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解釋,希格斯玻色子其實是一個簡單而異常感人的愛情故事

2020-12-06 天文在線

英國科學博物館的一位參觀者,用手機給一段視頻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展示了2013年11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對撞機」展會上展出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運作模式。展會於2013年11月13日向公眾開放,參觀者將感受到劇院級別的音像藝術裝置,並參觀到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部分工件。展覽將深入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所粒子物理實驗室的幕後,一探究竟。同時,展覽還會涉及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即上帝粒子,這一發現是科學家彼得·希格斯理論的現實成果。

圖解: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

你會如何向一個七歲的孩子解釋希格斯玻色子粒子?

最初,粒子都是單獨存在的,它們以光速運行且質量為零。而希格斯玻色子卻有些許不同,它就像是個「媒人」,它可以同時與兩種不同粒子進行「交談」。這位希格斯玻色子先生會將A粒子先生介紹給B粒子小姐,AB粒子因而相遇相談,一旦希格斯玻色子決定讓這對粒子離開,它們便會走進婚姻殿堂。

圖解:一個希格斯玻色子從質子碰撞中爆發出來.

希格斯玻色子對這段姻緣進展並不滿意,它認為這些粒子應該坐下來跳段舞。希格斯玻色子又決定將舞蹈永遠持續下去,因此,它將自己散布至宇宙各處,以便確保AB粒子能夠永久地一起舞蹈下去。

圖源:baidu

希格斯玻色子還可以讓部分粒子結合得更加緊密。那些結合得最緊密的粒子並非會以光速離開,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它們的舞蹈中來迴旋轉,再減速並獲得巨大質量。與希格斯玻色子「交談」時間越少的粒子,舞蹈速度越慢,移動的速度越快,獲得的質量也就越小。

圖源:google

事實上,有很多粒子並沒有任何「交談對象」,因而也沒有舞伴,它們一直以光速獨自穿行在宇宙中。

時至今日,我們早已不再關注那些單獨存在的粒子,而只將目光集中在成對粒子上,也就是說,對於電子,我們會研究電子先生和電子小姐。同樣地,對於上夸克和下夸克,我們也會研究上夸克粒子對及下夸克粒子對。

圖源:google

這三對粒子是我們已知的所有物體的基本組成粒子。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構成一個中子;一個中子和一個電子構成一個氫原子。

你會如何向一個七歲的孩子解釋希格斯玻色子粒子?

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向一個七歲孩子解釋希格斯玻色子呢?

(以下簡稱我和孩子)

孩子:「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

我:「你看,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構成。你、我、這把椅子、那扇窗戶、空氣、一部蘋果手機甚至是水都是由原子構成,對不對?」

孩子:「原子都很小。」

我:「是的,非常小,比你的智商還要小。不過那些原子都是由更小的物質組成的。我們將這些粒子稱為基本粒子,它們是整個宇宙中最小的物質,也就是它們組成了原子。」

孩子:「真的嗎?我一直在好奇,原子是什麼構成的?」

我:「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基本粒子,準確說來,我們已經發現了38種基本粒子。這些粒子中,有一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孩子:「所以,基本粒子是世上最小的物質,就是它們組成了原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其中一種,對嗎?」

我:「正是如此!」

孩子:「那這些基本粒子是怎麼構成原子的呢?希格斯玻色子又有什麼作用呢?」

我:「希格斯玻色子讓物質擁有了質量,可能這對你來說有點複雜。不過,質量就像重量,希格斯玻色子讓物質擁有了重量。」

孩子:「那質量和重量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我:「你看這個塑料水杯和這個玻璃杯,它們大小相同,但玻璃杯卻比塑料杯要重。原因就是,玻璃比塑料擁有更多的原子。」

孩子:「那原子的質量又從哪兒來呢?」

我:「原子是由大量電子和一個原子核構成,而原子核則由質子和中子組成。電子也是一種基本粒子,而質子和中子不屬於基本粒子,但它們也是由三種基本粒子構成,我們把這種基本粒子稱為夸克。原子的質量主要來源於其原子核,也就是質子和中子,所以我們可以立刻排除電子。而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又來源於夸克。」

(我給孩子展示了一張圖片)

圖源:google

我:「你看,質子和中子都由三個夸克組成。」

孩子:「好吧。」

我:「夸克在穿過希格斯場時獲得了質量。」

孩子:「希格斯場又是什麼東西啊?」

我:「你還記得我提到的38個基本粒子嗎?每個基本粒子周圍都有一個場。」

孩子:「那是什麼意思?」

我:「你知道小提琴的構造嗎?」

孩子:「當然,我可是最優秀的小提琴手。」

我:「哇,真棒。那現在你可以將小提琴的四根弦想像為四個不同的場,當你不去觸碰它,四個場就處於靜止狀態,四根弦也沒有任何變化。當你撥動其中一根弦,琴弦會振動,振動的琴弦就像是處於這個場中的粒子。一個粒子可以視作其粒子場中的一次振動。所以照片中的那些夸克,其實就是夸克場中的振動。這也同樣適用於基本粒子。比方說電子呢,其實就是電子場中所發生的振動。」

