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就意味著物理學會因此而終結嗎?

2020-12-05 天文在線

史蒂芬霍金曾說:「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讓物理不再有趣」。他是什麼意思?

我把史蒂芬·霍金說過的一段話放出來,這是他在希格斯玻色子發現後他說物理無聊的話。讓我們想想很久以前他寫過的話:

我在黑洞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如果黑洞不存在,那麼我的研究都將廢棄。不過如果真這樣,我也能贏下我的賭注,算是個安慰獎,能獲得四年的Private Eye雜誌。如果黑洞真的存在,基普·索恩能住一年的空中別墅。1975年打賭時,我們有75%的把握天鵝座X-1是黑洞。現在,我會說我們有95%的把握,然而我們的打賭還有沒結算。

到目前,黑洞並沒有非常肯定地被「發現「——我們希望到2016年或是2017年,事件視界望遠鏡能夠給我們提供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它一直對著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黑洞人馬座A。如果事件視界望遠鏡倒時能給我們一張照片,我們肯定不會感覺不了——因為它一定非常棒!如果事件視界望遠鏡顯示銀河系中心沒有黑洞——儘快現在的各種非直接的證據都顯示那有——我們肯定不會感到興奮。我們會感到絕望。我們肯定會非常絕望,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最好給世界上每一個活著的物理學家四年的Private Eye雜誌。

對史蒂芬·霍金來說,說希格斯玻色子會讓物理無聊很容易。讓他說說黑洞吧——他研究的領域——然後我們再來說說。

從某種意義來說,希格斯玻色子對粒子物理學的意義就像黑洞對於天體物理學一樣。當然,天體物理學不認為黑洞組成了所有的物質——只相信愛因斯坦和他的黑洞電子。預測黑洞的理論對天文物理學的其他方面同樣十分重要。如果沒有黑洞存在,將不會再有新的天文物理學——很可能沒有天文物理學了,至少在沒有發現的一百年內不再會有,因為這個領域會分成及時個不同的模型。每一個模型能很好地解釋部分的數據,但一涉及其他的數據,那將難以解釋。同樣地,希格斯玻色子與所有的標準模型都非常兼容,如果沒有希格斯玻色子,那粒子物理學就會崩潰。

但你可能會想,希格斯玻色子不是意味著物理學的終結嗎?

你這樣想的話,就是被科學簡化主義誤導了。它是怎麼解釋物體運作的呢?將物體拆解為更小的部分,同樣地,這些更小地部分也能夠拆分為更小的部分,如此循環往復——直到你拆解到最小的物質時,你就能清楚地解釋所有的東西。我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當我們觀察它是怎麼和其他基本粒子反應時,我們發現了質子、中子和電子!我們因此有了化學。有了化學之後,我們有了生物學,又是如此循環往復。現在,它是否理論上是否正確都未知,它在實際中也並不是真的。物理中,只有粒子物理學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

其他人都做著自己的物理,雖然他們研究的物質嚴格來說是由希格斯玻色子組成的——宏觀的現象在最基本的物質組成之中都差不了多少,所以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與否對宏觀現象沒有太大的影響。我把物理比喻成一個大大的紅色彈力球,它遵守彈性法則,但在這個法則之中沒有聚合物的存在,或是有彈性法則和聚合物,但是沒有分子存在,等等類似的情況。而所有的這些情況,到最後都會有相同的結果。所以最宏觀的彈性現象自身和它是否由希格斯玻色子或是希格霍玻色子組成沒有太大關係。

根據一些關於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與否的特定或是非常有趣的未解答的問題,在我的回答結尾,我給出例子解釋物理是否會終結。

你可能還是會想:但是當你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是,你總是會出錯對吧?這就是解決問題的很好的方法。

即使是一個科學家,你也總會想能有一些小錯誤。就像艾塞克·阿西莫夫說過的:

人們相信地平論時,他們是錯的。人們相信地球是圓形時,他們是錯的。但是,如果你認為相信地圓的人和相信地平的人一樣錯的話,你比他們錯誤相合還錯誤。

因為希格斯玻色子而錯誤不是一種好的錯誤——地球原型理論這樣的錯誤,然後發現,地球是有點橢圓的。這種發現太酷了!地球居然是雞蛋形狀!在粒子物理學中,只有找到希格斯玻色子才能犯這樣的錯誤;你到底怎麼能研究不存在的東西呢?

