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7-11-28 09:19:43
光電感煙探測器是利用起火時產生的煙霧能夠改變光的傳播這一特性研製的。它分為遮光型和散射型兩種。在使用過程中,需定期清潔去除積灰。特別是光源和透鏡表面,不能有灰塵與髒物,否則將導致靈敏度顯著下降甚至失靈。
光電感煙探測器是利用火災煙霧對光產生吸收和散射作用來探測火災的一種裝置。煙粒子和光相互作用時,有兩種不同的過程:粒子可以以同樣波長再輻射已接收的能量,再輻射可在所有方向上發生,但不同方向上的輻射強度不同,稱為散射;另一方面,輻射能可以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熱能、化學能或不同波長的二次輻射,稱為吸收。
為了探測煙霧的存在,可以將發射器發出的一束光打到煙霧上:如果在其光路上,通過測量煙霧對光的衰減作用來確定煙霧的方法,稱為減光型探測法;如果在光路以外的地方,通過測量煙霧對光的散射作用產生的光能量來確定煙霧的方法,稱為散射型探測法。光電感煙探測器主要有發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兩部分組成。
為了消除環境光對受光元件的幹擾,收、發元件安裝在一個小的暗室裡,這個暗室煙霧能進去,光線卻不能進去,這就是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當收、發元件安裝在大範圍的開放空間裡,對收發之間光路上的煙霧進行檢測,便構成了光束對射感煙探測器。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範圍內,對於黑煙,光衰減以吸收為主,而對於灰、白煙,則散射為主。
以前一直以為酒店用的光電型煙感探頭,採用的是煙霧遮蔽即報警的工作原理,拆開研究後才發現發射管與接收管並不是正對著的,於是覺得「想當然的東西看來不一定靠譜,百度一下才搞明白原來是這麼會事,它應用的是另外一個原理——煙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
工作原理: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感光電極處於雷射照射下發生電信號,當火災煙霧遮蔽雷射時,電極失電,發出報警信號。
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的紅外發光元件與光敏元件(光子接收元件)在其探測室內的設置通常是偏置設計。二者之間的距離~般在20-25mm.在正常無煙的監視狀態下,敏元件接收不到任何光,包括紅外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在煙粒子進入探測室內時.紅外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則被煙粒子散射或反射到光敏元件上,並在收到充足光信號時,便發出火災報警,這種火災探測方法通常被稱做煙散射光法。點型光電感煙探鍘器通常不採用煙減光原理工作.因為無煙和火災情況之間的典型差別僅有0.09%變化 這種小的變化會使探測器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通常是由分開安裝的、經調準的紅外發光器和收光器配對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煙減少紅外發光器發射到紅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災,這種火災探測方法通常被稱做煙減光法。
光電感從實際使用方面來看.二者的區別是.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適用於設有小型空間的建築.即適用於天棚高度在12m 以下的房間,探測面積為60-80m2,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適用於設有高天棚和大型空間的建築,其最大探測距離為100m;最大安裝同距為14 m 最大保護面積為1400m2 ,一隻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相當於18隻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特別適用於探測位於地面處的陰燃火。
散射光式光電感煙火災探測示意圖
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同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相比,雖然有其獨特的優越之處,但從現有的實用型式和方法來看,仍有其不足之處 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的現有實用型式和方法,主要有下述三種:第一種型式是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的兩端都設有電源.即設有2個電源,而且每個電源都要有主電和備電,還設有一個低電平控制器.該系統需要定期維護和檢查。因而,其成本或造價較高。
1.一般在工程上使用專業煙槍,按照火災時煙霧顆粒大小及濃度專用的香,通過自帶的小風機將煙霧送至感煙探測器內部,在一段時間內感煙探測器將報出預警、火警的狀態。
2.在感煙探測器報警後,觀察火災報警主機上的顯示是否正確,包括:報警設備地址、報警位置、報警時間等。
3.進行報警測試記錄。
光電感煙探測器適用範圍
光電感煙探測器適用於火勢蔓延前產生可見煙霧的場合。對建築物內部一般都適用,特別適用於電氣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場所,例如電纜溝、電子設備機房的機箱內部等,因電子原件過熱時,往往會產生較多的可見煙霧。
不宜選擇光電感煙探測器的場所包括可能產生黑煙場所、有大量粉塵場所、水霧滯留場所、可能產生蒸氣場所、油霧場所、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滯留場所等。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