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人是越來越喜歡旅遊了,想必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前段時間的國慶小長假,國內各大景區都是人山人海。有些遊客不喜歡國內擁擠的人潮,便選擇出國旅遊。於是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但是要說中國人最喜歡去的國家,那一定非泰國莫屬。
在泰國的曼谷、清邁到處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曼谷的大皇宮、玉佛寺、臥佛寺等景點,已經成為了中國遊客大媽團的必去的打卡地。如果你想要避開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這些著名、熱門的景點。去尋找冷門但是卻又很有意思的小眾景點。
位於泰國最東邊烏汶府就有一處非常小眾的旅遊勝地。烏汶府是泰國東部最大的府,也是泰國最早能看到日出的地方。這裡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曾經被寮國統治過。後來泰皇五大帝之首的鄭信大帝(泰國的華裔民族英雄)在1779年帶領軍隊攻打寮國時,重新奪回了該城賜名為「烏汶城」也被稱為「蓮花之城」。
烏汶府算是一座邊境小城,因為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所以鮮少有遊客踏足。一般來烏汶府的遊客都是衝著當地極具盛名、神秘莫測的寺廟而來的。這座寺廟叫做詩琳通瓦拉藍寺(WatSirindhornWararam),是一座散發著光芒的寺廟。
詩琳通瓦拉藍寺是一座坐落在高山上的寺廟,寺廟的建築風格屬於琅勃拉邦式佛寺。琅勃拉邦是寮國著名的古都與佛教中心。當地獨具特色的寺廟建築便以這座城市的名字所命名。因為烏汶府曾經被寮國統治過,所以當地就留下了一些l琅勃拉邦式的佛寺。
這種琅勃拉邦式的佛寺最大的特色就在它的屋頂,建築的屋頂呈現出一個大大的「人」字。一般寺廟的頂部是三個「人」形屋頂相疊在一起,在頂部還會有一些尖尖的形狀進行裝飾。寺廟的牆壁上面有精緻的浮雕、門口有形態奇怪的東南亞守護神的雕像,跟中國的石獅子是一個道理。
按理說這種風格的寺廟在泰國可以說是平平無奇,感覺滿大街都是這種寺廟。那為什麼這座位置偏僻的寺廟,還能吸引了那麼多遊客前來呢?這是因為詩琳通瓦拉藍寺是一座發光的寺廟,每到夜幕降臨之後詩琳通瓦拉藍寺就開始散發它的光芒了。在遠離凡塵的深山上猶如一座墜入人間的天上宮闕。
為什麼一座寺廟會發光呢?這就要追溯到寺廟建造的初期了。詩琳通瓦拉藍寺是建在山上的,山上可沒有任何的照明措施。所以當詩琳通瓦拉藍寺落成之後,每到夜晚這裡都漆黑一片。如果天氣好的話,天上的月亮和零零散散的星星還會照亮這裡。但是如果天氣不好,晚上的寺廟就什麼都看不到。偶爾還會有邪風呼嘯而過,特別的陰森恐怖。
後來有一天,一個在此修行的僧人突發奇想,想到一個方法可以把寺廟變亮還不會影響寺廟整體的感覺。這個想法就是在寺廟上塗上螢光材料。但是如果把整座寺廟都塗上材料的話,到了晚上整座寺廟都散發著螢光挺無美觀的。於是大傢伙就一起商量了很久,最會決定在寺廟上設計一些圖案,再塗上螢光材料這樣設計感會強一些,也比較好看。
詩琳通瓦拉藍寺大雄寶殿的背面,有一幅巨大的菩提樹壁畫。這個壁畫上面就塗著螢光,到了晚上菩提樹周圍會散發瑩瑩綠光。晚上寺廟周圍的地板上也會亮起各種花紋的藍色螢光。這是因為寺廟沒有那麼多的牆壁,所以他們就把螢光塗在了地上。
如今寺廟裡面裝上了燈光,到了晚上大雄寶殿中金黃色的燈光就會亮起。裡面供奉著佛祖的金色雕像,在燈光的照射下更為金碧輝煌。因為寺廟的建築像寮國風格,所以大雄寶殿的兩側是開放式的,寺內金黃色的燈光是可以照射出去的。即使到了現在詩琳通瓦拉藍寺依舊延續了塗螢光材料的規矩。
每到晚上螢光就微微亮起,金碧輝煌的寺廟、漫天的繁星讓這裡猶如世間淨土。想要看亮起的寺廟必須要等到晚上,正好日落時分還可以欣賞一場絕美的日出。畢竟寺廟位於高山之山,視線還是很開闊的。不過來詩琳通瓦拉藍寺有點不好的就是,看完寺廟夜景之後回程是個問題。只能包車或者是自駕,包車價格不菲,自駕大晚上不是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