因為粒子物理學沒有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是錯誤中的錯誤。這就像認同千年來都完全正確的地球原型理論,結果一天早上醒來,發現完全相反的超自然現象:其實地球變成像煎餅一樣平了。我們要怎麼辦?一切都變了,我們會想放棄,然後茫然地等待下次地球再變個形狀。

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並沒有讓物理無聊。它再次讓粒子物理學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quora-蠢蠢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霍金評論希格斯玻色子讓物理變得無趣。那麼,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史蒂芬·霍金說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使物理變得無聊?對於史蒂芬·霍金來說,他是能很輕易地說出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會使物理變得無趣。那我們就把希格斯玻色子和他研究的黑洞放一起聊聊。圖釋:希格斯玻色子 圖源:ATLAS你可能會問,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是否意味著物理探究已到盡頭?如果你這樣認為,說明科學還原論已把你帶入歧途。
  •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在粒子物理高能粒子物理的微觀粒子中『玻色子是可以與費米子對稱耦合』形成可測量的『實粒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反粒子』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產生希格斯實粒子,它通過自相互作用的介質而獲得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物理學家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這麼一個名字。
  • 希格斯玻色子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摧毀者嗎
    不過很快夸克開始相互凝聚起來,此時產生的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因為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其實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基礎,所以我們也其為上帝粒子,因為希格斯玻色子產生的凝聚力,逐漸將物質形成。所以希格斯玻色子隱藏著宇宙的形成之謎,甚至一旦我們認識到希格斯玻色子的話,那麼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秘密,也許人類也會全部解開,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隱藏的秘密,現在科學家研究發現了一些希格斯玻色子。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感到失望?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感到失望?我想我可以用一種表意上合理且歷史悠久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霍金在2013年證實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時所說的話。他引用了幾個地方的話說,如果沒有找到[希格斯玻色子],那麼[h]將會更加有趣。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期,我曾在理論物理領域擔任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後。
  • 神話般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與發現
    新機制引入了一個新的量子場,我們今天稱之為希格斯場,其量子表現形式是希格斯玻色子。只有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的粒子才能獲得質量。正是這種機制創造了標準模型的所有複雜性。原本的這個機制只是想解釋W玻色子和Z玻色子的質量,但科學家們很快發現,他們可以擴展這個新機制,以解釋所有大質量基本粒子的質量。
  • 希格斯玻色子真的被製造出來了嗎?
    杜倫大學粒子物理現象學研究所理論家Richard Ruiz說:「如果LHC中的碰撞是一個簡單的一步到位的過程,就不可能產生含有膠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幸運的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膠子可以暫時將其能量轉移到虛擬粒子上,從而將膠子的能量轉化為質量。
  • 邢志忠:我與希格斯玻色子
    【連結】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一書的譯者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粒子物理學家邢志忠研究員,他對希格斯粒子的前世今生熟悉有加,2011年就曾在科學網上貼出題為「圍追堵截希格斯之戰已進入生死關頭」的博文。早在今年5月下旬,他就預測,如果一切都不出人們所料的話,恩格勒和希格斯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不是懸念。
  • 復旦教授解讀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意義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吳詠時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當中最後一個待發現的粒子。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宣布,在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有吻合之處。
  • 為什麼說物理學仍隱藏在希格斯玻色子之中?
    2012年,在長達27公裡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高速相撞的粒子產生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上個世紀60年代預言中的粒子終於被找到,這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遺失的最後一塊拼圖,其意義不言而喻。但在此後,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沒有發現其他新的粒子,這就了許多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宇宙謎團。
  • 神秘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它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2012年,一種新的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被發現,這正是神出鬼沒物理學家們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不過這個叫希格斯玻色子的東西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實上,這部分固有質量也來自於束縛能,對於原子組成的粒子,它的質量來自希格斯場。根據量子場論的基礎解釋,粒子被視作場中的激勵,宇宙中各處都充滿著場。比如電子即是電場中的激勵。在電場中的某處施加能量,場振了起來,如果撥動吉他的琴弦,這個振動就是電子。量子場論在20世紀50年代,給出了電子一個完美又奇怪的定義,預言電子是沒有質量的。
