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各部分內容中,有一個讓初次學習的同學感覺要暈倒的物理定律!
太難了!
這個物理定律是你從來不會遇到的奇葩!
該定律內容如下:
「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沒錯!這就是最奇葩的物理定律——「楞次定律」。
該奇葩定律是由俄國物理學家楞次於1834年發現,換種說法就是「來拒去留」的意思。楞次定律其實是「能量守恆定律"在"電磁現象"中的具體表現。又被稱為"電磁學"中的"慣性定律"。
這個物理定律最奇葩的原因之一是其」前言不搭後語「,前一句說「感應電流的方向」,後一句卻隻字不提「方向」。
下面說幾種理解記憶該奇葩定律的方法:
先從最正規的開始:
讓我們從「語文」中「語法」角度去解釋,先找出主語、謂語、賓語。
針對後面那句的語法解釋:
主語是「磁場」,謂語是「阻礙」,賓語是「變化」!即「磁場阻礙變化」!
那麼,誰的磁場?即磁場的定語是什麼?——「感應電流」的磁場;也就是「新磁場」!
誰的「變化」?即變化的定語是什麼?——「磁通量」的變化;
誰的「磁通量"?即磁通量的定語是什麼?——「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也就是「原磁場的磁通量」!
總的來說,就是「新磁場阻礙原磁場的變化」!
還不太理解?
那麼從另外四種描述去理解:
1.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增反減同」)
2.阻礙相對運動;(「來拒去留」)
3.使線圈有變大或變小的趨勢;(「增縮減擴」)
4.阻礙自身電流的變化。(自感現象)
這裡「阻礙」不是「阻止」!無法「阻止」,只能「延緩」。
如果還不是太懂,那麼下面這幾種方式,可以讓你一秒就懂了。
第一種:最通俗的解釋——
你要來我偏不讓你來,但是你還是來了,你要走我偏不讓你走,但是你還是走了;
你要變大我偏不讓你變大,但是你還是變大了,你要變小我偏不讓你變小,當時你還是變小了。
第二種:最詩情畫意的解釋——
「相見時難別亦難!」
第三種:最另類說法——
「賤」!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