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所以叫科學,正是因為它不承認偶像,不怕推翻過時的舊事物,很仔細地傾聽實踐和經驗的呼聲。」——史達林
在看聊齋故事的時候,想必大家都對故事中提及的換頭之術有較深刻的印象。不過可惜,故事就是故事,即便設想的再怎麼好,也終究不可能如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很輕鬆地做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對於一些器官的移植,在醫療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因此,對於「換頭」技術的醫療研究,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研究這項技術,這件不可能輕鬆做到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可能提起興致。而什麼事一旦讓人提起了興致,那自然就有被實現的可能。
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國內首例「猴子換頭」手術有關。而且有資料顯示,這個手術後來還獲得了成功。那麼,耗資7000萬給猴子做的換頭手術「成功」後,猴子後來怎麼樣了呢?不看真想不到!
一、換頭手術研究的意義。
有人覺得,搞什麼換頭手術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之舉。然而實際上,這種手術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存在。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即便到了醫療技術水平如此發達的現在,世界上仍存在很多難以被治癒的疾病。尤其是對於那些自身帶有某些缺陷的人而言,或許一輩子就只能活在自卑和自我可憐的痛苦狀態下。若是換頭手術能被研究成功,那可能這些人就能重獲新生,獲得正常的頭顱或者正常的身體。到了那個時候,世界上豈不就不會再存在上述問題的可憐人了嗎?
二、首例「猴子換頭」手術被提上日程。
既然換頭手術意義重大,那自然對其感興趣的醫生和科學工作者便大有人在。不過由於這個手術極為特殊且難度超大,故而一直以為,很多對他感興趣的醫生和科學家便只敢在小白鼠等這樣的小動物身上做實驗,而不敢直接在人體或者大型動物身上做實驗。
直到來自我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醫生對此手術發起挑戰,國內首例「猴子換頭」手術便被提上了日程。之後任曉平醫生和他所要去做的這項手術,還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關注。
三、「猴子換頭」手術的過程。
2016年的時候,任曉平醫生「成功」完成了「猴子換頭」手術的消息被傳出。於是,很多聽說了這個消息的人,便都開始對手術的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這個手術難度頗大。故而在實施之前,任曉平醫生曾帶著自己的團隊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後待一切準備就緒,他們才敢對一隻活著的猴子實施換頭手術。而且這個過程全程都在零下十五度的環境中進行,無疑給實施手術的醫護人員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四、「猴子換頭」手術的結果。
雖然消息被放出來的時候,是以「成功」二字來定義這場手術的。然而實際上,經歷了換頭手術之後,那隻猴子卻並未能得到很好的結局。要知道在換頭手術結束後的二十四個小時內,那隻猴子便由最開始的能正常睜眼等變為逐漸虛弱不堪,最後不幸離世,徹底跟這個世界說了拜拜。
而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則是因為當時的換頭手術只能保證新換的猴子的頭部能正常從原有的猴子的身體得到血液供給,而無法讓新換的猴子頭部跟原有猴子的身體在神經方面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如此一來,身體於頭部而言,就只是相當於一個供血機器罷了。
五、換頭手術存在的爭議。
這場手術被實施以後,便立即在社會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在無法保證神經也能得到很好接續的情況就貿然去做這種手術,簡直就是對生命不負責的表現。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醫學研究本身就會出現犧牲,若能確保一切,那還用進行研究嗎?
當然了,除此之外,人們的爭議點還跟換頭手術存在的必要性有關。因為在某些人看來,這種手術若是真得被研究出來的話,那可能反倒容易導致一系列犯罪或者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結語:
其實,換頭手術這個想法從某種層面上來講是好的。但在技術並不純熟的情況下,確實還是得謹慎進行實踐比較好。當然了,除了手術本身的可操作性之外,我們也得好好研究一下該手術在得以被成功實施以後可能會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法。
正如筆者在前面的內容中提及過的,有人可能會利用這一手術來進行違法犯罪操作的問題,就很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否則的話,萬一到時候此情況真的出現了,那豈不是會給人類帶來一場莫大的災難?
來源:閒來讀史、
編輯:遊越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