的),所以如果家中出現德國小蠊,必要之時可以請專業人士處理一下。
5.既然居家,何必飛翔——東方蜚蠊。
分布於歐亞地區的東方蜚蠊應該可以算是咱自家門口的蟑螂了,它也會竊取很多種糧食,有時也會破壞棉花製品,不過說到底,它們只是貪吃而已,而且同樣適應於家居的它們已經放棄了飛行的夢想,雄蟲的翅膀只能達到腹部長度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而雌蟲只保留有小翅膀,畢竟在家中生活,是否會飛無所謂,只要會躲就可以了。
另外,它們是一種中型蟑螂,體長大致在18到30毫米,而百度百科居然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級的蟑螂,建議爪巴。
6.家居蟑螂的最大剋星——白額巨蟹蛛
這種蜘蛛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白額高腳蛛,不過它畢竟屬於巨蟹蛛科,我個人更傾向於稱其為「白額巨蟹蛛」,它們可能是足展最大的常見蜘蛛,足展可達80到120毫米,軀幹長度約是足展的四分之一,它們會在人們的生活區附近遊蕩,時而會進家,它們毒性較弱而且面對人時比較膽小,不過捕食的時候出招很迅猛,而且實驗表明,它確實喜歡吃蟑螂,但食量不大,指望一隻白額巨蟹蛛滅掉一窩蟑螂還是不現實的,所以,你如果看不慣它的話,將其趕走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7.牆角狩獵者——安德遜跳蛛
有時我們會在牆角發現一個小小的蜘蛛網,那裡可能就是它們的居所,(也有可能是幽靈蛛的作品),和許多種類的跳蛛一樣,它們主要依靠發達的視力和一定的跳躍能力捕食一些小型雙翅目昆蟲,也就意味著會清理掉不少蚊子,它們有時會外出覓食,到了一定時候,會自行返回網中休息,對人沒有什麼危害,可以當作一個能夠散養在家裡的寵物看待。
8.微型獨角仙——米象
米象是來自於世界第一大科——象甲科的成員,象甲科的種類數量超過了10個哺乳綱,統稱為象鼻蟲,米象正是其中的一個微型品種,通常大約只有3毫米左右,藏身於穀物之中,外骨骼堅硬,具暗啞的光澤,吻部較長,接近軀幹長度的三分之一,如果用放大鏡觀察它們的話,倒也不難識別,如果它們真的能夠達到獨角仙的長度的話,飼養幾隻倒也未嘗不可。
9.大米天蠶——印度谷螟
這是一種廣布於世界的小型螟蛾科昆蟲,體型跟一隻常規的蒼蠅差不多大,整體多數地區淡褐色,前翅基部三分之一的區域為乳白色或灰白色,日落之後相對活躍,但不夠機警,可以被徒手拍死,也可以作為低齡螳螂或小型蜘蛛的飼料,而幼蟲和米象一樣,也會危害室內囤積的穀物。
10.猙獰醜惡即是原罪——花蚰蜒
蚰蜒屬於唇足綱之下的蚰蜒目,是蜈蚣的遠親,這以前介紹過,而室內相對常見的呢,就是花蚰蜒了,這是較小的蚰蜒種類,軀幹部分大概在20至35毫米,不過蚰蜒否擁有密集而細長的腿,大個體花蚰蜒,全長或許也能達到100毫米左右,具有微毒,它們有時會和白額巨蟹蛛發生衝突,一直都說它會捕食蟑螂,不過有實驗證明,它們逮蟑螂的效率其實並不高,還不過隔壁蜈蚣,也不如白額巨蟹蛛,再加上它們的外貌實在有點那啥,所以,也不一定要特地將其留在家中。
最後說一句,家居型蟲類一般都是些不入蟲圈主流的雜蟲,所以我這裡對它們的了解也是不太夠,若有錯誤,還請海涵,另外本文又屬於比較長的,錯別字應該也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