  • 物理學:希格斯玻色子頂級夸克與裡程碑對撞機的發現有關?
    物理學:希格斯玻色子頂級夸克與裡程碑對撞機的發現有關?來自CMS團隊和另一項稱為ATLAS的合作測量結果表明希格斯玻色子在頂夸克質量的大值中起著關鍵作用。雖然這肯定是標準模型的一個關鍵特徵 - 物理學中的總體理論描述了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和管理它們相互作用的力量 - 這是第一次通過實驗驗證一位發言人稱之為「壓倒一切的重要性。
  • 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的過程以及對粒子物理的意義
    6年後,物理學家觀察到了粒子是如何衰變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對科學家理解粒子物理和宇宙標準模型做出了巨大貢獻。2012年物理學家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希格斯玻色子是由標準模型預測的一種基本粒子,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但這一發現並沒有標誌著希格斯玻色子探索的結束。除了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粒子的存在,標準模型還假設60%的情況下,希格斯玻色子粒子將衰變為基本粒子,即底夸克(b夸克)。
  • 最新發現:上帝粒子也會衰變,希格斯玻色子會衰變為μ子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還能讓我們大吃一驚嗎?自2012年發現以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ATLAS和CMS合作一直在積極研究這一最新、最神秘的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附加特性。
  • 最新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會衰變為μ子對!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還能讓我們大吃一驚嗎?自2012年發現以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ATLAS和CMS合作一直在積極研究這一最新、最神秘的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附加特性。在標準模型中,布倫-恩格勒-希格斯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將與物質粒子(夸克和輕子,稱為費米子)相互作用,其強度與粒子的質量成正比,還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將與力載體粒子(W和Z玻色子)相互作用,其強度與粒子質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通過測量希格斯玻色子的衰變和產生速率。
  • 趣說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戴夫:這麼說吧,你看到我奶昔裡的櫻桃了嗎?史蒂文開玩笑說:你是要給我嗎?戴夫:別激動!我就是拿它打個比方。史蒂文搶著說:你的意思是櫻桃就相當於希格斯玻色子?戴夫:也不盡然。我們把奶昔看成希格斯場,櫻桃則是在希格斯場中穿行的粒子,而奶昔給了櫻桃質量。史蒂文:我懂了!所以奶昔裡的分子就好比希格斯玻色子。戴夫:差不多,希格斯場中要產生希格斯玻色子是需要激發作用的。舉個例子:比如我把櫻桃扔進奶昔裡,你可以把這想像成向場中施加能量。
  • 數理科學|希格斯玻色子之後的生活
    2012年7月的一天,物理學登上了世界新聞的中心: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早在1964年,人們就對這種難以捉摸的小粒子進行了預測,並最終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瞥見了它的蹤跡。
  • 【科技新詞】希格斯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首次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些線索,並推算出它的質量為124~126GeV。  標準高能物理學模型曾把基本粒子分成3類:夸克、輕子與玻色子。為了修補這個缺陷,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設想中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是電子和夸克等形成質量的基礎。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場中,受其作用而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令人遺憾的是,希格斯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實驗中被觀察到,也是標準高能物理學模型中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自旋為0的玻色子。
  • 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是什麼?
    粒子物理學通常很難與政治和名人八卦競爭新聞頭條,但希格斯玻色子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正是2012年7月4日發生的事情,當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粒子,它的行為方式與他們預期的希格斯玻色子的行為方式一致。
  • 希格斯玻色子十萬億分之一秒之後的衰變之謎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正在做一個新的把戲:製造成對的μ子。對撞機(LHC)被發現時,它是粒子物理難題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這個粒子長期以來被理論化為與夸克、電子、中微子、μ子、膠子、光子和其他已知粒子共存,但從未見過。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首次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兩個渺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第40屆國際高能物理大會上宣布,「ATLAS超環面儀器」和「CMS緊湊型繆子螺線管探測器」已經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兩個μ子(渺子)的過程。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渺子的物理過程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因為大約每5000個希格斯玻色子中只有一個衰變為渺子。這一新發現對基礎物理學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為它首次證明希格斯玻色子與第二代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自從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以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它,希望探究這種非常特殊的粒子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