孩子:「原來是這樣,那這和質量有什麼關係呢?」

我:「對,關於這一點,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場中的振動,夸克就是在這個場中獲得了質量,從而讓這個玻璃杯擁有的質量和重量超過塑料杯。」

孩子:「但怎麼獲得質量的呢?」

我:「你遊過泳嗎?」

孩子:「遊過。」

我:「你在遊泳時很難快速移動,這是因為,如果你試圖快速遊動,水流會阻礙你的前進。」

孩子:「沒錯。」

我:「希格斯場就是這樣讓物質擁有了質量。想像一下,你身在水下,以最快的速度遊動,你周圍的水就像是希格斯場,而你就像是一個基本粒子。水流就像粘液一樣阻礙著你,你無法像在水上一樣運動自如。物質從希格斯場獲得質量的方式有點類似於此。水流質密,從中穿過需要更多的能量。希格斯場就如同水流,粒子必須很努力才能從中穿行其中。」

圖源:google

孩子:「我現在明白了。」

我:「很好,現在我們再來簡要概括一下,一切物質都由原子構成,原子又由基本粒子構成。原子的質量來源於質子和中子,這兩種粒子是由三個名為夸克的基本粒子構成。夸克的質量從希格斯場中獲得,它們就像是奮力從濃稠水流中穿行的遊泳者。」

我:「好了,我現在要去打《堡壘之夜》。」

旁註:

事實上,我很清楚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來源於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內部的強相互作用力(即膠子),但要對一個七歲孩子解釋這個問題,還是簡單一點為好。無論如何,他以後也會學習到這些知識。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林陌祺-forbes- 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希格斯玻色子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摧毀者嗎
    希格斯玻色子隱藏著什麼秘密呢?其實很多的科學著作給大家做出了解釋,只不過他們說的十分複雜,所以很多朋友們不能夠理解,其實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大爆炸的最初期的關鍵物質,甚至可以說能夠影響我們現在的宇宙。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的摧毀者的說法,其實來源於一種科學的研究預測,因為實際上頂夸克的質量現在科學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能夠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此在頂夸克質量之下希格斯玻色子肯定存在一個場,玻色場的產生會帶來一種穩定的與否的問題。科學家認為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形成的基石。
  • 希格斯玻色子的證明或許能解釋萬物的來源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中所有粒子中最後被發現的一個粒子,對於希格斯玻色子的證明能夠解釋物理學上很多的問題,但是對於其在理論及現實中的應用卻比較少,其中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能夠證明物質的來源,甚至有學者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能夠說明宇宙本不應該存在,雖然很多科學家非常推崇上帝粒子,但是上帝粒子也不能解釋宇宙中的所有問題。
  • 【科技新詞】希格斯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首次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些線索,並推算出它的質量為124~126GeV。  標準高能物理學模型曾把基本粒子分成3類:夸克、輕子與玻色子。這個標準模型的缺陷,是該模型無法解釋物質質量的來源。為了修補這個缺陷,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設想中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是電子和夸克等形成質量的基礎。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場中,受其作用而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令人遺憾的是,希格斯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實驗中被觀察到,也是標準高能物理學模型中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粒子。
  •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沒有質量的粒子,是所有的粒子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並且這個粒子是所有的62個粒子中唯一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自旋為零的玻色子。  在粒子物理高能粒子物理的微觀粒子中『玻色子是可以與費米子對稱耦合』形成可測量的『實粒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反粒子』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產生希格斯實粒子,它通過自相互作用的介質而獲得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物理學家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這麼一個名字。
  • 希格斯玻色子:看不見的能量場,賦予你質量
    請點擊輸入圖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在慶賀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但它是什麼東西?為什麼你要在意它?答案盡在本文之中。現在你已經聽說了希格斯玻色子粒子這一發現了,也知道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對此超級激動。但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麼東西?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終於可以坐上空中飛車,可以實現遠程瞬移啦? 問: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是什麼呢?希格斯玻色子就是一種基本粒子。
  • 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是什麼?
    再說一次,希格斯玻色子負責宇宙中所有質量的這一有趣的可能性也相當吸引人的想像力。或者,也許我們只是為了更多地了解我們的世界而興奮,我們知道,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我們會更多地解開這個謎團。有了它,物理學家們在某些粒子得到經驗驗證的幾年前就預測到了它們的存在。不幸的是,該模型還有另一個缺失的部分--希格斯玻色子。它是什麼?為什麼標準模型描述的宇宙必須工作?讓我們來找出答案。
  • 趣說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一個以彼得·希格斯以及其他對此理論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命名的場。雖然叫『場』,但你可沒法用來曬穀子。希格斯場是一個假設存在的、無形的力場,它存在於宇宙中的各個角落。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2013年與弗朗索瓦·恩格勒共同獲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史蒂文:好吧。可如果它遍布整個宇宙,為什麼我從來沒見過?這可是有點奇怪。戴夫: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 為什麼說物理學仍隱藏在希格斯玻色子之中?
    2012年,在長達27公裡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高速相撞的粒子產生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上個世紀60年代預言中的粒子終於被找到,這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遺失的最後一塊拼圖,其意義不言而喻。但在此後,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沒有發現其他新的粒子,這就了許多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宇宙謎團。
  • 科學家稱:神秘的希格斯玻色子可能根本不存在
    7月份,科學家稱他們已近一步接近被稱為「上帝粒子」的複雜神秘希格斯玻色子,他們認為這種微小粒子是構建生命體的基礎元素。但是當希格斯玻色子的信號消失後,使科學家的希望逐漸破滅。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法國和瑞士邊境山脈之下運行,日前在印度孟買召開的會議中宣布這項最新研究。
  • 數理科學|希格斯玻色子之後的生活
    2012年7月的一天,物理學登上了世界新聞的中心: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早在1964年,人們就對這種難以捉摸的小粒子進行了預測,並最終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瞥見了它的蹤跡。
  • 2013諾貝爾物理獎: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又叫上帝粒子?
    希格斯共享,他們提出了一種理論機制,該理論解釋了亞原子粒子的質量起源,最近,因為在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對撞機上的ATLAS和CMS實驗中發現了它所預言的基本粒子,讓該理論獲得驗證。希格斯玻色子 (Higgs boson) 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預言的一種基本粒子。
  • 神話般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與發現
    優雅和對稱性在亞原子尺度上,宇宙是一個由基本粒子通過基本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複雜編舞,這可以用一個所有物理學家都會用到的術語來解釋:優雅。在20世紀60年代,理論物理學家們正致力於用量子場論的方式優雅地描述自然的基本定律。在量子場論中,物質粒子(費米子)和力載流子(玻色子)都是潛在的、基本的量子場的表現。
  •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理論預言,在2012年,該粒子首次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通過強子對撞機尋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對標準模型的完善至關重要。作者之所以將希格斯玻色子稱為上帝粒子,是因為他認為玻色子在當今的物理學狀態中至關重要。上帝粒子的原意是「該死的粒子」,正是因為要假設它得存在,才導致已建立的粒子物理學又需要面臨重大調整,這會給物理學家製造十分棘手的麻煩。
  • 希格斯玻色子真的被製造出來了嗎?
    希格斯場就像一個無形的蜘蛛網,蔓延到整個空間。當粒子穿過它時,有些會纏在粘稠的「蛛絲」上,這個過程會使粒子的質量增加,速度減緩。但對於其他粒子,如光子和膠子,這個網是完全透明的,它們可以毫無阻礙地通過。如果有足夠的能量,在希格斯場中的粒子可以將它們的能量傳遞給希格斯玻色子,產生出一個希格斯玻色子。
  •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09 星期三     標準粒子模型理論中共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正是該理論依賴的基石。作為物質的質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連接著粒子獲得質量的領域。
  • 邢志忠:我與希格斯玻色子
    【連結】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一書的譯者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粒子物理學家邢志忠研究員,他對希格斯粒子的前世今生熟悉有加,2011年就曾在科學網上貼出題為「圍追堵截希格斯之戰已進入生死關頭」的博文。早在今年5月下旬,他就預測,如果一切都不出人們所料的話,恩格勒和希格斯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不是懸念。
  • 首次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最重要衰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超環面儀器實驗組(ATLAS)在官網公布實驗證據,宣布其首次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成兩個底夸克這一重要過程,兩輪實驗數據結合後,標準誤差為3.9西格瑪,符合「觀察到某種現象」的統計學要求。
  • 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就意味著物理學會因此而終結嗎?
    我們肯定會非常絕望,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最好給世界上每一個活著的物理學家四年的Private Eye雜誌。對史蒂芬·霍金來說,說希格斯玻色子會讓物理無聊很容易。讓他說說黑洞吧——他研究的領域——然後我們再來說說。從某種意義來說,希格斯玻色子對粒子物理學的意義就像黑洞對於天體物理學一樣。
  • 復旦教授解讀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意義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吳詠時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當中最後一個待發現的粒子。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宣布,在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有吻合之處。
  • 霍金評論希格斯玻色子讓物理變得無趣。那麼,這是真的嗎?
    同樣,希格斯玻色子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沒有希格斯玻色子,這門學科將受到極大的損失。圖釋:希格斯玻色子 圖源:ATLAS你可能會問,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是否意味著物理探究已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